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Joy。劉秀枝的投圓人生

Episode 10:預防失智症的日常生活之道

主    講      人:失智症權威劉秀枝醫師

        前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

       國立陽明大學臨床兼任教授

---------------------------------------------------

主講 人:失智症權威劉秀枝醫師

    《聯合報》「元氣周報」專欄作家、《康健雜誌》專欄作家

    Joy筆記 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blog

 

  2018年,臺灣65歲以上高齡人口比例突破14%,正式宣告邁入「高齡社會」。國發會推估,接下來,臺灣會在2026年邁入65歲以上高齡人口超過20%的「超高齡社會」;2065年時,臺灣高齡人口比例就會超過4成。這樣的人口結構反應出一個迫在眉睫的嚴峻課題:2018年,每5位生產者負擔1位高齡人口;但2065年時,每1.2位生產者就要負擔1位老年人口。

  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公佈的報告,2015年全球新增990萬個失智症患者,平均每3秒鐘新增1例。推估2019年全球失智症總人口數大約4680萬人,預估2050年病例數將衝破1億3千萬大關。

  人口老化,除了各國政府紛紛致力於各項老人照護政策;回到老年人口自身,各項因老化而來的疾病,正威脅著銀髮族的生活品質,如何面對?如何因應?

  節目特別邀請臺灣失智症權威、前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劉秀枝醫師主講【Joy。劉秀枝的投圓人生】單元,與聽眾分享瀟灑銀髮族的快樂生活質地,和各項大腦醫學新知,以及保健之道。

  第10集〈預防失智症的日常生活之道〉,劉秀枝醫師分別介紹「巴金森氏症」、「失智症」,和兩者之間的區別;並以自身經歷分享病患親友如何「及早」發現,以把握彼此能清明相處的有限美好時光。至於如何防患於未然?預防之道就在日常生活之中。請聽劉秀枝醫師娓娓道來。

==============================

若你遇見巴金森氏症  Joy筆記|醫療邊緣 2019.10.01

(本文刊登於20199月康健雜誌的劉秀枝專欄)

日前參加一個女性成長團體聚會,輪到一位60歲出頭的優雅女士發言,她說幾年前和先生到一個機構辦事,趁先生剛好走開時,櫃臺小姐笑瞇瞇地說:「你先生很愛妳喔!」她問:「怎麼說呢?」小姐回答:「你病成這個樣子,又行動不便,要人扶持,他還肯帶妳出來。」她聽了,心中一沉,真後悔多此一問,當初笑笑或說聲謝謝不就得了。

患巴金森氏症,也有光鮮亮麗權利

不過這件事也讓她領悟到,雖然是病人,還是得儘量維持自立自強的形象,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縱使得了巴金森氏症,也有光鮮亮麗的權利。此後每天,尤其外出時,一定要把自己打扮得整整齊齊,而且更積極地與醫師配合,按時服藥並依病情調藥;每天在家溫和運動、努力復健,要做一位模範病人,並且告訴大家,行動不便是因為生病,生病並不可恥,需要別人適時的幫忙,但不需要憐憫。

巴金森氏症是第二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病因是腦部中腦黑質的神經細胞退化,導致多巴胺分泌減少,造成休息狀態時會顫抖、僵硬、行動緩慢和平衡不佳等症狀。通常症狀從單側手腳開始,逐漸擴散到兩側肢體、身軀,影響平衡與轉身,需靠輔具行走,生活也需人幫忙,但每個人疾病的進展速度不同,而且可以用藥物控制。

巴金森氏症是第一個有藥物治療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在1960年初期即發現左巴胺的療效,而且一直有新藥出現。近年來,視丘下核深部腦刺激術也是治療方法之一。

然而,巴金森氏症並非只是動作協調的問題,病人也可能出現憂鬱、焦慮等症狀,更可能因為手抖、講話慢、面部表情僵硬和動作遲緩,自覺形象變差,而不願與人接觸或參與社交活動,逐漸孤立。

巴金森氏症的平均發病年齡是60歲,流行病學研究顯示,60歲以上的人約有1%罹患巴金森氏症,但有少數人50歲以前就發病,稱為早發性巴金森氏症,例如美國影星米高.福克斯(Michael Fox)在30歲時被診斷有巴金森氏症。可見巴金森氏症並不如想像中的少見,你我都可能遇到。

