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生活好 EZ|蘭陽走讀】

宜蘭老宅巡禮~蘭城的古往今來

—看見蘭陽風華的吉光片羽

地方文史工作者林耀祖 X 彭瀞儀

筆耕不輟熱愛創作的地方文史工作者林耀祖,曾經二度獲得蘭陽文學獎(民間故事組佳作、第三名)的肯定,專攻民間故事書寫的他有感於作品的歷史根柢不夠堅實,因此特別到社區大學上「宜蘭通」陳進傳教授的「宜蘭史料與史學」課程。

一年後,林耀祖進一步報考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碩士班,並且成為社大「宜蘭史料與史學」課程的共同授課講師,以及由陳進傳教授主持之「宜蘭市寺廟文物普查計畫」的協同主持人。

從基隆關稅局花蓮分局蘇澳派出課股長、書寫創作到投身地方文史工作,林耀祖更在一次又一次的田野調查中發現自己樂此不疲的興趣,並且透過「宜蘭老宅 巡禮~蘭城的古往今來」的撰述記錄,帶領有興趣的民眾走訪宜蘭老街,傳承地方文史之美。

在今天的訪談中,老師為大家簡介導覽了「陳金波宅」、「黃再壽古洋樓」、「鍾何祠堂」、「黃阿西老宅」,邀請大家跟著老師提供的照片與介紹[註2],一起穿越時空發思古之幽情,在歷史長河中一次一次看見蘭陽風華的吉光片羽。

【生活好 EZ|蘭陽走讀】請聽:「宜蘭老宅巡禮~蘭城的古往今來」—看見蘭陽風華的吉光片羽_地方文史工作者林耀祖 X 彭瀞儀

 

聽書|來賓

 林耀祖

 宜蘭社大「宜蘭史料與史學」班合開講師

 現職:地方文史調查與撰寫

 學歷: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系碩士班碩士

 經歷:陳進傳教授主持之宜蘭市寺廟文物普查計畫,擔任協同主持人職務

 

圖文、

林耀祖提供

宜蘭老宅巡禮蘭城的古往今來

陳金波宅(今之合盛太平)

 圖1、老宅外觀洗石子與淺綠十三溝面磚

 圖2、老宅走廊的木格子門窗

 圖3、一樓的木隔間掛號室

 圖4、二樓的和式房間

 圖5、二樓客廳的蜂巢磚 

 圖6、古早年代的三門灶

黃再壽古洋樓

 圖1、房屋全景與半月型透氣孔

 圖2、棕櫚葉柱頭的立柱

 圖3、實木樓梯

 圖4、日式地板與天花板

 圖5、葉瓣裝飾拱型窗

 圖6、圓形窗

鍾何祠堂

 圖1、鍾何祠堂外貌

 圖2、鍾何祠堂

 圖3、鍾何祠堂步口廊

 圖4、鍾何祠堂鍾德合

 圖5、鍾何祠堂花磚

黃阿西老宅

 圖1、三樓架構

 圖2、年久失修的老宅

 圖3、虎邊護龍樣貌

 圖4、拱門、葉片檐口飾帶的磚牆

 圖5、古典式之窗戶

 

附註、

[註1] 宜蘭古宅,興建時間於50年以上~百年之久。

[註2] 林耀祖老師宜蘭古宅導覽解說

〈陳金波醫師宅〉——文/林耀祖、圖/潘淑敏

 1.地點:宜蘭市中山路三段145號

 2.建造日期:昭和5(1930)年

 3.代表人物:陳金波醫師(1889-1961)

 4.形式:日式洋樓

 5.陳金波醫師簡介:

    陳金波,字鏡秋,號雪峰,出生於宜蘭員山(今宜蘭市雪峰路),台大前身之台灣總督府醫學校畢業,曾赴日本習醫,1919年9月回宜蘭開業行醫。醫事之餘,曾兼任宜蘭街協議會員與宜蘭街副街長,並擔任台灣文化協會理事,積極參與社會運動,多次追隨蔣渭水巡迴各地演講活動,曾任任民眾黨中央執行委員;1935年,擔任宜蘭街與台北州協議會員,以及宜蘭第一、第二水利組合評議員等。

