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好EZ|蘭陽走讀】
我的家鄉值得有一間書店
文邑二手書店林冠旻 X 彭瀞儀
書市冷淡,根據文化部統計,國人2015年每人每年平均閱讀8.5本書;到了2018年,只剩下4本書,每人平均花費不到700元,青睞類型明顯集中在文學小說、觀光飲食、心理勵志與宗教三大類。
財政部統計,臺灣2010年紙本書銷售額有367億元;到了2016年,銷售額只剩一半。這十幾年下來,臺灣消失的書店超過400家。業界分析,問題出在電子產品興盛、少子化、讀書風氣越來越淡。
*
2020年COVID-19疫情席捲全球,當時就讀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四年級下學期的林冠旻,毅然決然掏出所有積蓄毅回到故鄉羅東創業,在學區開了一家二手書店,書店裡全是歷史、人文、哲學、藝術類的書籍。
經歷雪隧通車前後的城市劇變,冠旻在北上就讀大學之前,曾經討厭宜蘭,認為宜蘭沒人關心文化,讓宜蘭變得醜陋。但大學四年的史學研究訓練,讓她摸索出改變家鄉的契機與方法,冠旻決定「為只有文具行的故鄉開一家書店」,期盼藉由書店的特殊空間,帶動思考與對話,進而帶來改變。
心繫終極關懷的林冠旻輕描淡寫卻捨我其誰地說著,「我是無牽無掛的無產階級,最能承擔所有後果,所以就回來開店了。」理想與現實的拔河?書店營運如何維持?如何串連更多年輕人認識自我、關心家鄉?
看著冠旻的照片,我想到了漫畫家阮光民的作品《用九柑仔店》……。
請聽【生活好EZ|蘭陽走讀】我的家鄉值得有一間書店_文邑二手書店創辦人林冠旻 X 彭瀞儀
聽書|來賓、
林冠旻
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畢業。
文邑二手書店創辦人
《加禮遠》雙月刊主編、發行人
文史工作者
專欄作家
《羅東年輕人的鄉愁》行動展演創作者、表演者。
文邑粉專👇(談青年培力)
https://www.facebook.com/109706033929681/posts/345261657040783/?d=n
蝸牛式粉專👇(第二刊的主視覺)
https://www.facebook.com/103380788548817/posts/188255093394719/?d=n
照片提供、
林冠旻
撰稿、製作、
彭瀞儀
收聽{聽書}
Podcast|https://reurl.cc/dxDo7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