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刀邊緣》(全新中譯本)
The Razor’s Edge
作者:威廉.薩默塞特.毛姆
原文作者:William Somerset Maugham
譯者:林步昇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6-01-30
------------------------------
導讀:麥田出版社副總編輯巫維珍
◎內容簡介
我要走遍世上任何一條路,度過深沉的悲傷、莫名的哀愁、無盡的喜悅,
只求放手一搏體驗人生,追求靈魂中的星辰。
◇二十世紀英國偉大作家毛姆代表作品
◇兩度改編電影
◇全新中文譯本
◇探討藝術、文學與人生的信念之作
◇鄧鴻樹(台東大學英美系助理教授)專文導讀
勞瑞幸運地從戰場中存活下來,女友伊莎貝正期待與他展開幸福的人生。然而,勞瑞執意不結婚,反而選擇一人獨居在巴黎,每天看書8-10個小時,也不刻意要得到學位。
他對伊莎貝說:「你不禁會想問自己,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人生究竟有沒有意義,還是只能可悲地任憑命運擺布?」
究竟勞瑞在戰場上經歷了什麼,讓他放棄了豪門婚姻與亮眼頭銜,拋棄速成的幸福?伊莎貝選擇了另一段婚姻,此後就能幸福快樂嗎?本書兩度改編電影,並論及數部經典之作,作為毛姆的四大代表作品之一,同時達到了文學與哲學的藝術成就。
毛姆以其銳利的文字,精細刻畫巴黎、蔚藍海岸和倫敦的奢靡生活,隨著故事開展,當書中人物與命運拚搏之際,讀者將會見證,追求信念的強烈渴望與煎熬,富裕生活的奢靡與墮落,以及靈魂堅守信念的昇華與孤寂。
○本書名句摘錄
‧「或許吧。我並不怕犯錯,搞不好會在其中一條冤枉路,找到人生的目標。」
‧你不禁會想問自己,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人生究竟有沒有意義,還是只能可悲地任憑命運擺布?
‧有些人內心的渴望十分強烈,非得做某件事情不可,擋也擋不住,而且為了滿足渴望,什麼都可以犧牲。
‧「知識可能不實用,也可能很實用,但是非常有趣。妳真的很難想像,讀懂《奧德賽》的原文有多麼令人興奮,彷彿只要踮起腳尖、伸出手來,就能碰到天上的星星。」
‧人生如果不想隨波逐流,就等於是場豪賭,失敗的人不勝枚舉,成功的人寥寥無幾。
‧「我知道這個決定合乎常理,凡是有理性的人都會認為我別無選擇。我也知道不管以務實觀點、人情世故、基本禮節或是非對錯的立場來看,我只是做了該做的事。可是,我的內心深處隱約感到不安,覺得如果我不要那麼現實、那麼計較得失、那麼自私,態度清高一些,就會嫁給勞瑞、兩個人同甘共苦。如果我愛他愛得夠深,就不會在意外界的眼光。」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 William Somerset Maugham
•1930年代全球最高版稅的作家
•逾20部作品改編電影
•創立毛姆文學獎,鼓勵英國35歲以下小說創作者
生於1874年,10歲之前都住在法國巴黎。曾就讀於坎特伯里(Canterbury)的國王學校及海德堡大學。毛姆曾經想要從醫,並於聖托馬斯醫院服務,但他於1897年出版的小說處女作《蘭貝斯的麗莎》(Liza of Lambeth)成績斐然,因而棄醫從文。他第1本代表作《人性枷鎖》(Of Human Bondage)發表於1915年,隨後出版於1919年的《月亮和六便士》,更加鞏固他作為小說家的地位。他身為劇作家暨短篇小說作家的成就也同樣粲然可觀,不僅諸多劇作成功搬上舞台,更於1921年出版短篇小說集《一片葉子的顫動》(The Trembling of a Leaf),副標題為《南海島嶼的小故事》(Little Stories of the South Sea Islands),其後還陸續出版了7本集子。其他作品包括旅遊書、散文、評論,以及自傳性質的《總結》(Summing Up)與《作家筆記》(A Writer's Notebook)。本書《剃刀邊緣》為毛姆4大代表作品之一,1944年首度出版,是毛姆70高齡的熟成之作。之後分別在1946年與1984年改編為電影,1984年版電影主角由「愛情,不用翻譯」主角比爾墨瑞飾演。
