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數隻數隻:另類爆笑的動物行觀察筆記(2版)

作者:張東君(蛙巫婆)

繪者:唐唐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4-11-01

------------------------

導讀:作者張東君(蛙巫婆)

      

內容簡介

 外號「蛙巫婆」的張東君從小生長在充滿動物及究者的環境中,在耳濡目染下,4歲時就決定自己將來要當動物學家。周遭的大人們,總會以各種言引導去發現動物的有趣、可愛之處。而這些跟動物有關的知識,大都不是從書本上讀到的,而是從生活中的觀察、從被蛇嚇的等等經驗中體會到的。

 來說,動物就像是水或空氣,是不可或缺的生活要素。大家都說「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熱愛的毛毛蟲自然也想要給好朋友看看……。只是通常朋友都不太領情。那,只好退而求其次,只講有趣的動物故事給大家聽囉。

 張東君曾在臺北市立動物園的「創新」比賽中,以動物造型的創意點獲得首,因為她相信可以用「吃」來加深記憶、用「五官六感」來學習動物知識,這應該可以說是蛙巫婆熱愛動物的極致展現

 本書中除了勁爆笑、不人知的動物觀察祕辛外,還有千奇百怪的動物食譜做法,想要體驗靈長類專用的猴米糕口感?想知道樣揭發吃鴨子飼料的紅鶴犯人?如何製造讓刺蝟之瘋狂的健康步機呢?……只要照著這本巫婆祕笈調製,這些困惑保證會迎刃而解!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張東君(文字)

  科普作家、推理評論家。臺大動物系學士碩士、京都大學理學究科博士班結業。曾經擔任公共電視節目《奇妙的動物》主持人。現任臺北市立動物園保育育基金會祕書組組長,餘暇從事科普寫作及翻譯、口譯等。

  博士論文將近脫稿時電腦遭到雷擊,震撼過度認獲得神,決心從事科普工作傳達究者及動物們脫線卻實的一面。著有《動物勉學堂》、《是誰把驢子變斑馬?》、《象什……》、《爸爸是海洋魚類生態學家》等,目前著譯作一百零五本,目標著譯等身。第五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少年組特別翻譯類得主。

 ○唐唐(畫)

  本名唐壽南,很多人以是個寫書法的ㄅㄟㄅㄟ,所以之後就用「唐唐」名發表作品,但是這回有人卻以是個女生,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點是他畫了很多各式各樣有趣的圖。

  繪本作品《喜歡》、《短耳》和畫作品《晴空小侍》以溫馨可愛的角色和充滿巧思的構圖,風靡大小讀者受到熱烈歡迎。《喜歡》、《短耳》目前已發行日文和韓文版。作品曾入選加泰隆尼亞畫雙年展、金蝶獎插畫類榮譽及亞洲繪本原畫雙年展榮譽的肯定,也多次入選義大利波隆那兒童書展臺灣館推薦畫家。

 ○自序:〈巫婆就是這樣的〉──張東君

  經常會有人問我何要稱自己蛙巫婆」?其實這也沒什,只不過是了一些不足外人道也的無厘頭原因罷了。

  一、笑聲很詭異,可以一個人咯咯笑、嘰嘰笑、嘿嘿笑、哈哈笑,笑個十幾分鐘不停、靜。

  二、生日離萬聖節很近,從小就喜歡收集跟巫婆有關的東西,還曾經特地去波士頓近郊的女巫(Salem)「朝聖」過。

  三、「年輕時」曾經用「人」的股骨標本追打男生,於是被稱「小巫婆」。

  四、在救國團帶金門戰營時,因把及腰長髮成許多根小辮子,而被稱作「蛇魔女」。但是回頭想想,自己並沒有梅杜莎般能把人變成石頭的美貌,所以還是當巫婆算了。

  五、巫婆沒有年齡限制、也不限定有沒有配偶對象。不像公主,一定會被問「王子在?」或是「何時升格成皇后?」當巫婆,在各方面都很方便。

  六、巫婆可以隨心所欲的做任何事情,可以幫助人,也可以惡作劇。即使亂出點子惡,朋友通常也會以:「呀,巫婆就是那樣的!」一句話就輕易原諒始作俑者。

  七、我喜歡毛毛蟲、蜘蛛、蝙蝠、蛙、蟾,又是天蠍座的,全部都是巫婆的好朋友耶!

