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y。劉秀枝的投圓人生

Ep. 12:「穿金戴銀」「在地老化」

主講人:失智症權威劉秀枝醫師

    前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國立陽明大學臨床兼任教授

    《聯合報》「元氣周報」專欄作家、《康健雜誌》專欄作家

    Joy筆記 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blog

    投圓筆記─我欣賞、我擁有 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twblog1

------------

壹、

一、前言。(大約2分鐘)

二、從「初老」到「老老」!請老師分享個人經歷,談談您、我、社會,如何從容面對「從65歲邁向84歲」的挑戰?(大約4分鐘)

三、請老師談何謂「在地老化」「穿金戴銀」「獨立自主」?三者成立要件為何?(大約6分鐘)

************

貳、

一、接受差異、欣賞自我,完整人生。(大約5分鐘)

    二、找出「生命優先次序」對於不同年齡層的意義為何?(大約5分鐘)

************

參、

 一、失智症患者還記得自己的嗜好或興趣嗎?興趣、嗜好能治療失智症嗎?(大約12分鐘)

 

 

彩色高積雲,宛若孔雀開屏  Joy筆記|北北基  2019-11-26 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blog/588656183

週日傍晚,16:53,在關渡平原抬頭一望,哇,滿天的灰、白小雲朵,鑲著金邊,放射而出,在藍天下,宛若孔雀開屏。

原本的觀音 夕照,被這高積雲奪了光彩。

銀髮族的穿「金」戴銀生活  Joy筆記|醫療邊緣  2019-12-16(本文刊登於2019.11.17聯合報 元氣周報 劉秀枝專欄)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blog/588728092

數月前覺得兩眼乾澀,眼球轉動時會酸痛,非常困擾,於是就醫。眼科醫師詳細檢查後,告知是眼瞼的瞼板腺因老化,導致分泌的油脂層不夠,讓淚液揮發過快,而造成乾眼症,並建議我用溫熱毛巾熱敷眼睛幾分鐘,每天數次,症狀大為改善。

當我把溫熱毛巾蓋在眼皮上時,忽然覺得這動作有點眼熟,原來是當年70多歲還在開店做生意的父親,常把熱毛巾敷在臉上,幾分鐘後熱氣退了,家人立刻為他換上熱毛巾,之後他眨眨眼睛,一副很舒服的樣子。想當時父親大概也是瞼板腺退化導致乾眼症,憑著經驗想出這好法子。

更想起以前與70多歲的母親出門時,催促她動作、走路要快點,她回應:「等妳若老,妳就知道。」沒想到轉眼之間,自己也邁入70大關,不再輕盈矯健,終於覺悟,我正在走父母以前走過的路。

台灣已是高齡社會,201965歲以上人口佔14.9%,即每7位即有一位老人。平均壽命高達80歲(男77,女84),表示如沒有意外發生,我可能還有13年的餘命,相當於一個人從出生到上國中的時間,只是這段期間體能漸差,隨著老化而來的慢性病也可能逐一上身,那麼從初老到老老年的這一程要怎麼走?

當然,年老並不等於衰老,不僅每個人老化的速度不同,各個器官、系統老化的程度也不一樣,受到基因、環境和生活型態等許多因素影響,因此除了從父母身上看到自己的老年未來,也可從醫學新知中學習因應之道。

例如201910月在臺北舉行的「第11屆國際老年醫學會亞太地區」,為期5天,內容豐富,常有好幾個議題在不同會場同時進行,讓人分身乏術,而老年學(gerontology)、老年醫學(geriatrics)和老人福祉科技(gerontechnology)的進展更讓我深受鼓舞,對未來充滿希望。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澳洲紐卡索大學的茱莉.拜爾斯(Julie Byles)教授的演講。她主導一個從1966年開始的「澳洲婦女的健康研究」,其中一組是7075歲的婦女,共12432位,每3年追蹤一次,評估其是否有慢性疾病以及走路、上階梯、提日用品或重物等體能,到了2011年有5928位存活者(8590歲)。發現其中14%(839位)的體能極佳,在15年間只有少許退步。經由統計分析,發現老年時還維持極佳體能者,與其在初老時就多運動、不肥胖或過重、不抽菸、會處理收入以及高教育程度有相關,其中以運動最為顯著,因而活到了老老年縱使有慢性病但並不失能。

