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被賣掉的未來:經濟,不該掉我們的未來》

The Economics of Enough:How to Run the Economy as If the Future Matters

作者:黛安柯爾

原文作者:Diane Coyle

譯者:李璞良

出版社:好優文化

出版日期:2014/04/03

----------------------------------

導讀:中華經濟究所吳惠林究員

               

◎內容簡介

 政府沒錢?那就剝削年輕人

 ★房子買不起?薪水漲幅停滯?不敢想退休?

  因為你的薪水、房子,的未來,都已經被政府賣掉了,再算成GDP告訴:經濟沒問題!

 ★經濟要用的,因成長沒有止境?

  錯了!過度的經濟成長只會讓財閥更富有。有錢人會更有錢,有錢人之外的人呢?只會變窮。

 ★還相信「薄利多銷」、「共體時艱」?到的那些錢,最後都落入富人口袋

  面對即將被政府賣掉的未來,我更得看看,黛安柯爾如何揭發相、提出建言。

  地球暖化、社會貧富差距擴大、政府債台高築、勞健保制度可能破……

  這些事全世界都在發生,但關我什事?

 請聽英國經濟學家黛安柯爾說明,我的未來如何被賣掉——

 日本政府了吸引外資,降低企業稅,卻提高消費稅。

  GDP,賣掉人民薪資的購買力!

  柯爾表示:GDP早就落伍了,政府該的是就業率。

 了讓銀行正常運作、為了選舉承諾,紓困金與福利津貼成了各國政府最大的財務黑洞——稅是人人要繳,怎麼分配卻是政府說了算。

  為了補財政黑洞,政府一定會要求人民延後退休、多繳稅金、甚至增加工時。

  柯爾表示:未來政府債台只會越來越高、福利卻越來越差。享受不到福利的人民,為何要繼續繳高額稅款?

 美國GDP近20年幾乎年年成長,家庭年所得卻沒有任何長進。

  獲利幾乎全進了企業口袋,人民卻連房子都買不起。

  柯爾表示:貧富差距最嚴重會造成「階級隔離」,傷害「社會資本」。

  為什麼各國政府都高喊要拚經濟,最後卻賣掉了人民的未來?

  這些現象,台灣也正在發生。如果你再覺得事不關己,會發生什麼事?

  柯爾說:「一旦清楚看見社會不會持續繁榮進步,民眾便會感到焦慮,並表現出哀莫大於心死的態度。」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她提出了「剛剛好經濟學」——

 還是要拚經濟,但不能只看GDP。因為只拚GDP就會太注重市場效率,但太注重市場效率  就會導致貧富差距、衍生社會問題。例如貪婪之風會助長肥貓,導致薪資差距不合理地擴大;或技術官僚只看效率,就會創造「無感經濟」。

 改變政府制度,從網路參政做起。許多歐洲年輕人已經開始架設網站,邀請政治人物「踹共」,你不影響政治,民主政治就會被有錢人綁架,再回過頭來綁架你。

 盤點各國的「綜合財富」,努力儲蓄未來。一國資產除了「現金流量表」(每年的產值與支出),還要看「資產負債表」,包括自然資源、人力資源與社會資本。

 柯爾一語道破:所有的環境與經濟問題,都是政治問題(各國都知道問題所在,卻喬不好該怎麼解決),然而政治人物失去人民的信任,導致人民對政治冷漠,但這麼做的結果,只是讓自己被ㄠ得更凶!

 本書將告訴你該如何保護自己的未來——除非社會、經濟與政治都進行改革,否則你我的未來,註定會被賣掉。

◎名人推薦

 評論家│南方朔→專文推薦

 中華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吳惠林→專文導讀

 名人聯合推薦(按姓名筆畫排列)

 呂秀蓮前副總統

 台大經濟學系暨研究所│林建甫教授

 顧立雄律師

 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趙少康

 《紐約時報》、《金融時報》、《英國獨立報》、《國際事務雜誌》鄭重推薦!

 英國知名經濟學家霍華‧大衛斯(Howard Davies):「本書會讓我們意識到許多問題,柯爾不但一針見血、功效十足,且洞若觀火。」

◎作者介紹

 黛安‧柯爾(Diane Coyle)。英國經濟學家,畢業於牛津大學,目前擔任英國國家廣播公司信託(BBC Trust)副主席,及曼徹斯特大學客座教授。著有《高尚的經濟學》(The Soulful Science)、《Sex, Drugs and Economics》,以及《無重量世界-科技和創意主導的年代》(The Weightless World)等書。她長年擔任英國財政部顧問,並經營一家Enlightenment Economics顧問公司。

◎目錄

推薦序 亂世的佳音  評論家南方朔

導讀  將「未來」還給子孫的關鍵處方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吳惠林

前言  拚經濟,不該拚掉下一代的未來

景氣會循環,但沒人想碰上不景氣

要拚經濟,同時得解決六個問題

資訊社會,拚經濟得重建「信任」

人民要快樂,經濟一定要成長

好經濟,得先釐三要素

本書內容簡介

第Ⅰ部 高喊經濟,卻賣掉人民的未來?

第一章 快樂與GDP個重要?

不景氣,誰會快樂?

其實,資本主義從誕生就被臭罵到今天

不滿足的蘇格拉底,勝過一隻快樂的豬

變有錢?我們其實又愛又怕

到底什是「經濟成長率」?

