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Joy。劉秀枝的投圓人生

Ep.11:有愛無礙。友善失智從理解開始

------------------------------

人:失智症權威劉秀枝醫師

前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國立陽明大學臨床兼任教授

《聯合報》「元氣周報」專欄作家、《康健雜誌》專欄作家

Joy筆記  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blog

投圓筆記 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twblog1

壹、

一、前言。(大約2分鐘)

二、罹患「阿茲海默症」,還有機會「好轉」嗎?(大約4分鐘)

 —從阿茲海默的世界回來?! 投圓筆記|阿茲海默症  2013-05-11

 (此文為《謝謝你,從阿茲海默的世界回來》一書的推薦序)

  三、為何明明有腦病變,卻沒有出現典型的失智症症狀?(大約7分鐘)

      —有阿茲海默腦病變卻不失智  投圓筆記|阿茲海默症  2013-08-31

   (此文刊登於20137月康健雜誌的劉秀枝專欄)

   —10大警訊!秒懂老化與失智的差別  康健出版

  (本文出自《當爸媽變成小孩:全方位照顧失智長輩》)

貳、

一、衛福部委託臺灣失智症協會做的流行病學調查,臺灣「65歲以上的老人約每12人就有1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的老人則每5人有1位失智者。」我60歲了,該提前篩檢嗎?(大約5分鐘)

     —擔心會失智,需要提早檢測?  Joy筆記∣阿茲海默症  2019-11-01

   (本文刊登於201910月康健雜誌的劉秀枝專欄)

  二、有愛無礙!患者本身、患者家屬、社會大眾一起學習如何包容、理解、面對「失智症」。(大約15分鐘)

—我啊,走自己的路  Joy筆記|閒閒看書 2019-11-09(大約3分鐘)

—養心茶樓:豐盛素食桌菜  Joy筆記|素食 2019-11-20(大約2分鐘)

       —小女孩與失智爺爺的交響曲  投圓筆記|阿茲海默症  2013-05-18(大約5分鐘)

   (本文為《就算爺爺忘記了》的推薦文)

—你更需要照顧好自己  投圓筆記|醫療邊緣  2013-01-05(約5分鐘)

==============================

從阿茲海默的世界回來?! 投圓筆記|阿茲海默症  2013-05-11(此文為《謝謝你,從阿茲海默的世界回來》一書的推薦序)

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twblog1/123205366

https://www.iread.com.tw/ProdDetails.aspx?prodid=B000245021

光看書名《謝謝你,從阿茲海默的世界回來》就很吸引人,但可以回得來嗎?

這是日本一位執業52年的荒井保經醫師其妻子荒井和子女士所寫的第一手資料,敘述荒井醫師的記性和執行能力逐漸發生問題的6年之後,在87歲那年被精神科齊藤正彥醫師診斷為阿茲海默症,病情很快變壞,甚至大小便失禁,讓全心全力照顧他的78歲的荒井太太身心俱疲。但在一年多後,荒井醫師卻逐漸進步,開始對事情有興趣,會與人互動,生活小節可以自理,認知功能雖然還是比以前差,但有明顯進步,回復到輕度的阿茲海默症。

一路讀下去,充滿了好奇和疑問,最後一章齊藤正彥醫師對荒井醫師病情好轉的看法,適時的替大家解惑。對於如此戲劇性的好轉,作為最初下診斷的醫師難免會擔心是否誤診,但經過分析,認為是憂鬱症讓其病情急轉直下,當憂鬱症消失後,則回到原來的輕度阿茲海默症。

的確,阿茲海默症雖然是大腦退化導致認知功能逐漸減退,但病情因人而異,除了記憶衰退外,其他認知障礙出現的早晚、嚴重度以及減退速度不一,例如有人以執行能力不佳、有人以語言表達障礙為主、有人出現妄想等行為問題,有的則沒有,所以不能一以概之。

