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5
【生科新知。冬陽時間】Ep.63
《為什麼要戀愛》
情愛、孤獨與人際關係
愛情博士 史娣芬妮.卡喬波著
名偵探科普男 冬陽 X 彭瀞儀
情人節翌日,冬陽為聽眾選讀、導讀遠見天下文化出版公司 2022 年 12 月出版的《為什麼要戀愛》,讓我們跟著愛情博士史娣芬妮.卡喬波(Stephanie Caciopp)一起重新認識情愛、孤獨與人際關係。
如果您曾經因為另一半總是不由自主地盯著螢幕或是路人的身材而忿忿不平,「愛情科學博士」史娣芬妮.卡喬波(Stephanie Caciopp)說:「眼神是最可靠的愛情指標之一」:
「我和研究團隊利用可準確辨識受試者注視位置的『眼球追蹤研究』發現,當我們像受試者展示在其眼中外表頗具魅力的人的照片時,即便照片中的人專著衣服,他們的目光依舊會本能的落在影中人的軀幹上;但當看到可能會愛上的潛在對象時,他們的目光會直接落在照片中的人臉上。而且,潛在的情感連結愈強,他們的目光就愈可能集中在眼睛上。……耶魯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在 2020 年發現了即時、直接的眼神接觸,會喚醒大腦愛情網絡中的核心腦部區域—角腦回,此發現也間接凸顯了眼神交流在戀愛關係中的重要性。」
那麼「兩情相悅墜入愛河」是否也有科學跡證可循?「愛情科學博士」史娣芬妮.卡喬波在《為什麼要戀愛》指出:
「愛是一種錯綜複雜的現象,並以諸多深刻且神秘的方式,影響著我們的大腦。但是,我們渴望某人所感受到的那股吸引力,過程較為簡單,我們也十分了解它背後的生物和化學機制。
首先,說到吸引力,人會不會受到某個對象吸引,幾乎是瞬間的決定,但那並非是衝動。我們在看到潛在伴侶後,可在不到兩百毫秒的時間內,評估對方是否為合適的對象。倘若我們不感興趣(也就是我們在Tinder上左滑時),決定的速度甚至更快。如此迅即的決定,取決於大量複雜的視覺資訊、生殖健康的判定、深植於內的遺傳偏好,以及個人對風格的喜好。
有趣的是,我們經常受到與自己外表相似的潛在對象所吸引,儘管我們從未察覺對這一點……。味道對於吸引力也深具影響,但正好與外表相反,人會傾向被氣味與自己不同的人吸引……。其他像是遇到新約會對象時的天氣或感覺飢餓的程度等因素,也可能影響我們對伴侶的選擇……。
人在墜入情網時,生理上會釋出一連串激烈情緒,包括觸發中腦的腹側被蓋區(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這個心形區域,此區域會將多巴胺(dopamine)注入腦內「感覺良好」的報償迴路。我們在吃到美味、令人上癮的食物,或飲酒時,也會觸發相同區域。
這便是為何談戀愛會讓人感覺像吸毒一樣,感覺輕飄飄、但沒有後遺症。你的心跳加速、體溫升高、雙頰泛紅、瞳孔放大,大腦向身體傳送訊號釋放葡萄糖,以提供額外的能量。你的大腦裡充滿了令人愉悅的多巴胺,但多巴胺卻不是我們在墜入情網時唯一產生影響的化學物質,大腦也會分泌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此一關聯激素會讓人目光變得狹隘,專注於重要的此時此刻,並扭曲人對時間的感知……。
同時,人陷入愛河時,血清張力素(serotonin)的含量會下降致類似於強迫症病人的水準,而此種重要的激素負責控制食慾和焦慮思維……。
我們和戀愛對象之間的肢體接觸,會引發另一種對人類吸引力極為重要的激素—催產素(oxytocin),是一種有時又稱為「親密荷爾蒙」的神經肽(neuropeptide),因為催產素有如人際之間的黏著劑,有助於增進我們的同理心和信任感。當我們深情凝視伴侶的雙眼、或擁抱依偎時,催產素也會飆升。換言之,催產素對於關係的建立,至關重要。」
除了令人愉悅、紓解壓力,史娣芬妮在《為什麼要戀愛》強調愛的療癒力會讓人強壯:
「愛確實會使人強壯—而且不僅是已知在情感和認知上,還有生理上亦是。
姑且容我細數:長期處於滿意、健康關係中的人,比起單身人士,睡眠品質更好,擁有叫好的面議功能,較少出現成癮行為,較少復發性中風。他們甚至在罹患某些疾病時,擁有更高的存活率(包括部份癌症)……。