  八、還有還有……,理由是數也數不呀。

  當我到京都大學念書以後,在動物學室中大多數人的稱呼,都是以「動物+姓」的方式組成的,所以我就是「蛙張」。後來開始在「蛙學堂」網站中寫跟蛙童書繪本有關的文章時,看到主持網站的學長姐分別是蛙王子和蛙公主,就很理所當然的把自己稱為青蛙巫婆!就是這簡單。

  大家在看故事書時,不是很常看見巫婆站在一個大鍋前面熬煮什怪東西?誰曉得鍋裡煮的是救人的萬靈藥,還是能把王子變蛙、南瓜變馬車的魔藥呢?所有的解答,都存乎巫婆的一心。而我從事推廣科普育時,也很常用一些看起來毫不相干的事物來帶出我想介紹的主題。我最喜歡的講題之一,是「如何分辨粉圓與蛙卵」;而以「吃」來加深記憶、用「五官六感」學習動物知識的魔法廚房,應該可以說是蛙巫婆的極致!事實上,當我於2005年的秋天在澳洲參加動物園界的會議時,以「動物魔法廚房」題所做的報告,還的是大獲好評,不但全場拍手吹口哨,還有許多動物園和水族館都說也要在自己的館中,以魔法廚房引子辦活動呢!

  我從小生長在充滿動物及究者的環境中,在耳濡目染下,4歲時就決定自己將來要當動物學家。對我來說,動物就像是水或空氣,是不可或缺的生活要素。然大家都說「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我熱愛的毛毛蟲自然也要給好同學看看……。只是通常同學都不太領情,我只好退而求其次,只講有趣的動物故事給大家聽囉。

  這本《動物數隻數隻》是《蛙巫婆動物魔法廚房》的增訂新版,不僅新增了數篇文章與手繪圖,內容也根據時事有所進化調整。新書名更加符合我老是數個不停,不但看到蟲魚鳥獸就數數有幾隻,在路上書上看到動物圖也會數數手指趾畫得對不對、隨時隨地考考旁人知不知道蛙有幾根趾,弄到現在周圍的人在看到蛙飾品圖像都會數隻數隻。對了,這本書中附有36道食譜,對了,這本書中附有36道食譜,是用來「正向回饋」、增進大家對動物的認識用的。不過要是的聯想力太富的話,就請在看文章之前,先把做出來的食物吃掉!巫婆之所以被稱「巫婆」,還是有的道理存在的。嘿嘿嘿!

  我要藉此機會感謝林曜松老師及生態究室的諸位夥伴,讓我在念動物系與動物所的期間有非常「五味雜陳」但卻也色香味俱全的日子。也要謝謝劉小如、張文亮、李家維3位老師和傅娟女士的妙文推薦。最後,當然也要對「於公於私」都在當開路先鋒,讓我不必披荊斬棘就走在動物這條路的老爸以及作後援補給的老媽,致上最深的謝意。

 ○推薦序一:〈期待臺灣未來的杜瑞爾〉──劉小如(本文作者長年從事鳥類究,並推動鳥類及自然資源保育工作)

  我知道東君曾經在臺北市立動物園的「創新」比賽中,以做動物造型點的創意活動得到首,所以書中不僅有好玩的食譜,更有意思的是,每個食譜前面都有一段有趣的動物故事,這些故事本身富到可以獨立成一本書;而食譜也有足的趣味讓大人、小孩想去嘗試,加上充滿童趣的畫把食物和故事中間的聯想鮮明活潑地集結在一起,果好像出現了「魔法」的氛圍般,令讀者不自覺陷入其中!

