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y。劉秀枝的投圓人生 Ep.7
正向思考帶動健康幸福
--------------------------------
主講人:失智症權威劉秀枝醫師
前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
國立陽明大學臨床兼任教授
《聯合報》「元氣周報」專欄作家
《康健雜誌》專欄作家
波蘭、捷克、奧地利15天:精華預告篇 Joy筆記|歐美、非洲 2019-07-20
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blog
2019年6月下旬參加15天的波蘭(4天)、捷克(3天)、奧地利(6天)旅遊,扣掉搭飛機的前後兩天,實際13天。團員27位(台灣14位,美國13位)加一位領隊共28人,全程搭同一輛大巴。路線圖與詳細行程請參考 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blog/587991198
感想:
1. 行程豐富,人文歷史與山光水色交織,令人目不暇接,只好走馬看花。雖然有時緊湊,有時輕鬆,但平均每日走15000步,有幾天遇到攝氏36-38度的氣溫,大白天裡走路蠻費體力。
2. 天氣炎熱,不少餐廳和兩家旅館居然都沒有冷氣,真是耐力考驗。
3. 許多餐廳不提共飲料,需自費另點,有時領隊會請客。
4. 三個國家除了餐廳與博物館外,上洗手間都要收費,分別是2波蘭茲羅提、10捷克法郎和0.5歐元,相當於台幣16元。
5. 團友非常友善,如把登山杖借給需要的團友、代付上洗手間的零錢、幾位攝影大師每天慷慨分享美照、年輕團員幫忙大家在自助機器買「有軌街車」與「地鐵」車票或用google找路,以及1位團員義務擔任英語導遊的中文翻譯等等。
6. 臨時決定自費參觀冰洞,6位不去的團員很配合,在咖啡館裡等大家。
7. 領隊也是攝影高手,常幫大家拍美美人像。
此行內容豐富,不停拍照,先挑選我喜歡或具代表性的相片,讓忙碌的格友們可以先睹為快。
波蘭有3大代表人物:哥白尼、蕭邦與居禮夫人。蕭邦紀念公園 (瓦津基皇家公園,Lazienkowski Park)是華沙(Warsaw)最大的公園,裡面有鋼琴詩人蕭邦(Frederic Francois Chopin)的雕像。
蕭邦的出生地在華沙近郊的澤拉左瓦.沃拉村(Zelazowa Wola),母親是波蘭人,父親是法國人。
波蘭的克拉科(Krakow)附近的維利奇卡鹽礦(Wieliczka Salt Mine)在13世紀就已開採,目前為UNESCO世界遺產,已經停採。我們隨著親切的解說員一路往下參觀到地底135公尺深,裡面充滿各種鹽巴造型。
導遊說此一大圓捲的鹽巴在當時可買一間房屋。
還有教堂、餐廳和地下湖泊等。
連水晶燈都是用透明鹽礦精工雕琢,令人震撼。
波蘭的奧茲維辛(Auschwitz)集中營(一號營區)的入口,有德文ARBEIT MACHT FREI(勞動帶來自由)的標語,但第一個字的B被猶太人故意把它上下寫反了。
軍營改成的博物館裡陳列的東西令很多人不忍拍照,例如當時被丟棄的成堆上萬的鞋子。
附近的二號營區,即「比克瑙」(Birkenau)集中營是檢疫隔離區,有鐵絲網,裡面的生活設備看了令人心情沈重。
捷克的庫特納霍拉(Kutna Hora)的人骨教堂(Kostnice Ossuary),是一座小型天主教堂,非常有特色。
教堂中收藏好幾萬人的骨架,各式各樣的骨頭以裝飾品或家具的形式陳列。
有些兩旁有小天使。
捷克首都布拉格(Prague)是個美麗城市,城堡區裡的黃金小巷裡的藍色小屋是名作家卡夫卡的住屋,