在疾病的過程中,有些狀況會導致阿茲海默症的病情急速惡化,當這些狀況消失後,病患通常可以回復到原來的病情。可能影響病情變化的狀況很多,例如:一、其他慢性病變嚴重:阿茲海默症患者多為老年人,本來可能就有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衰竭及慢性肺氣腫等。二、出現新的其他疾病:如發生腦中風、膽囊炎或譫妄等。三、併發症:如肺炎、髖骨骨折等。四、產生憂鬱、躁動等行為問題或原本的行為問題加重。五、藥物副作用:尤其是抗精神藥物的副作用。六、環境的變化:如親人去世、換了新的照顧者或新環境等。本書中的荒井醫師歷經了搬新家、膽囊炎和憂鬱症等,和其失智症狀加速變壞不無關係。

作者細心地描述其夫妻相識經過、結婚、養育子女、奉養失智的母親、先生從執業以及發病和治療過程,娓娓道來,鉅細靡遺,雖然身心勞累,卻沒有怨天尤人,反而充滿感恩。不過,讓我聯想到兩個問題,一是認知功能出現問題的人,是否能繼續工作?尤其醫師看診涉及病患的健康,更應謹慎,怪不得荒井太太提心吊膽,惟恐先生出錯。另一個問題是老人照顧老人。荒井太太的三個兒女都非常孝順,並且安排長子一家與兩老同住,但卻在荒井醫師被診斷有阿茲海默症時,兩老搬到靠近女兒家附近居住,以便長子一家可以與他自己的孫子同住,真的是天下父母心!雖然每次荒井醫師有緊急狀況時,兒女媳婦都會即時幫忙,度過難關,後來也申請了到府和日間照顧等,但作為主要照顧者的荒井太太,壓力何其大!而且,現在荒井太太照顧先生,將來誰來照顧她?這恐怕是很多人遲早要面對的問題。

這本書最大的啟發是堅持下去,永不放棄。荒井太太雖然一開始震驚難過,但接受荒井醫師的診斷後,積極安排後續的治療和生活規畫,終於等到了憂鬱症消失、失智症狀改善的一天,雖然未來的路也許還很艱辛,但有經驗、有希望、有家人支持就不怕。

有阿茲海默腦病變卻不失智  投圓筆記|阿茲海默症  2013-08-31(此文刊登於20137月康健雜誌的劉秀枝專欄)

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twblog1/123205225

近年來,台灣發生兩件與失智症有關的震驚社會案件,都是多年照顧失智老伴的老先生因不忍看著老伴繼續受苦,或擔心將來自己去世後老伴無人照顧,而先結束老伴生命再企圖自殺。不久前放映的一部法國電影《愛.慕」也是類似的議題,一對80多歲、鶼鰈情深的音樂家夫婦,老先生在長期照顧血管性失智症的太太後,在極度無奈和悲傷中,悶死了睡夢中的老太太。

可見全球老化,所帶來的慢性疾病的衝擊,尤其是阿茲海默症(老年失智症),將會逐漸深入每個家庭,得提早因應,並做好心理上的準備。

多動腦、多運動,控制失智不發生

最好的治療是預防,然而,阿茲海默症的大腦病變(類澱粉斑和神經纖維纏結)以及臨床病程雖然已經很清楚,但除了小於5%的遺傳基因外,其致病原因至今未明,因此預防只能從其危險因子著手,即增強其保護因子,如多動腦、多運動、控制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脂等血管性因子。當然,具有危險因子只是得病的機率較大,並不一定就會罹病,保護因子亦然。但令人鼓舞的是,不少研究發現有些人即使大腦已有阿茲海默症病變,卻沒有出現失智症狀,這是因為有保護因子來增加知能存款之故,著名的《修女研究》就是其中之一,最近更有一篇研究以腦血流的變化來支持此論點。

此論文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巴爾的摩長期追蹤研究」,發表於20125月的《大腦與行為》。19位認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男15位,女4位,平均年齡76歲),每年接受一次認知功能測驗及正子攝影腦血流(15O-PET)檢查,一直到去世(平均年齡86歲),並接受腦部解剖以確定是否有阿茲海默症腦病變。平均追蹤10年後,這19位參加者分別成為三組之一:1. 正常組:認知正常且無阿茲海默腦病變(7位),2. 無症狀的阿茲海默症組:無失智症狀但有阿茲海默腦病變(6位),3. 阿茲海默症組:有失智症且有阿茲海默腦病變(6位)。