    戰後初期,陳金波被指派為代理市長,維持治安,穩定了當時的工商買賣秩序。1947年,228事件發生,3月,聽聞國軍從蘇澳登陸,陳金波率員至蘇澳與國軍溝通,請其勿沿途掃射,和平進駐宜蘭。1955年,擔任「宜蘭縣治協進委員會」主委,一生積極參與地方事務,其建議頗受敬重,具影響力。

    此外,其自幼學習漢學,擅長詩文。長大後,特別關注漢詩推廣,曾擔任仰山吟社社長,其詩作《觀風閣詩集》,由陳麗蓮編輯,宜蘭市公所發行。

 6. 老宅簡介

    陳金波醫師老宅,建於1930年,1955年由陳醫師家買下,並將經營近40年的太平醫院遷移至此,交給兒子陳熙春醫師接手,醫館歇業後,於2013年曾出租給「合盛太平」咖啡館。2019年7月由「飛魚食染」進駐,販售鹽滷豆花等品項,後來冬山店因冬山市場整修停業,2023年1月宜蘭店同步暫歇

    1930-1940年代,為了爭取宜蘭升格為市,官方進行街道拓寬,中北大街(今中山路)兩側原有大正時期的木造街屋,全部為昭和時期的現代建築所取代,當時房屋流行以洗石子搭配國防色系(淺綠色)之十三溝面磚,於是在中山路上幾乎是所有街屋均為這種樣式,而陳金波宅自也不例外

    老宅在中山路旁,正面的門面為木造窗框與原木門扇,外罩鐵窗。一樓為看診與掛號的空間,和一個古董電話室,木隔間空間,古色古香。二樓為住家,牆面上延續外牆布紋面磚,隔間則以檜木為主。在一樓通往二樓的樓梯,以檜木扶手配置白色磁磚。二樓地板則是當時流行的的蜂巢磚舖砌而成,由四色三角花磚組成的拼貼造型,加上四邊飾條,宛如一幅波斯地毯,與客廳旁的和式榻榻米隔間相襯,頗見典雅精緻。而原貌保留的傢俱,裝飾著掛在客廳一件件的塑像和獎牌,可以見識陳老醫師的非凡人生。另外有一靠窗空間,為陳家文物陳列室,此區地板有四個層次組合而成,而地板外層與樓梯和二樓窗台牆面有螺鈿鑲嵌,浮現貝殼亮光,別有一番海洋風味。

   客廳隔壁是廚房與衛浴空間,廚房內有貼著白色磁磚的流理台,還有一座古早年代的三門灶,為磨石子造型,灶上還有一口鐵鍋,令人驚豔。而一條白綠相間的馬賽克走廊,是通往浴室的通道,浴室空間不大,卻以灰色磨石子製作盥洗設備,兩個洗手台,小巧玲瓏,頗具巧思。

  參考資料(此略)

黃再壽古洋樓——文圖/李春榮、林耀祖

 1.地點:宜蘭市新民里昇平街12巷12號

 2.建造日期:昭和5(1930) 年

 3.代表人物:黃再壽之宅第

 4.形式:近代建築洋樓

 5.黃再壽(1897-1948)簡介

    黃再壽,出生於明治30(1897)年,16歲時,就讀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由於父親黃廷勳去世,乃中輟退學回宜蘭,幫助兄長黃鳳鳴、黃再忠經營家族事業。有兄長的支持,黃再壽得以一展長才,除本業土地拓墾外,企業觸角更延伸於赤糖、製酒、製油、林產與交通業等,陸續擔任包括宜蘭溫泉、蓬萊興業、蓬萊物產、台灣製林、宜蘭農產工業、蘭陽澱粉、蘭陽乘合自動車等株式會社社長,商業營運地點遍及台灣北、中、南各處。當年黃家的振和商行在粗坑、再連、內城、大湖等處,擁有田園180甲,佃人60餘人,業佃相處和諧,傳為美談。

    黃再壽從大正13(1924)年宜蘭街協議會員起,長年擔任民意代表,為民喉舌。昭和3年(1928)台北州協議會員。昭和11(1936)年台北州會議員,當年並推動宜蘭街改制為宜蘭市。