  這本書中的故事大部分發生於臺北市立動物園,有少部分則是東君讀書時的經驗,書裡對各種動物的描述,多半是一般書本裡不會涵蓋的角度,因這些內容必須是長年和動物相處的人才有機會發現的,例如誰想到過穿山甲也會流鼻水?看到大象玩輪胎、或者長臂猿想騎山羌,山羌聰明地讓長臂猿倒在地上,誰能不莞爾一笑呢?對一個喜歡動物的人來說,這本書是非常好的休閒讀物;對於想給孩子說故事的人而言,更是十分獨特有趣的故事讀本。

  東君出身於科學世家。當年林曜松授和我是的碩士論文指導授,在兩年的碩士究生訓練裡,我們專注於培養思考和野外調的科學性以及論文撰寫的嚴謹度,誰想到從日本求學回來後出版的第一本書不是科學報告,而是記錄在日本求學經驗的《動物勉學堂》。不過,讀這本書讓我有驚之感,不但一口氣看完,一路更忍不住微笑或大笑,闔上書以後感覺好慶幸我們當年的努力並沒有扼殺的幽默感,也沒有曲了輕鬆流暢的文筆。之後的作品更一再地展現說故事的才華。

  本書並不只是有趣的動物故事和食譜而已,東君在書中不忘以幽默風趣的文字引導讀者應該對動物負責,不要任意棄養自己飼養的寵物,並傳遞正確的保育理念。現代的讀者每天都可以在電視上或印刷品裡看見動物的影像與故事,但是書中更楚地展現出每隻動物都是有個性、有喜好、有病痛的生命,不只是養在那兒供人閒暇時去觀察消遣的對象而已。

  英國有一位知名度遍及全球的作家傑洛德˙杜瑞爾(Gerald Durrell),是我非常崇拜的說動物故事高手,他對野生動物保育的貢獻,讓他得到很多國際大的肯定,而他和野生動物互動的經驗也成他說故事的題材。張東君的寫作風格讓我聯想到這位動物故事大師,除了幽默的文筆,展現了富的聯想和巧思,相信我們今天看見的,應該就是臺灣未來的「傑洛德˙杜瑞爾」。

 ○推薦序二:〈們,從們的食譜開始〉──張文亮(本文作者現任臺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授)

  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動物學書籍,作者幽默的描述,使人看了第一頁,就會手不釋卷地讀下去。作者的文筆帶著歡愉,使人閱讀的心情愉快,能使小讀者增長知識;老讀者變年輕。原來喜悅可以感染,閱讀可以使人回轉像孩子一般。

  書中描述許多可愛的動物,如猴子、企鵝、紅鶴、蛙等,作者藉由實地的觀察,瞭解其營養需求,配製有趣、有發性、可食用的食譜。還用心烹調而成,拍照呈現,深具科學創意與手作的實踐。作者像是專業可愛的探險家,引導我們進入野生動物鮮人知的一面;又透過細膩的文字描述,使人瞭解人工輔助動物的需求、營養、心理與行,能給動物帶來什幫助。

  動物園存在的目的在於育、究與保護,作者不僅擁有究野生動物的專長,還具有動物園的管理專業,本書將動物園的知識做如此優美的轉化,是本一流的科普普及與分享的材。書中提到猴子需求黃豆,小蝙蝠需求麵包蟲,企鵝需求南極冰魚,糞金龜需求巧克力,紅鶴需求甲殼類的小蝦、小蟹等,都深具發,令人捧讀再三,使人莞爾。

  原來動物園不只給人參觀,還具有給食物的邏輯、照顧的學問、動物行的瞭解,並給人深思生物存在的價。近代有人認已保育野生動物,注重其棲地保護,關懷其遷移空間的需求,還需要將動物放在動物園?我們必須瞭解正確動物管理的知識,才能有個持平的立場來回答。動物園是個低逆境的野生動物觀察所,給人一個直接的窗口,來認識動物的存在與價,與保育不抵觸--也許這是本書深度的呼籲。

  至少,願喜愛糞金龜,從們的食譜開始!

