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源建言。喚醒公民意識】
Ep.36:臺灣大未來系列 VI
臺灣必須面對的真相與解方
.三、五年內的常態性斷電
.催生國是論壇推進藍白合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 X 彭瀞儀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孫子兵法始計篇
剪著影片,不禁忖度,當此危急存亡之際的臺灣何去何從?蹇困臺灣的困境又是從何而來?今天的【李鴻源建言。喚醒公民意識】,請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帶領觀眾,從臺灣根本的自我認知與立場看起;然後進一步檢視臺灣即將撞上的六座冰山(碳、能源、國安、RCEP、ECFA、財政紀律);最後再談如何藉由舉辦「國是論壇」,加速讓解方浮上檯面並且成為總統候選人的政見承諾。
請聽【李鴻源建言。喚醒公民意識】Ep.36:臺灣必須面對的真相與解方——三五年內缺電將成常態,催生國是論壇推進藍白合_前內政部長李鴻源 X 彭瀞儀
Time Code、
00:00
開場
03:21
美國對臺灣內部事務頻下指導棋?
臺灣從後李登輝時代起就一直在
中美之間搖擺沒有自己的立場
俄烏戰爭、中美貿易大戰、北約
所有都圍繞美國自己的國家利益
美國在臺協會新館面積是
美在全球第三大駐外機構
僅次駐伊拉克大使館
及駐亞美尼亞大使館
09:18
臺灣成為列強博奕的棋子
美國下這步棋用意為何?
美國、中國兩大國對臺灣
都有他們自己的戰略位置
棋子傻傻一股腦地押一邊
棋子眼睛不需要放亮點嗎
14:15
文官的寒蟬效應
政治不專業
政治凌駕專業
兵役一年、大學3+1、刺蝟島...
超過舉債上限不能再舉債
通過臺灣國防特別條例
即可避開舉債上限動支
預先借支下一代年輕人的錢
19:40
臺灣的問題就是我們從頭到尾
自己的定位從來沒有定清楚過
美國也很害怕跟中國起衝突
內政焦頭爛額也打不起
利用臺灣營造跟北京談判的籌碼
所以為何俄烏戰爭一定會告一段落
烏克蘭垮了符合歐盟最大利益嗎?
烏克蘭垮了符合全世界的利益嗎?
俄羅斯垮了符合全世界的利益嗎?
難道沒有從俄烏戰爭學到教訓嗎?
23:04
在大國間折衝謀取自己最大利益
的小國典範(深知自己的位置)
—芬蘭、以色列、新加坡、荷蘭
26:02
馬英九時代與大陸保持友善關係
執政八年臺灣從中獲得多少利益
ECFA 至今一年賺約 1700 億美金
若 ECFA 停了對臺灣有何影響?
環伺臺灣的六座冰山:
碳、能源、國安、RCEP、ECFA、財政紀律
企業出走潮已迫在眉睫
臺灣必須誠實地自我評價
如何成為聰明的棋子
懂得爭取自己的國家利益
28:29
李鴻源教授與臺灣核工專家長談確認
未來三~五年臺灣將面臨常態性斷電
未來五年用的都是碳足跡很高的髒電
廠商無法負荷巨幅碳稅只剩出走一途
面對臺灣左支右絀的能源問題
「2025 非核家園」能暫停嗎?
臺灣能躲過斷電危機的威脅嗎?
33:44
孫子兵法:要打贏戰「道天地將法」
道就是你今天為何而戰?
國家的基本立場是什麼?
臺灣的基本立場是搖擺的
我們要是沒有在美中之間
找到自己的 position
國防沒辦法定位
所有的大企業也沒辦法定位
企業不知自己投資在臺灣的風險為何?
37:42
很遺憾
三五年之內缺電會變成常態
高碳足跡會變成常態
有沒有可能縮短時間?
常任文官必須按照 SOP 行事
但政務官可以有所作為縮短缺電時間
第一、可以用政治、政策來做
第二、採用 ROT 由民間操作
善用民間的智慧、民間的力量
*民間重建營運後移轉模式
(Reconstruction–Operation
–Transfer,縮寫:ROT)
民國一百年日本 311 大地震時
李鴻源教授在是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
負責核電廠安全的評估委員會的主席
所以對臺灣核電有所掌握
41:18
請所有想要選總統的人提出專業的論述
也請選民睜開眼睛看懂臺灣大事與國際局勢
找一群有專業的人來幫我們
用最新民意為攸關國家根本的重大選擇定調
催生「國是論壇」推進「藍白合」
「藍白合」是為了解決臺灣的問題
今天的政府必須要聰明
政府變聰明前人民要先變聰明
透過全民參與國是論壇
就能選出一組對的人帶領臺灣
走出橫亙眼前的六座冰山困境
只要有經費即使這些總統候選人不辦
民間也可以來辦
如果三位在野的候選人覺得
這不是他們目前選舉的策略
我要是有足夠的經費我自己辦
國是論壇不是突發奇想
事實上我已經都準備好了
辦國是論壇的目的
是把臺灣的問題呈現並找到解方
然後從中找到一群專家
未來不管誰執政都必須要來討論
這慢慢就會變成「智庫」的雛型
經費都是大企業可以 manage 的
希望大家可以看清楚臺灣的問題
希望在這個過程可以促成藍白合
希望臺灣的專業人士願意出來可以出來
在我們的政府裡扮演關鍵角色
把臺灣帶出一條康莊大道
聽書|客座總編
李鴻源
荷蘭國際水利環境工程學院(IHE Delft Institute for Water Education)客座教授
臺大土木工程學系水利工程組教授
美國愛荷華大學土木暨環境工程系博士
曾任內政部長、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臺北縣副縣長、台灣省政府水利處處長。
照片提供、
李鴻源
撰稿&製作、
彭瀞儀
播出日期、
2023.07.24
{聽書}
YouTube|https://reurl.cc/94qvZ8
Castbox |https://reurl.cc/gD3G9b
{飛碟聯播網}
android|https://reurl.cc/aNx2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