平常看待病人,適時給予協助

有次我參加國外旅遊團,其中一位先生一看就知道是巴金森氏症患者,他雖動作稍緩,手有點抖,步伐小,身體有些前傾,但走步道、逛景區,都跟得上團隊的步調,除了請他坐遊覽車前排,比較好上下車外,大家沒有對他另眼看待。

然而,一般人並不大瞭解巴金森氏症,甚至會誤解其症狀,例如把說話慢當作是認知障礙,動作遲緩認為是缺乏運動,平衡差以為是喝酒或服藥太多,手抖表示焦慮或睡眠不足,而面部缺乏表情則是不友善。

當親朋好友罹患巴金森氏症,我們該如何應對?慎重地看待這是一種疾病,表達關心,請他好好接受治療,如不曉得要講什麼話,那就不要講也沒關係,千萬不要給強烈的個人意見或隨便下斷言,以免造成傷害,例如:

「你這麼好的人,怎會得這種病!是不是上輩子做了什麼壞事?」生病不是犯錯或遭受懲罰,生病更是與道德或修養無關,不論好人、壞人都是會生病的。

「你的手都沒抖,怎麼是巴金森氏症?我手抖得很厲害,也沒得到巴金森氏症啊!」也許他是動作性手抖,也就是拿東西、夾菜時會抖,不若巴金森氏症是休息狀態時手會顫抖。看似同樣的症狀,但細節不同,診斷也可能不同。

「你根本沒病,多運動、多走路就會好的。」多麼不切實際又不負責任的話。

一般人如果在路上、餐廳、捷運車廂等公共場合,遇見巴金森氏症患者或是行動不便的人該如何?我們眼光很自然地會落在病人身上,但短暫的注目後就不要一直盯著看或交頭接耳地議論,如果他需要幫助,可以適時、適當地給予協助,例如幫忙攙扶、讓出空間或座位(但不是躲閃)。有時,把病人當作平常人看待,是對病人的一種尊重。

母失智 名醫悔:沒及早發現症狀  康健雜誌  作者/張雨亭編譯 · 出處 / Web only  2019/09/11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80162

當父母罹患阿茲海默症,就算是醫師,也不見得能第一時間察覺。美國心臟外科名醫奧茲(Dr. Mehmet Oz)不但主持節目,也著有多本暢銷書,最新卻坦承,連他都沒能及時發現母親失智,錯失早期治療的機會。

在節目中坦承母親罹患阿茲海默症,59歲的奧茲臉上夾雜著憂慮與懊惱,「我充滿了罪惡感,我自己是醫生,還一天到晚在節目上討論阿茲海默症。」

他說其實早就有徵兆出現,他和家人卻始終不曾正視,既為人子又是醫師,讓他比一般人更痛苦懊悔,「我看到媽媽美麗的眼睛變得黯淡無神,看到她的記憶慢慢喪失,我就覺得,我明明有機會能延緩她的症狀,如果我早注意到就好了,我是她的兒子,卻忽略了她的症狀。」

奧茲的父親不到一年前才因腎衰竭離世,如今81歲的母親也失智,沒能第一時間察覺母親症狀,他對自己又失望又生氣,但還是決定勇敢說出來,就是希望提醒所有為人子女者,不要忽略父母的細微變化。(推薦閱讀:預防失智,四大處方愈早愈好)

當母親變得頑固,還以為她只是老了

奧茲醫師在社群網站寫下:「當時母親變得越來越頑固,我卻只覺得她就是老了而已。我妹妹則是發現,媽媽嘗試了60年來不曾試過的化妝方式,但她也沒說出來。當母親開始把東西分送給那些幾乎不認識的人,我還以為她只是想減少父親過世後留下的回憶。但這些看來細微的小變化,其實就是阿茲海默症的徵兆。」

後來母親頑固的情況越來越嚴重,甚至忘了曾孫誕生這樣的大事,他才發現情況不妙,趕緊讓母親就醫,才知道罹患阿茲海默症,「媽媽有一天也可能忘了我,他的大兒子,這讓我很難受。」

家人未能及時正視

他說其實家人多少都發現了母親的變化,但就是沒有一起認真討論過,「像阿茲海默症這樣的疾病,很多人都不想第一個點出來,因為說出父母有阿茲海默症徵狀,不但可能讓家人不快,也恐怕遭到否認。」