 ○推薦序三:〈動物、寵物一念間〉──李家維(本文作者現任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授、科學人雜誌總編輯)

  相對於我們這些常手足無措的龐大寵物迷,東君是含著金湯匙出生,又一輩子活在天堂裡。家的老太爺是前中央究院動物究所的所長,臺灣主要的動物學者幾乎都是父執輩的叔伯或弟子們。東君在臺灣大學的動物系、動物究所念書,畢業後又在臺北市立動物園工作,有此際遇的人,世間幾稀!可慶幸的是,東君努力寫了這本好書,來回報諸多羨而妒的眼神。

  人之何以人?這會有說不完的定義,我要提其中的兩項,一是蒐藏慾,一是養寵物。我曾到西安去,參觀了陜西考古究所,密室裡擺放著新掘出來的戰國貴族墓葬,幾十件銅和玉器都是2,500年前的精緻寶物,但是另有件玉豬龍格外醒目,那是紅山文化的典型,想想當時的西北人,竟然已在蒐藏更早上3,000年前的東北古董!過去我偶爾會自己橫流的無盡物慾自責,看了這未公開的的究成果,我心裡舒坦極了,原來這是人類根深的本質。2年前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的考古隊,在臺南科學園區有個驚人的發現,他們在5,000年前的墓葬裡找到家犬的遺骸,這表示當時的臺灣人已養狗寵物,其實人狗合葬可以更早追溯到12,000年前的中東古墓,而古埃及人不也將愛貓做成木乃伊

  貓狗早人所馴養,們雜食、溫馴,甚至排遺有禮。但是光養們,對人類的寵物蒐藏慾的滿足當然不。可惜我們對如何豢養動物的知識發展太慢,歷來不知有多少無辜的野生動物死在無知的照護下,我們大多數人都曾是這樣的殺手。東君在書裡說了36個動人的故事,趣談營養失調的穿山甲和也愛吃肉的果子狸等鮮人知的事,讀來是沉醉於其劇情,又受了動物保育的哲理。

  我們在高樓公寓裡養孩子,很難給他們東君式的生活體驗。我的建議是把這本書當作床邊的故事讀本,念給睡前的孩子聽,一起分享這整日笑呵呵的小巫婆經驗

 ○推薦序四:〈邊讀邊吃的趣味動物觀察〉──傅娟(本文作者親子作家)

  多年前因廣播採訪和東君相識,那時的還在日本攻讀博士學位,總讓人感受到一種全心鑽學問的單純、滿足和快樂。東君是位熱情又有趣的朋友,但我從未想過居然會寫一本有食譜的動物書。這讓我十分驚訝,因長久以來對的印象就是穿著水靠、雨鞋在田野作調的學者,很難讓人聯想到居家生活的一面,或許因出國要自立自,所以逐漸展現這方面的潛力和才華!數年後我們又在動物園的活動中重逢,回國後的東君從事動物保育與推廣的工作,把自己的專業和興趣結合,並且做得有聲有色、多采多姿,實在令人羨慕。

  對居住在都市中的人而言,想親近各種動物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去動物園了,但是想和動物長期相處,似乎就有點困難了,不像在我們小時候,生活中隨處可見小魚、小蟲等。兒時的體驗使我成一個什都不害怕嘗試的媽媽,也鼓勵小朋友多親近、體會大自然。

  透過這樣一本有創意的書,可以了解專家們和動物互動的方式,以及更多觀察、保育動物的觀念,加上書中的食譜都有個和動物相關的趣味名稱,非常適合和小朋友共同製作和分享,這樣另類有趣的閱讀體驗,相信也會讓親子生活增加不少樂趣與美好的記憶。