學不丹追求快樂,就會幸福

證據顯示:經濟成長,人民更快樂

但讓人民「有感」的,是「心流」

結論:政府要經濟,但不能只GDP

第二章 要救天氣,還是救經濟?

環保與經濟,可能雙贏

窮國與富國,誰該暖化負責?

氣候問題,其實是政治問題

氣候門醜聞,讓環保政策更難推行

一場經濟與生物學的世紀賭局,誰贏?

氣候政策也是社福政策

怎麼定義「永續發展」?

今天的政策,怎麼考量未來?

GDP,還要分析「綜合財富」

結論:所有制度都需要改革

第三章 經濟,是賣掉人民的未來

窮國買債券保本?是幫有錢國家付錢

最大條國債:「紓困」金融業

政府付年金——得靠

金融海嘯的債務

西方國家,怎麼會富裕到得跟中國借錢?

逃過人口爆炸,逃不過債務爆炸

經濟,結果……

政府赤字會吃掉經濟成長率

一定要知道,政府未來會怎麼

一、減少社會福利,提高稅率

二、讓勞工一點退休

三、改善國家生力?不太容易

四、開放移民、生育率

五、操縱通膨,變相不還債

結論:個人與政府,都得撙節過日子

第四章 貧富差距的社會問題

要求公平是一種天性

經濟學認,利人是了利己

金磚四國,窮人終於過上好日子

富庶的美國,竟讓窮人變更窮

當社會變得能接受貪婪……

美國工廠倒閉,中、印剪綵開幕

所得分配不均,窮人會負更多債

窮人比企業高層更容易罹患壓力疾病

貧富不均,最嚴重會造成「階級隔離」

結論:貧富不均會讓社會失去凝聚力

第五章 人人都得信任陌生人

以前,信任只出現在「圈子內」

現在,人人都得信任陌生人

信任:一種隱形的社會資本

科技越革新,我們越需要信任

科技改變了企業組織與生

國際組織該怎麼追上全球化的步?

科技讓城市成交換創意的平台

在多樣化社會,該怎麼建立互信?

政府功能不彰,只好由企業來擔?

該如何解決信任問題?

第Ⅱ部 我們得幫未來想楚三件事

第六章 我們該拿什來衡量經濟?

我們應該衡量什

醫護、職薪水只會越來越低

新科技迫使許多業另覓收入

但電影與音樂業並未因此萎縮

無形服務的產值怎麼衡量?

除了GDP,還要納入無形經濟的指標

付出時間,是一種「禮物經濟」

結論:改變衡量,才能改變思考經濟的方式

第七章 衡量價,不能只顧市場效率

是誰在反對市場?

誰說人是不理性的?

市場的優點,就是效率

市場與政治的關係,比想的更密切

市場至上,社會就會追求貪婪

市場不該凌駕於道德之上

那……市場是怎麼失靈的?

技術官僚只看效率,不看整體

結論:重視每件事,就會錯失最重要目標

第八章 制度不是死的,必須與時俱進

民選政府思考的是連任,不是我的權益

民營化,政府服務就會變好

改革老是失敗,人民要怎麼信任政府?

市場與政治,必須相輔相成

科技進步了,制度得跟上

但民主政府幾乎全被有錢人架了

怎麼解決?用網路請政治人物「共」

結論:改革制度的三個原則

第Ⅲ部 未來,是可以儲蓄的

第九章 十步驟,落實「剛剛好經濟學」

一、衡量方式的改革

二、用政策引導社會價的改變

三、政府改革,可以從「網路參政」開始

下一步,該怎麼走?

「剛剛好經濟學」的十步驟

◎推薦序:〈亂世的佳音〉──評論家南方朔

 自從金融海嘯以來,全球的經濟學界、經濟評論界甚至於思想學術界,都對當代經濟學做出種種思考。

 就以最基本的經濟學學而論,在法國、英國和美國若干精英大學率先倡導下,已出現「自閉經濟學」(Autistic Economics)及「後自閉經濟學」之說。指出當代的經濟學已愈來愈不切實際,只是隨著所謂的市場起舞。因此他們主張一種「後自閉經濟學」,恢復經濟學作一種綜合性的社會科學的地位。課程要多元、有批判思考的能力,尤其是要對經濟學動輒用數學來包裝,來冒充科學一定要有反省。諾貝爾經濟學得主保羅.克魯曼(Pau Krugman)甚至於還指出「當代的總體經濟學,不但無用甚至還有害」。

 除了對經濟學的育做出反思外,當代經濟學主要學者如史蒂格里茲(Joseph E Stiglitz)、薩克斯(Jeffrey S. Sachs),以及弗里蘭(Chrystia Freeland)等,都對當代經濟的主要問題,如一切都向資方傾斜、經濟的效力日益不對等、貧富差距趨於擴大、失業日益嚴重等提出了他們的批判。這些學者的著作,台灣差不多都有了譯本,如果我們能熟讀這些著作,不但對當代西方經濟的問題能有所悉,對台灣經濟亦能增加反省的能力。

