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陽有約】

生科新知。冬陽時間

Ep. 33:《基因社會:從單一個體到群體研究,破解基因的互動關係與人體奧妙之謎》

作者:以太•亞奈 Itai Yanai, 馬丁•勒爾克 Martin Lercher

譯者:潘震澤

出版社:衛城出版

出版日期:2020-01-22

選書導讀: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理事長冬陽(許鈺祥)

 

上個月《我,為什麼會這樣?》一書告訴我們:「世間萬物都由原子所構成,當人拆分到最細小的單位就是原子。這些原子碰撞出來的化學反應,其實人體就是是一整座化學工廠。這個化學工廠產出什麼、製作什麼、對什麼有任何的反應,都來自裡面的化學分子。」

 

「這些化學分子包括:有從父母親的精子、卵子結合之後,內部各自的23條染色體,組成的23對染色體所型塑出來的人類,所型塑出來的個體,他擁有的21000個基因去調控了我們原本被遺傳物質所控制的部份。」

 

今天是七夕情人節,生科新知。冬陽時間 Ep.33,一起共讀的是一本更進一步「認識自我」的生命科學科普書《基因社會》。

 

1970年代,演化生物學大師、英國皇家學會會士理查.道金斯成名著作《自私的基因》出版,一時間被奉為圭臬。直到2003年「人類基因組計畫」(HGP)成功為人類去氧核醣核酸(DNA)的30億個核啟酸單元(A、C、T、G)定序,遺傳學的研究才又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冬陽今天為大家選讀的《基因社會》,敘述的就是定序前、定序後,從《自私的基因》到「有著複雜無比的互動關係,可以被後天環境教化、能夠相互學習」的《基因社會》。

 

正如本書作者,兩位系統生物學家亞奈(Itai Yanai)與勒爾克(Martin Lercher)在書中(The Society of Genes)所說:「我們的基因體就是一個基因的社會,和人類的社會一樣。」

 

也就是說,人們雖然是基因的載體,深受遺傳物質的影響,但是在「後基因體時代」中,人們可以有更具開創性的未來,勇於突破科學認知的極限。

 

請聽生科新知。冬陽時間 Ep. 33:《基因社會:從單一個體到群體研究,破解基因的互動關係與人體奧妙之謎》

 

聽書|客座總編

 

冬陽(許鈺祥)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畢業,現任社團法人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理事長,正職為文學小說、科普出版品編輯,工作資歷十六年。曾任城邦出版集團馬可孛羅文化副總編輯、讀書共和國集團讀癮出版副總編輯、新經典文化副總編輯。

0815(黑)4.0-01_我們與框框的距離.png

20200815-清圖-我們與框框的距離_200825.jpg

20200815-清圖-我們與框框的距離_200825_15.jpg

基因社會.jpg

 

照片提供、

冬陽(許鈺祥)

王夢真:蘭陽晨景 2020.08.18

              黃昏景色 2020.08.18

 

 

收聽{聽書}

FBhttps://reurl.cc/3LNyx8

Bloghttps://reurl.cc/n0nxZ6

Castboxhttps://reurl.cc/3LNyYl

 

 

收聽{聽書}

FB|https://reurl.cc/N6XpOp

Blog|https://reurl.cc/n0nxZ6

Castbox|https://reurl.cc/3LNyYl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聽書 的頭像
    聽書

    聽書 Reading by listening

    聽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