「其實我們家每一個人可能都有機會發現病情,包括我在內,但我們總還抱持期待,覺得媽媽只是年紀大了、累了,」奧茲醫師說這只是自我欺騙,「自己騙自己,是最糟的謊言。」

對於要不要公布母親的病情,奧茲醫師其實也猶豫許久,但他希望導正觀念,鼓勵子女們勇敢正視父母的退化,才能及早採取措施,「我知道一定有好幾百萬人,都像我一樣有罪惡感,後悔沒有及早發現,否則就能早點行動。」(推薦閱讀:阿茲海默二三事:你仍可正常過活)

及早防範,主動檢測基因

母親確診罹病後,也讓奧茲醫師驚覺必須及早自我防範,為了自己也為了家人,他主動到醫院檢查。結果發現他有APOE4基因,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確實較高,但為他檢查的醫師也提醒,帶有這樣的基因,不代表一定會罹病。

檢測也發現奧茲醫師整體記憶力仍佳,但在認人記名的記憶測驗中表現較差。醫師建議他著手降低膽固醇,並以高強度間歇訓練(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來改善記憶,同時補充Omega-3營養品,並多攝取維生素B12

奧茲醫師認為,不管帶有什麼樣的基因,每個人都有機會延緩認知功能的退化,掌握自己的生活型態與作息,及早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資料來源:CNNFox NewsTODAY

責任編輯:陳祖晴

******

防失智的「快樂食堂」  聯合報 元氣網  劉秀枝 2019.10.13

數月前認識了幾位60歲左右的女性朋友,她們是台北市某社區大學的同學,每星期和老師一起走步道,既強身、交誼,又增長知識。最近她們成立了一個「快樂食堂」的LINE群組,我欣然加入。聚餐選擇在中午,是因為中午可以放心用餐,不用擔心增加體重,且不影響晚上的家庭生活。

我們每星期餐會一次,六到八位好友固定到其中一位家中,分工合作,有的洗菜、切菜、炒菜、端菜,有的切水果、準備甜點、泡咖啡,大家很包容,讓我只是遊走見習。合力做出一道主菜、一個湯、青菜和其他小菜,像最近這次是紅燒肉、來自台東的新鮮金針花炒木耳、金針花湯、白煮蛋和陽明山地瓜。大快朵頤之後,大家從餐桌移駕到沙發喝咖啡,天南地北聊天,分享旅遊和人生經驗。主人提供場所、咖啡和各種在地食材,有時會請每人分攤一、兩百元,讓大家比較有參與感。

聊天時,曾有人問我:「如何預防失智症?」我笑說:「我們現在就在預防失智症啊!」因為聚餐前要先動腦,思考何種菜色與配料,如何兼顧好吃又健康,再去採買;作菜時雙手忙碌,走來走去活動不停;餐後聊天,休閒又動腦,而聚餐本身就是一種交誼活動。失智症雖然不能完全預防,但醫學文獻告訴我們多動腦、多活動、多做家事、多與人互動可以降低失智症的風險,而我們的「快樂食堂」就包含了每一項,更是降低風險。

現代人獨自用餐的情況愈來愈常見,有時是工作忙碌,只得單獨匆匆用餐;更多的是退休者子女另外成家,或老伴不在,面對空巢,常常獨自用餐或簡單外食。如果能與家人、親友或相處得來的人共餐,不僅菜色樣式較多,談笑之間互相勸食、夾菜,胃口大開,不知不覺吃得較多,也較快樂。即使是不愛吃飯的小孩,在學校用餐時,看到別的小孩子吃,不也就自動吃起飯來嗎?可見食欲是會感染的,共餐也是一種社交活動,這在老年人尤其明顯。

以一篇發表於2012年《營養、健康與老化期刊》的論文為例,針對日本一個超高齡的務農山區「土佐町」的研究,當地65歲以上的居民占40%。共有856位居民(平均77歲)接受各種問卷調查,其中284位(33.2%)常單獨用餐。發現單獨用餐者比與家人或他人共餐者明顯的出現憂鬱症狀、生活品質較差、菜色種類也較少,因此鼓勵老年人多與家人、朋友或鄰居一起用餐。

