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課可以這浪漫:李偉文的200個環境關鍵字》

作者:李偉文, AB寶

出版社:野人文化

出版日期:2014/07/23

-------------------------------------------------

導讀:作者李偉文

        

 

◎內容簡介

 用看得見摸得著的自然生態、新聞、食物 ……

 引發孩子好奇心、感受力和提問思考力!

 【適用】

  *國小、國中、高中課程

  *自然、生物、化學、地球科學各學科

  *老師、家長、孩子共同閱讀

 【篇篇都有!自然課浪漫單】包括62本書單、77部影片、小旅行等

  「我們這一家」生活育劇場,上映中!

 李偉文父女週末社區散步、小旅行、看電影、讀新聞、報紙,甚至飯上,都有聊不完的親子話題:

 *知道

  台灣最危險的動物是毒蛇還是虎頭蜂?現在台灣農地不種稻子改種房子了!

 *知道

  魚翅的營養成分其實和豬皮一樣;上超市到底該買有效期久的?還是即將到期的食品?

 *知道

  蝗蟲就是蚱發狂後突變的;其實遇見蛇是很幸遇的事;動物的可愛特質,有著演化上的目的?……

 食物鏈、演化論、生態系,這些自然課本上出現的名詞,毒澱粉、食品添加物、節能減、地球暖化,這些不時在新聞裡出現的話題,們到底是什?和我們有什關係?

 浪漫爸爸、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李偉文,分享他和雙胞胎女兒AB寶之間「愛與智慧」的生活對話──全書分成「爸爸,大自然奇怪!」「聽,大地在說話!」「台灣是個寶島」「今天吃什?」以及「永續,人人都幫得上忙」等五大主題,和孩子一起感受台灣的美麗與哀愁,認識大自然的奇蹟與危機!

◎本書特色

 1.增加父母和孩子共同話題:這是一本親子間關於環境與自然對話的書。透過日常生活所見所聞,偉文爸爸與雙胞胎女兒談論了許多關於自然也關於生活的常識與思考。

 2.國小、國中自然、高中生物、地球科學、化學領域老師最實用的延伸材、學生最佳的延伸閱讀:每篇除了標示與學校課程搭配的年段與單元;還列出關鍵字,方便讀者上網搜尋更多資訊;同時列出延伸閱讀的書目、影片、小旅行,提供跨領域、多管道的知識參考來源。

 3.適合師生共讀、親子共讀的環境入門書:除了滿足孩子管窺生態奧妙的好奇心,還能引發孩子的熱情與使命感,了解地球與人類正面臨的危機與轉機。

 4.貼心實用的「附錄」,根據孩子學齡階段、課堂關鍵字,隨翻隨找,簡易又實用:(1)適用國小、國中、高中課程文章檢索;(2)關鍵字索引

◎浪漫推薦

 周儒(師大環境究所授)

 何琦瑜(親子天下雜誌總編輯)

 劉克襄(作家)

 齊柏林(電影《看見台灣》導演)

 詹聰正(「怪獸共和國」主持人)

 薛紀綱(小兵)(公視《下課花路米》主持人)

◎作者介紹

 *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座右銘是「一生玩不」,生命中最期盼獲得的禮物是「慈悲」與「智慧」,智慧的追求透過閱讀,慈悲則靠號召朋友從事公益服務人群來實踐,因此生活的重心是「閱讀、朋友、大自然」。

  喜歡朋友與大自然,所以將近30年前曾擔任童軍團長,並且在近20年前與朋友們成立了荒野保護協會,初期辦公室還設在自己的牙醫診所內。喜歡閱讀,所以將診所變成了可供社區民眾借書的圖書館,並且曾經擔任金鼎評審,全國好書及公務員專書閱讀甄審委選等。

  相信影像對民眾的影響力,因此曾經擔任公共電視、華視電視公司的董事,並且陪著孩子從電影中進行生命育的學習。

  著有《我的野人朋友》、《養可以這浪漫》、《閱讀是最浪漫的養》、《電影裡的生命育》、《每天都在改變世界》、《與荒野同行》、《我在黃昏的日落前路》、《傾聽自己的鼓聲》、《愛,在荒野流動》、《給自己最好的禮物》,以及童書繪本《陪鍬形蟲回家》、《幫蛙找新家》。

  李偉文部落格:blog.chinatimes.com/sow/ 荒野保護協會:www.sow.org.tw/

 *A寶 李欣澄

  畢業於中山女高,即將進入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就讀。

  「我是一個平凡的中學生,整天有成堆的評量、排滿滿的考試迎接我。但,即便似乎如此平淡,仍然可以找到快樂精采的生活點滴。

  埋首於課業中,如何找到樂趣是很重要的。課外書、日劇、電影、音樂、固定的朋友聚會……這些都是我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糧食。整日抱怨育制度,埋怨考試是沒用的,因那不是我們能改變的,我們能掌握的是對生活的安排和態度。

  每天,我和爸媽、雙胞胎妹妹聊天,總會有很多感觸。我們以生活劇場、父女對話的輕鬆方式,表達我們的想法及心情,訴說我們的生活故事。」

 *B寶 李欣恬

  畢業於北一女中,即將進入國防醫院醫學系就讀。

  「!老姐把我想說的說完了。

  沒錯。在中學這痛苦、繁忙,一切以考試為優先的階段,生活除了讀書,還是讀書。

  我們在一成不變的生活中,加入許許多多調味料,讓原本平凡的陽春麵,頓時變成了什錦湯麵。閱讀、運動是每天利用空餘時間添加的小菜;小小的旅遊是難得夾到的魚肉。天天不同佳餚,天天精采的生活。心想:今天不知又有啥新鮮事等著我發覺。

  將日常生活的趣事,以較活潑的生活劇場真實呈現,希望讓每個中學生在「振筆寫卷」之際,透過我們父女間的閒聊對話喘口氣,還能收穫滿滿。」

◎目錄

[推薦序]

為孩子預備種子,也要為他準備沃土──周儒(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

世界公民的入門書──薛紀綱(小兵)(公視《下課花路米》主持人)

傳承對自然的愛,對人文社會的關懷──詹聰正(「怪獸共和國」負責人)

[Part 1]

爸爸,大自然真奇怪!