內容連載

【精彩片段1】巫婆是蝙蝠的奶媽

我從小就愛看書,結果看出了一大堆很不切實際的「夢想」,而其中記得最久的情節,大多是和吃或動物有關的。讀《小黑三寶》時,很想試試三寶的媽媽用4隻老虎追逐後融化而成的「虎油」做的煎;看完《愛麗絲夢遊仙境》以後,也很羨慕他們能用紅鶴當球桿打「刺蝟槌球」。但是我最大的願望,卻是「總有一天,我一定要養一隻蝙蝠,在脖子上繫個領圈,像放風箏一樣地帶到外面散步!」

走在路上「蝙蝠」,讓周遭的人發出害怕或是欣羨的驚嘆聲,這個畫面,光是想像就已經讓我興奮不已。不過身動物究者,有義務要推廣「正確對待動物的方式」,所以我的夢想,便一直只能是個「不可告人」的白日夢。

可是,老天爺待我不薄!

在某個6月天的下午,我突然接到一通來自學妹「女蝠俠」(蝙蝠博士)的電話:「要不要養蝙蝠?」因為她要到野外做實驗,不在家的時候要替蝙蝠找「奶媽」。蝙蝠?而且有4隻!我怎麼可能說不好呢?

女蝠俠說是有人看到們「掉了一地」,好心撿了送給收容的。每隻都不到3公分大,是大剛出生7-10天左右的小貝比。正式的名稱是「東亞家蝠」,體型很小,成蝠的體長也只有4公分多;住在建築物的各種縫隙裡,是臺灣最常見的蝙蝠。這幾隻大是在媽媽出外覓食時,從原先「吊掛」的地方掉下來的

蝙蝠是哺乳類,小時候當然吃奶。10天大的小蝠體重不過2.5公克;而4隻小蝙蝠1頓飯的食量加起來總共只有1cc!這一丁點的食量,要是不多幾次的話怎麼可以呢?於是我從早上6點到12止,大3個半小時就用滴管餵牠們吃一次全脂鮮奶。而把鮮奶溫熱的方法非常簡單,只要把滴管握在手心,握個兩分鐘就行了要定時食,我每天把們裝在小籐籃裡帶來帶去,只要是看過們的人,都會一改對蝙蝠的刻板印象,從「應該很可怕,要離得越遠越好」,變成「好可愛,可不可以放在我手上讓我摸摸?」連平時怕動物又不愛吃飯的幼稚園小朋友們,都會了想摸小蝠而大口扒飯呢!所以小蝠們對蝙蝠的形象及推廣可說是貢獻良多。

7月初,小蝠們的犬齒已經很明顯,食量也變得比較大,不過每隻每餐還是吃不到1cc的牛奶。小蝠們長到快滿月,每次被食的時候都會趁機在房間裡攀爬走動,非常活潑。7月中旬,們開始吃「副食品」了,除了喝牛奶之外,偶爾還會吃一點我們擠出來的麵包蟲內臟。

養小蝠的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去,小蝠們也變成可以開始直接吃蟲(只要用鑷子替們夾著蟲)。然後,在7月底,女蝠俠開始讓小蝠們學飛。因食的時候,偶爾就會有一隻自己拍拍翅膀,突然飛個1公尺,然後「啪咑」一聲地貼到壁紙或是窗簾上。

在女蝠俠的「指導」之下,4小蝠們從只會往下滑行,變成能飛上10餘分鐘不停,而且還可以在空中轉彎的飛行高手。所以,在最後一次把飽之後,就把們帶到原先被撿到的地方野放了。雖然心裡都很捨不得,可是野生動物就應該要回歸野外才對。

