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y。劉秀枝的投圓人生

Ep. 14:新冠肺炎下的心境與省思

----------------------------

臺灣失智症權威劉秀枝醫師主講

劉秀枝醫師。

前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國立陽明大學臨床兼任教授。《聯合報》「元氣周報」專欄作家、《康健雜誌》專欄作家。

================

壹、新冠肺炎下的心境與省思

一、前言。(大約2分鐘)

二、請醫師分享農曆春節的安排與心境。(大約12分鐘)

——北投農禪寺走春:培福有福  Joy筆記|北北基  2020.01.28

          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blog/588852105

——人生不完美,依然好得很!  Joy筆記|醫療邊緣  2020.02.01

          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blog/588859998

——聖嚴法師教禪坐  Joy筆記|閒閒看書  2020.02.07

          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blog/588878564

************

貳、新冠肺炎下的心境與省思

      ——從SARS到新冠肺炎(或者連同您的行醫經驗),請醫師分享面對疾病的心態。此外,如果可能,也請醫師簡單談談自己的防疫作為。(大約6分鐘)

    ——康健長壽的三個實用處方  Joy筆記|醫療邊緣  2020.02.16(大約6分鐘)

        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blog/588906140

************

參、新冠肺炎下的心境與省思

      ——罹失智症 要不要告訴他? 投圓筆記|阿茲海默症 2008.02.01(大約6分鐘)

           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twblog1/123206470#288330553

      ——請醫師分享美國與臺灣兩地,口罩文化的歧異與心態考量?(大約6分鐘)

    世界日報社論:新排華浪潮?華人戴口罩嚇壞各族裔!  20200205日(老師的分享)

 

 

北投農禪寺走春:培福有福  Joy筆記|北北基  2020.01.28

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blog/588852105

2020新春期間,農禪寺一如往年,有許多活動。午後的大年初三去走春,氣溫15度,大業路65巷口有農禪寺「培福有福」的牌子。

人潮並不因武漢肺炎的威脅而減少,洋溢著歡樂祥和的氣氛。一入大門,「福」字元寶最搶眼,還有培福、幸運、健康、平安等美麗造型。

這位志工的鯉魚造型很醒目,象徵年年有餘,是大家爭相合照的對象。

從大殿的法會出來,法喜滿滿。天低雲厚,水月道場,安靜一角。

來個全景。

好個溫馨熱鬧又心靜的下午。

聖嚴法師教禪坐  Joy筆記|閒閒看書  2020.02.07

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blog/588878564

《聖嚴法師教禪坐》是一本很實用且容易閱讀的書,會覺得聖嚴法師好像就在對你說話一樣,親切又令人信服。

書中讓我感受特別深的地方:

自我的成長(P. 104

成長什麼?成長自我的智慧與慈悲。

有智慧的菩薩,不會厭世,也不會戀世,故名為出世;真能出世,才能入世及化世。入世化世而成為圓滿的大覺者,便是成佛。

菩薩們有慈悲,所以能入世化世;菩薩們有智慧,所以入世而不會被世事迷惑,並且運用智慧來指導去做救度眾生的化世工作。這就是悲智雙運、福慧雙修的菩薩行。

智慧是如何得到的?有三個方面:第一是聞慧,第二是思慧,第三是修慧,就是修戒、定、慧的三無漏學。

法鼓立姿八式動禪(P. 118

「身在哪裡,心就在哪裡」是動禪的基本原則,相應的心法次第是「清楚→放鬆→全身放鬆」。

人生不完美,依然好得很!  Joy筆記|醫療邊緣  20200201

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blog/588859998

最近聆聽了一場精彩演講,閱讀了一本英文好書。兩者故事雖然不同,但讓主角能堅強地撐過難關的,都是正面看待、擁抱希望、付諸行動與永不放棄的信念。

她青春正盛卻癱,不放棄培養優勢以「聲」圓夢

我參加的一個社團,每月邀請1位來賓演講,演講前會先餐敘。那日的來賓張雅如女士非常特別,不僅坐輪椅,還需專人為她夾菜餵食,但她一臉自在從容,我們也就跟著安下心來。

演講題目是「人生不完美,但依然好得很!」23年前,17歲的高中生雅如騎自行車,被一輛酒駕的車衝撞,整個人飛出去,頸脊髓嚴重受損,導致頸部以下癱瘓、沒有知覺,歷經各種治療都沒效,完全需人照顧,連想放棄的能力都沒有。

