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蘭陽走讀】

打那美的生命之水:冬山鄉永美社區

永美社區發展協會常務監事游建同 X 彭瀞儀

蘭陽走讀走讀蘭陽,今天發思古之幽情,一塊兒走訪打那美渡船頭,神遊半個世紀之前只有50幾戶的冬山鄉永美社區,為大家導覽的是冬山鄉永美社區發展協會常務監事游建同。

永美一帶,清朝時名為「打那美庄」,根據〈打那美渡船頭 解說牌誌〉:「位於永美鎮安宮後方之北富八仙排水,即為舊時平埔族聚落藉由渡船載運物資之一條古運河道(水路船運中心)。渡船頭上游為龍目井地下自然湧泉,經由八仙圳、冬山河往五結清水大閘門卸貨碼頭,全程約13公里,在火車未開通時,居民以帆船或鴨母船載運米穀食糧等,順沿著利澤上游與當地居民換取民生物資,過著勤儉樸實的生活。」

至於何以名為打那美?游建同解釋:「有一說是居民都在渡船頭附近等候拿米......因而名之為等拿米(閩南語)」

撫今追昔,現有1400戶、3740人的永美社區,「50幾年前,這裡只有50幾戶人家,居民聯外交通全靠北富八仙排水,一艘竹排仔就能從打那美通往冬山河,最北還可以行駛到臺北港。」游建同說。

除了結合長照2.0的關懷據點、長青食堂以及社區農場,經過社區資源調查的盤點,永美社區發展協會108年訂出了新的努力方向,要在人口老化、新興移民大量移入的結構下,透過社區歷史底蘊的發掘與型塑,凝聚社區向心力!

永美的渡船頭,打那美的生命之水,自龍目井湧泉汩汩川流源源不絕,低吟著一代一代人的生命故事。

請聽【蘭陽走讀】打那美的生命之水:冬山鄉永美社區_永美社區協會常務監事游建同 X 彭瀞儀

 

附錄、

〈打那美渡船頭 解說牌誌〉

臺灣清治末期,打那美地區為一街庄,稱為「打那美庄」,1901年(日治明治三十四年)11月,廢縣廳改設二十廳,該庄隸屬於宜蘭廳。

位於永美鎮安宮後方之北富八仙排水,即為舊時平埔族聚落藉由渡船載運物資之一條古運河道(水路船運中心)。渡船頭上游為龍目井地下自然湧泉,經由八仙圳、冬山河往五結清水大閘門卸貨碼頭,全程約13公里,在火車未開通時,居民以帆船或鴨母船載運米穀食糧等,順沿著利澤上游與當地居民換取民生物資,過著勤儉樸實的生活。

古運河百年來的容貌與自然景觀隨著時代變遷,顯露出先民與自然爭地的辛勞,如今不復當年繁華景象,願追隨先人篳路藍縷的足跡,探訪「打那美」意境,眾裡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映入眼簾間,夕陽餘暉與昔日渡船橋頭相互輝映,找回漸被遺忘痕跡與渡船文化。

社團法人冬山鄉永美社區發展協會 製 民國109年9月

 

受訪者、

永美社區發展協會常務監事游建同

打那美的渡船頭_橫.jpg

2.jpg

打那美渡船頭1.jpg

打那美渡船頭2_1090926.jpg

打那美渡船頭3_牌誌_1090926_3.jpg

6_渡船頭解說牌.jpg

3_永美社區卷軸_90x180_定稿版.jpg

50年前永美農村樣貌手繪圖.jpg

4_關懷訪視.jpg

7_社區農場.jpg

照片提供

永美社區發展協會常務監事游建同

 

收聽{聽書}

FB|https://reurl.cc/pmo5Dl

Blog|https://reurl.cc/l0lDWY

Castbox|https://reurl.cc/OXzvNX

SoundOn|https://reurl.cc/g8xDyN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聽書 的頭像
    聽書

    RIBRE DE VOLER 聽書-彭瀞儀

    聽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