目前一排房子都是禮品店。
布拉格雄偉的查理士橋(Charles Bridge)。
寬闊的橋面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兩旁時有雕像。
從橋上看美麗的河景。
捷克的庫倫洛夫(Krumlov)在捷奧邊界,橘色屋瓦、鵝卵石石板路,緩緩坡度,上下起伏,扶爾塔瓦河(Vltava)蜿蜒地環繞並流經這古城。
城堡區的彩繪塔樓,自費買票,可居高臨下賞景。
奧地利的薩爾茲堡(Salzburz)的「惡作劇噴泉」(Trick Fountains),風趣的解說員常出其不意的讓水從地面或兩旁噴出,讓大家笑著亂跳,非常有趣。
薩爾茲堡的米拉貝爾花園(Schloss Mirabell),因著名電影「真善美」中的瑪麗亞和孩子們在此合唱Do-Re-Mi之歌而遠近馳名。
薩爾茲堡最熱鬧、最有名的老街,格特萊第街(Getreidegasse),人潮洶湧,每家店都有著奇特美麗的鑄鐵招牌,非常吸睛。
莫札特的出生地就在這老街上,橘黃色建築的樓上,我30多年前曾來過奧地利,大概也只記得這個景點。
薩爾茲堡的廣場上,碩大的金球上站立著一位人像,是現代藝術創作,右上方是高地要塞(Hohensalzburg Fortress)。
在奧地利的聖吉爾根(St. Gilgen)搭纜車到山頂,觀看山巒起伏,清澈美麗的湖泊美不勝收。
我們在奧地利的施特羅布爾(Strobl)下榻的旅館,面臨沃夫崗湖(Lake Wolfgang),下午8點多剛入住,立刻躺在湖邊的長椅上欣賞落日餘暉。
第二天起床,窗外繡球花盛開,湖景明媚,可惜這家旅館和餐廳都沒有冷氣。
奧地利的美麗小城哈修塔特(Hallstatt)。
我們搭纜車參觀鹽礦,居高臨下,觀賞右下角的哈修塔特小城和美麗的哈修塔特湖風光。
造訪哈修塔特附近的冰洞(Ice Cave),搭纜車後,還要爬山約25分鐘,才抵達入口,往下看,風景壯麗。
這是冰洞入口,有位專人帶團導覽,先是德語,繼之英語,介紹簡短。
精彩的冰雕,只有攝氏零下0.23度,因為臨時決定造訪,我只穿了一件薄夾克,好冷!
從奧地利的梅爾克(Melk)搭船,沿著多瑙河 ,到杜恩施坦(Durnstein)。
多瑙河兩邊風光美麗,藍天白雲,但河水不是藍色而是泥土色。
在杜恩施坦下船,造訪當年英國國王獅心王李察(Richard the Lionheart)被拘押的城堡廢墟,在相片中間的小山丘上。
一路上坡,很吃力地走了約30分鐘,來到廢墟城堡。
居高臨下,俯瞰多瑙河 。
自費參觀貝多芬在維也納的住家。
維也納的熊布倫宮(美泉宮,Schonbrunn Palace)的後花園,花園一角有許多雕像。
其中一個雕像是一對俊男美女,但男生有兩個面,面對美女的是一張年輕的臉,代表過去、開始與希望,轉頭的是一位老先生的臉,代表未來、回顧與經驗,原來這男雕像是羅馬神話中的雅努斯(Janus),又稱為「雙面神」或「眾始神」。
健康快樂,不是隨口說說 Joy筆記|醫療邊緣 2019-07-01
(本文刊登於2019年6月康健雜誌的劉秀枝專欄)
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blog/587846862
逢年過節,在電子郵件與社群網站上問候親友,每次結尾時很想用個別出心裁的祝賀語,不要總是老掉牙的「健康快樂」這4個字,但常常還是沿用了,因為除了不會出錯,它還有醫學的背後意涵。
健康與快樂這兩件事有關聯嗎?是互補還是因果關係?想當然耳,有健康的身體,自然心情愉悅,至少不會不快樂;而且不少慢性疾病如癌症、中風或巴金森氏症常合併憂鬱症狀,就是個反證。
幸福感愈高愈長壽
但心情快樂就會身體健康?甚至降低死亡風險嗎?