實驗室的實驗幫助我們進一步理解了這些驚人的統計數據背後的「原因」。研究人員監測夫婦在討論婚姻關係問題時的生命徵象,觀察到了顯而易見的證據:婚姻關係的品質和滿意度愈高,顯示的生命徵象就愈好。而心血管系統對婚姻爭吵等壓力源的反應愈大,人愈容易罹患動脈粥狀硬化—許多心臟疾病都與此潛在的生理過程有關。
愛不僅可緩解壓力,還可加速傷病復原。……研究不僅顯示,處於健康的關係有助於降低有害疾病的風險並促進復原,而且另一半的撫摸或甚至只是同處一室,也能確實幫人減輕痛苦……。
伴侶遭受痛苦時,陪伴在他們身邊,不僅僅是心靈上的安慰,還能實際改變他們經歷任何醫療處置時的生理情況。大腦愛情網絡啟動時,會刺激腦部的報償中心,釋放出催產素和各種荷爾蒙、神經化學物質和天然鴉片類物質,有助於療癒身體和幫助大腦處理疼痛。
想要有效觸發愛的鎮痛效果,其中一項方法就是透過肢體接觸……。
然而最有意思的是,在有問題的關係中,此種保護作用全然消失!……
上述各項研究不僅顯示了愛潛在的療癒力,還凸顯出關係的品質和滿意度影響深重。填表時勾選「已婚」選項,或每晚與人同床共枕,對大腦和身體都毫無意義,抑或意義不大。反倒是您和伴侶之間的關係本質才是關鍵,決定了您能否享有愛情帶來的健康益處。」
身為社會神經科學先鋒的芝加哥大學醫學院腦動態實驗室主任史娣芬妮.卡喬波(Stephanie Caciopp),素有「愛情科學博士」之稱,正如她所說,自己是個「無可救藥的浪漫主義者」,這份浪漫不僅體現在她對愛情的研究、撰寫科普書《為什麼要戀愛》,用科學詮釋愛的力量;更有甚者,還以《為什麼要戀愛》這本科普書(情書)紀錄了她與夫婿約翰.卡喬波(John Caciopp)的愛情,並且匯流整併彼此在學術研究的重大發現。
約翰.卡喬波(John Caciopp)大名鼎鼎,人稱「孤獨博士」,是 1990 年代「社會神經科學」領域的創始學者之一;而「愛情博士」與「孤獨博士」的相遇是在中國上海舉行的科學研討會,兩人在研討會後的晚宴上相談甚歡:
「我們倆相視而笑。哪天晚上我們聊了很多,兩人相談時,我感覺彼此之間的界線逐漸縮小、逐漸瓦解。他話還沒說完,我便能知道他想講什麼。我的法語口音像起司火鍋一樣濃,許多美國人都聽不太懂,但他卻一點問題也沒有,完全聽得懂我說的話。我們的對話中經常出現「我也是!」和「我同意」,次數頻繁到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若是兩人在擁有如此流暢協的對話之際、並肩坐著並連接至腦電圖儀器,兩人的腦波基本上是同步的—神經科學家稱之為「腦對腦曳引」(brain-to-brain entrainment)現象……。
為何我們一拍即合?如今拉開點距離後,我終於得以推敲原因,絕大部分與我們有多少共通點有關。事實證明,找到相似的共通點是互相吸引的一大預測指標,玩起簡單的鏡像遊戲時,會更深受對方吸引到驚人的程度。
約翰和我當然有許多共通點,……但是,這些共通點無法完全解釋我們之間的特殊連結。我才剛認識約翰,但他給我的感覺並不只是一個志趣相投的陌生人,更像是失散多年的親人。我彷彿在他身上看到了某部份的自己。我們心意相通,知道彼此想說什麼,想法上也能互補。
從生物學角度來看,這十分合理:當我們對另一個人而言變得重要,並深度共享同樣的身份認同時,便可利用大腦的鏡像神經元系統(mirror neuron system,MNS)功能,來預測對方的行為、甚或意圖。」
對於夫婿「孤獨博士」的研究,「愛情博士」史娣芬妮指出,「以身體健康而言,愛真正的力量可能不在於它所造成的結果,而是它所防範之事。愛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力量,就是能夠保護我們遠離慢性孤獨(chronic loneliness)的戕害。約翰在他的開創性研究中,已發現此種社會剝奪(social deprivation)狀態有害身心。」
「……一項針對 70 項研究的統合分析,總共針對300多萬名參與者,平均追蹤了 7 年,結果顯示:孤獨使人早是的機率提高了 25~30 %,與肥胖導致早逝的程度不相上下。然而,有別於肥胖,我們對於孤獨如何致人於死、以及自我保護的方式,知之甚少。