6070歲是人生的黃金時代,此時事業有成或已退休,經濟穩定,兒女都已獨立,自己體力還不錯,可以趴趴走或到社區大學學習新知,此時若能結交一群合得來的朋友,無論是定期或不定期的一起下廚聚餐,不僅有益身心,而且持之以恆,直至老年,相信是預防失智症最快樂的方法。

歡迎瀏覽作者網站:http://blog.xuite.net/hcliujoy/blog

******

我寫作的啟蒙老師  Joy筆記|生活感懷 2019.10.16

(本文刊登於2019.6.3人間福報)

週日清晨到超商買報紙,付錢時店員很客氣地說:「您家裡有小孩嗎?請他們幫您上網就可以看報,不用特地跑一趟喔。」我笑說:「可是我喜歡手裡拿著報紙看啊,而且要以個人行動支持報紙。」沒說的是:「今天報紙會刊登我的文章,還要剪下來留存呢。」

60年前家裡開米店,常有人來推銷報紙,為了廣結善緣,輪流訂三大報和地方報紙,當時讀小學三年級的我,每天放學回家,立刻攤開幾乎占了半個餐桌的報紙,趴在桌上,從副刊讀到社會新聞、方塊文章,最後才是國家大事,直至晚餐時間,母親要上菜了,我才收起報紙,並洗淨被紙墨沾黑的雙手。

當時只覺得愛情故事好好看,武俠連載很精彩,社會新聞讀起來像言情小說,是我每天下課後最期待的事。看到喜愛的文章,會等到晚上大家都看過報紙後,把它剪下來,放入剪貼簿裡,原來小時候的閱報不知不覺地打下了我日後寫作的基礎。

網路新聞隨時更新,帶點急迫感;電視新聞有畫面,但得坐在電視機前觀看;報紙新聞雖慢一天,但報導更詳細深入,標題又吸睛。我尤其喜愛副刊,不僅內容繽紛,也是寫作素人除了參加文學獎比賽外,唯一可以嶄露頭角的地方。因此,週日早上搭捷運時,人人滑手機,我卻在座位上攤開報紙,折成四分之一大小,悠閒地欣賞副刊文章。我想,這應該是捷運車廂內最美麗的風景喔!

10月好天氣,淡蘭古道輕鬆行  Joy筆記|臺灣行蹤_北北基  2019.10.26

10月好天氣,28度,陽光不那麼熾熱,適合走淡蘭古道。

上次來是兩年多前(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blog/524462250),這次很高興發現停車場外的廁所整修過,終於有了一間坐式洗手間,而且外觀也變漂亮了。

走入停車場。

遠眺,藍天白雲綠樹映紅橋。

站在橋上,往右看,白雲飄飄。

往左望,流水淙淙。

過了橋,上階梯,回頭看,「淡蘭吊橋」四字在望。

開始走古道了,平坦好走。左邊一排樹低矮,大朵的粉紅花低垂。

近看,好像是「粉萼花」和其花苞。

步道偶而有點起伏。

來到寬敞的平台,想坐下歇息片刻,有人在吹小喇叭,打破靜謐。

走下階梯,來到幽靜小徑,聽風聲水流。

在此亭子觀魚看水。

一株高挺的「台灣桫欏」,上面長著「山蘇」。

坐在長椅上,安靜地欣賞小徑綠意。

繼續走,橋邊流水開闊,水裡大小魚兒穿梭。

水面清澈,一隻彩鴨悠游其中。

我們走入石碇老街,在「美美飲食店」用過簡單的午餐後,搭666公車回木柵捷運站。

記憶訓練真的有用  Joy筆記|醫療_其他失智症  2016.07.12

(本文刊登於20061月康健雜誌的劉秀枝專欄)

記憶力減退是否可經由訓練而改善?台北榮總去年(2005年)夏天到秋天開班的結果,似乎可提供大家參考。

輕度知能障礙是患者本人覺得記憶不佳,客觀的認知功能測驗也顯示其近期記憶減退,其他認知功能則正常,也不影響其生活作息或工作,所以並非失智症,而是介於正常與失智症之間的過渡地帶。

雖然不是所有的輕度知能障礙者均會轉變為失智症,但根據文獻每年約有15%的機會演變為失智症,這還是比一般老年人(每年約1%會發生失智症)的機率高了許多,所以還是得注意。