這已經是多年前的事了,但是至今我仍然會在每天傍時抬頭看看夜空,希望一天突然會有一隻東亞家蝠,不期然地停到我的肩膀上。

Frogwitch Recipe

●蝙蝠不宜薑汁撞奶●

材料

牛奶 1杯,約250㏄

糖 適量

老薑 1塊

作法

1.把老薑磨成泥,然後手握薑泥,擠出薑汁。

2.將牛奶倒入鍋中,加熱到60℃,當看到牛奶出現泡泡時,便可以熄火了。

3.先將1湯匙的薑汁放在碗內,再把溫熱的牛奶很快的倒進碗裡,用湯匙攪拌一下,靜置5分鐘,讓凝結,一個有薑味的牛奶布丁就完成了。

溫熱的牛奶不但可以讓人身體暖和,也可以飽小蝙蝠喔,因為牠雖然會飛卻不是鳥,而是吃媽媽的奶長大的哺乳類。不過,蝙蝠是不吃薑的

【精彩片段2】紅鶴的發色劑

當我還在日本京都念書的時候,因為研究的題目是皺皮蛙(Rana rugosa)的行和生態,所以每週除了要上我所屬的生態講座的專題討論課以外,還被指導授規定要去上行講座與系統分類究室的專題討論。

說老實話,雖然我是屬於生態講座的學生,但是卻更喜歡行講座的專題討論。因為研究生態的人,究的主題有可能是某一種生物的生態;或是像我一樣,做行又做生態,所以究的範圍通常比較廣。但是究動物行的人,則至少會針對某一種動物的行做深入地觀察和究,因此往往就會有和自己的究對象「同化」的傾向,所以行講座裡的每位學生,都很獨特而且有趣。

說會和自己的究對象同化呢?這是因為研究動物行的人的動作會和究對象同步,究對象走或飛或爬到裡,就得想盡辦法跟到裡,當動物停下來的時候也要跟著停下來;只不過在動物吃東西的時候,究動物的人光是記錄就忙不過來了,是沒有機會一起吃東西的。所以呢,久而久之,究者的步調就會漸漸的和動物一樣,究烏龜的就走得慢;而究鳥的,動作就顯得很輕快。

上專題討論課時,除了討論其他科學家們已經發表的論文以外,也要輪流報告自己的究進度。然是動物行的報告,當光用嘴巴講或是放幻燈片不夠清楚說明時,大家就會開始手並用的比劃起來,於是,看起來就更接近自己的究對象。在專題討論中的眾家動物「學」家(究動物到學動物學得很像的人)裡,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位究紅鶴的學妹,而且很巧的,還姓鶴田哩(在日文裡是用外來語「佛朗明哥」來稱呼紅鶴,所以日本人在聽見的名字時,就沒有像我這興奮)。

鶴田是在大阪的天王寺動物園究紅鶴的。當對大家描述紅鶴的求偶行時,可是唱作俱佳!只見一邊拍打「翅膀」(把手臂彎折到連作瑜伽的人都會羨慕的地步)、一邊把脖子前後伸縮,讓聽眾懷疑人的脖子的伸展極限到底在裡;有時還會把脖子伸直、仰天長嘯,學公紅鶴的求偶行簡直是像到不行。所以當在做期中報告時,平時很嚴肅的室裡面,就大大小小笑成一團。何況的報告內容也不輸的「表演」,兩兩相乘下,報告分數當然就很漂亮囉!

究動物的求偶行時,通常一定要討論的,是有些雄性會求偶成功,有些卻不會。在紅鶴求偶的場合,不只是舞蹈及歌聲會影響求偶的結果,紅鶴身上的色更是重要的關鍵。而且,紅鶴的色居然還會受到人干擾的影響呢!

大家都知道紅鶴的色,是有點偏橘的粉紅色。而究的結果則讓我們知道公紅鶴的色越紅,就越受雌性的歡迎。野生的紅鶴會濾食各種不同的小生物,也會吃到許多甲殼類(如小蝦、小蟹等),而甲殼類吃得越多,紅鶴的色就會越紅、越受雌性喜愛。

世界各地的動物園在紅鶴時,通常都是用配好的紅鶴專用飼料,再加上一些補充性的維生素。在紅鶴的究還沒有很透徹之前,動物園在紅鶴的時候,飼料中是沒有加甲殼素的。但是在發現自家的紅鶴居然會「褪色」以後,各個動物園也就急了起來,互相詢問「讓紅鶴紅回來的方法」,最後才發出像現在這種可以保持紅鶴色的飼料。