大會中老人福祉科技的發明,如來自丹麥簡單有趣的運動器材,激發老年人的運動動機、提供安全有效的運動方式;以及遠端科技和各種輔具的研發等,更可培養老年人獨立自主的能力,減少照顧者和社會的負擔。

正如拜爾斯教授所說,戰後嬰兒潮的前段班已邁入70大關,銀髮閃閃,如能努力維持健康生活型態,健康如金,就能穿「金」戴「銀」的步入老老年。

草山樂活健康工作室的新體驗:日本SAKAImed自復式運動復健  Joy筆記|北北基  2019-12-14  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blog/588727138

朋友告知陽明山文化大學附近有個「草山 樂活健康工作室」(02-28622256,臺北市士林區愛富二街樂生巷3號,https://ymsfit.com.tw/about/index.aspx),201911月剛開幕,針對銀髮族,採會員制,但經人引薦,可以免費體驗一次。

於是在陽光溫暖的一個下午,小吳開車帶我上陽明山,附近非常難停車,後來才知道草山 樂活有停車場。白色房子好雅致、安靜。

旁邊的庭院,有座椅可歇息。

進入,換脫鞋,從這兒進來。

右方沙發。

左邊血壓機旁是個陽光區,可舉辦小型團體課程。

我們的興趣是「日本SAKAImed自復式運動復健」,緩和地訓練胸腹腰背和大腿的核心肌群,而不是努力練出一身健美肌肉。一共有6台儀器,左右各3台,紅白亮眼,需穿運動鞋,以免滑倒。

此能力回復的重點精神是神經、肌肉、精神的活化和動作控制能力的改善。強調的不是「強化」肌肉,而是「活化」肌肉,希望能喚醒身體的協調性、提升日常生活的獨立性。

先看左邊這排,第一台是「水平腿部推蹬機」,每台旁邊都有不同的重量供選擇,可根據個人情況調整。

前面這台(左邊)是「臀部外展機」,後方是「腿部伸展機」。

右邊這排,第一台是「胸部推舉機」。

第二台(右邊)是「身體伸展彎曲機」,第三台是「坐姿划船機」。

做完一圈約30分鐘,覺得腰腿舒暢,感覺很好,謝過朋友,與小吳繼續逛陽明山。

************

環境、基因、運氣成就我們不一樣  Joy筆記|醫療邊緣  2019-12-01(本文刊登於201911月康健雜誌的劉秀枝專欄) 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blog/588678336

我常想:一個人要活到多大,才能認清人是生而「不」平等,並心平氣和地接受?一個人要有多寬的胸襟,才能包容別人和我們不一樣?一個人要有多成熟,才懂得發掘自己的長處並欣賞別人的優點?

讀幼稚園時,有次表演活動,幾位小女生身著粉紅輕紗舞衣,輕盈地在台上跳舞,羨煞台下的我們。此時,卻聽到旁邊一位同學指著說:「那位同學的舞衣不是紗的,是布做的,因為他們家比較沒錢。」彼時,我只知道家裡有錢才可能讓孩子學跳舞,我自知家裡沒有閒錢讓我學舞或買舞衣,僅牢牢記住母親的話:「不是你的,就不要想,也不要拿。」可從來沒想到有錢還分等級。那位同樣是5歲的女同學卻能觀察入微,剖析銳利,讓我開了眼界。

到了小學三年級,一位女同學長得好漂亮,雞蛋臉、小酒窩、大眼睛、雙眼皮,高挑的個子走起路來兩條髮辮甩啊甩的,偏又功課好、人乖巧、家境好,老師當然疼她啦!那時,長相平庸的我偷偷想:如果我每天跟她穿同樣的衣服、吃同樣的東西、做同樣的功課,她做什麼,我就做什麼,如此依樣畫葫蘆,會不會變得跟她一樣美麗惹人疼?

後來發現當時的小學老師特別疼3種同學:長得漂亮、家裡有錢和功課好。前面兩個條件我都沒有,但只要認真唸書就可名列前茅,並贏得師長稱讚;於是我就抱著這唯一的優點,一路考進了醫學院,幸好當時沒有推甄,否則無其他專長的我恐怕與醫學院無緣了。

連腸道菌都不同,差異讓世界更多樣

當了醫師後,有更多的「為什麼」,為什麼同樣近距離接觸病原,如感冒病毒,有的人嚴重感冒需臥床休息,有人卻一點事也沒有,可見個人體質與抵抗力的差異有多大。而且,同一種疾病發生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現的症狀與輕重卻有別,例如重症肌無力,有人只是眼皮下垂,有的人卻嚴重到呼吸衰竭。

還有:為什麼同樣的病症投予同樣的藥物,有的人有效,有的人無效?為什麼副作用也有那麼大差別,比如有人吃了止痛藥沒有什麼不舒服,有人就會腸胃道出血?