    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台北州,黃再壽被派任為代理宜蘭郡守。1946年8月,黃再壽與盧阿山、李建興、盧纘祥等人籌組台北縣商會,被推舉為理事長,並以台灣商業團體代表身分赴南京參加全國商業大會。1948年4月,腦充血症,逝世於台北市。

 6.黃宅歷史沿革

    日治時期,宜蘭市中北街、南門街及康樂街一帶,甚為繁華熱鬧,到了日治中期,該區的街道店面,走向近代建築風格,騎樓式迴廊洋樓,逐漸取代早期的合院式平房,並且引進洗石子牆面,雕琢出巴洛克式的建築風潮。黃再壽宅第也於此時建造,更是引領風騷,飾面格外豪華氣派。

    90年代,黃家族人出售古洋樓,為南館市場內簡姓商人購得,由於洋樓建造於市場內,道路未曾拓寬,外觀保存良好,可以一窺宜蘭當時的建築風貌。

 7.建築特色

    黃家洋樓,在其大門入口處雨庇,有一座飾有棕櫚葉柱頭的獨立柱,十足的洋派建築;大門龍邊設置拱形葉瓣裝飾實木玻璃窗,虎邊則配置西洋幾何線條圓形窗。牆面分成牆基、牆身與樓頂三段,在段與段間作有水平線腳收邊,並以色彩作為面飾,灰色牆基,紅色牆身,白色樓頂。外牆牆基,為與牆面寬度等比例一體成形之立面,類似傳統建築外壁常見之「櫃檯腳」裝飾,使整體建物有西式外貌外,亦兼具漢人傳統建築的韻味。

    牆基下方的換氣口為月眉造型,則顯示出室內的和式木造結構。而室內架高的木質地板,配合木構樓梯,木作隔間,與矩形式樣的平格天井,以傳統日式木作風格,置入西方的洋樓內,有日式隔間的典雅,也有西洋建築的堅固耐用,顯現出黃家古洋樓在近代建築風潮裡華麗登場,而今更留下一個完美的見證。

 參考資料(此略)

鍾何祠堂——文/林耀祖

 1.地點:宜蘭市幸福路78號

 2.建造日期:大正10(1921)年

 3.代表人物:鍾朝宗、鍾壽攁

 4.形式:磚造合院祠堂

 5.簡介

    鍾何祠堂是何秋金(母)與鍾養(父)之子鍾朝宗(鍾阿宗)、鍾壽攁(鍾阿壽)兄弟所建。早年何秋金與鍾養合力經營鍾德合碾米廠,由何秋金執掌財務。何秋金熟稔各種新興金融工具,如支票、地契等,並以地契向銀行貸款,購入米糧,有賺錢後,也選購田產,遍及壯圍、員山、礁溪、頭城、冬山等鄉鎮,使「鍾德合碾米廠」逐漸發展成為宜蘭最大米商。

 6.歷史沿革:

    鍾何祠堂,建於大正10(1921)年,當時聘請大小木作師父居成師、火東師火西師及剪黏匠師阿元師興建。

    鍾何是由鍾(男)、何(女)兩姓並列的祠堂,與漢人家族男系為主的祠堂相較,頗為特殊。而早期家族間為了彼此照應,各房親屬會聚居一起,並以家廟為核心,各房則依次建築護龍,形成以祠堂為中心多重護龍格局。

 7.建築特色

     正身有七開間之廣,設有步口廊與凹壽,大門門檻上有「鍾德合」字樣,兩旁門楣有泥塑;左護龍還保有一段原始立面,為金包銀之斗仔砌外牆,搭配群堵與水車堵的花磚牆,可想見當年的精雕細琢。