有一陣子,臺北市立動物園裡最有趣的現象之一,就是紅鶴會去搶鴨子的飼料。而鴨子然食物被搶,飽肚子,當然也就會去吃紅鶴的飼料。結果鴨子的飼料和紅鶴的不一樣,並沒有加甲殼素等的「發色劑」,所以吃鴨飼料的「犯人」色會漸漸變淡,完全就是「不打自招」!話說回來,去吃紅鶴飼料的鴨子,倒是沒有半隻變紅……。

Frogwitch Recipe

●吃了就紅美乃滋蝦●

材料(4~6

蝦 數尾

美乃滋 1小包

作法

1. 把蝦洗乾淨,剝不剝掉蝦頭都可以。

2. 用烹飪剪刀從蝦子的背部正中央剪開到尾部。

3. 用牙籤挑掉沙腸。

4. 在剪開的部分擠上一長條的美乃滋。

5. 放到箱裡面5分鐘或是到蝦子變通紅止。

不管是人還是鳥,吃遲早都會露出把柄的喔!下次有機會到動物園看紅鶴的時候,記得比比看紅鶴身上的色,再注意看色淺和色深的紅鶴,和其他紅鶴之間的互動有沒有差異,學習記錄動物的行為吧

【精彩片段3】林旺走了

「完了,林旺掛了!」這是在我2003年2月26日一早走進動物園,還沒走到行政大樓,就已經看到停滿了各家媒體的SNG車、車身上寫著連續劇名的宣傳兼採訪車時浮現的第1個、讓我的心抽痛了兩下的想法。

不過轉念一想,「今天是動物認養案接受捐款的第1天,也許是這件事」,有點沒神經地邊走邊想,在遇到剛打完卡的小學妹阿眉之後,還討論了一下林旺的情況呢!但是因我們都沒有到其他人,所以不知道媒體集合到動物園來,到底是了那

把包包放進辦公室、開了電腦之後還是有點介意,於是就到動物組去繞了一圈。沒有異狀、沒人告訴我任何新聞。我安下心來,很自動地塞了一塊放在上的「金橘年糕」進嘴巴裡,悠哉地從動物組晃出去。

「東東,還不知道?」負責園區內修繕工程的小擎追出來問我。

「聽阿眉說還以是動物認養的事,那現在知道沒?」

不祥的感覺浮上心頭,我問:「是林旺?」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我比更脫線,我起初以他們是來採訪今天園區競走的事呢!」小擎邊安慰我,邊送我下樓梯。

走回辦公室坐下以後,我開始極度地懊悔自己在昨天同事們趁著中午的好天氣,走到雨林區去探視林旺時沒有跟去,沒能看到生前的林旺最後一眼。「想看林旺」的念頭隨著時間的經過,一秒一秒地膨脹。所以一等同事們來上班,我就約們一起去看林旺。

這時候,服務臺已經廣播過熱帶雨林區暫停開放的消息了,於是我們也不打算近看,只想走環園道路,從雨林區的上方看一眼。

沒想到就連環園道路的入口處也封鎖了。平時都是「自己人」的駐警站著把關,很堅決地不肯放行;而在一旁等候採訪的諸多媒體記者也都虎視眈眈在一旁監視,生怕有人比自己早進去。駐警問我:「妳為要去看林旺?」我答不出來。夜行館的動物管理員范姜也說:「看監視錄影帶就好了!何況不急著現在,等一下也可以看呀,反正大家一整天都會在這裡的」。我無法回答我想看林旺,可是我就是想看呀!我不想看錄影帶!這就好像是很好、很親的老朋友瀕危,明知自己幫不上忙,卻仍然想在旁邊看著、陪著,但卻被醫護人員說:「不是至親的人請出去。」而被推出房間的感覺一樣。就算是在後來聽動物組的阿滿說料去給現場的工作人員,也只能送到門口時,這種被當成「閒雜人等」除在外的沮喪,也還是深深的留在我心裡。