大家最感興趣的是與阿茲海默症組具類似程度的腦病變卻無症狀的這組,如何逃過阿茲海默症病變的侵襲而不出現失智?在12位(第2和第3組)具有阿茲海默腦病變的正子攝影腦血流長期追蹤發現,雖然無論是否有失智症狀都在大腦某些區域的腦血流有逐年減低的現象,但無失智這組在顳葉內側、海馬區及視丘的腦血流卻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顯示這組的大腦在早期時即有彈性的發生功能性改變。腦血流的增加可能代表神經細胞工作量的增加,表示這群人的大腦嘗試以更努力工作來維持大腦的認知功能,以因應逐漸沈積的大腦病變。

此研究蒐集了10年長期追蹤的詳細認知和腦血流資料,以及死後解剖的大腦病變,做相關分析,非常難能可貴,但因人數只有19位,且三組的年齡、性別、教育程度(平均16年)、血管性因子以及具血脂蛋白第四型(APOE 4)的比例都相當,無法找出造成無症狀的阿茲海默組的大腦彈性從何而來;但其他學者的研究發現,可能與海馬區的神經細胞變大或使用其他替代神經網路等代償作用有關。

這篇論文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是:雖然現階段阿茲海默症無法完全預防,但有人可以做到雖然有阿茲海默症的腦病變而不出現失智症狀,不僅是經由增加知能存款,使腦血流增加,更進一步證實了腦的彈性和可塑性,只要我們多動腦、多運動、控制血管因子等,就有機會讓失智症不發生。

10大警訊!秒懂老化與失智的差別  (本文出自《當爸媽變成小孩:全方位照顧失智長輩》)康健出版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ook/bookTopic.action?nid=381

國際失智症協會提出十大警訊,提醒民眾及早注意:

1. 記憶衰退到影響日常生活

一般人偶爾忘記開會、朋友來電,但過一會兒或經提醒會再想起來。但失智症患者忘記的頻率比較高,而且即使經過提醒也無法想起,尤其常忘記最近發生的事。

2. 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

如英文老師不知「book」是什麼意思;自年輕就開車的司機伯伯現在經常走錯路;銀行行員數鈔票有困難;家庭主婦不知怎麼開瓦斯、用電鍋、洗衣機等。

3. 說話表達出現問題

一般人偶爾會想不起某個字眼或詞不達意,失智症患者想不起來的機會更頻繁,甚至以替代方式說明簡單的辭彙,如以「送信的人」表示「郵差」,「用來寫字的(筆)」等;說話常停頓;用的字詞變少,有些患者會不能理解別人在說什麼。

4. 喪失對時間、地點的概念

一般人偶爾會忘記今天是幾日,在不熟的地方也可能會迷路。但失智患者會搞不清年月、白天或晚上,在自家周圍也會迷路,找不到回家的路。

5. 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

開車常撞車或出現驚險畫面、過馬路不看左右紅綠燈、借錢給陌生人、聽信廣告買大量成藥、一次吃下一週的藥量、買不新鮮的食物、同樣的東西重複買、亂買股票等。

6. 抽象思考出現困難

無法理解言談中抽象意涵,而有錯誤反應。如無法理解微波爐、遙控器、提款機等日常生活電器的操作說明;無法按照計劃做事(比如看著食譜做菜),也不能處理較複雜的事,如投票、辦理過戶、繳稅等。

