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指見月。水月蘭若書齋
Ep.16:大悲心、般若慧
—祈雨盼甘霖、十法界共好
—第三分:大乘正宗分
■ 有聲書:《金剛經八講》
■ 作者:陳琴富 主講 / 鄭麗文 提問
■ 發行:新傳媒 2020-08-25
中國時報副總主筆 陳琴富 X 彭瀞儀
2020年的臺灣,颱風季節沒有颱風,老天不下雨,水庫集水區降雨創新低,只有歷年的2~4成。
全臺9座水庫蓄水量僅剩1成,農田水利署攜手大甲鎮瀾宮舉辦睽違58年的祈雨法會。
全球暖化之下,極端氣候肇禍連連,我想到了兩段經文,摘錄如下: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
《愛的喜樂:德蕾莎修女嘉言集》:
(三月三日)上主向我們說什麼呢?祂說:「我曾用你名字召叫你,你是我的;水不會淹到你,火不會燒著你。為了你,我可以放棄萬國,你是我的寶貝,我愛你。縱然母親能忘掉她的兒子,我也不能忘掉你,我已把你刻在我的手心裡。」
就宗教觀點而言,「向天祈雨」的意義為何?水月蘭若主持人、中國時報副總主筆陳琴富以「成湯祈雨」為例,先就歷史沿革,說祈雨的悠久歷史;又以堯曰:「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從政治哲學談執政者的革新與檢討;再從佛教的平等宇宙觀,論述為政者與人民如何從(人們)「大旱望雨」,關注(有形)「生態平衡」,延伸祈願(無形)「冥陽兩安」。
解析《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第三分:大乘正宗分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這看來似懂非懂的正宗分(本文開始)短短百餘字,卻相當考驗讀者、信眾。陳琴富老師整理大別重點有三:一、眾生之類別有哪些?二、涅槃有哪幾種?三、「四相」所指為何?
請聽中國時報副總主筆、人間福報主筆陳琴富,說發廣大心、最勝心、平等心、不顛倒心,皆令眾生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的意義;以及如何與不同維度的十法界眾生共好共榮!請聽【水月蘭若書齋】Ep.16:大悲心、般若慧。
聽書|客座總編
陳琴富
台大歷史系畢業,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文學碩士,從事新聞工作三十餘年,現任中國時報副總主筆、人間福報主筆。
學佛近三十年,曾經跟隨一行禪師學習四念處,從隆波通學習動中禪,與帕奧禪師請法習禪定,請益星雲大師、聖嚴法師禪宗法要。
涉獵南傳、漢傳、藏傳佛教,對禪宗尤有因緣,曾翻譯並著述佛教典籍十餘冊,現任水月蘭若主持人。
照片提供、
陳琴富:《金剛經八講:無堅不摧的人生大智慧》
王夢真:羅莊櫻花步道
收聽{聽書}
Castbox|https://reurl.cc/Q75bpO
SoundOn|https://reurl.cc/bz3E6X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