快樂是主觀的感受,它的廣義「幸福感」則比較具體。學者認為幸福感有3個層面:1. 快樂(hedonic well-being):即高興、欣喜,是一種當下或短時間內情緒上的欣悅,而且會隨著時間波動。2. 滿足感(life evaluation):對自我與生活品質的滿足感。3. 幸福感(eudemonic well-being):對人生價值與意義的滿意。
十多年來,許多有關快樂與健康的論文陸續發表,大都是大型流行病學的觀察性研究,多數認為兩者有密切相關,尤其對老年族群更為顯著,而且快樂的人較為健康,甚至死亡率較低;但也有可能是健康的人較快樂,加上研究方法與對快樂的定義不一,因此很難完全確立其因果關係。不過,以「英國長期老年追蹤研究」這篇論文而言,很可能幸福感愈高,則愈健康。
9050位平均年齡65歲的英國居民,接受15道題的問卷以評估其幸福感,例如自主權、自我成長、接受自己和覺得人生有意義等,分數從0至45分,分數愈高代表幸福指數愈高。追蹤8.5年後,1542人去世。發現分數處於最低1/4者,其死亡率為29.3%;而分數處於最高1/4者,只有9.3%。因為幸福感還受到年齡、性別、教育、財富、抽菸、喝酒以及慢性病等因素的影響,經由統計分析,發現分數處於最高1/4者的死亡率,在把這些因素加以控制後,還是比最低1/4者降低了30%。這個研究顯示,幸福感這種心理狀態對健康與存活具有保護作用。
由此可見快樂與健康不僅互補,而且有幸福感的人可能較長壽。那麼,促進健康除了從良好的生活型態如運動、飲食和睡眠,還可以從快樂和幸福感著手。
有些人天生快樂、非常樂觀,不管多麼不如意或壓力多大,都能輕易化解;但有些人卻多愁煩憂,常持負面看法。幸好,快樂是可以學習的:
1. 常和快樂或正面思考的人相處:快樂是會感染的,跟快樂的人在一起會放鬆愉快,與愛抱怨的人相處久了也會跟著抱怨、不快樂。
2. 養成正面思考的習慣:凡事往好的方面想,對人往好的方面看,遇困難則轉念,自然會覺得幸福。
3. 心存感恩:珍惜目前所擁有的親情、友情、工作、興趣等等,不要與人比較。
4. 多接觸愉快的事物:如看喜劇片,讀幽默小品,並時常在心中回味。
我相信每個人都能找到快樂的撇步,養成習慣,會更快樂健康,健康快樂。
重新認識醫學法則─病房裡的意外發現 Joy筆記|閒閒看書 2019-07-12
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blog/587955683
重新認識醫學法則─病房裡的意外發現(The laws of medicine–field notes from uncertain science)是Ted Books叢書之一,短小輕薄,容易攜帶,才142頁,內容卻非常豐富。
作者辛達塔.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畢業於波士頓的哈佛醫學院,是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的癌症醫師。這本書是他從當醫學生到成為醫師期間,在醫院裡觀察、學習以及病人病情的演變,而整理出來的醫學法則,非常精闢、有理、實用,且容易閱讀。
這三個法則是:
1. 強烈的直覺比不明確的測試要有效多了:診斷就像是機率遊戲,會受到偽陰性和偽陽性的干擾,但直覺有時能夠彌補檢驗的弱點。來自波士頓高級住宅區Becon Hill的56歲男士體重減輕、精神萎頓卻找不到病因,有天晚上被作者看到他和一位作者曾經治療過的注射海洛英的病人相見,才讓他想到要測愛滋病毒檢驗,果然是陽性,原來是愛滋病患。
2. 我們藉由「正常現象」學習規則,藉由「例外現象」學習法則:例如一項膀胱癌的藥物試驗發現對44位病人無效,但第45位病人卻有效,腫瘤消失,後來研究發現是因為這位病人的腫瘤有兩個基因突變的關係。