直到24歲,雅如在桃園脊髓損傷潛能發展中心重新學習生活技能,學會以「吹吸口控滑鼠」在電腦上打字、貼文,進而開始工作,並學會愛自己。雖然四肢癱瘓,但大腦很靈光,且聲音柔美嘹亮,於是培養自己的優勢,開始演講鼓勵人、擔任廣播主持人,並且成立「雅如社會企業有限公司」,希望能改善弱勢、身障者的教育機會。她談到生命中遇到的貴人,感恩得一度落淚,卻只能靠陪在一旁的姊姊輕輕為她拭淚,大家都為之動容。

面對自己的缺憾,不但不放棄,還把現有的功能充分發揮,逐一實現願望,人生多采多姿,演講的第1張簡報就是「我是一位廣播節目主持人,同時我也是一個生命教育講師,今年我又多了一個身份,我出書了,所以請叫我『暢銷書女作家!』」

他是醫生卻患罕病,歷經復發仍積極治療成專家

朋友推薦我讀這本「非常好看」的英文書Chasing My Cure2019年在美國出版。作者是34歲的大衛·法根鮑(David Fajgenbaum)醫師,他描述自己罹患一種罕見疾病的診治經過,包括症狀分析、病情轉折、免疫探索、新藥研發、心境起伏、親情愛情等,過程抽絲剝繭,讀來覺得峰迴路轉、既懸疑又振奮人心,且獲得醫學新知。

大衛19歲時,母親因惡性腦瘤去世,而決定從醫。但就讀美國賓州大學醫學院第2年時(2010年),25歲的他卻出現淋巴腺腫大且極度疲憊,接著多重器官衰竭,全身腫脹,並時常神智不清,他甚至以為會去世,而在病房裡一一與家人和好友們道別,卻奇蹟似的經過積極治療後恢復。

3個月後卻復發,經由淋巴結切片,診斷是卡斯特曼病(Idiopathic multicentric Castleman disease),又名血管濾泡性淋巴結增生,是一種罕見的自體免疫疾病。於是他開始詳細研究自己的病歷紀錄,努力研讀醫學文獻,並尋求專家,接受各式各樣的治療,包括類固醇、化學療法、免疫球蛋白以及單株抗體等,甚至成立「卡斯特曼病合作網絡」。

即使在3年半期間一共發作5次,每次都非常嚴重,讓他時為醫學生,時為病人,甚至曾有過輕生的念頭,大衛仍順利於2013年從醫學院畢業,繼續致力於卡斯特曼病的研究,發表多篇論文,成為治療此病的專家,且受聘為賓州大學助理教授。

法根鮑醫師歷經5次的重病復發,不僅沒有放棄,且積極地追逐最好的治療,背後動力除了家人的支持,主要是他一直希望能活下來,和心愛的女友結婚,共組家庭。他強調光是希望不夠給力,還得努力付諸行動,果然他於2014年結婚,2018年女兒出生,而且已經5年都沒復發。

雅如講師與大衛.法根鮑醫師都是在生命燦爛的年輕歲月時受到重病打擊,儘管傷痛,但開始轉念,要讓自己恢復健康,享受生活,於是積極尋求治療,如不能康復則努力復健,善用目前既有的功能並充分發揮,把希望化為行動,不僅成就自己,且造福與自己有同樣病痛的人。

我們一般人何其幸運,從兩位生命鬥士的故事中受到鼓舞,更懂得珍愛自己,積極動起來,朝人生的目標前進。

(本文刊登於20201月康健雜誌的劉秀枝專欄)

