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教養。王晴的快樂森林
Ep.13:欣然主動的責任感才是真正的責任感
■ 書名:《撕掉孩子的NG標籤》
■ 作者:王晴
■ 出版社:新手父母
■ 導讀:親子作家、教養顧問王晴
延續九月份的主題「父母先放手 孩子就上手」,即將赴美進修的王晴老師,今天要談的主題是「欣然主動的責任感才是真正的責任感」。
廣告閒聊時,王晴老師說,歸結她24年的輔導經驗,不論是父母、師長或孩子,所有人的所有問題,都可以化約成「溝通」和「情緒」兩個大魔王,所以當父母、師長面臨「教養」課題時,一定要把握溝通和情緒兩大原則,才能好好陪伴、引導孩子成長。
王晴老師舉例,有些師長希望學生學會自律不犯錯,但用的方法是「連坐法」,藉由同儕壓力,讓孩子們「自願乖乖」不犯錯;但這個看似即刻有效的方法,卻可能造成孩子「得過且過」的副作用,因為「被規定的認錯 不會真心認錯」、「被強迫的責任 不是正確責任」!
王晴解釋,克服情緒問題的屠龍刀,就是「神奇咒語:我聽到了」。《撕掉孩子的NG標籤》說:『「神奇咒語」是厲害的溝通大砲,可以協助關係破冰,平復內在情緒,還能拉近雙方距離,簡直威力無窮,百發百中。使用神奇咒語時,一定要搭配「菩薩臉孔、溫柔的語氣、熱切的眼神」,不然咒語會失效,講再多再好都是白講。』
《撕掉孩子的NG標籤》書中強調,『神奇咒語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孩子瞭解「媽媽(或爸爸、老師等)是真的真的知道你在想什麼」,並不是為了趕快結束眼前事件而敷衍應對,更不代表同意或允許錯誤偏差的想法或行為。』
她不僅不用一般常用的「連坐法」,更以「一人犯錯一人當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方法,讓孩子在學習掌握主導權的過程中,一次一次提升面對問題的勇氣與層次。
請聽【聰明教養。王晴的快樂森林】Ep.13:欣然主動的責任感才是真正的責任感。
原則1、被規定的認錯 不會真心認錯
原則2、被強迫的責任 不是正確責任
聽書|客座總編
王晴
親子作家、教養顧問。20年以上個案輔導與教學經驗,幫助多達1600位的孩子或家庭。10多年來,每年上百場演講邀約,累積場次超過1600場,參與人數超過6萬人。
粉 絲 團:王晴老師的教養秘訣
著 作:《撕掉孩子的NG標籤:先接納,再賞識,就能順應特質教》
Youtube:聰明教養三分鐘、王晴老師語錄
線上課程:親子溝通的魔法|知識補給站
音頻課程:親子溝通的神奇咒語
照片提供、
王 晴:活動、演講照片、金句
王夢真:蘭陽晨景 2020.10.08
姜國華:武界遊踪 2020.10.13
收聽{聽書}
Castbox|https://reurl.cc/Z74D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