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化為一口井 Ep.3
《偏不叫她肚皮舞》
—自由是真實地面對
蔡適任 X 彭瀞儀
您喜歡自己嗎?
Covid-19 橫空出世邁入第三個年頭,各國防疫路線在打完疫苗之後漸趨一致,走上「與病毒共存」之路,準備接軌國際的臺灣也不例外。
從小到大,不論是家庭教育或學校教育,家長、師長耳提面命的常是「要乖、要合群、要用功、要結婚、要門當戶對、要生養下一代…」;但鮮少提到「如何與自己和平相處?如何找到自己喜歡的自己?如何找到自己的理想型?」。
蔡適任:「我想要快樂當我自己!」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這段文字出自《莊子》,
或許正足以詮釋蔡適任在法國 12 年的困頓與領悟。蔡適任說:我當時是做臺灣的宗教研究,要上很多歐洲漢學家的課程,在這個過程中,我看到知識是如何地建構在想像之上,我對知識產生了懷疑。
滿腔熱情負笈跨海留學,卻因為知識在異鄉躊躇困頓;當時她看見當地阿拉伯女性自由奔放地聞歌起舞,酣暢淋漓的舉手投足間「充滿力量與自由之美,自在綻放」!蔡適任說:「我渴望自由、想要快樂當我自己,當時很想跳舞。」
這一個起心動念,讓她展開長達 8 年的* 埃及東方舞(俗稱中東肚皮舞)之旅。凡事較真的她,為了掌握「自在綻放、物我兩忘」的東方舞精髓,深入研究阿拉伯文化、為了掌握節奏拜師學擊鼓,還強迫內向害羞的自己征戰舞林,最後成功在幾乎都是阿拉伯舞者參賽的歐洲埃及東方舞三大公開賽(法國巴黎、德國柏林、比利時布魯塞爾)中,以唯一一位亞洲舞者的身份摘下前三名,成為專業舞者。
蔡適任:「我沈迷那麼久,就是因為我把它當研究在做。」
拿到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EHESS)文化人類學與民族學博士後,恰好也得到文山社大埃及東方舞課程的授課邀約,她帶著埃及東方舞者之夢啟程回國。
對東方舞的熱情與執著,蔡適任回到臺灣只專注做一件事,設法推廣埃及東方舞,希望扭轉坊間以帶有貶抑或有色眼光看待的中東肚皮舞,讓阿拉伯婦女日常中的傳統舞蹈能夠獲得正名。
繁華不過一捧沙
全心全意努力難敵社會現實,歐洲習舞 7、8 年、回臺推廣 2 年半,蔡適任有一次在練習室看著鏡子裡正努力練舞的自己,有感而發:「人生不能只有自己、我需要新的格局、新的人生」。
她毅然決然離開聚光燈、揮別舞台,告別臺灣啟程前往撒哈拉沙漠。我問,如果知道現在的自己不會繼續跳舞,當年的選擇還會是走下舞台嗎?
蔡適任絲毫沒有遲疑,以 10 年前《點燈》節目主持人曾慶瑜與她(蔡)的問答回應我。「主持人(曾)問怎麼那麼勇敢決定去撒哈拉?我(蔡)回答,如果知道自己的心想要什麼而不去做,那才真的需要勇氣。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舞台上光芒萬丈,其實繁華不過一捧沙。」
在知識、文化、藝術中追求真善美與自由真諦的蔡適任說:「舞蹈之於我,如同文字、音樂與繪畫,是世間眾多藝術形式之一,是人類用來表達自身並與他人溝通的工具」,因此當她發現舞蹈創作有其侷限性時,「走完就算了!」
自由就是真實地面對
什麼是自我與自由的真諦呢?與老公貝桑在撒哈拉推深度導覽、生態旅遊、沙漠種樹的蔡適任說,對現在的我來說,就是「真實地面對自己、面對生活、面對時代」。
請聽【沙漠化為一口井】Ep.3:《偏不叫她肚皮舞》—自由是真實地面對_蔡適任 X 彭瀞儀
聽書|客座總編
蔡適任
法國社科院(EHESS)文化人類學與民族學博士,第四屆(2014)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報導文學首獎,著有《管他的博士學位,跳舞吧》、《偏不叫她肚皮舞》及《鷹兒要回家》等。
此時旅居摩洛哥,開辦「天堂島嶼」民宿,戮力推動撒哈拉深度導覽、生態旅遊與沙漠種樹等行動,以回應氣候變遷下的我們的時代。
FB:「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
購書請洽、
文山社大:02-2930-2627
照片提供、
開學文化
蔡適任
撰稿&製作、
彭瀞儀
收聽{聽書}
Podcast|https://reurl.cc/2DxjVv
飛碟聯播網線上聽APP
iOS系統|https://reurl.cc/Y98ZNX
Android系統|https://reurl.cc/Y98Z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