康健長壽的三個實用處方  Joy筆記|醫療邊緣  2020.02.16

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blog/588906140

內政部最新公布的2018年國人平均壽命為80.7歲,男性77.5歲、女性84.0歲,創歷年新高。截至201912月底,65歲以上人口高達15.2%,並持續攀升中。因此長壽不是問題,如何有個健康的老年,做到「老康健」(healthspan)才是重要的。

老康健除了身心健康,其他層面也很重要。2020.1.9 美國醫學期刊的一篇論文「21世紀的長壽處方」,引用醫學文獻,提出健康老年的三要素,很值得參考。

1. 生活有目標:

美國一個「健康與退休研究,HRS」,請6985位平均年齡68歲的居民填寫「心理幸福量表」中的七個題目,以評估是否有生活目標。題目如「有些人生活沒有目標,但我不是這樣的人」,分數愈高表示愈有生活目標。四年後,發現分數最低者的死亡率為分數最高者的2.43倍,可見具生活目標有益健康。其作用機轉不明,可能與降低血中皮質醇與促發炎細胞激素的濃度有關。

我們小時候幾乎都寫過作文「我的志願」,銀髮族也要有目標才會活得有意義,有價值感。目標不一定要遠大,可以是擔任志工、上社區大學、學樂器、陶藝、寫作、繪畫、國標舞等圓夢計畫,以擴展視野,成就自己;也可以是照顧孫輩,含飴弄孫,樂在其中,且讓中年兒女在事業上能全力衝刺,成就子女。

2. 維繫社交圈:

一個統合分析了148個來自不同國家的前瞻性流行病學的研究報告,共有308849位參加者,平均年齡63歲,追蹤平均7.5年。發現整體而言,社交關係較強者的存活率比社交關係弱者多了50%。社交有益健康可能來自於抒解精神壓力,或受到幫助的關係。

人是群居的動物,需要與親友互助、取暖,有歸屬感才比較不覺孤單、少憂鬱。有些上班族努力工作,平常接觸的都是同事,退休後才發覺沒有朋友,因此在年輕時就要依個人興趣或需要加入不同社團。這些社團成員來自不同行業,沒有利害關係,不僅一同成長變老,且有新血加入,可以交換訊息、互通有無,如生病要看哪位醫師等。又如最近為防範新型冠狀病毒,有位朋友在LINE群組上說她到處排隊,都買不到口罩,就有朋友送口罩到她家,令她好感動。

3. 健康的生活型態:

美國芝加哥的「記憶與老化研究,MAP」追蹤921位無失智症的居民,平均年齡81歲,6年後有220位被診斷為阿茲海默症。發現飲食中黃酮醇(flavonols)量最高者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比黃酮醇量最低者少了48%。黃酮醇存在於茶與許多蔬果中,如甘藍、菠菜、豆莢、花椰菜、橘子、番茄與梨子等。。

良好的生活習慣如不抽菸、飲酒適量、多動腦、多運動、多從事休閒活動、多吃蔬果、睡眠充足等不僅是健康的基礎,能提升免疫力,也有助於降低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其實生活有目標、維繫社交人脈與健康的生活型態應該從年輕或中年就開始,慢慢培養,才能長長久久,長壽且健康。

(本文刊登於2020.2.16 聯合報 元氣周報 劉秀枝專欄,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7392/4347399

罹失智症 要不要告訴他? 投圓筆記|阿茲海默症 20080201

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twblog1/123206470#288330553

有次在門診,我對一位輕度阿茲海默症(老年失智症)的老太太說:「檢查結果顯示你的記憶力減退不太嚴重…」。話還沒完,她立刻說:「幸好我不是癡呆症」。在場的家屬都笑了起來,我只好順著說:「那麼我現在要給你服用增加記憶力的藥」。

門診中有些家屬會先進來要求醫生不要在病人面前提到「失智症」或「癡呆症」,而代之以「記憶力減退」、「大腦退化」等名詞。但也有少數家屬在病人面前說:「醫生,請你告訴他,他有失智症,他一直都不承認。」

