【蘭陽有約】
李鴻源建言
Ep.1:海綿城市—算水帳
書 名:《台灣如何成為一流國家》
作 者:李鴻源
出版社:時報文化
☆ 節目一開場是李鴻源教授演唱的〈Vincent〉☆
近來輿論經常聚焦長江水患與三峽大壩。而在我們頻頻討論中國的水壩安全與否的同時,臺灣面對極端氣候的因應調適與解讀問題的能力又是如何?
今天開始一個新的單元,請到前內政部長、臺大土木工程學系水利工程組李鴻源教授,每個月為聽眾講解一個主題,希望透過老師的專業,為我們上「土木工程識讀」課程。讓國人能盡快聚焦,做好面對全球暖化的因應與調適準備。
李鴻源強調,臺灣一年需要200億噸水、2030年臺灣每日缺水143萬噸,「今天的全球變遷告訴我們,工程手段已經不行了。我們認為水庫是萬能的,現在告訴你說,水庫已經不再是萬能的,它有可能變成一顆定時炸彈,我們該怎麼辦?這是全人類共同的挑戰!」
中央研究院地科所汪中和研究員在《當快樂腳不再快樂》一書指出,「全球暖化對臺灣的衝擊」包括:氣溫變化,日夜溫差降低、相對濕度減少,盆地的熱島效應增強,區域性降雨型態朝極端化發展,可怕的颱風,脆弱的能源,不足的糧食,堪慮的公共衛生,重要的水資源,水資源供應失衡,地下水長期透支,海平面不斷上升,危險的臺北盆地,僅存的臺中盆地,逐漸消失的臺南、高雄、屏東地區,淹沒的蘭陽平原。
除了迫在眉睫亟待處理的水庫老化問題,談到暖化趨勢下的水資源問題,臺大土木工程學系水利工程組李鴻源教授今天在節目中為大家講解兩大主題:
首先帶領聽眾深入了解臺灣水庫的現況與危險性;
再談一年需要兩百億噸水的臺灣,其實是可以擺脫缺水噩夢的?!
請『李鴻源建言』Ep.1:海綿城市—算水帳。共讀《台灣如何成為一流國家》,與地球和解。
聽書|客座總編
李鴻源教授
臺大土木工程學系水利工程組教授。
美國愛荷華大學土木暨環境工程系博士。
曾任內政部長、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臺北縣副縣長、台灣省政府水利處處長。
2002年參與荷蘭起草面對氣候變遷計畫,促成「三角洲委員會」的成立。荷蘭並同步成立跨國的「三角洲聯盟」(delta alliance),輸出「荷蘭經驗」。
影音、照片提供
李鴻源教授
王夢真:冬山河晨景 2020.08.06
蘭陽晨景 冬山河出海口五結閘門附近2020.08.23
蘭陽晨景 蘭陽溪出海口濕地錦草公園2020.08.23
蘭陽晨景 蘭陽溪河口2020.08.23
收聽{聽書}
Castbox|https://reurl.cc/k0V78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