──大自然的奇蹟與危機

[生命]

七天或十七年的生命,你想選哪個?

●關鍵字

 蟬、週期蟬(17年蟬、13年蟬)、達爾文演化論、生存策略、冬蟲夏草、大發生

●配合課程

 國小:中年段/自然/生命的共同性-生物生長

 國中:自然/生殖、遺傳與演化-生物的遺傳

 高中:生物/生命的特性-生命現象

●延伸閱讀

 書:《17年蟬之謎》,遠流。《台灣賞蟬圖鑑》,天下

 影片:《小宇宙》(Microcosmos)

 小旅行:新北市文山農場,電話:02-26667512

[樂活]

螢火蟲與油桐花的自然盛宴

●關鍵字

 螢火蟲、油桐花、賞螢

●配合課程

 國小:中年段/自然/生命的共同性-生物生長

 國中:自然/生物和環境-生存的環境

 高中:生物/生命的特性-生命現象

●延伸閱讀

 書:《台灣賞螢地圖》,晨星;《荒野有情》,大地地理

 影片:《戀戀火金姑》,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

 小旅行:各地賞螢地點

[危險]

你知道台灣最危險的野生動物是什麼嗎?

●關鍵字

 虎頭蜂、黑腹虎頭蜂、黃腰虎頭蜂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生物對環境刺激的反應與動物行為-動物的行為

 國中:自然/生物對環境刺激的反應與動物行為-動物的行為

 高中:生物/生命的特性-生命現象

●延伸閱讀

 書:《台灣昆蟲記》,天下

 影片:《九九蜂鷹》,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

 小旅行:宜蘭蜂采館,電話:03-9233668

[恐懼]

能遇見蛇,其實很幸運!!

●關鍵字

 台灣毒蛇、出血毒、神經毒

●配合課程

 國小:中年段/自然/動物的構造與功能-動物的外部構造與運動

 國中:自然/動物的構造與功能-消化系統

 高中:生物/生命的特性-生命現象

●延伸閱讀

 書:《台灣兩棲爬行類圖鑑》,貓頭鷹

 影片:《生態台灣》,行政院農委會特種生物保育中心

[生命樹]

有樹,就有希望

●關鍵字

 森林、先驅植物、木本植物、芬多精、陰離子、水土保持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生物和環境-生存的環境

 國中:自然/生物和環境-族群、群集和生態系

 高中:生物/生物與環境-多樣的生態系

●延伸閱讀

 書:《台灣的生態系》,遠足

 影片:《台灣針葉樹五木》,行政院農委會。《世界遺產:台灣檜木》,行政院農委會。

 小旅行:社區的老樹

[供給]

森林裡最關鍵的植物

●關鍵字

 安平樹屋、榕樹、雀榕(絞殺榕)、氣生根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生物和環境-生存的環境

 國中:自然/生物和環境-族群、群集和生態系

 高中:生物/生物與環境-生態系

●延伸閱讀

 書:《台灣賞樹情報》,天下

 影片:《台灣闊葉樹五木》,行政院農委會4。《種樹的男人》,林育賢。

 小旅行:台南市安平樹屋

[文化]

全民瘋櫻花

●關鍵字

 櫻花、單一樹種

●配合課程

 國小:中年段/自然/生物的多樣性-常見動物和植物

 國中:自然/生物和環境-族群、群集和生態系

 高中:生物/演化與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

●延伸閱讀

 書:《櫻花──栽培與欣賞》,園藝

 影片:《台灣綠生活:從小地方做起》,Discovery

 小旅行:各地賞櫻步道

[覓食]

飛翔在空中的蜘蛛

●關鍵字

 人面蜘蛛、黑寡婦蜘蛛、漂蛛、白額高腳蜘蛛、飄絲、蛛網、獵食、大發生

●配合課程

 國小:中年段/自然/動物的構造與功能-動物的外部構造與運動

 國中:自然/動物的構造與功能-消化系統

 高中:生物/生命的特性-生命現象

●延伸閱讀

 書:《自然觀察圖鑑1──蜘蛛》,親親

 影片:《台灣生態探索》,公共電視

 小旅行:新北市二叭子植物園

[害蟲]

都市裡致命的傳染病

●關鍵字

 登革熱、埃及斑蚊、白線斑蚊、傳染病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生物對環境刺激的反應與動物行為-動物的行為

 國中:自然/生物和環境-生存的環境

 高中:生物/生命的特性-生命現象

●延伸閱讀

 書:《蚊之色變》,二魚

 影片:《風之谷》、《危機總動員》(Outbreak)

[突變]

生命總會自己找到出路

●關鍵字

 蝗蟲、染色體、基因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生物對環境刺激的反應與動物行為-動物的行為

 國中:自然/生殖、遺傳與演化-生的遺傳

 高中:生物/遺傳-遺傳物質

●延伸閱讀

 書:《達爾文的祕密花園》,貓頭鷹

 影片:《吞噬非洲的蝗蟲》,Discovery頻道;《蝗蟲過境》(Locusts)

[成長]

回到生命最開始的地方

●關鍵字

 鮭魚、櫻花鈎吻鮭、洄游、活標本、鹹水魚、淡水魚、魩仔魚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生殖、遺傳與演化-生物的遺傳

 國中:自然/生殖、遺傳與演化-生物的演化

 高中:生物/演化與生物多樣性-生物的演化

●延伸閱讀

 書:《走進台灣櫻花鉤吻鮭原鄉》,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影片:《福爾摩莎的指環》,公共電視

 小旅行:雪霸國家公園七家灣溪

[冒險]

動物明星貓熊圓仔

●關鍵字

 貓熊、世界自然基金會、活化石、綠色廊道、原鄉、雜食性、綠色廊道、族群、絕種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生殖、遺傳與演化-生物的遺傳

 國中: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生物多樣性的保持

 高中:生物/演化與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

●延伸閱讀

 書:《守護大貓熊》,京中玉

 影片:《小貓熊歷險記》(The Amazing Panda Adventure)

 小旅行:台北市木柵動物園

[優劣]

誰怕達爾文?

