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與全球氣候變遷有關!
李鴻源呼籲應成立「防災總署」
因應全球性複合式災難層出不窮
------------------------------
專訪:臺大土木工程學系李鴻源教授
李鴻源,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曾任內政部長、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
2002年參與荷蘭起草面對氣候變遷計畫,促成「三角洲委員會」的成立。
荷蘭並同步成立跨國的「三角洲聯盟」(delta alliance),輸出「荷蘭經驗」。
最新著作:《台灣必須面對的真相》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2572?sloc=main
=====================
新冠肺炎(COVID-19)為患,作家苦苓週一直指:「人類是地球最可怕的病毒......新冠肺炎是大自然的反撲......」節目今天請到臺大土木工程學系李鴻源教授,希望以疾患為鑑,日後能防患於未然。
因應疫情,全球總動員。臺灣由衛福部領軍,統籌指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月27日,行政院長蘇貞昌在行政院會接受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建議,提昇指揮中心為一級開設,並由部長陳時中繼續擔任指揮官。
相較於其他國家的處理,臺灣以「防疫視同作戰」高度,快速徵調外科手術口罩生產線、並推行「實名制」購買外科口罩......,成功平抑防疫物資價格,儘管民眾對大排長龍仍頗有微詞,但衛福部以部會機關之力統籌疫情指揮中心,其有板有眼還是贏得多數民眾的肯定。
臺灣以公衛事件角度通盤處理疫情,但李鴻源教授認為,不論是新冠肺炎、蝗災、澳洲野火,或是過去10年印尼首都雅加達的地層下陷2.5公尺(目前一半以上的土地位於海平面以下,正考慮遷都),都是全球氣候變遷之下衍生的災難之一。
2019年9月,IPCC提出《SROCC特別報告》警告世人(Special Report on the Ocean and Cryosphere in a Changing Climate,氣候變遷下的海洋與冰凍圈特別報告),最糟的情況下,這個世紀末海平面將上升一公尺,全球各地較小型的冰川將有八成融化,強颱等極端氣候事件發生機率大增。
儘管如此,人類目前每年仍然砍伐高達150億棵樹木,只種回40億棵,因此,能為地球吸碳、固碳的樹木,每年還是以110億棵的速度正在快速消失中。
李鴻源強調,全球暖化嚴峻,目前每日持續有超過140種以上的物種正在滅絕中,北極熊和人類同樣也在隊伍之列。目前先進國家都以「防災視同作戰」的最高規格因應、調適氣候變遷下的極端氣候。
此外,李鴻源建議,公部門與個人都應該在「生活習慣」、「價值觀」、「消費行為」這三個方面做改變——不應該我們吃的東西就不要再吃了、不要用一次性的餐具、減少用塑料、儘量鼓勵大家多吃素食,以及對水、電、可持續發展的概念,都應該從概念進而落實到法令或是政策上。
全球性複合式災難層出不窮,李鴻源呼籲,「防災總署」的成立刻不容緩。「防災總署」不僅可以因應全球暖化下的各式災難,也才能克服臺灣當前缺乏緊急救援長隧道(雪隧、蘇花改)火災的能力與配備問題。
請聽李鴻源教授談:全球性複合式災難層出不窮,臺灣成立防災總署刻不容緩!
=====================
防疫是一場複合式的防災作戰——臺大土木工程學系教授李鴻源 2020.02.08
從颱風、地震、高雄氣爆到這次的武漢肺炎,雖然每種災害的型態不同,準備和反應的時間也不太一樣,但運作邏輯大同小異。其中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這些都是複合式災害,都跨了許多不同的部會及專業。正值武漢肺炎引發國人恐慌之際,我雖然不是防疫專家,但願意從過去建立防颱指揮系統的經驗,提供政府及國人一個面對問題的思考方式及可能的解決方向。
面對每一個種災害,在災害即將發生前即要先擬定好幾個可能預案。以此次武漢肺炎為例,當武漢爆發類似SARS 的疫情,又臨近過年的春運及台商返鄉潮,我們就必須根據過去台灣經歷SARS風暴的經驗,預判台灣將無法倖免,何時疫情會傳至台灣?會有多少人感染?分析幾種可能的情境,再決定用哪一種情境做準備工作。同時隨著疫情的演變,隨時檢討修正方䅁。
同時成立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確認由哪個部會主政,那幾個部會配合?此次疫情根據災害防救法,應由衛福部主導並邀集相關部會組成,例如負責邊防出入境的內政部、營運大眾運輸系統的交通部,以及最可能成為群聚感染源的學校主管單位教育部等等,並請相關部會提出防疫應變計劃,送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檢討滙整。同時組織一群有實預經驗不同領域的專家,擔任指揮官的諮詢對象。
舉例來說,全國學校為數眾多,從幼兒園到大學,因為學生的年齡、人數和活動方式的不同,應該有不同的因應措施。然後評估各級學校有沒有能力執行,如果沒有能力執行,其他部會或民間團體如何介協助?各級交通單位有沒有能力執行防疫相關工作?機場及港口相對管制嚴密,但高鐡、公車及捷運等運輸系統是開放式的,防範相對困難,交通單位有能力獨力完成嗎?如果沒有,誰能來協助?