醫學數據很多是機率與平均值,例如動這個手術有多少成功率?此抗癌藥物有多少機率可治癒或控制病症?藥物的副作用有哪些?每一項副作用發生的機率有多高?藥物的療效與副作用固然與藥物本身、是否遵照醫囑這些外在因素有關,但有一部份是個人因素,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體質。隨著醫學進步,有些體質因素可以用基因解碼,「精準醫療」因而崛起,例如某些標靶藥物只對具有「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突變的肺腺癌有療效。

然而,體質與基因也只能解釋個人差異的一部分。其實我們都很不一樣,外表、個性、好惡、飲食、所能承受的壓力,連腸子裡的細菌也都不同。要把大家都定在同一個標準,不僅很難,也違反自然界多樣性的法則。

最近聽一位熟齡的KTV老師說,他年輕時認為歌唱的音調高比較好聽,但有些同學做不到就沒興趣唱;後來他逐漸發現配合個人情況,把KTV的音調降低,唱起來一樣好聽。可見,隨著年齡成長,可以更洞察、更包容。

環境與基因並不能包含一切,還有一個難以掌控的因素,就是運氣。為什麼有人運氣那麼好?常常遇見貴人,好機緣、好工作都落在他頭上?連得了急症都能及時搶救回來,身患絕症也剛好有新藥研發可治療!好運、壞運都非我們所能左右,機緣可遇而不可求;不過,就這點來看也是一種公平,讓身陷於逆境的人有所企盼,說不定會時來運轉,也讓春風得意的人有所警惕,因為幸運之神不見得會永遠眷顧。

一種米養百樣人,因為我們天生都不一樣,也都有不同的境遇與抱負,大千世界才這麼具多樣性、才如此多采多姿。想到這點,又有什麼是不能包容的呢?

什麼是你人生最重要的事?  Joy筆記|生活感懷  2016-07-16(本文刊登於2016.5.1聯合報 元氣周報 劉秀枝專欄)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blog/432744688

36歲的史丹佛大學神經外科總醫師保羅.卡拉尼蒂(Paul Kalanithi),在病房的電腦銀幕上看電腦斷層影像:肺部瀰漫腫瘤,侵犯脊椎和肝臟,沒錯,是第四期肺癌,只是這不是病人的,而是他自己的影像。這是2016年出版《當呼吸化為空氣》(When breath becomes air)的開場白(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2150082481983,尚未見到中譯本)(後來中譯本於2016.8.2出版,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22386

保羅本想當作家,卻因使命感的驅使而決定當神經外科醫師。他先拿到史丹佛大學的英國文學和生物學雙學位,再到英國劍橋大學取得科學和醫學哲學碩士,從耶魯大學醫學院畢業後,進入史丹佛大學神經外科。正接受最後一年(第6年)的住院醫師訓練,表現優異,前途不可限量。

事業正要起飛,肺癌卻上身,好在其肺癌細胞具表皮生長因子接受器(EGFR)突變,對標靶治療的反應良好,4個半月後他撐著病體回去上班,7個月後完成住院醫師訓練。但肺癌復發,加上化療產生嚴重副作用。終在罹病22個月後,在家人陪伴下,平靜地離去,留下同為醫師的太太、8個月大的女兒和一本幾乎完成的書,由太太為他寫下最後一章。

保羅一直追問他的腫瘤主治醫師,他還可以活多久?在第四期肺癌的存活曲線中,他是處於哪個點?但主治醫師拒絕和他討論存活的數據,而是一再問他:「什麼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事?」的確,存活曲線和統計數字只能作為參考,每位病人情況不同,醫師無法精確的告知癌症病人到底可以活多久。而且根據醫學文獻,醫護人員所預期的常比病人實際存活的時間為長。知道活多久到底有什麼關係?就像保羅所說的:「如果告訴我只能活3個月,那我將與家人度過;如果是一年,那我要寫一本書;如果給我10年,那我要回去繼續當醫生。」

生活中有許多「截止日期」,如考試、選舉、交報告等,讓我們不得不努力拼命,否則大概不會去理它。台北人到紐約旅行3天,會立刻去登帝國大廈,反而可能沒有去過台北的101大樓,那是因為沒有截止日期的限制。我們往往看不到生命的盡頭,也就沒有安排優先次序的急迫感。但是當得了重病時,才開始警覺,匆促安排,為什麼不平時就從容的完成人生最重要的事?