●關鍵字

 達爾文、演化論、社會達爾文主義、優生學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生殖、遺傳與演化-生物的遺傳

 國中:自然/生殖、遺傳與演化-生物的演化

 高中:生物/演化與生物多樣性-生物的演化

●延伸閱讀

 書:《跟著達爾文去旅行》,臉譜

 影片:《基因狂想曲》(Genesis)、《生命奇蹟》(Wonders of Life)、《加拉巴戈群島》(Galapagos)

[Part 2]

聽,大地大地在說話!

──原來,這些都息息相關……

[生命]

咦!節氣不是依農曆訂的?

●關鍵字

 節氣、閏年、夏至、冬至

●配合課程

 國小:中年段/自然/晝夜與四季-四季

 國中:自然/晝夜與四季-地球的自轉與公轉

 高中:基礎地球科學/地球古今談-探索時序的根源

●延伸閱讀

 書:《台灣二十四節氣》,常民

 影片:《地球脈動》(Planet Earth)、《鳥瞰地球》(Bird’s Eye View of the Earth)

[美感]

台灣也有兵馬俑?

●關鍵字

 消波塊、七星潭、海岸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類活動和環境

 國中: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類與自然界的平衡

 高中:基礎地球科學/地球環境變遷-海岸變遷

●延伸閱讀

 書:《走!尋找台灣美麗海岸》,樂果

 影片:《消失的生命之河》,天下。《變色的珍珠項鍊》,公共電視。

 小旅行:花蓮七星潭

[遠見]

百年台灣最幸運的事

●關鍵字

 國家公園、中央山脈保育軸、自然保護區、自然保留區、野生動物保護區、費驊、趙耀東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資源的保育與利用-資源有限

 國中:自然/資源的保育與利用-資源有限

 高中:生物/地球環境變遷-海岸變遷

●延伸閱讀

 書:《台灣的國家公園》,遠足

 影片:《鳥目台灣》,昇龍數位

 小旅行:台灣各地國家公園

[滄海桑田]

台灣最年輕的國家公園?

●關鍵字

 台江國家公園、海埔新生地、濕地、黑面琵鷺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資源的保育與利用-資源有限

 國中:自然/資源的保育與利用-資源有限

 高中:生物/地球環境變遷-海岸變遷

●延伸閱讀

 書:《縱覽台江:大員四百年地輿圖》,內政部營建署台江國家公園

 影片:《飛閱台灣國家公園》,內政部營建署

 小旅行:台江國家公園

[都市規畫]

要綠地?還是要巨蛋?

●關鍵字

 松山菸廠、松山文創園區、台北大巨蛋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和其他生物的關係

 國中:自然/居住

 高中:生物/生物與環境-人類與環境

●延伸閱讀

 書:《阿諾的花園》,小天下

 影片:《建設大未來:21世紀住家》(Building the Future: 21st Century Shelter)

[壯遊]

走,一起去流浪!

●關鍵字

 家庭接待、壯遊(grand tour)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訊息與傳播-訊息

 國中:自然/科技的發展與文明

 高中:生物/生物與環境-人類與環境

●延伸閱讀

 書:《人生的旅行存摺》,有鹿

 影片:《活水溯源》,公共電視

[共同體]

向大地之母姫亞懺悔

●關鍵字

 拉夫拉克、姬亞學說、生態系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生物和環境-族群、群集和生態系

 國中:自然/組成地球的物質-生物圈

 高中:生物/生物與環境-人類與環境

●延伸閱讀

 書:《寂靜的春天》,晨星

 影片:《盧貝松之搶救地球》(Home)

[人與土地]

你看見了真正的台灣嗎?

●關鍵字

 台灣、生物多樣性、氣候、生態、海岸、河川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類活動和環境

 國中: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類與自然界的平衡

 高中:基礎地球科學/天然災害-地質災害

●延伸閱讀

 書:《我的心.我的眼.看見台灣》,圓神

 影片:《看見台灣》,台灣阿布電影

[觀點]

眼見就能為真嗎?

●關鍵字

 看見、觀點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類活動和環境

 國中:自然/訊息與傳播-訊息傳播

 高中:生物/生物與環境-人類與環境

●延伸閱讀

 書:《小王子》,木馬

 影片:《阿凡達》(Avatar)

[Part 3]

台灣,真是個寶島!

──守護我們的家園

[保育]

迎接南來北往的客人

●關鍵字

 灰面鷲、伯勞鳥、赤腹鷹、猛禽遷徙資訊系統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類活動和環境

 國中: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生物多樣性的保持

 高中:生物/生物與環境-人類與環境

●延伸閱讀

 書:《台灣的候鳥──四季遷徒全紀錄》,晨星

 影片:《淨土共存-候鳥帶來的福音》,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返家十萬里》(Fly Away Home)

 小旅行:墾丁國家公園

[價值]

黑面琵鷺返家八千里

●關鍵字

 黑面琵鷺、七股濕地、台江國家公園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生物和環境-生存的環境

 國中: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和其他生物的關係

 高中:生物/生物與環境-人類與環境

●延伸閱讀

 書:《黑面琵鷺來過冬》,格林

 影片:《返家八千里》,公共電視

 小旅行:台南市七股濕地

[拯救生命]

跳吧!梭德-幫青蛙螃蟹過馬路

●關鍵字

 梭德氏赤蛙、斯文豪氏蛙、褐樹蛙、日本樹蛙、拉都希氏赤蛙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生物和環境-族群、群集和生態系

 國中:自然/生物對環境刺激的反應與動物行為-動物的反應

 高中:生物/生物與環境-族群與群集

●延伸閱讀

 書:《賞蛙趣》,內政部營建署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影片:《人類星球》(Man Planet)

 小旅行:各地賞蛙地點

[生機]

月兒彎彎照明珠

●關鍵字

 釣魚台事件、東沙環礁、世界遺產名錄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生物和環境-生存的環境

 國中:自然/資源的保育與利用-海洋資源

 高中:生物/生物與環境-多樣的生態系

●延伸閱讀

 書:《海天遊蹤──東沙生熊體驗》,內政部營建署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影片:《珊瑚的城堡-東沙環礁國家公園》,公共電視

 小旅行:台灣的離島

[受害者]

是誰殺了信天翁?