 除了對經濟學育,以及對當今經濟問題做出反省外,個人認更重要的,乃是對當今經濟問題去做思想性的深層反省。當代歐洲主要思想家:法國的皮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在《防火牆:抵新自由主義的入侵》指出,當代經濟的新自由主義,其實乃是1980年代保守主義革命的延長,已變成一種新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有權有錢就是有本領,失敗者就是沒有競爭力,這也是一種國家退化的機制,國家調控的功能廢弛;因此當然貧者愈貧,富者更富。另外,在國際上,則是少數幾個宰制型的國家將的影響力擴張到所有國家的金融市場,特別是別的國家已不能決定匯率和利率,只能任由擁有大量資金的投機金融進出炒作。因而當代的經濟已合理化了對的貪婪。當代學者討論新自由主義的極多,但像布赫迪厄這麼清晰,具有哲學深度卻很少。他是從更廣泛的人類價著眼,對當代走偏了的主流經齊作出哲學性的批判反省。

 正因整個經濟界已對當前的經濟不滿。所以今年的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遂以貧富不均和失業作主題。「世界經濟論壇」一向是討論財富、經營和創新等問題的論壇,這次開始討論失業、工資低落、富人避稅逃稅等政治經濟學的課題,足見全球經濟生態的惡化程度,已使得經濟界的上層人物已開始擔心。

 在談過當代學者和經濟界重要人物對經濟現象所做的批判反省後,我就要提到英國伯明罕大學及荷蘭伊拉斯穆斯大學授貝克豪斯(Roger E. Backhouse)不久前由劍橋大學出版社所出的《現代經濟學的疑惑:科學或意識型態?》,貝克豪斯當代著名經濟學者,企鵝文庫的《經濟學史》即由他所寫。他在《現代經濟學的疑惑:科學或意識型態》中即指出,當代經濟學家已成了意識型態的俘虜,沒有盡到應盡的責任。就以全球化論開始時,經濟學家只是人云亦云的宣稱全球化會帶來福祉,而不能只是一種商人的意識型態,於是全球化會帶來福祉的說法就成了一種空洞的許諾,整個經濟的邏輯遂日益向資本傾斜、不平因而無限擴大。

 貝克豪斯授在書中除了自己的論證外,他也對當今的學者和評論家做了括性的評論,在該書裡,他就對英國當今主要經濟評論家、學者和智庫人士黛安.柯爾(Diane Coyle)做了相當的推崇。黛安.柯爾女士,乃是台灣並不熟悉的重要人物,是個具有高度思想性的經濟評論領袖。因此,這次台灣終於把的新著《被賣掉的未來:經濟,不該掉我們的未來》介紹給國人,實在讓人覺得欣慰。

 十九世紀的英國評論家和歷史家卡萊爾曾經說過經濟學是一門「沉悶的科學」(Dismal Science),這已成了一種經典的比。但黛安.柯爾對此不能同意,經濟學是一種有助於人們去了解所有事情,因此經濟學應是一門「有熱情的科學」(Saulful Science),因此經濟學應對成長問題有創新性的理解,據以形成政策,使貧窮成歷史。因此經濟學育一定要全面,不斷與時俱進,經濟的學生才能夠趕上時代,了解世事。因此貝克豪斯認黛安.科爾是一位具有創新思想能力的經濟評論家,的文章著作都是寫給經濟精英子去讀的。

 就以這本《被賣掉的未來》而論,就有振聾發的效果。在書中指出,當代經濟已走向了拜物型的成長死胡同,而對無形的品質成長已缺少思考能力,並用過度的金融化來膨漲需求,而整個國家和市場的運作又向資方傾斜,最後當然造成環境加速破壞,財團獲利擴大,所得日益不公,賠掉環境,社福以及子孫的未來。因此,她強調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價,而所謂的「可持續發展」並不只是近年所謂的環境可持續,而是整個社會的可持續,國家的可持續,人性的可持續!

 因此,黛安.柯爾這本著作實在得人們注意傾聽。尤其是台灣的我們,今天的台灣已百孔千瘡。整個經濟全都亂了套,台灣的弊病在本書書都一一被點到,因此無論學者,一般人士,特別是經濟官僚,都應仔細拜讀本書。黛安.柯爾所發出的,乃是亂世的佳音!

◎導讀:〈將「未來」還給子孫的關鍵處方〉──中華經濟究院究員 吳惠林

 近十年來,我的年時代被視八股的兩句話時時螢繞在心頭,那是「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的生活,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的生命」。特別在全球已將「永續發展」作追求目標的現時,這兩句話更顯現其深意,也是永續發展的最佳詮釋。不過,對照現實人間,早已脫離得好遠好遠!

 改的「人『若』己天誅地滅」

 「人不己天誅地滅」幾乎已成現代人的座右銘,由此可知,現代人生活的目的當然是自己、謀自己的最大利益,不但不他人的生活著想,還用盡各種手段將別人的資源搶過來己所用呢!殊不知這句話是由古人的「人若己、天誅地滅」改過來的,將「若」改「不」的一字之差謬以千里,意義完全相反,也完全反應當代人「、搶、騙、貪」的特質,如此的作「假」成性,且弄假成做壞事的藉口。除非將「自私自利」轉回「利人利己」,否則「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的生活」境界豈只遠在天邊而已?

 「人口老化、高齡化」以至「人口斷裂」已是各個國家面臨的最嚴重問題,也是反映小孩子愈來愈少的現實,是生育率降低所致,也凸顯出「生兒育女」被當代人丟棄,不只父母不願生兒育女,甚至於年男女的結婚意願也愈來愈低。如此一來,小孩愈來愈少,人口也愈來愈少,那,「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的生命」也就是空話了。結婚和生育意願愈見下滑呢?