也許保羅要傳達的訊息不是讓我們婉惜如此嚴謹訓練出來的優秀醫師無法繼續嘉惠病患,也不是怨嘆年輕的他為什麼會得癌症(他甚至反問,為什麼不是我)、為什麼不定期篩選以提早發現癌症而治癒,或6個月前當他因劇烈背痛、體重減輕並擔心癌症而去看家庭醫師,想作腰椎磁振造影,但家庭醫師因考慮保險給付而只開立腰椎X光(結果正常),而沒及早診斷。

我相信他要分享的是人生難料,也許可以活到很老,但也可能等不到明天的到來,因此永遠都要把自己人生最重要的事擺在第一順位。最重要的事也許需要努力奮鬥,如當神經外科醫師,但最重要的事不見得都很難達到,如向父母表達感恩或到某個景點旅遊等,總希望有一天要離開時沒有太多遺憾與牽掛。

************

高爾夫球友的心靈雞湯─101個感人故事  投圓筆記─我欣賞、我擁有|閒閒看書  2013-08-26  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twblog1/123205232

我很喜歡這本1999年出版的《高爾夫球友的心靈雞湯》(Chicken Soup for the Golfers Soul : 101 stories of insight, inspiration and laughter on the link)。最近重讀一遍,仍舊愛不釋手,依然感動。

書中101篇感人、幽默或發人深省的故事,來自於不同的作者。作者大都打高爾夫球,有些還是高爾夫球名將,如Nick Price,連前美國總統George Bush也有一篇作品。

最幽默的一篇是來自於因罹患癌症,接受化療,頭髮掉光了的一位女士。

她戴著特別訂做的連著假髮的帽子,與先生一同觀賞長春名人賽。他們站在第三洞的發球台旁等選手開球,其中一位選手還是Jack Nicklaus。突然刮來一陣強風,把她的假髮帽子高高吹起,掉落在球道正中間,選手們和球道旁圍觀的上千觀眾都不約而同的凝視這位光頭女士,鴉雀無聲,一片尷尬的死寂。只見這位女士倒吸一口氣,彎下身,鑽過球道旁的繩子,大踏步走入球道,抓起飛揚的假髮帽子,端正的戴回頭上,然後對著選手們大聲宣布:「各位先生,風是從左往右邊吹的。」頓時,全場爆笑,好幾個球道遠的距離都聽得到笑聲。

最感人的是一篇懷念父親的短文。

這位父親是位牙醫師,熱愛高爾夫球,打得非常好,且到處旅遊打球。晚年,得了阿茲海默症,雖然記憶差、會迷路、無法處理帳單,但對高爾夫球熱愛不減,而且球還是打得很好。病情越來越嚴重,有個星期天,和太太上教堂,作完彌撒,當奉獻的籃子從長椅上傳到他這裡時,這位牙醫師很慎重的從口袋裡,掏出他最寶貴的東西來奉獻:3顆高爾夫球。

最痛快人心的是一位高爾夫俠客。

高爾夫球場俱樂部的一位70多歲的會員,球打得非常好,但很奇怪的是他可以打贏球場的專業高爾夫球手和年輕球友,但卻常常輸給打得不怎樣的、偶而來球場打球的客人。大家都以為他個性溫和,不愛競賽,只有他太太知道他的祕密。當他打完球回到家時,他太太會問他:「今天跟你打球的人,他的自尊心需要加強嗎?」如果他回答是,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是:「那你今天讓他贏你多少桿?」

唱卡拉OK可以治療失智症嗎?  Joy筆記|阿茲海默症  2013-11-15(此文刊登於201311月康健雜誌的劉秀枝專欄)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blog/159772315

一位78歲,罹患輕度阿茲海默症(老年失智症)的女士,每週上完KTV課後就忘了老師所教的歌,當然回家也就沒練唱。但到了下星期,老師帶領大家把上週教的歌複習幾次後,8位同學輪流上台唱,最後輪到這位女士時,她竟然也可以跟著KTV的旋律唱得不差,讓其他在家裡努力練唱的同學覺得很訝異。

這位輕度失智的女士,過去並沒有音樂素養或接受歌唱訓練,平常說過的話馬上就忘了,卻仍保有當下學習並享受唱歌的能力。

因此帶出三個問題:

1、人類大腦司管歌唱與語言的部位有何不同?