接下來根據所擬預案,盤點現有物資,以及未來需要的物資數量。包括口罩、酒精及相關消毒藥水等民生物資,民間、政府、國軍等不同單位各自掌握的數量,如有不足,應擬定採購或製造方案。同時擬定分配機制,將物資有效率的送到需要人或單位的手上。
硬體方面,有多少有能力救治武漢肺炎病患的醫院、合格的醫療人員、合格的救護車及足夠的藥品等等,乃至於萬一疫情擴大或是有進一步隔離需要,政府或是國軍又能騰出多少空間和營舍,而這些物資、設施又座落在哪裡?
在盤整物資的同時,擬定名項標準作業程序,設計實際操作流程。諸如疑似感染病患發現之後該怎麼辦、送到哪裡能獲得最適當治療等等。確診病患相對容易處理,更該注意的是自主管理者須經過十四天的居家隔離,這十四天是空窗期,要有一套完善的居家管理程序,更要有人能指導他做居家管理,例如在隔離期間要做什麼、家人能做或不能做什麼、有沒有人送餐,如何送?乃至於送餐費用由那個單位支付。甚至是當有人出現嚴重的恐慌反應,要到哪裡去尋求協助,或是由誰來進行諮商,這些都要納入考量。
因為現階段雖然疫情控制得當,但一旦爆發社區感染,以國內現有的防疫人員必然不足,若找警察、軍人或志工填補缺口,這些人必須有一定的防疫常識及設備,誰來提供?誰來訓練?否則只會讓更多人暴露在危險中。
在此特別要提醒的是,在最近這一段時間,已經有很多學校校長反應,學校沒有儲備酒精、口罩,沒有專業知識,更沒有足夠的醫護人力支援。開學後,各級學校成為人潮聚集地,每天有來自各地的老師和學生進出,老師也不具備防護觀念,遑論專業防疫知識。請問面對開學在即,學校準備好了嗎?若是還沒有,由那個單位協助學校做好準備?
單是最簡單的「消毒」,以往多借重國軍化學兵支援進行小規模區域消毒,但當全國有上萬所大小規模的學校即將陸續開學,該如何做好消毒?又該多久消毒一次?消毒器具和資材所需數量是否要提前做好準備?全都需要事先進行規劃。
另外全球疫情若無法在短期間穩定下來,勢必對經濟帶來巨大的衝擊,財政部及經濟部應即早因應。我們有近兩百萬人在大陸工作或就學,這些人要如何撤回來?撤回來如何安置?他們如果短期無法回去就學或就業,誰來協助他們?
面對颱風侵襲可能造成的災害,科技部防災研究所會做許多專業研判,讓我們能更精準的預測,並有更多時間做好準備,但對疫病、尤其是新興疫病,全世界都在摸索,也因為要在摸索中應變,在不熟悉中作戰,處理上就要非常有彈性。
指揮官面臨的一個更大的挑戰就是媒體,媒體的偏頗報導甚至錯誤的訊息,會給指揮官帶來龐大的壓力,甚至做出錯誤的決策。因此過去在防颱應變時,我們會定期發佈官方資訊,並隨時注意媒體報導的正確性,如有不正確隨時要求更正,以免造成公務員的壓力及民眾恐慌。以日本為例,重大災變時只有NHK 可以對外發佈官方資訊。這點提醒政府注意,並拜託媒體自制。
以2003年的SARS為例,台灣就因為措手不及而付出慘痛代價,武漢肺炎蔓延至今,政府千萬不要再錯過準備的黃金時間,我們需要準備好的是物資、專業知識和常識,能力和人力都要做好盤點。勿恃敵之不來,而是「恃吾有以待之」,永遠是面對災難時最好的態度。
與地球和解 ——臺大土木工程學系李鴻源教授 2020.02.28
每年的二二八紀念日,都是充滿悲痛和哀戚的日子。還記得多年前,我以內政部部長身份參與二二八紀念活動之後,提筆寫下感想,今日再翻出細讀仍是感慨良多。
「除了政府道歉、家屬悲傷,我們還能做什麼?台灣人能有智慧甩掉這個緊箍咒,以更積極的態度來面對未來嗎?我們能把悲情化作對人權的全面觀照嗎?我們能落實對所有弱勢族群的實質關懷嗎?」
多年過去了,緊箍咒依舊在,「未來」卻來到眼前。世界局勢已經和當年截然不同,全球都籠罩在氣候變遷的陰影中,充斥著颱風、淹水、土石流、地震、海嘯、火山爆發、乾旱、森林大火、污染、瘟疫、戰爭……等各式各樣的災難。
當各界都在二二八談和平、談和解,我認為不如以更積極的態度面對,以更為開闊的眼光尋求和地球和解。
一直以來,我不斷提醒,當氣候已經改變每一個人的生活,台灣需要開始有警覺性,不能再用傳統思維方式,一昧認定人定勝天;政府的運作方式更要改變,因為面對極端氣候所要做的任何決策,都是跨專業、跨部會,絕不是單一部會所能掌控。
但回想過去十年,台灣為因應氣候變遷,到底做了多少努力?