7. 東西擺放錯亂

一般人偶爾會任意放置物品,但失智症患者更頻繁,或錯得非常離譜,如衣櫥裡放水果、被子裡放拖鞋、皮夾或遙控器放進冰箱、到處塞衛生紙等,而且不記得也不承認是自己做的。

8. 行為與情緒改變

失智患者的情緒轉變較快,一下子哭起來或生氣罵人,或憂鬱、躁動不安,情緒的改變不一定有可理解的原因。失智者也有可能出現異於平常的行為,如隨地吐痰、拿店中物品卻沒付錢、穿著睡衣就出門等;或出現幻覺,比如看到一群人在他的房間、地板上有水,事實上並沒有。

9. 個性改變

一般人年紀大了,性格也會有少許改變,失智患者可能會更明顯,如疑心病重(懷疑配偶外遇、有人在飯菜下毒)、口不擇言、過度外向、失去自我克制或沈默寡言,或本來脾氣好的,變得愛發脾氣。

10. 喪失活動及開創力

一般人偶爾會不想做家事、不想上班,失智患者變得更被動,睡得比以前久,需要許多催促誘導才會參與事務。原本的興趣嗜好也不想去做了,遇到親友婚喪喜慶,變得漠不關心或有不合宜的行為。

懷疑不對勁,就去檢查

雖然這些警訊很重要,但有些定義看起來還是有點模糊,台北榮總特約醫師劉秀枝認為,「只要懷疑,就去看醫生」,讓醫生判斷。澳洲阿茲海默症協會也提醒,誠實且開放地告訴醫生自己的擔心,包括出現這些症狀多久了?台北榮總精神科主治醫師黃正平特別指出,所謂記憶喪失是指和自己過去相比,並非和同年紀的一般人比,許多教育程度高的人因年輕時腦力儲存高,以致雖然表面上生活功能並沒有喪失,但就醫時已經失智。也可以請家人或朋友陪病人一起去,家人的角色很重要,可以提供更多訊息供醫生判斷。

******

擔心會失智,需要提早檢測?  Joy筆記∣阿茲海默症  2019-11-01(本文刊登於201910月康健雜誌的劉秀枝專欄)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blog/588535239

最近在一個社團演講「假如我得了失智症」,提問非常踴躍,有位社友問:「我有位住在美國的朋友付費做了檢查,被告知他將來會得阿茲海默症,他非常沮喪,請問你怎麼看待這件事?」

這位社友並不知道他的朋友是否有失智症的家族史、目前是否有症狀,以及自費檢測的項目,讓我無法直接回答他的問題,但卻引發出一般人所關心的議題:認知正常的人需要經由檢驗,來預測自己是否會得阿茲海默症嗎?

失智症是長壽的隱憂,佔65歲以上人口的5%,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到了80歲約20%90歲則將近一半,其中以阿茲海默症最為常見,佔所有失智症的6成左右。

除了小於5%的阿茲海默症是因自體顯性遺傳的基因突變所造成,且發病年齡通常小於65歲,大多數的晚發型阿茲海默症的病因不明,但與高齡、低教育、少活動、高血壓、高血脂和中風等危險因子有關。

阿茲海默症的確切診斷要靠大腦解剖,即腦組織出現大量的類澱粉斑塊(乙型類澱粉蛋白)與神經纖維纏結(tau蛋白)。這兩種病變在臨床症狀出現的二、三十年前就開始在大腦慢慢堆積,直到腦細胞不勝負荷,無法繼續維持正常功能時,才出現失智。

因此,多年來專家學者們致力尋找阿茲海默症的的生物標記,包括血液或腦脊髓液的類澱粉蛋白或tau蛋白的濃度、腦部葡萄糖正子攝影、類澱粉蛋白正子攝影、tau蛋白正子攝影,以及載脂蛋白基因(ApoE)檢測等。這些檢查具學術研究價值,並對新藥研發的療效評估具有貢獻,但都有其敏感度與特異度。檢查的結果只能提供罹病機率(高危險或低危險群),而無法百分之百診斷或預測將來是否會罹患阿茲海默症;而且,低危險群的人也不一定就不會罹患阿茲海默症,更何況目前阿茲海默症還不能根治,即使是高危險群也無藥物可在尚未發病時給予預防。因此,一般並不建議認知正常且無失智症家族史者接受這些檢測作為預測工具。