2、阿茲海默症患者對歌曲的記憶力是否較語言為強?

3、唱歌能治療阿茲海默症嗎?

長久以來,人們就知道把一段文字或句子以唱歌的方式展現出來,比較容易記住,稱為音樂記憶術,因而會以為大腦司管唱歌與語言的部位有所不同。但其實兩者的神經路徑是一樣的,都涵蓋了由口腔和咽喉等發聲器和共鳴腔、聲帶、腦幹、大腦的運動、感覺和聽覺區,以及耳朵的耳蝸;只是唱歌還得配合呼吸,動用胸部的呼吸肌肉和腹肌。

因此,有些阿茲海默症患者還能正確的唱出老歌,其實是因為這些老歌的曲調和歌詞是屬於長期記憶的一部分,仍然保存在大腦深處之故。

既然如此,上述那位78歲的輕度失智女士怎能跟著旋律唱出新歌呢?一篇來自波士頓大學,發表於20108月《神經心理》的論文也許可以解釋這個現象。

唱歌可以加強記憶連結

13位阿茲海默症患者(平均77歲)和14位正常人(平均74歲)觀看在電腦螢幕上連續出現的、節錄自他們所不熟悉的兒歌歌詞,共40小段,其中20段歌詞出現時同步播放其歌唱,另外20段則只播放歌詞同步唸出的聲音。之後,把此40段歌詞以及另外40段沒有出現過的新歌詞讓所有受試者選擇是否曾經看過此段歌詞。

結果發現,正常人對歌詞記憶的正確率都比阿茲海默症患者好,但正常人對記唱歌的和唸歌詞的正確率(74% vs. 77%)沒差別,而阿茲海默症患者對「唱歌」的正確率明顯比「唸歌詞」的為佳(40% vs. 28%)。

阿茲海默症患者之所以對歌唱比僅僅是唸歌詞的記憶佳,作者認為有兩個可能因素。一是大多數人的語言中樞在左腦的額葉和顳葉,但是管控聲調和旋律則主要在右腦,也許阿茲海默症患者右腦司管音律的部位相對退化得慢。

不過較為可能的原因是音樂讓患者比較覺醒,增強其注意力,進而改善學習能力和短期記憶。

的確,音樂帶動情緒,而情緒加深記憶。司管情緒的腦部杏仁核就在海馬區旁邊,因此情緒,尤其是愉悅的情緒,可以加強近期記憶。

多年來,不少小規模的臨床試驗顯示音樂治療,尤其是歌唱治療,雖然對失智症患者的認知功能沒有明顯效果,卻有助於增加注意力,改善其精神行為問題,尤其是減低其焦躁的情緒,讓照顧者比較好照顧。

古早的人類就常以歌聲來表達心意或抒發情緒,如中國的詩經。歌曲除了以歌詞內容表達意思外,還有歌曲的音調節奏、抑揚頓挫,使得唱歌者和聽歌者跟著旋律和歌詞情緒起伏,或悲傷、思情,或愉悅、振奮。

歌唱不僅可以怡情養性,還可以加強記憶的連結,更可讓失智症患者降低焦慮,增進生活品質。

************

************

頭暈不簡單,該看哪一科?  Joy筆記|醫療邊緣  2014-03-28(本文刊登於20142月康健雜誌的劉秀枝專欄)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blog/208061216

60歲的陳太太(化名)開車,和先生一道去赴宴,在路邊停好車子,先生下車後往前走,陳太太到後座拿禮物,只記得打開車門,然後就昏了過去。醒來時,發現自己躺在車門旁邊的地上,全身虛弱,後腦疼痛,腳下一個路邊小花盆傾倒破損。陳先生看她沒跟上來,回來一看,嚇了一跳,幸好意識清楚,四肢活動自如,扶她起來後立刻掛急診且住院觀察。

