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再談《日本311默示:瓦礫堆裡最寶貝的紀念》
作者:陳弘美
--------------------------------------------------------------------------------------------------
導讀:旅日作家陳弘美,國際顧問、獨立電視製作人、禮儀專家。
災後曾經前進災區親手挖掘海嘯爛泥,記錄第一手災難實況的陳弘美說:「人,無法祈求天災不要降臨。但是,每一個人都有權拒絕文明的”非禮”!」
陳弘美說:
「311之後日本地震學研究所提出的最進步地球科學知識就是:『我們不知道地球』!」
「日本地質專家預測,30年之內,在南海的海溝將發生9.1級的地震,可行率達88%,而該版塊是接連臺灣北部的!」
(1)陳弘美:核災污染沒有所謂的5km、8km、20km、30km或100km的封鎖線!
(2)陳弘美:核災的最大心因就是「想定外」。
不管我懂不懂核能,都有表達想要保護自己生命財產安全的基本人權。
----------------------------------------------------------------------------
《日本311默示:瓦礫堆裡最寶貝的紀念》──
.天災機率人人平等,我們該用什麼態度來面對?
.同樣是災區,為什麼有個小漁村無人傷亡?有些地方卻連家人的屍首都找不到?
.為什麼最美麗的海岸漂浮著最多的屍體?
.日本電視公司新聞部如何在內部格鬥這場首次的浩劫報導?
.天災過後,為什麼銀樓的業績大幅成長?
.為什麼新幹線在9級強震中可以安然無恙?
.避難所的災民井然有序,非災區的居民搶購食品像在辦年貨,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日本人?
.為什麼核電在日本是兩大禁忌話題之一?
.什麼是「核電吉普賽」?
.為什麼311之後法官的表情從不屑轉成帶著敬意?
.為什麼發現鈽、超鈾的諾貝爾獎科學家在遺囑裡寫:「我是死神,給地球一個不該有的東西。」
.為什麼省電措施讓日本的年輕人與家人的關係改善了?
.日本前總理菅直人在九個月後揭露內幕?
.獲准回到核災區兩個小時的居民,每個人在小小的袋子裡都裝了什麼?
*以上摘錄自《日本311默示:瓦礫堆裡最寶貝的紀念》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