多做7種活動,可降低失智風險

10多年來,美國許多大型流行病學長期追蹤研究,包括廣為人知的「修女研究」,都不約而同地發現其研究族群中,約有三分之一生前並無失智症狀的老年人,在死後的大腦解剖中發現有阿茲海默症的病理變化。表示有些老年人即使大腦有相當程度的類澱粉斑塊與神經纖維結,因為平常累積認知存款或其他因素,臨床上並不失智,這是個令人振奮的訊息。

以一篇來自芝加哥羅許醫學中心(Rush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發表於2013當前阿茲海默症研究(Current Alzheimer Research期刊的論文為例。針對2,738位無失智症的社區老年居民和神職人員,每年做詳盡的認知功能測驗,以評估是否有失智症,直至參加者去世,追蹤長達18年,並做大腦解剖以確診是否有阿茲海默症或中風等腦病變。

稍早的期中分析顯示,134位沒有失智症的老年人中,37%50位,平均年齡86歲)的大腦卻出現明顯的阿茲海默症病變。顯示這些年長者的大腦有足夠的認知存款,可以代償或抵銷阿茲海默症腦病變所帶來的損害。這種認知正常卻有大腦病變的不一致現象,代表大腦擁有一定程度的韌性或彈性(resilience)。

此篇論文發表時,已有966位參加者接受大腦解剖。經分析,發現大腦韌性隨著年齡增長下降,跟著教育年數上升,而且與社經地位高、閱讀能力強、過去經常從事休閒活動成正相關,而與載脂蛋白基因第四型成負相關。進一步把所有相關因子都列入統計分析後,只有閱讀能力與過去經常從事休閒活動與大腦韌性有關。休閒活動包括7種從兒童、青年到中年時期參與的:看電視、聽廣播、看報紙、讀雜誌、看書、遊戲如紙牌或圍棋等,以及參觀博物館。

因此,我回答這位社友,不管他朋友的檢測結果如何,多閱讀、多動腦、多從事休閒活動不僅可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而且,儲存足夠的認知存款以以增加大腦的韌性,即使大腦有了病變,也可能不發病,達到預防的目的。

我啊,走自己的路  Joy筆記|閒閒看書 2019-11-09

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blog/588572804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16042763145&kw=

朋友介紹這本我啊,走自己的路,很容易閱讀,是日本作家若竹千佐子年過60才寫的第一部作品。

主角是75歲的桃子,她在24歲時離家到東京,結婚,生有一兒一女,丈夫去世,兒子離家後不常回家,結婚的女兒住在附近,偶而與孫女會來看桃子,同住了16年的老狗去世後,生活更顯孤單,家裡常一片死寂。

桃子不時鼓勵變老的自己,與內心的自己或想像中的許多位桃子對話,甚至連房間裡老鼠咬咬戮戮的聲響都彌足珍貴,也常回憶阿嬤當年衰老的模樣。

「有目標的一天真好!」,即使只是要去公園,桃子就充滿精神地準備飯糰便當,帶著水壺與背背包,高興地出門。到醫院看病時,觀察診間候診病人的舉動與表情也是一種樂趣。

一個人縱使老了,也要好好過生活。

養心茶樓:豐盛素食桌菜  Joy筆記|素食 2019-11-20

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blog/588619381

6年前曾在「養心茶樓」用餐(02-25428828, 台北市松江路1282樓,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twblog1/12320524),印象甚佳。

201911月中旬好友伉儷在此請客,有個包廂,桌菜8800元再加1成服務費,素菜豐富、美麗、清淡、可口又健康,服務也很貼心(https://tw.ysvege.com/menudetail/)。只是菜單上的菜名華而不實,主人說光看菜名猜不出是何種食材。