3. 每個完美的醫學實驗背後,都有完美的人類偏見:所舉的例子很生動,為何藥物試驗的臨床觀察覺得有效,但最後的完整分析卻是無效?那是因為原來負責藥物試驗的醫師離開時,把治療效果較佳的病人交給資淺的作者照顧,而把反應不佳比較難照顧的病人交給資深醫師之故。
這三個法則都是建立在「醫學就是要你在資料不完整的情況下,做出完美的決定」,其實是不確定、不精確和不完備的法則。這本書不僅讓醫師心有戚戚焉,也會幫助社會大眾瞭解醫療決定背後的深思熟慮。
《重新認識醫學法則:病房裡的意外發現》(TED Books系列) The Laws of Medicine: Field Notes from an Uncertain Science 作者:辛達塔‧穆克吉 原文作者:SIDDHARTHA MUKHERJEE 譯者:鄧子衿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6-07-27 |
你按醫囑服藥嗎? Joy筆記|醫療邊緣 2019-07-16
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blog/587970450
(本文刊登於2019.4.28聯合報 元氣周報 劉秀枝專欄)
一位中年公司主管,近一星期來左下眼皮斷斷續續地跳個不停,雖然沒有嘴歪眼斜或左臉痙攣的症狀,但頗為困擾。很可能是最近事務繁忙,焦慮煩躁,又睡不好的關係。她看了神經內科,醫師開給她5天的利福全(clonazepam),每天睡前服用一顆。但她看了藥袋上有「管四」,即管制藥品第四級,不敢服用。
我告訴她第4級管制藥品屬於輕度之「抗焦慮劑」或「鎮靜劑」等藥物,一般不會成癮,何況醫師只開了5天藥量,照醫囑安心服用就是,後來果然睡眠改善,眼皮也不跳了。
另一位朋友,60歲,罹患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神經科醫師開立鎮頑癲(gabapentin)讓她服用,她看了藥袋上有治療神經痛與癲癇的作用,想自己並沒有癲癇,而仿單上還有頭暈和嗜睡等40多種副作用,也不敢服用。
其實,許多藥物(如鎮頑癲)常具有不只一種藥理作用,可治療不同疾病,又如propranolol可用於治療高血壓、狹心症、心搏過速、原發性手抖和預防偏頭痛等。
藥物都有副作用,治療神經和精神疾病的藥物副作用特別多,各種副作用發生的機率不同,一般都不高也不太嚴重,而且藥物一定經過嚴謹評估,確定其療效大於副作用才能上市。是否會發生副作用因人而異,只有服用了才知道。所以先不要擔心副作用而不敢服用,而是要遵照醫囑的劑量,如果發生副作用,再視其輕重考慮停藥或換藥。
疾病有其療程,用藥是一門學問,不遵從醫囑常會造成治療效果不佳。學者推估不遵從醫囑者約高達25%,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和憂鬱症等可能更高。
不遵從醫囑的原因可從醫療、醫師與病人三方面來探討。醫療因素如掛號難、醫療費用高、服用藥物多項且一天多次到記不起來,幸好目前有許多長效藥品,只要一天服用一次就好。
醫師因為病人多,無法在短短的看診時間詳細告知病人:藥物有其他適應症,不要以為醫師開錯藥,不要看了藥袋上列出的副作用就不敢服用,藥物的副作用並不一定會發生,如果有副作用要盡快回診。
病人也因為怕耽誤醫師看診而無法詳細諮詢,或心中有疑慮卻怕得罪醫師而不敢問。曾有位病人說某醫師開的其中一種藥他都沒吃,那為什麼不請醫師不要再開此藥呢?他說,怕醫師不高興而不敢告訴他。不曉得有多少藥因此浪費?有些病人自主性高,會上網查疾病與藥物資料,而自有主張。醫學文獻報導,不遵醫囑性與健康識能(health literacy)常呈U型關係,即健康識能適中的人遵醫囑性較高,健康識能匱乏或較高的人遵醫囑性反而較低,可見良好的醫病溝通非常重要。
其實,醫囑是否能確實做到,治療是否成功,最後還是回歸到醫病的互信、誠意、溝通與開放的心胸。
做高階影像健檢,最好先有心理準備 Joy筆記|醫療邊緣 2019.03.16.