老年失智症目前無法根治,藥物也只能延緩症狀,而病程又可長達8-10年,病患受苦,家屬也備受煎熬。失智症的診斷應不應該告訴患者本人?應如何告知?的確是個難題。

告不告知都有很好的理由。認為應告知診斷的常見理由是:1.病人有知的權利,2. 可參與治療或藥物試驗,3. 加入支持團體,4.及早規劃未來,如財物、旅遊、找好法定代理人等。

認為不應告知診斷的理由包括:1. 目前阿茲海默症不能根治,治療效果有限, 2. 病患可能不瞭解這個疾病,也記不住自己得了什麼病, 3. 會造成焦慮、憂鬱、甚至自殺,這是家屬所最擔心的。雖然10年前,曾有美國學者報告兩位輕度阿茲海默症的患者因參加藥物試驗效果不佳而自殺,但這種情況很少見。

台北榮總曾於2005年對150位陪病人來看神經科門診的家屬(其中59位是失智症家屬)做問卷調查,發現93%的人希望當自己有失智症時被告知,而只有76%的人希望當其家屬有失智症時,患者被告知時,主要也是怕患者受到傷害。

醫生對失智病人是否告知診斷,告知的方式和使用的名詞常有很大的差異。醫生除了個人的認知外,還要考慮病人的失智嚴重度、病識感、想知的意願、家屬的看法、文化教育背景等因素。

四、五十年前,醫生通常不會對癌症患者據實已告。但近年來,因治療時有突破,癌症已不那麼可怕,醫生幾乎都會告知癌症病人,以積極接受治療。失智症的告知會不會跟隨癌症的腳步呢?

國人對失智症的瞭解逐漸增加不同世代對失智症的看法和態度有所不同。台灣尚未有一個適合民情的告知指引可讓醫生遵循,較安全的作法恐怕是先徵求家屬同意,讓輕度失智患者先有心理準備,採漸進式的告知,一方面尊重病人有知的權利,一方面在言辭之間為病人留住希望。

轉載自2008.1.25的聯合報健康版 劉秀枝

老師的LINE文分享  2020.02.09

從口罩可以看出中美間的 文化 認知 ,有著明顯的差異

在美國文化裏,你戴口罩表示你生病了,你戴口罩是怕傳染別人。但是在中國文化裏是相反的,你戴口罩是擔心別人病了,你怕被傳染,所以要戴口罩自衛。美國人會覺得華人戴口罩是不禮貌的行徑,因為有病應該在家休養。但華人則認為戴口罩是出門的基本防護。

在認知上也有差異,美國的主流媒體和科學家一直在強調沒有証據表明戴口罩能避免冠狀病毒的傳播,也不建議恐慌式的買口罩戴,而中國人的認知是戴口罩是必須的正常防護。

在美國的公共場合,尤其是超市、購物中心、公車丶地鐵裏,戴著口罩,會讓人產生重大的誤解,希望旅居美國的同學們,一定要謹慎行事。

附寄一篇世界日報的社論,提供參考:

世界日報社論:新排華浪潮?華人戴口罩嚇壞各族裔!  20200205 06:00

美國各地近日出現華人戴口罩被質問是否從中國回來、是否染病;華裔孩子在學校戴口罩也被質疑排斥。商店排隊結帳,其他族裔遇戴口罩華裔嚇得退出隊伍,UberLyft有司機拒載亞裔。不僅美國,日、韓和東亞、歐洲都出現局部排擠華人的舉動。武漢肺炎肆虐,怪罪中國「輸出」疫情,使本已對中國戒懼的人更排斥和提防中國人;連海外華裔對從兩岸三地來的同胞都謹慎提防,唯恐被傳染,這股「排華浪潮」暗潮洶湧,方興未艾。

在美國紐約、洛杉磯、舊金山、芝加哥等華裔密集社區,人群、商場店鋪、學校、公司企業,華裔戴口罩者比比皆是。有些人是提防流感傳染、有些人在防範武漢肺炎,更多人只是心理慰藉,認為戴口罩比較安全。這種心態造成市面上口罩大缺貨,戴口罩對防疫或許有些作用,卻更容易嚇壞其他族裔,對華裔形象卻造成一些衝擊和扭曲。

