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1
【生活好EASY|蘭陽走讀】
在地活躍老化社會安全網 Part I
・終身學習 身分大翻轉
・緣滿互助 他人變親人
社大評鑑委員張瓊齡 X 彭瀞儀
擁有 20 幾張不同職務的名片,與社區大學結緣 25 年扮演過 30 種角色的張瓊齡,是教育部外聘社大評鑑委員中唯一出身社大學員者。政大哲學系畢業,師大臺灣文學研究所碩班就學中,張瓊齡身分多元,教 / 學身分切換自如、遊刃有餘,「翻轉」是她善於走出「舒適圈」的能力之一,不設限的終身學習是她不斷成功翻轉的基石。
自 1998 年全國第一所社大「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開始招生,求知若渴的張瓊齡,一整個學期連續12週,每週都請假一個小時趕搭飛機從花蓮到臺北去文山社大上課,下了課不趕時間就省錢搭火車回花蓮,那時她30歲。
25 年來,全臺灣已經成立 88 所社大,共開設 2 萬門課程,高達 40 萬人次的學生參與。與此同時,臺灣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佔比也自 1993 年超過總人口的 7%,邁入「高齡化社會」;2018年 3 月老年人口佔比突破 14% 正式成為「高齡社會」;而且即將在 2025 年以老年人口佔比超過 20%,成為「超高齡社會」。
對於長年關注高齡社會與終身學習的我來說,11 月底剛剛認識的瓊齡,讓我急於想以她25年來與社大發展重疊的生命軌跡—從學員(曾在九所社大上課)、志工、主管職、講師到評鑑委員的多元身分—探討「社大」這個終身學習領頭羊的角色轉變與機能加乘,如何在人口結構因為「高齡化加少子化」而急遽老化的臺灣社會,扮演手把手相互成長、從他人到親人,組建社會安全網絡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張瓊齡指出,目前全臺只有17%的人使用長照資源,其餘83%並未使用;社區大學作為廣義的長照機制,不僅可以為既有長照體系增添「持續學習」的現有體系與環境,更可以藉由「從年輕開始在社大終身學習」,讓更多人口成功翻轉亞健康的宿命,隨年齡增長在社區健康活躍老化。
「我正好可以舉一個我親身的案例,我媽媽今年 82 歲,她從小失學沒有唸過書,13歲就出來當學徒,一直工作到77歲才退休,整個工作了65年;我大概在50歲這一年,我為了我媽媽繼續在社大學習!怎麼說呢,其實像我對社大這麼熟的人,我當時的想法很單純就是說,我就把媽媽帶進社大就好,可是我發現我媽媽有很強的自卑感,她覺得我連小學都沒有念,怎麼可以念大學?她沒有辦法進來,那她不進來難道我就放棄她嗎?當然不是,我就開始去看社大有沒有哪一些課,是面對高齡而且比較有創意的課。我拉媽媽去上課不成功,那就我自己去上,但是只要有碰到比如老師會帶我們去參觀一些長照的資源、喘息咖啡館,我就會問老師我可不可以帶媽媽去?那像這樣子的活動,我媽媽就會願意參加。包括我們在幫家人做生命故事書,幫她作生命的回顧,本來我是很期待我媽媽親自來上,但她就是出不來,那就是我上了之後我幫她做一本,結果我不只做了一本,我還做了兩本,就是連我自己的都做了。
我就發現說,其實社大最原初是想服務這些早年失學的人,可是 25 年這樣看下來,我覺得它就是一個門檻,真的進來的還是有受過一點教育的人,甚至教育很高的人才會覺得學習重要!像我媽媽已經很好了,她還認為身體很重要,每天都會自發的運動,她是我們家到現在唯一沒有染過疫的人,我們其他人都中鏢過了,真的很強大。我這學期也去淡水社大,一個在馬偕護專開課的老師說,老人家如果只重視身體健康呷百二,但是腦筋很固著的話,這樣子也不是社會之福,而且是兒女的痛苦。所以我用的是「間接學習法」,我在外面吸收的東西,我用媽媽能夠懂的方式分享給她,這樣她還是有成長。
其實我們對翻轉的 level 沒有放那麼高,甚至其實你這學期學了一些東西,下學期你就可以來當老師的小幫手,我覺得這樣的門檻是比較低的,然後慢慢慢慢老師也會發現說,有些同學他又可以推他一把......我發現來社大的人有一種特質,他們就是只想付出不想要拿很多回來,所以他都會跟老師說,老師我不要當班長,當副班長就好,但是永遠的就是來協助這個班級做經營。所以事實上,他們已經在翻轉自己的生命,從他願意走出家門到社大上課,他已經在翻轉,只是他自己不知道。然後老師有看在眼裡,那如果有的人很積極我們就會讓他從助教當起,然後將來你可以在去開一個新的基礎班,老師就教進階班,但是這樣的人還是比較少。那我們可以做的就是說,讓大家在班上形成一個互助的系統。」張瓊齡說道。
請聽【生活好 EASY|蘭陽走讀】高齡社會活躍老化社安網 I:終身學習身分大翻轉、緣滿互助他人變親人_教部外聘社大評鑑委員張瓊齡 X 彭瀞儀
受訪者、
張瓊齡
學歷
政大哲學系
師大臺灣文學研究所碩班就學中
現職
臺灣國際志工協會理事長
教育部外聘全國社大評鑑委員
臺北市內湖社區大學校務顧問
新北市&高雄市教育局社大審議會委員與評鑑委員
自 1998 年起成為文山社大學員
曾在全國 9 所社大選課
照片&圖說、
張瓊齡
撰稿&製作、
彭瀞儀
收聽{聽書}
Podcast|https://reurl.cc/WqAbk5
飛碟聯播網線上聽APP
iOS系統|https://reurl.cc/Y98ZNX
Android系統|https://reurl.cc/Y98Z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