陳太太一向健康,沒有高血壓或糖尿病,幾年來曾偶而覺得心跳快速,但只一下子就自行停止。有次在家具行看床鋪時,突然一陣心跳,接著昏倒,剛好倒在大床上。因為沒受傷,且立刻醒來,就沒想到要就醫。

住院後接受腦部電腦斷層和頸血管超音波檢查,確定沒有腦傷或頸血管阻塞現象,常規心電圖檢查也正常,但24小時連續心電圖的結果要幾天後才會知曉。本來準備出院,但第二天在床上轉身時突然覺得天旋地轉,持續不到1分鐘,每次姿勢變動或起坐時便暈眩,嚴重時會噁心嘔吐。醫師診斷是跌倒所引起的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會診耳鼻喉科醫師。

在耳鼻喉科診療室,醫師施行「頭位變換眼振檢查」,即讓她躺在床上,使她的頭由床沿懸空,並側轉,誘發她的眩暈及嘔吐,以確定診斷,再施行耳石復位法,以治療眩暈。但治療後暈眩更加嚴重,只要一睜開眼睛就覺得房子在轉,且噁心嘔吐無法進食,而需靜脈注射點滴。幸好48小時後,情況迅速好轉而出院。

頭暈是很常見的症狀,但造成頭暈的原因很多,可以輕到是空氣不好或睡眠不足引起,也可以嚴重到是中風的症狀。像陳太太一開始有昏厥,可能是心律不整引起,還需進一步檢查和治療。這其實是比較嚴重的問題,如果問題沒有解決,萬一下次發生時正好在開車就危險了。姿勢性眩暈雖然讓她很受苦,卻是沒有生命危險。

頭暈,看似簡單卻很複雜

頭暈分為4大類:

1、眩暈:即天旋地轉,大都是內耳的疾病,如美尼爾氏症、前庭神經炎和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等,小部分是腦幹或小腦中風所引起。

2、昏厥:因由心臟到腦部的血流不足而造成短暫的意識喪失,也就是俗稱的昏倒。引起昏厥的疾病包括心律不整、姿勢性低血壓、藥物所引起的低血壓以及迷走神經性昏厥等等。

3、不平衡感:因為不平衡感而覺得頭暈,如小腦病變、帕金森氏症或四肢的周邊神經病變而造成走路不穩。

4、頭昏:症狀不是很具體,只覺得頭昏昏沈沈、頭重腳輕或「頭腦不清楚」,有時找不出原因,但常與憂鬱、壓力、睡眠不足、焦慮、服用鎮靜劑或其他藥物有關。緊張恐慌所造成的換氣過度症候群也會讓病人頭昏。

可見頭暈看似簡單卻很複雜,在沒找出原因前不能掉以輕心。因為每個人對頭暈的定義不同,因此病人對症狀的描述很重要。第一步要先釐清症狀是屬於眩暈、昏厥、不平衡感或頭昏中的哪一類,因為每一大類的後續檢查和治療的方向不同。第二步再決定可能是哪種疾病引起。

有時只要根據病人清楚的敘述就可以正確下診斷而對症治療。如實習醫師第一次上開刀房看到病人腹腔大量出血而昏厥,倒地後立刻醒來,是迷走神經性昏厥,只要讓他躺著休息片刻,以後再慢慢適應即可,不需後續檢查。

大部分則需根據病人的其他伴隨症狀來做鑑別診斷。如反覆發作的眩暈且伴隨耳鳴和聽力減退很可能是美尼爾氏症;而眩暈且有聲音沙啞、吞嚥困難、臉半邊麻木,則可能是腦幹中風,而需進一步檢查如腦部磁振造影。像陳太太很可能是心律不整引起的昏厥,則需等24小時連續心電圖的結果,判斷是何種心律不整,再對症治療。

頭暈要看哪一科?

由此看來,與頭暈有關的科別包括心臟內科、神經內科和耳鼻喉科,到底要看哪科呢?

一般而言,眩暈而沒有伴隨不平衡等神經症狀時看耳鼻喉科醫師;昏厥看心臟內科;而不平衡感看神經內科,但是有時遇到複雜或原因不明確的病例則需三科會診,當然也可以看家醫科或內科,必要時再轉診。

當一個東西看成兩個,該怎麼辦?  Joy筆記|醫療邊緣  2016-07-01(本文刊登於20166月康健雜誌的劉秀枝專欄)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blog/428639547

當一個東西看成兩個時,應該看眼科、神經內科還是兩科都看?