看著我在入口處賴著,一副不肯善罷甘休的樣子,同事們把我拉到一邊勸:「我們先回去,換上制服再來。今天穿得太辣了,不適合現場的氣氛。」想把我拐回辦公室。我身上穿的是紅色毛衣,還戴了個墨鏡,辣倒是不至於,不過的確是不肅穆。

忿忿不平地被同事往辦公室的方向拖,還沒走到,就看見大頭學長停了車、從他那輛在車身上畫了許多黃色印的綠色麵包車上走下來,手上拿著幾個扁平的紙盒子、脖子上垂了一臺相機、肩膀上掛著一架數位攝影機要往作業區走。我從遠處大聲地對他吼:「我要跟去!等我換衣服!」

他轉了個方向,陪我走回行政大樓。在聽我口沫橫飛地描述我被攔著不給看林旺的事之後,他哈哈大笑了數聲,知道我在被這一攔之後就已經卯上了,臭脾氣發作,從很單純地想看林旺,變成「不給我去,我就偏要去」。

「好,反正我需要有人替我拍照作記錄,那這個攝影機和相機就讓負責囉!」

我等的就是這句話!急急地換上T恤、套上雨鞋,扛起了相機、攝影機這兩種「通行證」,向鬆了一口氣的同事們揮揮手說:「那我去看林旺了喔!」就隨著大頭學長走向現場。

原先的駐警仍然站在原地,我用手指著大頭學長對說:「來幫忙處理林旺的」。一眼掃過我的全副武裝,搖搖頭、揮手讓我們過去。進到林旺的住居白宮之後,老千覺得我的牛仔和T恤還是太醒目而且會,叫我套上不織布的連身工作服,最好連帽子都給戴上,從頭包到。現場是老千最大,只要能讓我看林旺、在旁邊幫忙,不要說是這種理所當然的事,什話我都聽的。

現場除了動物園的人之外,臺大獸醫系的授也帶了一大票學生來幫忙,大家全都穿上了相同的不織布連身工作服、套上雨鞋、拿著工具待命。而了怕林旺的「後事處理」被外人看到,也已經有重型起重機、吊車抵達,用塑膠布把白宮給整個圍了起來。

在開始作業之前,老千對大家講了一番感謝林旺的話,也請所有的人低下頭來替林旺默禱祈福。林旺比在場所有的人都要資深、年長,又深受大家的喜愛,失去了的是讓全場涕泗縱橫呢。所以這時候大家的心情,完全不可和處理其他各類動物時相提並論。除了謙虛的學習態度之外,更多加了無法言的憐恤。對林旺所做的每一個動作,也都充滿了大家的感恩之心。

「林旺,好走」、「林旺,辛苦了」、「林旺,再見」

從每個人泛紅的眼中,都可以看出彼此的傷懷。

雖然在那以後,對於是否該把林旺做成標本展示,輿論分成兩大極端,互相抨擊,但是以我個人的觀點,林旺的皮和骨骼(包括影像、剪報等的記錄)對應該要完完整整地保留才行。我從小在臺大動物系的系館玩,看著陳列在系館入口處的大象、鴕鳥等大大小小的動物,以及吊在天花板上的鯨魚骨骼長大。對我來說,沒名沒姓的動物骨骼和皮毛標本,純粹只是學習時的材道具而已。但是林旺就不一樣,看著的每一吋皮毛、每一根骨頭,都會讓人聯想到一輩子沛流離,再終老臺灣的故事,於是在做解說的同時,不但充滿了感情,更多了無限的謝意。

「人死留名、虎死留皮」;林旺是大家的、永遠的、無法取代的林旺,所以留名,又留皮留骨。

 

:::本書簡介:::引用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54116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聽書 的頭像
    聽書

    聽書 Reading by listening

    聽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