●關鍵字

 國際淨灘日、信天翁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和其他生物的關係

 國中:自然/環境污染與防治-廢棄物與資源回收

 高中:生物/生物與環境-人類與環境

●延伸閱讀

 書:《超熱血海岸生態保衛戰》,漢湘

 影片:《在海裡飛翔》(The Incredible Journey)

 小旅行:居家附近的海灘

[託付]

尋找龍貓的祕密花園

●關鍵字

 世界環境日、環境信託、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龍貓森林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係-人類活動和環境

 國中: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類活動和環境

 高中:生物/生物與環境-人類與環境

●延伸閱讀

 書:《森林大熊》,格林

 影片:《龍貓》、《如何綠化地球》(How to Grow a Planet)

 小旅行: 新竹縣鹿寮坑自然谷環境基地,03- 593 4095

[智慧]

 攔河堰的功與過

●關鍵字

 攔河堰、攔沙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係-人類活動和環境

 國中:自然/天然災害與防治-洪水

 高中:基礎地球科學/天然災害-氣象災害

●延伸閱讀

 書:《鮭魚還能回家?》,小螢火蟲

 影片:《看河》,天下

[仁慈]

從放生護生到外來入侵種

●關鍵字

 原生物種、外來種、入侵種、小花蔓澤蘭、銀合歡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係-人和其他生物的關係

 國中:自然/生物和環境-族群、聚集和生態系

 高中:生物/生物科學與環境-入侵外來種

●延伸閱讀

 書:《陽明山國家公園外來入侵種手冊》,內政部營建署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影片:《正負二度C》,2010;《賽德克巴萊》,果子與中影;《草木戰役》(Exotic Esoticism: Plants Wars)

 小旅行:郊外自然觀察

[Part 4]

今天吃什

──餐上的環境問題

[平衡]

但願年年有魚

●關鍵字

 魚翅、食物鏈、重金屬、環境賀爾蒙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類活動和環境

 國中:自然/資源的保育與利用-海洋資源

 高中:生物/生物與環境-多樣的生態系

●延伸閱讀

 書:《逛逛水族館》,遠足

 影片:《魚線的盡頭》(The End of the Line)、《血色海灣》(The Cove)、《戰浪》,公共電視

 小旅行:超市或魚市場

[土地]

多吃一口飯,多留一塊地

●關鍵字

 稻米、澱粉、高山農業、超限利用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類活動和環境

 國中:自然/天然災害與防治-水土保持

 高中:生物/生物與環境-人類與環境

●延伸閱讀

 書:《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商周

 影片:《反哺大地》,公共電視;《無米樂》,公共電視。

 小旅行:台東關山農會,電話:08-9811009

[原味]

無所不在的油脂

●關鍵字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回鍋油、反式脂肪酸、化油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食品及生物科技-食品

 國中:自然/食品及生物科技-生物科技

 高中:基礎化學/含元素的物質-有機化合物

●延伸閱讀

 書:《失去貞操的橄欖油》,時報

 影片:《永續餐》(Sustainable Table: What’s On Your Table?)

 小旅行:宜蘭縣羅東夜市(有現場製作苦茶油的攤販)

[公平]

們喝的咖就是我們災難的根源!」

●關鍵字

 咖、全球化、規模經濟、公平貿易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活動和環境

 國中:自然/食品及生物科技-食品

 高中:生物/生物與環境-人類與環境

●延伸閱讀

 書:《糧食戰爭》,高寶

 影片:《咖正義》(Black Gold)

 小旅行:台南市東山咖文化館,電話:06-6801917

[習慣]

中秋肉的樂活新選擇

●關鍵字

 多環芳香、異環、第一類毒性化學物質、七彩蔬果五七九、空熱量、料、洗腎、成藥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食品及生物科技-食品

 國中:自然/食品及生物科技-生物科技

 高中:基礎化學/含元素的物質-有機化合物

●延伸閱讀

 書:《健康食新主張》,漢欣           

 影片:《沈默的食物》(Our Daily Bread)

 小旅行:超市

[代價]

思索美味代價,拿回食物主權

●關鍵字

 食品工業、食物鏈、在地消費、環保素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食品及生物科技-食品

 國中:自然/食品及生物科技-生物科技

 高中:基礎化學/含元素的物質-有機化合物

●延伸閱讀

 書:《食物的全球經濟學-從一片披薩談起》,衛城

 影片:《食品帝國》(FOOD, INC。亦名「美味的代價」)

[良心]

無所不在的化學工業

●關鍵字

 毒澱粉、化學添加物、順丁二酸、有機化學、無機化學、有機農業、自然農法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食品及生物科技-食品

 國中:自然/生物和環境-族群、群集和生態系

 高中:基礎化學/化學應用-化學與化工

●延伸閱讀

 書:《恐怖的10大食品添加物》,方舟

 影片:《不飽的地球》(We Feed the World)

[判斷力]

數量才是關鍵

●關鍵字

 質譜儀、毒奶粉、三聚氰胺、NSAR(肌酸乙亞硝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食品及生物科技-食品

 國中:自然/食品及生物科技-生物科技

 高中:基礎化學/化學應用-化學與化工

●延伸閱讀

 書:《救命食》,

 影片:《麥胖報告》(Super Size Me)

[信任]

有機新食代

●關鍵字

 生質作物、有機食品、農夫市集、環境荷爾蒙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食品及生物科技-食品

 國中:自然/食品及生物科技-生物科技

 高中:生物/生物科學與農業-生物病蟲害及疫病的防治

●延伸閱讀

 書:《爺爺的有機麵包》,聯經

 影片:《台灣剩食之旅-我們可以不再浪費》,天下

[本質]

古巴示錄

●關鍵字

 古巴、石油危機、有機農耕、穀東會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能源的開發與利用-節約能源與開發新興能源

 國中:自然/資源的保育與用-資源有限

 高中:基礎化學/化學能源-化學與能源

●延伸閱讀

 書:《有機田園小學堂》,塞圖文

 影片:《愚蠢年代》(Age of Stupid)、《社區的力量-古巴如何度過石油危機》(The Power of Community: How Cuba Survived Peak Oil)

[共生]

蜜蜂影響糧食生,漢堡肉會破壞雨林?