如何才能增加記憶力呢?是否像阿茲海默症(最常見的失智症)一樣可用藥物(如乙醯膽鹼抑制劑)使其記憶減退得慢一點呢?一個在國外以270位輕度知能障礙者為對象的嚴謹的臨床試驗,發現用乙醯膽鹼抑制劑治療6個月後,與服用安慰劑組的記憶力並無差別,所以到目前為止,並沒有藥物可有效的防止輕度知能障礙轉變為失智症。

開班傳授記憶術

因此榮總在去年(2005年)7月嘗試針對輕度知能障礙者以記憶訓練來增強其記憶。我們一共開了三班,每班810人,每週上課一次,每次2個小時半,共3個月(即12次)。接受訓練前、後及訓練結束後3個月均接受認知功能測試,看其記憶力是否有進步。

同時有一群因隨機抽樣而抽到對照組,也接受同樣間隔的三次測試,將與訓練組做比較。

上課主要是由臨床心理師主持,除了營造輕鬆愉快的課堂氣氛,讓參加者能放鬆外,再逐步傳授各種記憶方式及增加注意力的訓練。

第二堂課是自我介紹,這一群七、八十歲的老人家來自不同的背景,每人的大半生都有很精采的故事,有當年的流亡學生來自大陸各省,有抗戰的榮民,有受日本教育或被日本人抓去南洋當兵的本省人、有外交官、有退休老師、也有家庭主婦。大家相處融洽,彼此鼓勵,在課業上相互提醒,一起向增強記憶力的目標邁進。

訓練的內容有哪些呢?

1.歸類:銀幕上顯示多套圖片,每套9張,請大家依其功能或種類(如風景、人物、水果、交通工具等)加以分類,才較易記住,並重複演練。

2.以音節或斷句來加強對數字或電話號碼的記憶:如28712121則以2871-2121來記憶,手機則以0934-111-111來記憶。

3.「看、照、連」的記憶三部曲:「看」,是當看到一件事物或人物時要仔細觀看其特徵,「照」是在心理產生鮮明的記憶快照,比如玫瑰,不要只認定是一朵花,例如要想像成沾著露珠的黃色玫瑰。「連」是指把兩幅心理快照聯想在一起,如某人的大耳朵上插著一朵沾著露珠的黃玫瑰。

這種記憶方式需要反覆練習,培養創意,而且所產生的心理快照愈離譜,愈好笑,則印象深刻,愈容易記住。

4.「臉孔-姓名」的無錯誤聯結學習:對於久未謀面的親友,剛認識的朋友,甚至本來很熟悉的影歌星叫不出名字時,常令人困擾或尷尬。

此訓練法是當看到某人的照片及其姓名時,先以口頭描述其特徵,與許多視覺或聽覺的線索互相聯結,比如銀幕上顯示出張來雄(化名)的照片及其姓名時,大家就開始描述其特徵:是老年人,臉上有斑點,穿西裝,是個教授,可能在開會,而且幾年前才與他的學生結婚。

「無錯誤聯結」就是不要讓大家產生錯誤的聯結,所以後來銀幕上顯示張來雄先生的相片時,大家經由聯想的方法而無法叫出其名字時,心理師會說:「張來…」做提示,練習多次後逐漸地讓線索消失,臨床心理師就只說「張…」,以增加正確聯結,加強記憶,並提升信心。

帶小抄做備忘

以上是比較需要技巧的記憶術,其實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實用的方法,比如在日記本上作紀錄,把每天要做的事記下來,或是作備忘錄,如去買菜時把要買的東西記在一張小紙,買完一樣就刪掉一樣,那就萬無一失了。而且,最好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就比較不會丟三落四。

參加這三班記憶訓練的學員,是否記憶進步了呢?根據初步測試,經過三個月的訓練後,其記憶及認知功能不是維持原樣(沒退步)就是稍微進步,只是時間還太短,需長期追蹤,而且也要看學員們是否能持之以恆,應用所學到的記憶技巧,更要與對照組做比較才能確定是否有效果。

大腦控制我們的認知功能,反之認知功能(尤其是記憶)的反覆訓練,也能藉由大腦的可塑性,而強化大腦突觸的網路連結,互為因果。

不光是輕度知能障礙者,就是一般人偶爾也有忘東忘西的時候,相信這些記憶訓練對一般人也會有幫助的。

arrow
arrow

    聽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