 在「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的生活」不被當代人認同,「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的生命」也被當代人丟棄下,「永續發展」也只是「黃梁一夢」罷了,不必天災人禍來滅地球,也球人已自我了斷而後了。如此一來,「一代傳一代、代代相傳」都不可能了,何來「下一代比這一代活得更好」?

 買回「被賣掉的未來」

 眼下的人間正處在這樣的情境中,氣候變遷地球暖化、工作難找報酬低、生活苦悶、活不下去愈見普遍,而債務纏身的「大債時代」更是活生生的寫照。在「寅吃卯糧」下,不但自己入不敷出,還向同代的親朋好友借,如今更以種種社會福利年金制度和公債等向後代借貸,「債留子孫」戲碼正在全球熱烈上演。當代人不但出賣了自己的未來,還將未來的子孫及其未來典當了。

 如何旋乾轉坤,將「未來」找回來,讓「永續發展」得以實現,是當代人現時的重責大任,更是刻不容緩的任務。但,良方何處尋?黛安.柯爾(Diane Colye)最新著作的這本《被賣掉的未來──經濟,不該掉我們的未來》(The Economics of Enough)及時提供當代人一帖關鍵處方。

 本書分成3部,第1部質疑經濟卻賣掉人民的未來,以5大章進行剖析。第1章肯定經濟讓經濟成長會讓人民更快樂,但以GDP衡量經濟成長卻讓人民「無感」,這是目前赤裸裸的現實,癥結就在沒能含括無形資,所以經濟不能只GDP。第2章則對環保與經濟的兩難進行剖析,得到必須改革現有制度,讓今天的政策考量未來,達成環保和經濟雙贏的永續發展。第3章針對政府經濟,以「賣掉人民的未來」進行批判,獲得個人和政府都得撙節過日的結論。第4章就當前最熱的貧富差距這個社會問題詳細解析,引出「利人利己」的道德課題來防止階級隔離的惡化並修補社會凝聚力。第5章則就「信任」這個隱形「社會資本」的喪失及其惡果作了詳盡分析。

 「市場妖魔化」平反「自由市場」

 本書第2部就第1部所歸結的諸種待解決的問題,認要妥善處理必須想楚3件事,各以專章來說明。第6章解析「我們該拿什來衡量經濟?」這件事,指出「改變衡量,才能改變思考經濟的方式。第7章討論「衡量價,不能只顧市場效率」這件事,這一章非常精彩,讀者有必要特別仔細看並好好思考,作者針對「把市場妖魔化」的說法予以導正,自由市場平反,對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作扼要剖析,指出「民主和資本主義手並進」、「市場和政府分工合作」、「將信任(道德)導入市場運作」,使效率和公平雙雙達成。第8章則就制度改革必須與時俱進,特別呼籲全民參與,並善用網路參與方式修補投票率低落的缺失。

 最後一部只有小小的一章,就改革衡量方式、用政策引導價觀改變,以及從「網路參政」改革政府這3大關鍵課題,提出「剛剛好經濟學的10步驟」來進行,以「現在的儲蓄創造未來」,讓永續發展實現。

 「把人找回來」的一本書

 總之,這是一本非常有發力的書,更是一本「把人找回來」的書,對貪婪成性、道德敗壞、受物慾腐化致人心沈淪的現代人不啻是醍醐灌頂,具有警世作用。1973年修馬克(E. F. Schumacher)出版的《小即是美》(Small is Beautiful)提出「自我設限、自我節制、知所限」作賦予生命、保護生命的動力,期勉「新經濟學」宜基於「經濟發展只能『到某種程度』;生命只能複雜『到某種程度』;追求效率或生力只能『到某種程度』;使用無法再利用的資源只能『到某種程度』;完整人性對細密分工只能忍受『到某種程度』」;以『科學方法』代替一般常識只能『到某種程度』。」的認知。

 41年之後終於有黛安.柯爾秉承修馬克的期許,基於修馬克列的認知,以這本書作回應,提出「找回未來」的關鍵處方,是每個地球人都該一讀的好書。

◎內容連載

前言:〈經濟,不該掉我們的未來

2007年9月,我問我是否該把銀行存款提領出來,放到其他地方;又問我應該存在裡,上才睡得著覺。原來歷史重演,北岩銀行(Northern Rock,編按:英國第5大貸款機構,大量放貸無頭期的房屋貸款,情況類似美國的房地美與房利美)發生擠兌,電視新聞上焦急的存款戶大排長龍。

當時我告訴姊姊,政府一定會對所有存款戶做出擔保,否則無異於政治自殺。可惜聽不進去,慌忙加入擠兌行列,但最後果然不出我所料,英國政府接管了北岩銀行(編按:9月14日北岩銀行發生擠兌,9月18日存款便獲得擔保,但4天內儲戶已提領20億英鎊,相當於北岩銀行存款的8%)。

1年後,2008年9月,美國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無預警地倒閉,並引發全球金融海嘯,一向擔綱金融系統「引擎室」的銀行間市場(the Interbank Market,編按:指銀行間的同業交易市場,包括外匯與貨幣市場)瞬間停止了運作。

