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宜蘭好山好水 打造亞洲退休天堂
——建設與開發不能忽略土地容受力
——尋找城市定位、打造城市新風貌
——善用好山好水打造亞洲退休天堂
------------------------------
專訪:臺大土木工程學系李鴻源教授
李鴻源,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曾任內政部長、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
2002年參與荷蘭起草面對氣候變遷計畫,促成「三角洲委員會」的成立。
荷蘭並同步成立跨國的「三角洲聯盟」(delta alliance),輸出「荷蘭經驗」。
最新著作:《台灣必須面對的真相》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2572?sloc=main
=====================
延續上一集的訪問,臺大土木工程學系李鴻源教授談到在全球暖化的衝擊與威脅下,臺灣有成立防災總署的必要性。
在這一集節目中,李鴻源教授不僅談成立防災總署的重要性,更直指核心地提出臺灣當前的最大盲點,就是完全不管自身的土地容受力,各縣市都忙著複製別人的成功經驗,忘了要脫穎而出的關鍵,應該是先找出自我特色與定位,再藉以發展城市新面貌。
李鴻源教授以宜蘭為例,提出發展深層海水、打造「亞洲退休天堂」的建議,歡迎所有關心地方發展的朋友,一起聆聽教授對宜蘭的觀察:〈城市轉型與防災從把握定位開始〉。
01_臺大土木工程學系李鴻源教授:防災從「做正確的事」開始
02_臺大土木工程學系李鴻源教授:找出宜蘭定位就是轉型契機
=====================
以下是兩篇李鴻源教授的文章
〈美麗與哀愁過後〉——李鴻源教授
台灣因為快速工業化,人口高度往都市集中,造成城鄉發展的嚴重失衡。過多不必要的基礎建設,造成農村聚落破碎,喪失了原有的美麗及悠閑。
齊柏林導演紀錄台灣美麗與哀愁的紀錄片上映後,引起了極大的震撼及迴響,喚起了國人的危機感及環境意識。但面對這些不能不面對的嚴峻事實,我們除了哀愁外,更要省思的是如何從政策面、法令面及執行面提出具體行動方案,更謙卑地學習與這塊土地共存。
首先我們必須認真思考台灣這塊土地的容受力問題。在資源(尤其是水資源),災害潛勢及生態條件限制下,仔細評估台灣北、中、南、東部,山區,海岸及離島各能住多少人?可容納多少工業區?農業區應該坐落在何處?山區及離島的定位是什麼?適合哪些開發行為?如此我們方能在開發及保育間尋求平衡點,明智且永續地使用這塊土地。
計算土地容受力的基礎就是一個完整的地理資訊系統,內政部已將散落在各部會的圖資整合成一朵TGOS 雲,內容包括人口及產業分佈,各種災害潛勢區位置及重大基礎建設配置等。接著就是要讓TGOS 成為政府施政的重要依據,才不致發生主要道路通過順向坡,重大建設座落在活躍的斷層帶,從南到北到處是閒置的開發區,卻又不斷推出各種不同名目的土地開發計劃等不合理現象。
要達到此目的,資料擷取(data mining)及決策資源系統(decision supporting system)的建置是非常重要的手段。透過專業的分析,讓資訊說話,進行預案的模擬及分析,包括經濟評估、社會評估和社會經濟評估等。將評估結果提供決策者,在不同方案中尋求各方都能接受的多贏政策。
其次,將土地容受力評估資料反映在國土計劃、區域計劃及都市計劃。重新檢討土地的使用標的及使用強度,將居住在高危險潛勢區的民眾及公共建設,有計劃地移轉到安全地帶,將已超過土地負荷的經濟行為及公共設施進行適度調整。
在調整過程中,都市更新,尤其防災型都更,成了不可或缺的手段。民眾參與、資訊對等,執行過程的透明度及完善的財務規劃,都是都更計劃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
操作得宜的話,台灣將一勞永逸的解決目前大家所垢病的居住正義問題,讓我們聰明和這塊土地和諧共生。更值得再強調的是,透過地政及都市計劃手段,政府不但不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甚至可以從中謀得鉅大利潤提供社會福利之所需。
第三,落實低衝擊開發,平衡開發與保育。在國土規劃的執行過程中,會有大量新巿鎮建設,舊巿區恢復,生態敏感區之復育工作,此時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落實低衝擊開發的精神。
低衝擊開發在許多國家已是行之有年,擁有非常成熟的技術及政策,主要精神就是在開發與保育之間找到平衡點、降低開發行為對環境的衝擊。
根據低衝撃開發的原則所設計的都市(亦可稱為海綿都市),道路、停車場、公園、機關、學校都是透水的,操場及公園兼具滯洪池的功能。暴雨時將部份的雨水滲入地下,可大量減少逕流量及延長集流時間,再配以適度的下水道系統,即可有效的解決都市淹水問題,省下大量工程經費,同時讓都市一片綠意盎然。
婆娑之洋、美麗之島,是千百年來我們安身立命的家園,幾十年的揮霍,我們已將耗盡後代子孫的資源,再加上全球暖化所引起的極端氣候變化,使得問題益形險峻。