豪華的大拼盤,還飄著乾冰的白霧。

「吉祥福雙輝」是甜美的茭白筍(美人腿)、杏鲍菇與鳳眼果(蘋婆),好久沒吃這黃澄澄的蘋婆了,真懷念這特殊的滋味。

「鳳霞玉葉松」可要有點想像力,這道菜很有氣勢,鳳霞應該是上面的「月亮蝦餅」,玉葉松是下方展開的生菜。

「海味扣筍翅」,鋪著薄片杏鲍菇,好美。

「富貴芋仙翁」,左邊的芋香子排猛一看像是鰻魚,右方是「牛肝蕈南瓜果」的小包子。

「蘿蔔絲酥餅」,溫熱,滋味極佳。

「長青伴淮山」,淮山、大蘆筍、北菇、白果,色彩繽紛,美麗又健康。

「蕈菇荷飄香」,是蕈菇香米飯,味佳,可惜已經吃得很飽了。

「栗香獅子頭 」,紅燒獅子頭 是豆類食材,好吃。

「御品燉百寶」,是滋養湯鍋,湯頭甘甜,內有蘆薈、菇片、紅棗、蟲草花和青木瓜等,是我今天最喜歡的一道菜。

甜點是「富貴芝麻球」。

「季節美果盤」,水果的顏色的確配得很美。

原本是10人一桌,臨時有兩位不能前來,我們8人努力的吃,還是許多菜都打包。感謝好友伉儷,這餐吃得非常飽足與滿足,不僅聊天敘舊、且認識新友,非常愉快。

小女孩與失智爺爺的交響曲  投圓筆記|阿茲海默症  2013-05-18(本文為《就算爺爺忘記了》的推薦文)

作者:王培寧(國立陽明大學 醫學系教授,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84026

「失智症」以前稱做「痴呆症」,總是被大眾認為是一個可怕的疾病。一提到這個名稱,似乎大多數人的腦海裡就浮現出一個痴傻又會做出瘋狂行為的老人形態,殊不知其實很多失智長輩就像是個思考直接又可愛的孩子。《就算爺爺忘記了》這本書從一個小女孩純真又細膩的角度,帶領著讀者進入失智爺爺看似複雜卻又簡單率真的世界,是一個很特別的詮釋方式。

從爺爺第一次出場與孫女杏的簡單對話中,就表現出這一家人對「失智症」這個疾病的理解與包容。杏以爺爺熟悉的話語和他打招呼與交談,即使面對身旁朋友茫然不解的目光,杏也能用自然的態度向朋友解釋,並不覺得有個失智爺爺是件難以啓齒的事。在之後許多生活的小事件中,也顯現出這對祖孫獨特的相處方式。杏了解爺爺有時糊塗、有時似乎又很清醒的特性,而適時調整自己的言行。杏知道要如何引導爺爺把手洗乾淨;當爺爺固執地要尋找已經離開的小狗時,杏知道要如何將話題導開;就連爺爺不見了,也都是透過杏對爺爺的細膩觀察而推敲出各種蛛絲馬跡。祖孫兩人共同譜出了和諧美妙的生活交響曲。

如同作者在故事中所說:「失智症就和心臟病、神經痛或癌症一樣,也是一種疾病。我們不會說患有心臟病的人是壞掉的了人,所以爺爺並不是壞掉。」得到失智症的長輩們都曾經是非常有智慧的人,有著精采的人生,他們只是現在生病了,雖然他們的行為可能因為疾病而有所改變,但也因為有他們過去的付出,才有我們的存在。如果我們能像《就算爺爺忘記了》書中的小女孩用真誠去理解和面對失智症,相信一定能使這些失智長輩得到更多的尊重和更好的照顧。

你更需要照顧好自己  投圓筆記|醫療邊緣  2013-01-05

(原文刊載於《聰明活到一百歲》天下雜誌出版 2007以及康健雜誌第72期)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blog/blogTopic.action?id=89&nid=2869

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twblog1/123205508

一位高爾夫球友的先生因急性心肌梗塞住進加護病房,雖然病情暫時穩定,但尚未脫離險境。她憂心如焚,只能在一天的兩段會客時間內去探望,其他時間則惶恐焦慮,手足無措。

我勸她去打球,理由是除了定時探病外,她也不能做什麼。與其困坐愁城,不如隨我去打球,可鍛鍊身體,為日後將長期照顧先生做準備,而且紓解壓力,有益身心。何況只要把手機帶在身邊,一有事,隨時可以接獲通知,立刻趕回醫院。需要克服的只是心理障礙,先生在加護病房,而她卻去打球,旁人會怎麼說?