慢性孤獨會加速老化,讓人體內充滿壓力荷爾蒙,導致睡眠時間縮短、且睡不安穩;還會危急心臟健康,增加中風的風險,而且經研究發現也與阿茲海默症有關連。孤獨能實際改變免疫細胞的DNA轉錄(DNA transcription),因而可能會影響孤獨者接種疫苗的效果。」
經歷喪失摯愛之慟的史娣芬妮,面對新冠肺炎爆發期間,全世界共同面對的居家隔離,提出了抵抗孤獨的解方:GRACE。
「GRACE 是五個英文字的縮寫,代表個人照顧社會身體的方式,甚至在我們身處社交孤立之際,或當大腦愛情網絡斷線而特別容易受到危險的孤獨感侵擾時,全都適用。GRACE 分別代表了:感恩(Gratitude)、互惠(Reciprocity)、利他(Altruism)、選擇(Choice)和享受(Enjoyment)。」
史娣芬妮在本書結語〈成為更好的伴侶,成為更好的自己〉中,以同樣走出喪失摯愛之痛的情歌天后席琳.狄翁(Céline Dion)在夫婿安傑利(Rene Angelil)去世 6 年後所說為例:
「『我沐浴在愛中。愛不見得要再婚,當我看見彩虹、日落或優美的舞蹈時—我便感到沉浸於愛中。我熱愛演藝事業,所以每晚登台演出。』但狄翁依舊單身,雖然一人,但沐浴在愛中。
希望閱讀本書的您,能從狄翁、我和許多失去摯愛的人的故事,以及書中介紹的人際連結相關的神經科學知識,學習到比起我們讚揚的價值,愛其實是更廣泛的概念,我們必須開始不將愛這個現象視為個別且難以言喻的情緒,而是認知上和生理上的要件,可衡量、但變化萬千,不僅能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伴侶,還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至於如何走出悲傷深淵?史娣芬妮給出的答案是:
「這是我人生最終要學會的一課:在一個人離開之後繼續愛著他,意味著更貼近他,以心智、以最接近內心深處的方式來記憶他。」
認知神經科學之父葛詹尼加(Michael Gazzaniga):「約翰.卡喬波和史娣芬妮初相遇時,迸出了電的火花……。《為什麼要戀愛》捕捉到了這份愛情的鍵結強度和愉悅。」
《出版家週刊》:「卡喬波將回憶錄和科學融為一體,證明了愛情能提升生命的境界……。」
冬陽強調:「這一本書很感人,或者你也可以拿實用的立場去閱讀它,也可以從科學好奇的立場去閱讀它;但對我來講,談科普書,我在節目中講的話題,是為了當那一天來到的時候,先去預做準備。所以之前談病毒、談下一波疫情,是為了下一波疫情做準備,是為可能人生當中意外來到的孤獨,意外來到的失去,也可能是意外來到的戀愛做準備。」
請聽【生科新知。冬陽時間】Ep.63:《為什麼要戀愛:情愛、孤獨與人際關係》_冬陽 X 彭瀞儀
聽書|客座總編
冬陽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畢業,現任社團法人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理事長。正職為文學小說、科普出版品編輯,工作資歷 16 年。曾任城邦出版集團馬可孛羅文化副總編輯、讀書共和國集團讀癮出版副總編輯、新經典文化副總編輯。
2021 年 1 月展開另一個斜槓人生,在央廣主持「名偵探科普男」節目https://reurl.cc/2DZ27E 。
2022 年 1 月起,在復興廣播主持「偵探推理俱樂部」節目 https://reurl.cc/eOgK0L 。
照片、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冬陽
撰稿&製作、
彭瀞儀
收聽{聽書}
Podcast|https://reurl.cc/oZjbzM
飛碟聯播網線上聽APP
iOS系統|https://reurl.cc/Y98ZNX
Android系統|https://reurl.cc/Y98ZNX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