●關鍵字

 蜜蜂、農藥、基因改造食品、電磁波、熱帶雨林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類活動和環境

 國中: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類與自然界的平衡

 高中:生物/生物科學與農業-生物病蟲害及疫病的防治

●延伸閱讀

 書:《正老森林》,聯經

 影片:《蜂狂》,公共電視

 小旅行:超市

[公義]

全球化是福還是禍?

●關鍵字

 全球化、自由化、農業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類活動和環境

 國中: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類與自然界的平衡

 高中:生物/生物與環境-人類與環境

●延伸閱讀

 書:《少年也的全球化》,博雅書屋

 影片:《我在法國南部有間小屋》(La Vie Moderne)、《最後的獵人》(Le Dernier Trappeur)

[節儉]

在浪費食物

●關鍵字

 保存期限、賞味期限

●配合課程

 國小:中年段/自然/資源的保育與利用-資源有限

 國中:自然/資源的保育與利用-資源有限

 高中:生物/生物與環境-人類與環境

●延伸閱讀

 書:《食物無毒保鮮法速輕圖典》,三采

 影片:《從空中看地球之過渡消費》(Earth from Above: Mass Consumption)、《在浪費食物?》(Taste the Waste)

[Part 5]

永續,人人都幫得上忙

──寶貝我們的地球

[浪費]

省水大作戰

●關鍵字

 水資源、水足跡

●配合課程

 國小:中年段/自然/資源的保育與利用-資源有限

 國中:自然/資源的保育與利用-資源有限

 高中:基礎地球科學/動態的地球-大氣變化

●延伸閱讀

 書:《水:水資源的歷史、戰爭與未來》,商周

 影片:《從空中看地球之捍衛水資源》(Earth from Above: Stunning Water)、《水資源大作戰》(Blue Gold: World Water Wars)

 小旅行:台灣的水庫

[惜福]

除舊布新過新年

●關鍵字

 氣化器、磷酸鹽

●配合課程

 國小:中年段/自然/資源的保育與利用-資源有限

 國中:自然/資源的保育與利用-資源有限

 高中:基礎地球科學/地球環境變遷-永續發展

●延伸閱讀

 書: 《未來書》,三之三

 影片:《終結貧窮》(The End of Poverty)

[循環]

髮菜引發沙塵暴?

●關鍵字

 沙塵暴、空氣染、全球氣候變遷、空氣品質監測站、粉塵、梁從誡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類活動和環境

 國中:自然/環境染與防治/空氣染與防治

 高中:基礎地球科學/地球環境變遷-氣候變化

●延伸閱讀

 書: 《魔法校車-氣候大變遷》,遠流

 影片:《米芽米人》(Mia et le Migou)、《空襲警報》,公共電視

[環境變遷]

震出的核安問題

●關鍵字

 地震、海嘯日本東北大地震、核電廠、板塊、環太平洋地震帶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天然災害與防治-颱風與地震及其影響

 國中:自然/地表與地殼的運動-板塊構造運動

 高中:基礎地球科學/動態的地球-固體地球的變動

●延伸閱讀

 書:《不生病的地球》,晨星

 影片:《冰原歷險記Ⅱ》(Ice Age II)、《震撼地六感》,公共電視

[生存]

《白色大地》的美麗與哀愁

●關鍵字

 北極熊、北極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級自然/天氣與氣候變化-風雲雨霧

 國中:自然/全球變遷-溫室效應

 高中:基礎地球科學/地球環境變遷-氣候變化

●延伸閱讀

 書:《北極熊搶救家園》,幼獅

 影片:《不願面對的相》(An Inconvenient Truth)、《極地熊寶貝》(Arctic Tale)、《白色大地》(La Planete Blanche)

[危機]

核四沒完沒了?

●關鍵字

 核四、公民投票、核電廠、樂生療養院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能源的開發與利用-能源的種類

 國中:自然/能源的開發與利用-節約能源與開發新能源

 高中:基礎化學/化學能源-化學與能源

●延伸閱讀

 書:《圖解我應了解的核能與核電》,商周

 影片:《貢寮,?》,崔

[替代性]

再生能源可以取代石油與核能

●關鍵字

 能源、再生能源、風力發電、太陽能、水力發電、生質能、地熱、海洋能、核能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能源的開發與利用-能源的種類

 國中:自然/能源的開發與利用-節約能源與開發新能源

 高中:基礎化學/化學能源-化學與能源

●延伸閱讀

 書:《不用核能,那我們用什?》,大是

 影片:《從空中看地球之石油耗盡》(Earth from Above: The End of Oils)

[節約]

我家的節能減行動新生活

●關鍵字

 二手衣、環保素

●配合課程

 國小:中年段/自然/能源的開發與利用-節約能源與開發新能源

 國中:自然/全球變遷-溫室效應

 高中:基礎地球科學/地球環境變遷-永續發展

●延伸閱讀

 書:《環保一年不會死!不用衛生紙的紐約客減生活日記》,野人

 影片:《今天減?》,公共電視

[永續發展]

假如人類消失了!

●關鍵字

 物種大滅、永續發展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和其他生物的關係

 國中: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類與自然界的平衡

 高中:基礎地球科學/地球環境變遷-永續發展

延伸閱讀

 書:《沒有我們的世界》,木馬

 影片:《人類消失後──重生的地球》(Aftermath: Population Zero)

[觀]

用消費來改善世界

●關鍵字

 消費、蝴蝶效應、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節能減

●配合課程

 國小:高年段/自然/人類與自然界的關係-人類活動和環境

 國中:自然/資源的保育與利用-資源有限

 高中:基礎地球科學/地球環境變遷-永續發展

●延伸閱讀

 書:《恐龍救地球》,遠流

 影片:《沃爾瑪:低價的代價》(Wal-Mart: The High Cost of Low Price)

[附錄]

 配合國小、國中、高中課程檢索

 關鍵字索引

◎序

 *作者序:〈環境不只是我們該育的知識〉──李偉文

  我想全世界大只有台灣用法律制規定,每個師與公務人員,包括總統,每年一定要上滿4個小時所謂「環境育」的課程。對離開學校的大人都這要求了,孩子在學校課程與考試中,對於環境知識的學習當然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可是當「環境保護」已成普世價,「環境育」也變成顯學的現代,人與自然的互動反而愈形疏離,這除了因科技與都市生活型態的關係之外,當環境大自然變成我們究與學習的對象之後,我們也就忘記了我們自己其實也是環境的一部分,我們屬於大自然的一部分,我們也無法脫離大自然。