這位朋友與我去打了幾次球,每次都及時在會客時間趕回去看先生,只見她精神愈來愈好,身心方面都已做好要與先生的心臟病長期抗戰的準備了。

一位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兒子在得知父親的病情後,想到父親的病情會愈來愈嚴重,將來可能需要完全照顧,於是開始每天慢跑5000公尺,鍛鍊身體,儲備將來照顧父親的體力。結果在半年內體重減輕了5公斤,看來神清氣爽,顯得年輕許多。

醫療的進步使我們的平均壽命延長,但也讓罹患慢性病的人愈來愈多。病人不僅平常需人照顧,病情惡化時又要住院。家中可能還有另一位老人家需人照顧,患者的家屬奔波勞累,身心煎熬,有如兩頭燒的蠟燭。有些家屬全心全力照顧病人,吃不下、睡不著、憂慮擔心,也跟著累倒了。

最近不少具有新觀念的家屬在家人病倒後,大部份時間照顧病患外,還會想法子鍛鍊身體,注意飲食,一方面儲存體力;另方面也是因為親人生病,有所警惕,保養自己。除此之外,還有其他減輕照顧者壓力的方式如下:

1.家人分憂解勞

家中有人生病時,不要把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如有兄弟姊妹,大家應分擔責任,輪流照顧。我有位病人,因為兒女工作忙碌,無法分身照顧,於是眾多子女集資,每月3萬元請其中一位沒上班的媳婦代勞。一樣花錢,請自己親人,照顧得更周到,也比較安心。有位失智症的老先生與太太同住,都是由太太照顧,但太太要兒子每天下班後一定要過來陪父親散步一小時左右,好讓老太太休息一下。

2.尋求社會資源及機構照顧

目前有許多各種疾病的家屬支持團體或協會,如家屬照顧者關懷協會等,可提供許多資源及協助,讓家屬有喘息或吐吐苦水的機會。近年來崛起的慢性病病人的日間照顧中心讓上班族能安心的上班。當病人無法在家中照顧時,可以視其病症住到護理之家、安養院等慢性機構,而家屬或天天、隔幾日或常常探視、陪伴,不致把自己累垮。

3.不要放棄自己的興趣或嗜好,與老朋友保持聯繫

有位失智症患者的太太每天把先生送到日照中心後,就公園運動,打太極拳,也常與老朋友在家中唱卡拉OK,紓解壓力,讓憂鬱不上身。許多病患家屬一句「沒心情啦!」把自己和外界隔絕,日坐愁城,時日一久,累出身心毛病了。

4.適時求醫

照顧病患的壓力大到無法承受或化解,身體產生如胸悶、胃痛、憂鬱、焦慮、失眠等病症時,不要猶疑,是該去看醫生了。

******

頭暈不簡單,該看哪一科? Joy筆記|醫療邊緣 2014.03.28(本文刊登於20142月康健雜誌的劉秀枝專欄)

60歲的陳太太(化名)開車,和先生一道去赴宴,在路邊停好車子,先生下車後往前走,陳太太到後座拿禮物,只記得打開車門,然後就昏了過去。醒來時,發現自己躺在車門旁邊的地上,全身虛弱,後腦疼痛,腳下一個路邊小花盆傾倒破損。陳先生看她沒跟上來,回來一看,嚇了一跳,幸好意識清楚,四肢活動自如,扶她起來後立刻掛急診且住院觀察。

陳太太一向健康,沒有高血壓或糖尿病,幾年來曾偶而覺得心跳快速,但只一下子就自行停止。有次在家具行看床鋪時,突然一陣心跳,接著昏倒,剛好倒在大床上。因為沒受傷,且立刻醒來,就沒想到要就醫。