銀行間市場如果停止運作,銀行之間的拆借市場(指銀行彼此互調頭寸)也會跟著停擺;這表示當銀行準備金不足,消費者無法透過信用卡或支票進行交易或支付帳單,企業也無法透過銀行支付費用或發放員工薪資,如果情況繼續惡化,將造成全球經濟陷入全面停頓。

金融系統憑藉信任而運作,而所有的經濟活動都仰賴金融系統的正常運作才能進行,但在這場金融風暴裡,信任幾乎一夕蒸發殆盡。

景氣會循環,但沒人想上不景氣

本書要談的不是金融危機,只不過這場危機觸發了許多學者專家,開始提出一些基本問題,例如經濟的架構應該是什?經濟和我們所嚮往的理想社會,究竟該有樣的關係?而本書所要探討的,是長期而言,該如何確保政府、個人與企業的作都能促進全民福利,同時保證今天享受的成果,不是以犧牲未來代價。

可以確定的是,這不是一個世代就能解決的問題。如今西方經濟搖搖欲墜,從政治的角度來看,所有問題都難以定;換句話說,我們是在全球充滿不確定性的背景下面臨這些困境。目前我們欠缺的是對問題的精闢分析,以及能因應經濟與社會挑戰的新制度,甚至更基本的政治架構問題,好一解決長久以來我們對到底該怎麼做的各種爭辯。

在許多國家,民調都顯示人民不信任政府與政治人物,也沒有什顯而易見的政治程序或願景能達成民主共識。政治問題不是被壓縮成管理能力問題(個政黨或領袖做事最有效率?),就是被簡化成痛苦的政黨惡(每個政黨都不問是非地彼此攻訐)。所以在本書,除了「剛剛好經濟學」,我也會提出「剛剛好政治學」,來討論政府該如何因應經濟挑戰。

在某些方面,政治問題甚至比經濟議題更迫切,因過往經驗顯示,當處於巨變和充滿不確定的時代,政府如果不能擺脫當前困局指出一條明確道路,人民便會被不理性和暴力的反應所支配。在此,我得明白地說,在政治上區分左右的做法是過時之,因無論左派或右派,對經濟前景都沒有一張明確的新藍圖——不過到了本書最後,楚看見答案。

任何不景氣都不受歡迎,因人民飯碗會不保。儘管有跡象顯示全球經濟正在邁向復甦,但金融系統至今仍仰賴政府的大規模紓困,有些銀行甚至被收歸國有。

在歐洲,經濟仍有進一步惡化的可能,例如希臘政府能否償國債?失業率會攀升到多高、持續多久?況且這波金融海嘯造成的災情,是經濟大恐慌(Great Depression,編按:指1929年到1933年之間的全球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復甦之路勢必相當漫長。雪上加霜的是,許多國家都面臨削減開支、加稅及政府債台高築等問題,因此在未來幾年,就業市場上很難看到新的工作機會增加了。

其實,打從實施資本主義經濟以來,金融危機便頻頻發生,只是有些期較短、規模較小,有些則釀成大災而留名史。從南海泡沫(South Sea Bubble,編按:英國的南海公司成立於1711年,該公司獲得政府特許,可獨家在南美當時的西班牙殖民地進行貿易。了回報政府,該公司擔下英國在戰爭期間欠下的財政赤字。隨後因市場「認」該公司握有黃金與其他貨物的專賣權利,股價不斷被炒作,乃至高不可攀而泡沫破碎,最後造成金融市場崩盤)、1929年的華爾街大崩盤(Great Crash,編按:美國史上最嚴重的一次股災),到我們最近所經歷的金融海嘯,都是比較嚴重的金融危機。

也因這樣,打從資本主義誕生以來,學者專家便對資本主義的優缺點爭論不休,其中當然包括景氣衰退的問題——市場經濟並不穩定,而追求繁榮的代價,就是不知何時會面臨衰退(編按:經濟學中有一種理論,認景氣循環分繁榮、衰退、蕭條、復元四期;任何經濟體只要採行資本主義,一定會面臨景氣衰退的問題)。

經濟,也得解決6個問題

金融危機促使許多經濟學家開始重新檢視「景氣不穩定」的長期問題,但除此之外,全球最富裕的經濟體還面臨許多其他問題,而且這些問題往往環環相扣。

大部分的已開發國家人口快速老化,高齡人口的養老年金與健保支出加重了就業人口的財務負擔;與此同時,許多國家的就業人口,比例卻有下滑的趨勢。在2次大戰出生入死的那一代,已獲得國家的賞,這些賞包括國家提供的許多福利;至於他們的下一代,也就是戰後嬰兒潮,則不但擴大了養老年金與健保計畫的規模,更受惠於由他們占人口結構的比例極高;換句話說,了爭取他們的選票,其享受的福利全由政府負債買單,其中有些福利已受法律保障,有些則是政府未兌現的承諾——在未來,這些承諾肯定會跳票(編按:台灣截至2013年12月止,政府共負債21兆元,主因是退休與社會保險制度,使得國人平均每人負債90萬元)。

國家的財政壓力不但會引發政治上的摩擦,還會掩蓋社會貧富不均的問題。英美過去25年的貧富不均非常嚴重,其他富裕國家雖然沒那嚴重,但也有貧富不均的問題,這會在不同群體之間導致社會認同消失。