  在科學理性主義的薰陶下,包括從小了考高分被訓練以最快的速度寫出標準答案,久而久之,我們理所當然會以萬事萬物都條理分明,是可控制的,但是其實這個世界常常不是我們所想的那個樣子,生命還是充滿了令人驚歎的神祕。

  環境育最大的挑戰,是如何讓孩子尊重其他生命,不只是透過知識上的導,而是帶到現場,讓孩子感受到大自然的富與美好,甚至被這些人類未探索的神奇與奧祕而感動。

  而且重新看見大自然,親身接近與觸摸感受到這個活生生的世界,也可以彌補現今生活中太多的影音媒介所架構出的間接的或虛擬的世界。美國詩人惠特曼就曾說:「造就最好的人才秘密,就是在野外成長,與大地一起作息。」

  因此,從成立荒野保護協會,到在荒野裡成立親子共同成長的小蟻團、炫蜂團、奔鹿團,無非就是希望創造一個場域,讓大人與孩子都能同享自然的美好。

  總覺得生命裡最珍貴的東西都是不花錢的,而生活中最美麗的事物往往是看不見的回憶。

  我的雙胞胎女兒AB寶從小就在荒野裡成大,甚至到了高中時,每個沒有參加活動的假日午後,我們全家一起在住家後山長長的散步,也是居家生活中最溫馨的時刻。這本書大部分文章就是我們在散步途中隨意聊天,一起討論的紀錄,希望大家也能在自己的生活中與孩子一起在自然中成長。環境育不是了考試可以多幾分,而是了我們與所有生命一起共享這個美好的世界。

*作者序:〈這「親子手牽手遊自然」連續劇〉──李欣澄Alfa

  閱讀這本書就像欣賞一部名「親子手牽手遊自然」的連續劇,和諧和樂的畫面、極有育意義的對話、溫馨令人嚮往的親子互動……一切美好到令我忘了自己竟是女主角之一。不只一次被好友虧:「喔,A寶,你真聰明們父女的對話的是這樣!?」我總以:「恩~就像許多電影一樣,是Base on true story~」的說法回答。或許裡面的有些對話沒有發生過、或許我們沒有那嚴肅、或許或許……但是,書中討論的主題與場景,是確存在過的。

  也常有朋友語帶羨慕說:「好好喔,爸爸常帶們出去玩!」進入中學後,我們沒有很多機會大老遠去玩,但是,我們每週末會固定在家後面的步道散步。全家一起散步的時光,無疑會是將來我們最懷念的幸福時光。書中提及的畫面場景,幾乎都是在散步時發生的。其實不用特別到荒郊野外,在任何一塊綠意盎然的綠地、公園,也能發現自然的奧祕。

  小時候很喜歡看「魔法校車」系列繪本,書中那有著大波浪金頭髮的卷髮佛老師,總是帶領學生坐上魔法校車,探索這美麗的大千世界。在步道散步時,我常覺得我坐上了卷髮佛老師的魔法校車,大著雙眼,欣賞自然科學的奧祕。春,櫻捎來歡迎的訊息;夏,執著的背景音樂,蟬在枝頭賣力演唱;秋,山坡點綴著殷紅;冬,台灣山窗螢閃爍了微光……自然中永遠有發現不完的驚歎。

  不需要任何背景知識也能接近並愛上大自然,只是如果對多一些瞭解,會感到更驚奇。就像我們會因外表喜歡上一個人,如果進一步了解他的想法、個性可能會更愛他。「貓熊?熊貓?蚱竟是蝗蟲!爬蟲類生的卵沒有公母之分!螢火蟲的家?……」我們在書中討論了許多有趣的自然故事,爸爸用淺顯易的口吻,幫助我們與自然能有「更近一層的親密關係」。

  瑞秋卡森說:「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從中獲得生命的力量,直到生命的盡頭。」學校自然課本固然重要,如果再加上一些故事當佐料,我們或許能從中獲得繼續「考」下去的力量。歡迎與我們一起演出「親子手牽手遊自然」連續劇!

◎內容連載

【摘文1】

[蟬/生命]

7天或17年的生命,想選個?

【自然課浪漫單】

(1)配合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國小中年段/生命的多樣性-常見動物和植物

(2)關鍵字:蟬、週期蟬(17年蟬、13年蟬)、達爾文演化論、生存策略、冬蟲夏草

(3)延伸閱讀:

[影片]《小宇宙》

[書]《17年蟬之謎》,遠流

[小旅行] 新北市文山農場(02)2666-7512

 

幾年前的一個夏天都沒有颱風,數週的陽高照使得流經社區裡的溪流幾乎都已乾涸了。星期假日與讀中學的雙胞胎女兒AB寶在社區附近的步道散步,幸好滿山谷的蟬聲似乎帶來一絲涼的感覺。

「有松鼠!」A寶追著松鼠到路旁樹林裡,回來時手上拿著一隻透明的蟬。我們湊過去看,這是已振翅飛去的台灣熊蟬所蛻留下的蟬殼。土黃色的透明薄膜非常細緻地刻印下蟬的痕跡,栩栩如生,乍看之下還會以A寶手上停留的是一隻活生生卻透明的蟬呢?

地底蟄伏5年,地上只活7天?