68歲的陳女士和朋友打高爾夫球,覺得視力有點模糊,將球擊上果嶺後,發現果嶺上有兩顆球併排在一起,以為另一顆球是球友的,球友卻說他的球在果嶺的另一頭。

陳女士走向果嶺,離球約30公尺時,發現兩顆球愈來愈靠近,左邊影像較不清晰,有如鬼影(ghost image),等到走近要把球推入洞時,兩個球已融合為一,原來陳女士出現了「複視」(雙影)。

起初,陳女士以為是眼鏡沒戴正或鏡片太髒,多方微調眼鏡角度,並把鏡片擦拭乾淨,仍可看到雙影。陳女士閉上右眼,發現複視消失,只看到一個清晰的球;但如閉上左眼,則仍出現雙影。這種情況在打球的3個多小時中持續不變,但除了30公尺外的球看成兩個,人物和樹木並不見雙影,且陳女士手腳靈活,沒有頭痛、頭昏或發燒,順利打完18洞後複視沒再發生。

成因複雜,需參照其他症狀

人之所以能看到東西,是光線通過眼睛的瞳孔、水晶體、玻璃體,把影像投射在視網膜,再經由視神經傳達至大腦枕葉區的神經細胞,才能看到形像。如果這個通路有問題,會造成視力減退、模糊、視野缺損,甚至複視等症狀。

眼球轉動障礙則是複視的主要原因。司管眼球運動共有6條眼肌,分別接受第三、四和第六對腦神經的支配,而這3對腦神經源自於腦幹的3個神經核,3個神經核之間有神經連結,才能讓眼球動作協調一致。

因此,眼肌病變(如甲狀腺眼肌病變)或眼肌的神經肌肉接合點病變(如肌無力症),第三、四、六對腦神經病變或受到壓迫,以及腦幹病變(如腦中風)等都可能出現複視。幸好,這些病變依其所在部位,除了複視還會伴隨其他症狀,有助於鑒別診斷。

例如,大腦底部的動脈微小動脈瘤如逐漸變大,壓迫到旁邊的第三對腦神經,則除了眼球轉動困難所造成的複視,還會有眼皮下垂、瞳孔放大和頭痛等症狀;又如肌無力所造成的複視,症狀會明顯波動,時好時壞,在眼睛疲勞時容易發生,眼睛休息後則改善。

可見形成複視的原因很複雜,可以是簡單的眼睛屈光問題,也可能是危及生命的腦血管微小動脈瘤,舉凡眼睛、眼球、眼肌、神經肌肉接合處、司管眼球運動的腦神經和腦幹病變,甚至抗癲癇藥物的副作用都需考慮在內。

正確的診斷需靠病人提供明確訊息,讓醫師根據其症狀以眼球構造和神經解剖學定位,再佐以必要的實驗室檢查,有時還需一段時間觀察才能確診。

4線索協助醫師診斷

如果出現複視,要如何對醫師提供明確訊息?

1、先區別是單眼或雙眼複視。請先分別遮住一隻眼睛,看複視是否消失?如果不管遮住哪隻眼睛,複視都消失,兩眼同時看才有複視,稱為「雙眼複視」,應該是神經系統的問題,請看神經科。

如果遮住右眼複視消失(如陳女士),而遮住左眼複視仍在,表示複視是右眼所造成的,反之亦然,稱為「單眼複視」,應是眼睛或眼球的問題,請看眼科。

2、請告知雙影是水平的左右影像還是垂直的上下影像。

3、有無伴隨症狀。如眼皮下垂,臉部麻木、手腳無力、嚴重頭痛或發燒等現象,有助於神經病變的定位。

4、是否有糖尿病、高血壓、頭部外傷、服用安眠藥或抗癲癇藥物等,以利鑒別診斷。

陳女士看了眼科醫師,經過詳細的視力、眼壓、色覺、眼球運動、菱鏡交替遮蓋檢查、立體感、兩眼融像和細隙燈等檢查,發現其視力與散光程度並沒有加重,但右眼有輕微白內障及乾眼現象,雖然不能確定是造成其單眼複視的原因,但多少有關連。

醫師開立治療眼睛乾澀的眼藥水,並請陳女士每天看電腦和手機的時間不要太久,讓眼睛充分休息。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聽書 的頭像
    聽書

    聽書 Reading by listening

    聽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