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指見月。水月蘭若書齋
Ep.17:了生脫死
—業感緣起與不生不滅
—第四分:妙行無住分
■ 有聲書:《金剛經八講》
■ 作者:陳琴富 主講 / 鄭麗文 提問
■ 發行:新傳媒 2020-08-25
中國時報副總主筆 陳琴富 X 彭瀞儀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普賢菩薩警眾偈〉
佛教寺院常在晚課時誦念〈普賢菩薩警眾偈〉,提醒死生無常,莫要虛度。
進入夢鄉前,人們總習慣先打點一下明日之所需,彷彿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然而誰能保證,明天一定聽得見鬧鐘?就如同「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一般,無法以昨日保證明日!
清明連續假期第一天,返鄉輸運最忙碌之際,發生了49死216輕重傷的太魯閣列車出軌事故,舉國哀戚瞬間取代了連假歡愉。
佛法以何面對人生無常?
請聽中國時報副總主筆、人間福報主筆陳琴富【借指見月。水月蘭若書齋】Ep.17:了生脫死,第一段先談佛法面對無常的態度與準備;第二段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第四分:妙行無住分。
解析《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第四分:妙行無住分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聽書|客座總編
陳琴富
台大歷史系畢業,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文學碩士,從事新聞工作三十餘年,現任中國時報副總主筆、人間福報主筆。
學佛近三十年,曾經跟隨一行禪師學習四念處,從隆波通學習動中禪,與帕奧禪師請法習禪定,請益星雲大師、聖嚴法師禪宗法要。
涉獵南傳、漢傳、藏傳佛教,對禪宗尤有因緣,曾翻譯並著述佛教典籍十餘冊,現任水月蘭若主持人。
照片提供、
陳琴富:《金剛經八講:無堅不摧的人生大智慧》
王夢真:霧鎖龜山島
收聽{聽書}
Castbox|https://reurl.cc/kVW5z9
SoundOn|https://reurl.cc/o93Dk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