住院後接受腦部電腦斷層和頸血管超音波檢查,確定沒有腦傷或頸血管阻塞現象,常規心電圖檢查也正常,但24小時連續心電圖的結果要幾天後才會知曉。本來準備出院,但第二天在床上轉身時突然覺得天旋地轉,持續不到1分鐘,每次姿勢變動或起坐時便暈眩,嚴重時會噁心嘔吐。醫師診斷是跌倒所引起的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會診耳鼻喉科醫師。

在耳鼻喉科診療室,醫師施行「頭位變換眼振檢查」,即讓她躺在床上,使她的頭由床沿懸空,並側轉,誘發她的眩暈及嘔吐,以確定診斷,再施行耳石復位法,以治療眩暈。但治療後暈眩更加嚴重,只要一睜開眼睛就覺得房子在轉,且噁心嘔吐無法進食,而需靜脈注射點滴。幸好48小時後,情況迅速好轉而出院。

頭暈是很常見的症狀,但造成頭暈的原因很多,可以輕到是空氣不好或睡眠不足引起,也可以嚴重到是中風的症狀。像陳太太一開始有昏厥,可能是心律不整引起,還需進一步檢查和治療。這其實是比較嚴重的問題,如果問題沒有解決,萬一下次發生時正好在開車就危險了。姿勢性眩暈雖然讓她很受苦,卻是沒有生命危險。

頭暈,看似簡單卻很複雜

頭暈分為4大類:

1. 眩暈:即天旋地轉,大都是內耳的疾病,如美尼爾氏症、前庭神經炎和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等,小部分是腦幹或小腦中風所引起。

2. 昏厥:因由心臟到腦部的血流不足而造成短暫的意識喪失,也就是俗稱的昏倒。引起昏厥的疾病包括心律不整、姿勢性低血壓、藥物所引起的低血壓以及迷走神經性昏厥等等。

3. 不平衡感:因為不平衡感而覺得頭暈,如小腦病變、帕金森氏症或四肢的周邊神經病變而造成走路不穩。

4. 頭昏:症狀不是很具體,只覺得頭昏昏沈沈、頭重腳輕或「頭腦不清楚」,有時找不出原因,但常與憂鬱、壓力、睡眠不足、焦慮、服用鎮靜劑或其他藥物有關。緊張恐慌所造成的換氣過度症候群也會讓病人頭昏。

可見頭暈看似簡單卻很複雜,在沒找出原因前不能掉以輕心。因為每個人對頭暈的定義不同,因此病人對症狀的描述很重要。第一步要先釐清症狀是屬於眩暈、昏厥、不平衡感或頭昏中的哪一類,因為每一大類的後續檢查和治療的方向不同。第二步再決定可能是哪種疾病引起。

有時只要根據病人清楚的敘述就可以正確下診斷而對症治療。如實習醫師第一次上開刀房看到病人腹腔大量出血而昏厥,倒地後立刻醒來,是迷走神經性昏厥,只要讓他躺著休息片刻,以後再慢慢適應即可,不需後續檢查。

大部分則需根據病人的其他伴隨症狀來做鑑別診斷。如反覆發作的眩暈且伴隨耳鳴和聽力減退很可能是美尼爾氏症;而眩暈且有聲音沙啞、吞嚥困難、臉半邊麻木,則可能是腦幹中風,而需進一步檢查如腦部磁振造影。像陳太太很可能是心律不整引起的昏厥,則需等24小時連續心電圖的結果,判斷是何種心律不整,再對症治療。

頭暈要看哪一科?

由此看來,與頭暈有關的科別包括心臟內科、神經內科和耳鼻喉科,到底要看哪科呢?

一般而言,眩暈而沒有伴隨不平衡等神經症狀時看耳鼻喉科醫師;昏厥看心臟內科;而不平衡感看神經內科,但是有時遇到複雜或原因不明確的病例則需三科會診,當然也可以看家醫科或內科,必要時再轉診。

arrow
arrow

    聽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