各位如果不健忘,政府曾經喊得震天嘎響的「節能減碳」,如今卻是無疾而終。二〇一五年,台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二.五億噸,若是以人均計算,每人每年平均排放一〇.六五噸,在世界排名高居第十九名,相較於二〇〇八年的人均碳排放量為一一.四一噸,顯然政府的十年減碳作為,看不到具體效果。
每當談到節能減碳,政府法令一直在打折,從再生能源條例、能源管理法、能源稅法到溫室氣體減量法,在立法院都經過長久的拉鋸戰,但往往通過以後才是問題的開始,總體目標是什麼?訂定的根據是什麼?每個部會是否都有具體目標及相對的政策和行動方案?
即使有國家總體目標,若沒有落實到每個部會、乃至於每個污染者,這樣的法令也只是徒具形式,猶如沒有牙齒的老虎,缺乏具體約束力,而所謂的節能減碳,更無法成為產業和經濟轉型的動力。
面對氣候變遷,唯有創新才能因應新變局。作為公共規範制定者,有遠見的政府更要善於利用政策作為槓桿。
我在台北縣政府任職時,我們推動成立清潔生產基金會,除輔導業者所生產的產品符合歐盟新規範,以免到二〇三〇年可能因為碳排放過高,而被強制徵收高額碳稅,失去市場競爭力,同時評估綠色交通的可能性,推動電動公車、電動計程車、電動摩托車等,預計在五年内減掉900萬公噸的二氧化碳。
在我看來,能源議題最有機會成為改造台北縣的槓桿,台北縣若成功可望成為發動基地,輻射到全國甚至到對岸,因為所有政策的執行都在地方政府,只要政府有政策、有誘因,就可以帶動新產業、新市場。
可惜縣政府並沒有足夠的政策制定能力及經費,再加上當時的經濟部並不支持而告吹,說到底,台灣仍是中央集權國家,地方政府沒有太大空間,缺乏自主性,要推動創新幾乎是難上加難。
十年就這樣過去,台灣不論是在減少碳排放、或是綠能產業都沒有太大進展,對減緩全球升溫的速度,不但沒有做出太大貢獻,而且還是未段班學生。2016年民進黨執政以來,更用意識形態操作能源政策,不但讓台灣的碳足跡加速攀升,對中南部的民眾籠罩在空氣污染PM2.5的困境中也拿不出解方。我們繼續這樣蹉跎下去,到了2030年,台灣的產品非常可能被課8000億的碳稅,這是我能預見的台灣產業的最大危機。
近一年來,氣候變遷帶來的效應卻愈演愈烈,從加州大火、澳洲野火摧毀多少人的身家財產,如今的新冠肺炎及非洲的蝗蟲災害,更讓我們警覺到在極端氣候的催化下,傳染病的變異性更大,蔓延也將更加快速,對全人類造成的傷害和損失難以估計。
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地球的反撲來得又猛又強。翻開歷史對照,人類現在正面臨六千萬年以來最嚴重的物種滅絕期,科學家估算,目前的物種滅絕率是正常值的一千到一萬倍,也就是說,生物以每年五千到五萬種的數量滅絕。
在過去十年間,南美「地球之肺」亞馬遜雨林(Amazon rainforest)面積減少約6.2萬平方公里,大約是台灣面積的1.72倍,等同於8400萬座足球場德大小。人類每年砍樹一百五十億棵,卻僅種回約五十億棵。目前樹木的數量,僅是人類興起前地球總樹木數量的四十五%,
當我們在紀念過去的苦難時,或許更該思考,如何將苦難化為推動前進的動力,而不是在歷史中舔舐傷口。我們不僅要和過去和解,更要尋求和地球和解,而首要的課題就是正視氣候變遷,並拿出具體行動,不論是政府或企業、個人皆然。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將發起一個全民植樹計劃,結合學校、宗教及各行各業的力量,有計劃的種樹,成立一個平台,媒合所需的經費、土地、樹苗,由幾個大學的農業院擔任專業支撐,有計劃且大規模的種千萬顆樹,然後再結合國際夥伴,把這計劃推向世界。保護地球,和地球徹底和解。漸漸的人類善的意識被喚醒了,清潔生產、綠能產業、生態保育的目標自然就會水到渠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