毛姆於1927年開始定居法國南部,直到1965年溘然長逝。
相關著作
《月亮與六便士》
○譯者簡介
林步昇
喜歡文字、綠豆湯和傑尼龜,白天擔任兼課教師,晚上化身爆肝譯者。近期譯作包括《琥珀蜻蜓(上)》、《科青的趕時間科學教室》等。本書不以峰迴路轉的情節取勝,而用東西哲思對話帶出對生命的叩問,從而展開物質與精神需求的辯證。翻譯之路亦如遊走於刀鋒,舉步維艱,無論得道與否,但求不愧己心。
◎目錄
導讀 上刀山做自己 鄧鴻樹
剃刀邊緣
毛姆年表
◎導讀:〈上刀山做自己〉──鄧鴻樹(台東大學英美系助理教授)
《剃刀邊緣》出版於1944年,是毛姆晚期最知名的小說。他自1915年發表成名作《人性枷鎖》,當時已活躍於英美文壇30餘年,以許多具有異國風采的短篇故事與膾炙人口的劇作聞名於英語世界。
毛姆寫《剃刀邊緣》年近70歲,算功成名就,可依照自己的意思盡情創作。小說初稿完成後,他於信中寫道:「寫這本書帶給我極大的樂趣。我才不管其他人覺得這本書是好是壞。我終於可以一吐為快,對我而言,這才是最重要的。」
作家寫得盡興,讀者反應也超乎預期的熱烈。《剃刀邊緣》描寫「英國人眼中的美國人」,美國讀者特別捧場,出版首月在美國就狂銷50萬冊,令毛姆很有成就感。他在信中對姪女說:「這把年紀還能寫出一部如此成功的小說,我感到十分滿足。」福斯公司很快就以高價買下電影版權,2年後推出改編電影,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等多項提名,並勇奪最佳女配角獎,更加打響原著小說的知名度。
「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人生究竟有沒有意義,還是只能可悲地任憑命運擺布?」主角勞瑞在未婚妻面前說出內心的疑惑。這位青年為何忽然解除婚約,放下一切,到海外過著不務正業的放逐生活:這就是《剃刀邊緣》的故事。
本書具備毛姆作品的代表元素:強烈的自傳性、劇中劇的多重敘事手法、遊走的地理背景、露骨的情慾、禁忌的題材、以及對社會邊緣人的紀實描寫等,文筆淺顯,展現典型的毛姆風格。
與毛姆其他作品相較,《剃刀邊緣》的地位尤其特殊,因為,這是他唯一一本以自己真名作為敘事者的小說,說故事的作家就叫「毛姆」:「本書集結了我對一位男性友人的回憶」。書中人物雖都「另取其名」,情節為避免枯燥有所增添,可是,內容卻「毫無虛構」,都是源自毛姆與友人的親身經歷。本書既像傳記,也像回憶錄,情節更如小說般精彩。因此,毛姆開宗明義指出,「我之所以稱其為小說,純粹因不曉得還能怎麼歸類」。
生命的大哉問
本書題詞揭示,「剃刀邊緣」一詞出自印度教聖典《卡達奧義書》:悟道之途艱辛困難,如同跨越鋒利的剃刀。若救贖之路必經刀山,找到答案的代價為何?這就是故事主角勞瑞心中的疑惑。若真有人在刀山上找到答案,那該如何看待山下的俗世呢?這就是毛姆撰寫本書的因由。
一次大戰時,勞瑞曾服役於空軍,有次出任務遭遇空戰,軍中最要好的同袍犧牲生命救他,改變他的人生觀。他的未婚妻是芝加哥豪門千金,對婚姻與事業早有安排。無奈,勞瑞退伍後,完全變了一個人,不上大學、不結婚、也不願就業,執意獨自到巴黎遊覽。
勞瑞出身卑微,雙親早逝,從小被一位醫生收養,得以擠身上流社會。不過,他不願追求崇尚名利的美國夢,戰時經驗讓他省思生命的意義:「我想確定究竟有沒有上帝,想弄清楚為什麼有邪惡存在,也想知道我的靈魂是不是不死。」
此大哉問與他的飛行經驗有關:他在浩瀚無限中高飛,想要「遠遠超越世俗的權力和榮譽」。可是,戰友之死讓他驚覺生命之無奈與不可超越:上帝「為什麼要創造邪惡呢?」他於是拋下親友,到歐洲遊歷,一路自我充實,最後卻對西方宗教哲理徹底感到失望。後來,他遠赴印度,在一位象神大師的靜修院受到啟發,頓悟了生命的真義。
毛姆並未寫出一本說教氣息濃厚的傳道書,而是秉持小說家的敏銳觀點,冷眼旁觀生命的沉重,並以遊記的輕鬆口吻與言情小說的情節,層層包覆令人不勝唏噓的人生真貌,這是《剃刀邊緣》最成功的地方。
:::本書簡介:::引用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