A寶把玩著蟬,邊問說:「蟬的是在土壤底下5、6年,可是爬到地上,蛻變成蟬才活1個星期左右?」

我回答們:「沒錯們小學時,曾經帶著們觀察蟬羽化的過程,還記得?會叫的蟬是公的蟬,利用鳴叫聲吸引母蟬;等到交配後,母蟬會把卵在樹皮裡,蟬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沒多久就死掉了。樹皮裡的蟲卵到隔年春天下過雨才會孵化,一孵出小小的蟲,就掉到地下,馬上鑽到土壤裡;若鑽得慢一點,就會變成螞蟻的點心呢!這蟬的幼蟲就在地面下吸著樹根的汁液慢慢成長,過了5、6年,夏天的某個傍就會爬出地面,找到樹幹往上爬,等待蛻變羽化。」

B寶很快接著說:「我記得,當蟬從脫殼出來時,頭是向下倒掛著,腹部還留在殼裡面好久呢,等到全身都脫離殼,只用前腿著殼,翅膀伸展開時,一下子感覺變得好大隻喔!」

我接著告訴們:「蟬的種類有非常多種,有的在土壤裡只待1、2年,台灣的蟬大部分是5、6年,最神奇的是,美國有13年與17年的蟬呢!」

AB寶一起哇了一聲:「們的年紀比我們還大呢!麼牠們會在地底下久呢?太奇怪了?」

的確,這是一個非常奇特的現象,而且不知,幾十億隻的蟬,了17年後,在同一個時間從地底冒出,而且總是全部就集中在一個小小的區域裡。大1平方公里範圍內,有59億隻,算起來大是一個臥房大小就有500隻蟬從地下冒出來,同時在一起大聲鳴叫,想起來場面一定非常壯觀。

A寶好奇極了:「美國很多這種蟬?是不是每13或17年,美國就被蟬淹沒了?」

我回答說:「這種蟬並不算多,這些蟬稱週期蟬,在同一年冒出來的稱一個繁殖群,目前13年蟬只有3個繁殖群,也就是在13年中只有3年,在美國某幾個固定城市固定地區會出現13年蟬,至於17年蟬有12個繁殖群。」

喜歡追根究底的B寶追著問:「會變得這奇怪呢?而且13跟17好像都是質數耶?!」

尋找最佳的生存策略

我提醒們才剛剛讀過的達爾文演化論:「物種在漫長的演化過程裡,了存活下來,總會依照所處的地理環境,找一個最佳的生存策略。蟬是非常古老的物種了,兩億年前蟬的化石跟今天的蟬,外形看起來幾乎一樣,所以我相信美國的13年蟬跟17年蟬都是了適應環境慢慢演變成的。蟬一起出現,比較容易找到同伴配對,才能留下後代;而且一大堆一起出現,吃的敵人一下子也吃不完,就容易留下後代繼續存活。

B說得沒錯,13與17都是質數,質數的意思是除了一與本身,沒有辦法被其他數字除盡,任何數字若包含了質數,就會讓最小公倍數比較大,們與其他週期性的蟬一起混雜出現的機會就會較少,比較能保持自己族群個體的數目。

再加上13年、17年才大量出現一次,基本上不太可能會有專門以主食的天敵,因沒有任何一種生物可以專門等著們而等那久的。所以長期來說,們也比較安全。至於出現的那一年,對於附近的鳥來說算是打牙祭的機會。不過不管怎麼吃,食量畢竟有限,無論如何也吃不完這幾百萬、幾千萬,甚至幾億隻的蟬,所以們就能安全地交配卵,繁衍後代。如果們是斷斷續續出現的話,剛好能長期滿足鳥類的胃口,那順利留下的後代就會很有限了。」

A寶想想說:「蟬大就是採用古代戰爭的人海戰術?」

B寶:「除了蟬以外,許多生物也有所謂「大發生」,是不是一樣的策略?」

我笑笑回答:「那倒不一樣!有時候突然某個地區的蝴蝶,或某種特殊的昆蟲或物種的數量急劇增加,我們稱「大發生」。通常這與局部地區的生態失去平衡有關,比如因某種人或氣候因素,們的天敵減少,族群數量很快就爆增。不過這種突然增加的數量通常也無法維持,不久又會回復一個穩定的平衡狀態。」

B寶複誦著:「穩定的平衡狀態?」

我說:「就像17年蟬雖然一次出現那多隻,但是最後活下來的幾乎還是固定數量,並不會造成當地生態的壓力。自然界喜歡維持一個平衡穩定的狀態,所以們日常生活也是要如此,每天有讀書、休息、玩的時間,而不要考試前才臨時抱佛!」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邊聊邊走,不知不覺就回到家了,在門口到幾個從都市上山來拜訪鄰居的小朋友,A寶把蟬蛻送給他們,還現買現賣地當個解說員在講解著。我補充說:「蟬蛻還被當做中藥呢!把泥土洗乾淨,就給小孩子吃,據說可以讓哭鬧不止的孩子止住夜啼。」

一堆孩子異口同聲地說:「好噁心喔!」

我笑著說:「還有更恐怖的呢!蟬的幼蟲要從土壤鑽出來前,被一種稱蟬菌的生物寄生的話,就死掉了。蟬菌會長出地面,稱「蟬花」,是一種非常貴的中藥,也稱「冬蟲夏草」;意思就是在冬天時還是蟲,等到夏天時就變成草,可以熬煮成中藥。」

進入屋子,我拿出高中時自己班上發行的班刊《建雛》,封面上題的班級銘言:「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問AB寶:「們覺得在不見天日的地底十七年,換得七天的盡情高歌,這樣的生命如何?」AB寶聳聳肩,沒有回答。

過了半嚮,A寶說:「有些大器成的人似乎也很像是蟬的一生!」

B寶思索著:「我不喜歡蟬的生命樣貌,我喜歡爸爸剛剛說的平衡而穩定的生活方式。每天有小小的快樂,或小小的難過,每天有勤奮努力的時間,也能保有一點自在懶的時間。」

換上居家服,我邊做結論:「生物無法選擇們的生命樣貌,幸好人類可以決定我們自己想要的生活型態。所以我們除了要感恩,也不要辜負了上天給我們這偉大的天賦!」

【和孩子聊聊天】

1. 時候會運用像蟬這樣「以多獲得生存機會」的戰術?生活上或自然界有些現象也是採取這樣的方式?

2. 是否也認同「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人生態度呢?