目前已有證據顯示(無論是否與貧富不均有關),社會凝聚力——或稱「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編按:指在社會結構中,由成員的價觀、信任、情感與規範所建立的關係網絡,這種社會資源有利於增進社會凝聚力,並促進經濟與永續發展)——已經遭到極大程度的破壞。其中有些是政治上的證據,如選投票率逐年下滑,或民意調頻頻出現對政府機構的負面評價等等。

此外,民調證據也顯示,從前備受尊崇的某些職務或組織,從記者、警察、地方政府乃至於大企業,其地位也不斷下滑。還有,幾乎所有富裕國家的受訪者,都表示他們越來越難信任別人了。

還有氣候變遷的問題。各國都在爭論到底得做出何種程度的改變,才能避免氣候導致的環境災難,目前這方面全球仍未達成共識——有些人自信滿滿,全盤否認氣候變遷正在發生,而且持此觀點的人數日漸增多;有些人爭論氣候變遷的威脅究竟會到達何種程度?是否表示我們得放棄過去的生活方式?或展開對新能源技術的投資?在本書,我只會談到氣候變遷的若干層面,因本書的主題畢竟不是環保,但我認所有人都會同意,探討經濟問題時,把環境的永續發展納入考量非常重要。

資訊社會,經濟得重建「信任」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資本主義自誕生以來,危機就沒有少過,而近期這一連串危機的推手,是1970年代末期以來,新科技的發明造成社經結構的巨大改變。在資訊科技的帶動下,無論是企業的組織型態或經濟體彼此的關係,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這些改變打破了以往經濟中盤根錯節的層層關係,摧不少企業與工作機會,但同時也創造了許多新的企業與工作機會。

比方說,資訊科技改變了金融系統,使得任何經濟衝擊在全球都能瞬間擴大。過去沒有任何新科技像電腦或手機,能這快就價格下降、迅速普及,因而我們不可能猜得到,們最後會對世界生什樣的影響。不過科技品的價格下滑以及們對經濟成長的影響,都顯示這些新科技比工業革命時期的新發明(如蒸汽機與鐵路)更加重要。

資訊科技也徹底改變了企業的組織、品製造方式,及消費者所能購買的商品與服務(編按:以下兩者合簡稱商品)。比方說民眾取得資訊的門檻變低了,因資訊科技使得資訊的存取變得更加便利,讓使用者可以更快、更準確地取得所需訊息,再根據資訊做出更好的決策。於是,中央集權式的管理方式顯得無效率,分權決策模式因此興起。

這說明了1960及70年代,會有這多企業拜倒在矩陣式組織或網狀組織的魔力之下——但仍有許多組織遙遙落後,尤其是政府單位(編按:這兩種組織都不像傳統的科層組織,所有決策必須層層往上報。網狀組織是將組織層級打散成一張網,每個網點均能獨立運作,並依據任務需要機動組合;矩陣式組織則是專案導向,從不同部門中調集人手組成團隊,由一位專案經理負責領導,專案結束後便各自回到原來工作崗位)。

新科技也推動了全球化的進程,雖然開放貿易邊界(編按:指從海外進口商品)的法規鬆,本來就有政治誘因(編按:因應歐盟的誕生),但如果沒有資訊科技,過去25年,各種商品與勞工在全球的「乾坤大挪移」便無從發生。

全球化與資訊科技結合起來威力無窮,但了因應這兩項變化所生的國家政策卻跟不上步,目前只有少數國際組織可以處理這些問題——只要想想,光是在減少排放量上要讓各國取得共識、或是整合各國的金融規範,有多少障礙需要突破的話,就會發現此言不虛。

更重要的是,新科技意味著經濟要運作良好,將更仰賴「信任」。任何交易若要超越以物易物或實體商店的接觸型態,就得仰賴信任。在現代,信任不但更加必要,也更加脆弱,但如果要因應新科技的挑戰,我們在制度上就得設法化信任──在龐大又複雜的社會中,這包括人與人、人與組織之間的信任,也包括所有人對未來前景的信心。

總結上述內容,已開發國家正面臨一連串重大挑戰,但政策上卻未能做出回應,反而大量預支未來;無論是透過債來挹注當前的支出,還是無節制地消耗天然或社會資源,我們都在犧牲後代子孫的福利。

想要解決這種困境,必須雙管齊下,不光解決經濟上的挑戰,還得建立政治程序,讓種種解決方案得以落實。因此,從根本上講,經濟危機也是政治危機,如果沒有在政治上修正制訂政策的程序、讓人民接受不得不然的困難抉擇、賦予這些抉擇合法性,是無法解決經濟危機的。

但如今各國人民對政治都近乎望。許多想國家做事的人才都願意從政,但滿腔熱誠卻被大眾的態度澆熄,我們很難建立可以贏得共識的政治制度及政策,連制訂政策的程序都很難。這種制度上的「僵化症」就像在路上的石頭,讓有效的政策無法順利執行。

金融危機發生後,不景氣便隨之而來,我們現在只能祈求不景氣能政治改革鋪路。正如美國知名政治學者班傑明巴博(Benjamin Barber)所說的:「歷史上不乏如史詩般壯闊的時刻,但往往出自大災難的發生,並聽任重要的政治改變出現在我們眼前……今天我們正置身於這樣的關鍵時刻,我們會利用來重新思索資本主義的意義?」

人民要快樂,經濟一定要成長

金融海嘯發生後,全球的反省聲浪之一,是認我們應該放棄追求經濟成長,畢竟經濟,我們才會消耗天然資源、造成全球暖化、陷入負債的牢籠,何況許多證據顯示,經濟成長不會令人更快樂(happy,編按:亦有人譯「幸福」,後文兩者並用)。