(本文刊登於2018.12.16聯合報 元氣周報 劉秀枝專欄)
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blog/587093665
70歲男士,10年前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右肺有個0.5公分的結節,每年追蹤檢查,3年後結節增大至0.7公分,於是接受右中葉切除術,病理診斷是肺腺癌,不需後續治療。
62歲女士,1年前接受腦部磁振造影振掃描,顯示有個0.9公分的顱內動脈瘤。動脈瘤破裂的機率雖然不大,但一旦破裂,可能危及生命。如要處理,是開顱手術把動脈瘤夾閉,或經由顱內血管攝影進行動脈瘤的栓塞?兩者均有風險。最後選擇開顱手術,動脈瘤順利夾閉,讓她不用為此憂心害怕。
73歲女士,一年半前做腹部磁振造影,發現胰臟頭部有個2.5公分的囊腫,進一步的內視鏡超音波檢查顯示胰管內乳頭狀黏液性囊腫(IPMN),有致癌的可能,一旦轉變為胰臟癌就很難治療。於是選擇經由腹腔鏡作「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病理報告並無癌細胞,但她術後卻常覺得倦怠、肚脹,且腹瀉,體重減輕8公斤,並出現糖尿病。
這3個案例都是健康者自費接受高階影像健診(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意外地發現沒有症狀的病變,稱為偶發事件(incidental findings)。
第1和第2個例子明顯從高階健檢受益,且手術成功。第3個例子因為擔心致癌,接受重大手術,卻沒發現癌症。然而,當初若決定長期追蹤,也可能導致焦躁不安,甚至憂鬱,可見抉擇並不容易。
根據文獻,偶發事件的發生率隨年齡、儀器、檢查部位以及研究方式而異,例如胸部電腦斷層達31.1%, 腦部磁振造影9.5%,而身體磁振造影12.8%,可見並不少見,但大都是良性,不需處理或只要定期追蹤 ,只有少部分可能有生命危險或是惡性,需及早處理或密切追蹤。但密切追蹤常造成醫病雙方的焦慮、另作更多檢查、增加醫療費用,因此2003年出現一個名詞「現代影像技術的受害者」(VOMIT,victims of modern image technology)。
一般人接受健檢主要是針對癌症,希望早期發現,及早治療。雖然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抽菸、多運動)是預防癌症最好的方法,但還是有5成的癌症目前還找不到原因,因此需要靠篩檢,如健保提供的糞便潛血和乳房攝影檢查,但考量醫療資源有限,檢查項目無法完全符合每個人的需求。
醫療儀器的快速進展與精進,加上不少健康管理中心的推動,高階健檢已是一種擋不住的趨勢。有癌症或某些疾病的家族史,或經濟能力允許的中老年族群,高階健檢有其優勢。只是當結果出現沒有症狀的偶然發現時,對醫師與受檢查者都是挑戰。要定期、長期追蹤?尋求其他進一步的診查?還是立即處理?又如何處理?醫師固然要對各種可能性加以分析並建議,但終是得受檢者自己下決定。換言之,有了更多的醫療自主權,更要為自己的選擇擔當。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