    祠堂坐東北朝西南,由於1970年代的道路開闢,硬生生把左右護龍摧毀,殊為可惜。

 鍾何祠堂外貌

 鍾何祠堂步口廊

 鍾何祠堂鍾德合

 鍾何祠堂花磚

〈黃阿西老宅〉――文/林耀祖、圖/楊基山

 1.地點:宜蘭市西後街5-12號

 2.建造日期:約建於西元1910–1920 年間

 3.代表人物:黃阿西、黃阿北兄弟之宅第

 4.形式:磚造洋樓

 5.簡介

    位於西後街的黃阿西老宅,為黃阿西、黃阿北兄弟之宅第,建於日治時期,為當時宜蘭街重要地標。

 6.歷史沿革

    黃家大宅建築於大正初期,主人黃西、黃北兩兄弟為宜蘭富商,兄黃西於前落龍邊經營土礱間(碾米廠),商號「德興」;弟黃北於前落虎邊經營雜貨,商號「德合興」,據稱為當時宜蘭街首座3層樓建築。

    戰後,黃阿西老宅由於西後街道路拓寬、建築物年久失修、及族人售出店面等因素,使得前落已遭改建,「德合興」與「德興」均已見不到原貌,目前僅存後落及虎邊護龍之一部份仍保有原貌,卻也陳舊不堪。

 7.建築特色

    配置上為「口」字形式,前落為2層樓商店,後落為3層樓之住宅及公廳,前後落間有中庭,內有古井一座。兩側護龍為2層式建築,建築風格為帶有洋樓式風格之磚造屋,紅磚組砌之牆面,飾以洗石子橫帶,女兒牆下之葉片檐口飾帶、古典式之門窗及牆面彩磁等。而細部上亦可見到傳統之剪黏花飾及泥塑博古架,另外在後落步口廊邊側,還有以大陸福杉製成之通樑、通橢等傳統式架棟屋。

    整體來看,在街店後方之黃家大宅與中庭,儘管老舊,仍依稀可窺見豪門宅第之氣勢,可惜建物未能妥善保存,除了塌毀嚴重外,增建的店面亦破壞了原貌,現在僅能由後落的牆面,來想像當時黃宅之華麗場景。

 參考資料(此略)

宜蘭老宅巡禮__橫.jpg

林耀祖老師2.jpg

林耀祖老師_裁邊.jpg

宜蘭老宅巡禮〜蘭城的古往今來 - 林耀祖_230427_4

宜蘭老宅巡禮〜蘭城的古往今來 - 林耀祖_230427_1

宜蘭老宅巡禮〜蘭城的古往今來 - 林耀祖_230427_2

宜蘭老宅巡禮〜蘭城的古往今來 - 林耀祖_230427_0

宜蘭老宅巡禮〜蘭城的古往今來 - 林耀祖_230427_2

陳金波宅_圖1、老宅外觀洗石子與淺綠十三溝面磚

陳金波宅_圖2、老宅走廊的木格子門窗

陳金波宅_圖3、一樓的木隔間掛號室

陳金波宅_圖4、二樓的和式房間

陳金波宅_圖5、二樓客廳的蜂巢磚

陳金波宅_圖6、古早年代的三門灶

黃再壽古洋樓_圖1、房屋全景與半月型透氣孔

黃再壽古洋樓_圖2、棕櫚葉柱頭的立柱

黃再壽古洋樓_圖3、實木樓梯

黃再壽古洋樓_圖4、日式地板與天花板

黃再壽古洋樓_圖5、葉瓣裝飾拱型窗

黃再壽古洋樓_圖6、圓形窗

圖1、鍾何祠堂外貌.jpg

圖5、鍾何祠堂花磚.jpg

黃阿西老宅_圖1、三樓架構

黃阿西老宅_圖2、年久失修的老宅

黃阿西老宅_圖3、虎邊護龍樣貌

黃阿西老宅_圖4、拱門、葉片檐口飾帶的磚牆

黃阿西老宅_圖5、古典式之窗戶

照片提供、

宜蘭社區大學

林耀祖

 

撰稿&製作、

彭瀞儀

 

播出日期、

2023.05.25

 

{聽書}隨時聽

YouTube|https://reurl.cc/VLX3EZ

     專|https://reurl.cc/01ODKM

聽      書|https://reurl.cc/LAd0a9

Castbox |https://reurl.cc/eD89km

 

{飛碟聯播網}隨時聽

ios|https://reurl.cc/gzYKOz

android|https://reurl.cc/aNx2OY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聽書 的頭像
    聽書

    聽書 Reading by listening

    聽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