一部紀錄片喚醒了大家的覺知,如何看清問題的本質,腳踏實地專業的去面對問題,我們還是有機會駕著這百孔千瘡的船,安然渡過這場風暴。
〈尺度與氣度〉——李鴻源教授 2012.10.05
夏蟲不可與語冰,井蛙不可與言天,講的是個尺度問題。尺度是科學界用來描述一個現象非常重要的依據,有空間尺度(physical scale), 與時間尺度(time scale).。另外在量測心和靈的規模也有一個無形 的尺度,我稱之為氣度(vision)。在空間尺度裡有巨觀與微觀,藉由人造衛星,各式各樣的飛行載具,望遠鏡與顯微鏡,人類已能很精準的對自己的週遭環境有個相當清楚的描述,從宇宙,銀河系,太陽系,地球,各洲大陸,台灣,山川,個人,乃至微小的細菌,濾過性病毒。東西是看清楚了,但卻因落入太多的細節,反而忽略了整體性與完整性。見樹不見林,是這個時代的通病。以台灣各大城市為例,不排除有幾棟漂亮的建築物,但整個城市規劃是不及格的,更不要談整個國家的整體規劃。全國的教授都被制約般地忙著寫所謂的SCI論文,但大部頭的著作卻很少見。社會上愈枝微末節的事愈多人關心,但真正的大政策反而少人有興趣。
在那無法飛行的時代,人們對飛行有著無限的憧憬,於是有像莊子般的人,想像自己騎在大鵬鳥的翅膀上,翱翔於天際。那時科技並不發達,無法像現代人能把所有的現象都觀察的如此透徹,精準。但也就是因為沒有這些框架的制約,及太多的物慾,人心有更大的自由度(degrees of freedom )。因而更能接近自然的脈動,更能接受到宇宙的訊息(universal conscious ),於是諸子百家齊放。當時所留下的無數經典著作,千百年來反復被討論著,至今依舊是規代社會奉行的圭臬。
在八零年代發展出一套新的理論叫混沌理論(chaos),其中有一個論述就是「到底英國的海岸綫有多長」。答案是它的長度完全取決於你用什麼樣的單位來量測。你用一公尺當做一個單位,會得到一個長度,但是如果用半公尺當做一個單位,會得到一個較長的長度。如果你把量測單位一直縮小下去,你得到的長度會愈來愈長。如果你的量測單位長度趨近無限小,那麼你所量得的長度就會趨近無限大。這個「有限範圍裡的無限」,看似科學論述,卻隱藏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訊息。因此只要選對了尺度,就可以化有限為無限,但相對的要是選錯了尺度,無限也會變成有限。這個訊息可用來解釋人類歷史的興衰與衍替,也為人類目前的困境,指出一條康莊大道。
地球在宇宙中是一個不起眼的小行星,但因為有水及大氣層,六十億年來衍化出無數的生命和文明。自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以來,科技蓬勃發展,人類擺脫了傳統農業社會的桎梏,享有了前所未有的富庶,壽命增長了,人口暴增了,但可惜精神文明並未相對的提昇。在以開發為導向的思維主導下,人類在短短的三四十年間耗盡了地球千百萬年所累積的資源,同時也製造了過多的溫室氣體,徹底的改變了氣候的結構,也為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戰。但仔細檢視我們這個星球及週遭環境,從太陽,洋流,潮汐,到風…等,無不蘊藏著無限的能源,可惜以人類目前的科技,這些資源我們是享受不到的。但人類把瓶頸鎖定在科技的創新與突破,殊不知關鍵在人類的價值觀及生活的方式與態度。北歐人過著相對簡約的生活,願意犧牲部分生活的方便性,所以他們在替代能源的運用上,是較積極及進步的。但在全球的人口裡,這些畢竟是少數,大部分的政府還是以開發為導向的邏輯在制定政策,人們不自覺的而且也毫無選擇的以揮霍的方式在生活著。根據世界銀行的分析,要是中國大陸的民眾以美國的方式生活,會耗去四個地球的資源。但誰又能要求中國大陸的民眾不能用美國的方式生活呢?所以人類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那條夠不著的繩索,一寸一寸的往流沙裡沈陷。
人生在世數十寒暑,千百年來,大部分的人都過著為外物所役,混混厄厄的生活。但物慾永遠無遠滿足,一個目標後面永遠有著另一個目標,於是隨著年歲的增長,地位的提昇,擁有的東西愈來愈多,但心理卻愈來愈不踏實。我們不禁要問這有限人生裡的無限資源在那呢?答案是它存在我們的心靈及那那百分之九十從來沒有被我們使用的腦容量。但和開發地球資源一樣,要打開這百分之九十寶庫的鑰匙在價值觀及生活態度。將自己從物慾的桎梏裡釋放出來,你自然能像老子,莊子及各大宗教的悟者般,翱翔在無限的意識空間裡,過著般若充滿喜樂的人生。
至於氣度,在莊子的雜篇裡,莊子和趙文王有段發人深醒對話,趙文王醉心於劍術,養有數百劍士,每日以擊劍為樂,也為自己劍士之高超武藝而沾沾自喜。莊子提醒趙文王這些雕蟲小技是庶人之劍。至於天子之劍應是以首都當劍柄,四面城廓當劍身,前方戰略據點當劍鋒,用刑律道德來處理世事,隨著陰陽變化而進退,根據四時時令而養育、肅殺。如此揮灑起來自然四方歸順,王道盛行。趙文王捨天子之劍而就庶人之劍,把格局變小了,國力自然也嬴弱了。証之台灣,我們的劍柄在台北、劍身是島上的各個城市、劍鋒應在東沙、南沙。審視四時時令,以永續的規範當劍訣,結合有志之士,自能化有限為無限,更進而成為帶動華人社會進步的引擎,這才是台灣人的歷史使命及出路,共勉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