美聯社報導,中國日益嚴峻的新冠狀病毒疫情,已造成全球憂慮,恐助長世界再一次「反中浪潮」。我們看到美國領先限制中國客入境、各國際航空公司停飛中國航班,民間對華人或亞裔都產生疑慮,甚至歧視,疫情讓人性的醜惡和自利本性顯露無遺。

試舉數例:南韓、馬來西亞人民分別發起請願,要求政府禁止中國人入境,三天內各達近50萬、38萬人連署。南韓一家中國人常光顧的海鮮餐館、日本箱根一家糖果店、一家拉麵店,都貼出「中國人禁止入內」告示。印尼數百居民到一家接待中國客的酒店抗議,設路障想阻擋中國客出門,要求政府遣返這批客人。

美國的情況一樣糟糕。華裔中小學生在學校被其他族裔排斥,紐約、洛杉磯發生多起,家長甚至要求學校停課,無視絕多數華裔學生和本地洋人孩子無異,近期並未造訪中國。中國留學生較多的大學校園,一樣人心惶惶,有學生連署要求停課;同學間醞釀反華情緒,人人自危。邁阿密大學因兩名中國返美學生出現疑似肺炎症狀,學校延後籃球比賽;威斯康辛大學兩名中國留學生發燒,被安排隔離;亞利桑那州大一名中國留學生確認罹患武漢肺炎,被校內職員嗆聲。

全美校園氣氛緊張,有學生說,教室內只要有人咳嗽一聲,都引來緊張的目光凝視。休士頓大學越裔學生親耳聽到,白人學生與他一起走出電梯後說鬆了一口氣,誤認他是中國學生、帶病毒。這種幼稚和誤解,使校園環境不如以往和諧,令人不安。

各地民間氣氛也走了樣。西雅圖一位華人戴口罩去好市多(Costco),被店員質問「你們是不是中國來的?」洛杉磯地區華人怕被病毒感染,彼此互躲,很多人避免上華資超市;有人在Costco排隊領藥,親見其他族裔看到華人趕快躲避,寧可等華人離開再重新排隊;戴口罩想防流感或肺炎,卻讓其他族裔感到害怕。非理性反應在全美蔓延,「排華」氣氛滋長,使海外所有華人間接受害。

近日有個新加坡旅行團在澳洲旅行,被禁止登上一座山觀光,理由是他們看來像華人,可能帶病毒。這種荒謬愚昧、不合邏輯心態,引發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出面抱不平。他說,疫情是公共衛生事件,不是國家與種族之間的問題,各國得和中國齊心協力,才能克服挑戰。不過,新加坡政府已宣布,過去14天內曾去中國的各國旅客,或持中國護照者都不准入境,和美國做法雷同。

李顯龍說,「只有生病的人得戴口罩,沒病的人不必戴」,美國有些華裔醫師也這樣呼籲公眾。因為口罩缺貨,助長大家恐慌心態,很多人乾脆不去人多的公共場所,餐館等企業生意已受衝擊。

中國因 17年前的SARS和現在武漢疫情,使西方對中國的「東亞病夫」刻板印象死灰復燃。如今中國的國際處境,有如面臨某種孤立。對照美國每年流感常傳染上千萬人,今年有370萬人感染、2000多人死亡,比武漢肺炎嚴重,只是後者死亡率更高。

一片「懼華」氣氛中,美國有一所學校發給師生和家長的信可作參考:每個人都可能生病,所以請不要孤立華人或任何和中國有其他關係的人。你不能歧視病人,因為你的行為可能使生病的人羞愧,以致隱藏病情、更無法保護其他人免受感染。這是「我們」全人類在對抗病毒,不是中國人;危機越升高,大家越需要冷靜、講人道和團結。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聽書 的頭像
    聽書

    聽書 Reading by listening

    聽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