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究在探討快樂的成因,如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即訴諸積極的社交活動、全神專注於工作,及追求幸福的自由等,這和某些經濟學究的結果不謀而合,後者認就業、婚姻、信仰、政治自由及收入等等,都是快樂程度的重要指標。

不過,這個主張有個很大的問題:他們所定義的快樂不會與經濟一起成長,經濟成長也不會讓人變得更快樂。此一主張假設長期而言,經濟可以無限成長;但在從1-3的快樂等級調中,3分就是上限了(在英美等國家的調,平均都高於2分)。

其實預設快樂程度能與經濟同步成長,就好比預設人類身高會跟著經濟成長率一起拉高一樣,完全不切實際。事實上,經濟成長率與人類平均身高之間只存在著間接關係,沒人否認的存在,但歷經200年的資本主義洗禮後,人類身高也沒長到600公分,不是

然而,經濟成長率與快樂的相關性,確實比跟平均壽命的關係更烈。「經濟成長」聽起來很抽象,但實際上代表消費者可取得的商品越來越多,因而更可以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訴諸快樂無關經濟成長的一派,如美國知名的社會學授貝瑞史瓦茲(Barry Schwartz),便在其暢銷書《只想買條牛仔:選擇的弔詭》(The Paradox of Choice: Why More Is Less)問道:我們的需要這多種牛仔以供選擇?他在書中表示,太多選擇會讓人更不快樂。

不過,毛澤東也反對選擇,他認中國人都應該穿同款式的服裝。請問如果有授或領導者決定了我們可以購買的選擇,聽起來像是快樂的處方?過去這些年,消費者從可取得的新商品和更多樣性──換句話說,就是從經濟成長上所得到的幸福──是相當驚人的,包括新口味的麥片粥、各種書籍、可富我們生活的音樂,以及新的健身器材等。

所以,讓經濟停止成長並非解決之道。降低消費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或許可以解決貧富不均所衍生的問題,如「炫耀性消費」導致消費者身負超出還款能力的信貸;但顯然這一派人的願景,是打造較溫和的競爭環境,鼓勵民眾了多點時間跟家人和朋友相處,不妨少加班、多做點休閒娛樂,甚至進行非生性的志工活動。

經濟不景氣會讓這類放慢生活步調的訴求很容易引發共鳴,但我認這種訴求有很大的限性──事實上也確實是這樣,在資本主義的世界裡想像世外桃源、歸隱山林並不是務實的提議,不管多能引起共鳴都一樣。

另一方面,了提升人民生活水準而維持經濟成長,只會讓前述的種種難題變得更加棘手。我們至少得參酌過去20年的情況,努力不消耗現有資源,並減少消費,只是這做會拖慢經濟成長的步。此外,要想償還政府了選承諾而製造的赤字,追求經濟成長也有其必要。

從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編按:以下簡稱OECD)可以看到,拜科技革命之賜,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初,許多國家的經濟已有長足進步,卻無法預防各種後遺症,例如過度消費、天然資源枯竭,以及未來納稅人必須償還的高額國債。所以,即使選民都期待經濟不斷成長,政府也得實施某些可能短期內會抑制經濟成長的政策。

好經濟,得先釐3要素

如何才能在現在的經濟成長率與後代的福利之間取得平衡?要解決這個難題,需要先釐3個要素:衡量、價與制度。

首先,在第1個要素裡,我們必須承認,目前所有經濟體都欠缺統計上的衡量指標,來確保所有政策都充分考慮到未來世代。最近有許多人主張,必須找出衡量經濟現狀的其他指標,來彌補GDP的不足,而且有些國家已經在進行了,其中以澳洲最積極。

此外,我們也要重新衡量與定義財富,例如多方考慮經濟體的天然資源、人力與社會資本,來檢視經濟體的財富或累積的資,以及每年的所得流量等等。不過,這種主張只應付得了統計上的不足,現在經濟結構正在劇烈改變,新科技的衝擊以及貧富差距的日益嚴重,代表在美國這類經濟體中,大多數的經濟成長都是無形的。比方說服務業的成長,是製造業產值提升帶動的,問題在於傳統的統計跟不上經濟結構變化的步,無法衡量無形經濟的成長,以致許多數據遭到低估。

在經濟當中,越來越多區塊無法以傳統標準來衡量。事實上,當一個經濟體所生的商品不再以有形商品主時,就很難界定何謂「生力」。在一個以服務業主的無形經濟體中,我們得徹底改變過去的思維,才能衡量當中每件事物的價,但由於我們還在沿用製造業時代的生力定義,所以經濟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遭到系統性的低估,而且這樣種情況相當普遍,正如同從事這些工作的人員,其價也遭到低估一樣。

例如從事表演藝術的人,按照工業時代的標準,則1年最多只有365天可以登台表演,自然不能變得「更有生力」;又如護理人員如果必須照顧更多病患,實際上生力反而會降低而非提高,可見統計數據無法反映實情形。在網路中,數位品可以顯示無限的生力(複製不需成本),但如果們在價格上也是免費,或許就不會限量生。在上述這些案例中,並不適合以過去的方式衡量,實際上,這讓我們難以用貨幣來衡量們的價