【摘文2】

[蝗蟲/突變]

○生命總會自己找到出路

【自然課浪漫單】

(1)配合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國小高年段/生物對環境刺激的反應與動物行-動物的行

(2)關鍵字:全球暖化、蝗蟲、染色體

(3)延伸閱讀:

[影片]《蝗蟲過境》

[書]《達爾文的祕密花園》,貓頭鷹

 

春節假期中,AB寶難得輕鬆地一邊吃著炸年糕,一邊翻閱一疊疊平常沒時間看的報章期刊。A寶看著太平山飄雪的新聞,問:「不是說全球暖化怎麼這幾個月這?」

快趁機做個機會育:「地球的平均溫度的確是愈來愈高,但是全球暖化的影響並不是表示地球每個地區,每個時候都愈來愈熱。因地球長達數百年千年的穩定一旦被改變之後,從海洋的流動、氣流的變化,甚至南北極的氣候,都跟著改變調整,對人類而言,就是不穩定,也就是極端的氣候變化頻率會增加。像今年初整個北半球都非常冷,南半球卻因太熱水蒸汽增加而下大雨,造成大洪水。」當我想繼續解釋什是北極震盪,猜測不好考試會出,就被B寶打斷了。

蝗蟲就是發狂的蚱?!

B寶看著《國家地理雜誌》,訝異地說:「非洲蝗蟲災害造成農作物減!??現代還有蝗蟲?我以那是在歷史小說中,古代才會有的奇景耶?」

A寶也湊過來看:「是?小說裡常常描述蝗蟲多可怕多可怕?可是我們在荒野保護協會的自然觀察課程中,好像沒有解說員提過這種昆蟲呢?」

我看到們對蝗蟲感興趣,連忙從架子上找出探索頻道出版的有關蝗蟲的紀錄片準備讓們看,一邊解釋:「全世界各國的歷史記載裡,每隔一段時間,就傳來大批蝗蟲肆虐的消息,這種令人聞之色變的『蝗災』,似乎總是與饑荒、民不聊生連在一起。而且古往今來世界各地描述的蝗蟲過境都一樣,漫天遍野的蝗蟲,將一切東西全都一掃而空,包括所有植物或農作物,甚至牲畜,無一倖免。

只是忽然出現的蝗蟲,往往也忽然不見,數百萬、數千萬隻的蝗蟲,神祕地突然出現,也神祕地突然消失,找不到任何一隻活的蝗蟲,直到下一次乾旱災變,們再度猖獗。」

AB寶好奇得張大嘴巴:「那多的蝗蟲,到底到那裡去了呢?」

幾百年來,所有生物學家都此困惑,也想找出答案,一直到1921年,一位俄國生物學家才解開這個千古謎團。原來,蝗蟲就是蚱們是同一種昆蟲,一群群的蝗蟲是發狂的蚱

環境會造成生物形體、個性改變

如果把一群蚱養在子裡,讓們處在擁擠、彼此撞的環境下,們就會開始生變化!翅膀慢慢變長,原本土褐色的身體逐漸變得鮮,呈現鮮黃色甚至粉紅色,鞘翅上出現條紋和斑點,色甚至會深到變成亮黑色,的卵也比原來的蚱多很多。們原本溫馴的習性也變得不安、躁動、貪吃,於是本來只吃草葉的蚱,變成什都會吃的蝗蟲。

A寶更驚嚇了:「怎麼可能?我們學過生物,知道一個生物的形貌習性是受染色體的基因所決定的,是與生俱來的,怎麼可能從一個物種變成完全不一樣的另一個物種?又不是在拍電影,《綠巨人》或《美女與野獸》是虛構出的,我不相信實世界有這樣的事情」

B寶也回應:「蚱我們常常看到?很害羞,很可愛的昆蟲,怎麼會變成恐怖可怕的蝗蟲呢?」

我又從書架中翻出幾本《科學人》月刊想跟們解釋:「們說得沒錯,生物是由染色體裡的基因傳遞遺傳的訊息,我們頭髮什麼顏色,皮膚什麼顏色,的確是由基因所控制,但是決定某一個遺傳特性的基因並不是只有一組,而是有其他不同的可能,只是其他的基因被抑制住了,也就是所謂隱性基因。當生物遇到不同環境時,那原本被抑制的隱性基因活化成顯性時,就會有不同的樣貌呈現。」

環境會造成生物形體個性改變的例子,我們在蝗蟲身上看到了最戲劇化的例子。這也解釋了在旱災時特別容易生蝗災,因乾旱將散居各處的蚱蜢趕到少數找得到食物的山谷裡去,可是聚集多了,同類的推擠爭食,讓蚱變成蝗蟲。蝗蟲又可以在短時間內生大量後代,於是整個山谷裡層層疊疊堆滿了蝗蟲,在某個日子,們就飛向天空,形成了蝗災。

AB寶聽我解釋到這裡,還是半信半疑:「這太不可思議了!」

我笑著說:「其實像蚱變成蝗蟲這樣的例子很多,只是們沒有注意到?」

AB寶還是很狐疑:「?」

我提醒們:「有一些候鳥要遷徒時,不是跟們在繁殖地的外貌習性不同?我們其實也可以說,蝗蟲只是蚱蜢碰到無法存活的環境時,要遷徒到其他地區生活的階段性狀態;當們找到水草美,族群可以生存下來時,就會恢復成繁殖狀態的可愛蚱。也就是當們必須長途旅行時,當然要改變裝備,變得會飛,而且什東西都可以咬得動才行?」

到這時候AB寶總算才恍然大悟,願意接受這個神奇的現象。我下結論說:「們小時候看的電影,《侏羅紀公園》描述最後逃出去的公恐龍變成母恐龍時所留下的名言:『生命都會自己找到出路,』物種在面對環境變化時,總會演化出讓族群可以活下去的方法。」

A寶還是不死心:「公恐龍變成母恐龍?」

我一邊趕她們去浴室盥洗,要們上床睡覺,一邊說:「其實有些爬蟲類生的卵沒有公母之分,是視們孵化時卵周圍的溫度來決定們的公母呢!不過今天太了,們對這有興趣的話,下次再聊!」

【和孩子聊聊天】

1. 環境會造成生物形體個性改變,蚱發狂了,就會變成可怕的蝗蟲;人發狂的時候,會變成什呢?人是否可以控制自己不要發狂?

2. 除了文中提到的幾種動物,還能想到其他環境會造成生物形體個性改變的例子

 

:::本書簡介:::引用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43049

 

 

《遠見》2014年8月號 — 李偉文的退休進行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TCU7jJhHX4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聽書 的頭像
    聽書

    聽書 Reading by listening

    聽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