這個問題將直接導致第2個要素,就是釐經濟及政治的價與目標的取捨。經濟學有一套基本的價取捨方式,稱「三擇一困境」(trilemma),意思是理想上我們應該盡可能「有效率」地運用資源、「公平」地分享資源,同時盡量容許人民享有充分的「自由選擇」,但實際上我們最多只能達成上述3項目標中的2項。如果我們選擇「有效率」地運用資源、以提高經濟成長率,就會向市場經濟傾斜;如果我們想追求更大的「自由選擇」,就會阻止公平的實現。

想要公平與效率,就得犧牲個體的自由,就像「新工作倫理」(Protestant work ethic,譯註:調勤奮工作是神聖的使命,工作不光是個人成就,更是造福社會的一種責任)推動了資本主義的初期成就,然而當時人民努力工作,非只提升個人生活水準,這種曾資本主義經濟帶來美好成果的價已經遭到嚴重破壞,如今個人主義當道,個人了滿足眼前的短暫期望,使得價過度傾斜於「自由選擇」。了導正這樣的結果,在剛剛好經濟學中,我必須調互利共生與忍耐的價

前述的「三擇一困境」解釋了何會成世界邁向資本主義經濟的先天性動能,共主義的鼻祖馬克斯和恩格斯(Engels)認,資本主義本身隱含了自我滅的種子,其他學者則把這種「三擇一困境」過程,視「資本主義的創造性破壞」,其中又以熊彼得(Joseph Schumpeter)最赫赫有名。至於我個人則認,我們得因應包括科技在內的各種情勢變化,調整經濟政策和其制度架構,才能在效率、公平及自由這3個目標之間恢復平衡。

「政府」和「市場」究竟各司何職?由於太過複雜,一般人對這兩個角色早就混淆不,尤其金融危機迫使政府介入金融市場,幾乎所有經濟學家都認「自由市場」已死;此外,大部分交易都是在法律與政府的規範下完成的。在某些特定情況下,這些法規多少會生限制,因此在這方面沒有「自由」可言。

經濟制度的種類很多,「市場經濟」只是其中之一。在多數情況下,要安排各種交易,最有效率的做法便是透過市場進行;至於由政府下指導棋而生的「計畫經濟」,最後會證明完全是場可怕的夢魘。

對看盡市場失敗案例的經濟學家來說,這並不讓人意外;不幸的是,市場失敗只會讓政府更難達成他們想要的成果,其中最典型的案例便是工廠製造環境汙染:製造汙染的工廠,其品定價不會反映汙染環境的代價,工廠也不會生停止排放汙水的誘因。

儘管理論上政府可以對工廠制課稅,但政府通常掌握不到足的資訊,判斷該訂出樣的課稅標準。在實務上,政府比較可能的做法是對汙染量訂出上限,但這些「上限」可能很難確實執行。如果汙染的消息沒有走漏,政府不可能採取果敢的行動。

總之,無論是政府或市場,這種外部效應都會讓他們難以取得理想的成果,這也是當某個制度出爐後,還會冒出許多其他制度,來對付外部效應或資訊短缺的情況。

有效的制度會設法整合每個人的利益,交通號誌燈便是佳範例:在大多數的時間,服從紅燈指示幾乎符合每個人的利益,否則可能會被交通意外拖累,因此,好的制度大都是自我約束下的物。

這就把我們帶到第3個要素,也就是隨著資訊時代來臨,我們必須改變制度以適應新的經濟架構,尤其是政府的制度及集體決策的程序。人類需要一套架構,好讓每個人能在複雜的社會裡安然生活,「政府」是我們賦予此架構的名稱,「政府功能」則是社會學家用的辭彙。

不過,任何國家的制度,速度上都無法與現今所能存取的資訊同步,而且實施政策的過程都不再能獲得適法性(編按:指符合法律規定;這是因法規的改變往往落後於時代的改變),使得政府在做出艱難決策時,很難獲得共識。更糟的是,某些民主政體讓黨派利益凌駕一切,就像美國的民主黨與共和黨。在其他國家,人民會對不同黨派的管理能力等問題,展開痛苦但毫無意義的唇槍舌戰,這些論戰從政治理念或意識型態的角度來看,其實差異有限。因此,我們有必要針對共同的信念和任務的優先次序,找出一套適合的政治討論方式。

科技遲早會淪政客用來吸引選民的手段,目前也確實出現了這種現象。但只要我們能正確地衡量未來的需求,也能運用新科技當前的選擇做出決策。正確的制度能讓我們跳脫中央集權式的階級制度來做出決策,讓市場和政府之間生良好的相互作用,如此一來,我們不但會比過去更有生力,思慮也更周詳,甚至能把經濟活動中那些科技上的劇變也納入考量。

我們需要政府和市場都發揮良好功效,然而一到現實世界,卻往往會在相同的環境裡步入失敗。這是因任何制度都會面臨交易成本與資訊不對稱的問題,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得主愛莉諾奧斯特羅姆(ElinorOstrom)和奧利弗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的究,就聚焦於制度與交易成本的問題。目前因資訊科技的誕生而徹底改變的世界,正在每個經濟體掀起翻天覆地的革命,而且這場革命,我們至今只走了一半路程而已。

 

:::本書簡介:::引用自【博客來網路書店】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30932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聽書 的頭像
    聽書

    聽書 Reading by listening

    聽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