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煩惱:生活和工作提不起勁?人際關係有問題?東大和尚教你簡單三步驟,輕鬆學會不煩惱的方法!》
悩んで動けない人が一歩踏み出せる方法
作者:草薙龍瞬
譯者:婁美蓮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2014/02/24
--------------------------------------------------------------
導讀:皇冠出版集團編輯湯家寧
◎內容簡介
你已經想了很多、想了很久?
其實,一切煩惱的發生都是有理由的。
只要能夠誠實地面對自己,
就能找回不煩惱的心。
即使一無所有還是可以覺得滿足的人,才是真正的喜悅和成功!
人為什麼會有煩惱?為什麼煩惱這麼多?為什麼一直感到不滿足?這都是因為我們「心中有所求」。人的心天生就有著七種欲求,那是我們最原始的欲望,也是一切的動力。當我們得到了想要的東西就會快樂,得不到或得到的是不想要的就會難過,然而快樂總是短暫的,為了得到下一次的快樂,反而讓我們活得不快樂!
那麼究竟要如何才能擺脫煩惱呢?東大和尚草薙龍瞬告訴我們,想要解決煩惱,就要先認清煩惱的本質,了解煩惱為什麼會產生,然後練習洞察自我反應的「覺知力」,時時刻刻去覺察自己對什麼事會有什麼反應,當負面反應的警報響起,只要「不看、不聽、不靠近」,從此自然而然就能遠離煩惱,找回清淨心!
我希望讀這本書就像看食譜一樣,只要按照步驟操作下去,不管天大的煩惱都可以解決。當你感到焦慮不安、悶悶不樂的時候,請翻開這本書。你應該可以從中找到直接、有效的解決對策。──草薙龍瞬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草薙龍瞬
1969年生於奈良,中學輟學後,16歲即離家前往東京。之後通過高中同等學力測驗進入大學就讀,畢業於東京大學法學部。在印度剃度出家後,曾赴緬甸、泰國修行留學,並在緬甸國立上座部佛教大學修完專修課程。
他不屬於任何宗派,不拘泥於佛教的傳統形式,而以「改善日常生活的實用方法」為主旨,希望推廣佛教對當今時代、現實人生的實用意義。他創立了似寺、似校又似家的寺子屋「興道之里」,並在NHK學園、東武文化學校主持佛教講座,以及到日本各地舉行演講和企業研習。他也是印度NGO的創立者兼理事長,並協助推動印度飲水淨化計畫。
○譯者簡介
婁美蓮
台中人,喜歡無拘無束、喜歡悠遊文字、喜歡學習語言、喜歡涉獵新知,所以始終熱愛翻譯這個工作。英文譯作有《察沃的食人魔》、《走進西藏聖山》等,日文譯作則有《Another》、《活屍之死》、《白色巨塔》、《惡意》等。
歡迎針對翻譯問題交流指教:miorror3366@gmail.com
◎目錄
第一章我為了什麼而煩惱?
用〈五個標籤〉,認清煩惱的本質
第一步,認清煩惱的本質
貼上〈期待〉的標籤
貼上〈判斷〉的標籤
貼上〈憤怒〉的標籤
貼上〈迷惘〉的標籤
貼上〈妄想〉的標籤
煩惱整理好了!
第二章 我為何會煩惱?
了解煩惱產生的機制
了解煩惱的機制
煩惱通常自欲求而來
欲求引起反應
了解煩惱的本質!
煩惱就是反應
第三章 擺脫煩惱的基本步驟
擺脫負面的反應
擺脫負面反應的基本對策
不反應的方法
用〈覺/知的語言〉擺脫煩惱
提升覺知力的〈禪練習〉
只要覺知就能擺脫煩惱
第四章 不同標籤的煩惱擺脫法
個別標籤處理法
擺脫因期待而生的煩惱
擺脫因判斷而生的煩惱
擺脫因憤怒而生的煩惱
擺脫因迷惘而生的煩惱
擺脫因妄想而生的煩惱
最終章 不煩惱的心
找回不煩惱的自己
後記
◎序
○前言
「煩惱」到底是什麼?認真思索起來,這兩個字還蠻深奧的。
比方說,孩子不聽話,不知道他們在想什麼。
工作遇到瓶頸,搞砸了,一整個沮喪到不行。
不適應新環境,心情有點鬱卒,想拋開一切出去走走,結果卻掉了錢包!
為了800年前的失誤,至今仍懊悔不已。回首過往,心中暗自覺得:「我的人生不該只是這樣。」
總是聽別人告訴自己該怎麼做,一點回嘴的餘地都沒有。心情煩悶,壓力不斷累積。
家庭、工作,每天背負的只有責任和義務,卻少有能讓自己開心的事。
──就舉例到這裡為止吧。總之一句話,「煩惱」因人而異。
地球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煩惱,這是不爭的事實。
如此說來,要寫出一本「徹底解決煩惱」的書,不就是天方夜譚了嗎?怎麼可能用一本書就解決地球上所有人的煩惱呢?
不瞞你說,身為作者的我一開始也是這麼想的。
就在幾個月前的春天,出版社的企劃找上了本職為僧侶的我。
「我們想出一本書,希望能鼓舞因煩惱而裹足不前的人。」他向我提到。
「那不可能。」是我最初的想法。人類的「煩惱」何其多?不但沉重且難以捉摸,身為出家人的我,透過平日的活動,對此已深有體悟。
可是——,我突然想到。
「如果是佛陀祂老人家的話,會怎麼想?」
「佛陀」,你應該有聽說過吧?就是創建佛教的那個人,在古印度傳道說法的那位。
因為我是出家人,自然常接觸到佛陀的教誨。佛陀的慧根獨具、思慮之深和絕頂聰明,我是越學習越感到佩服。
如果是佛陀,對現代人的「煩惱」,不知有何見解?我想到的是這個。
我想到佛陀提出的「四種神聖的真理」。在佛教的世界,它被稱為「四聖諦」。
——人活著,便有痛苦(苦諦);執著是造成痛苦的原因(集諦);把造成痛苦的原因去除(滅諦);藉由修行,便可消除痛苦(道諦)。
這理論實在是簡潔明快,早已不只是宗教層面而已了。
若把這理論應用在「煩惱」上,不知會怎麼樣?
——「煩惱」是一種痛苦。痛苦的生成必有原因。
「到底,造成煩惱的原因是什麼?」這是我最先想到的問題。
大部分人都用「我很煩惱」一句話簡單帶過。但到底煩惱的原因是什麼?煩惱是怎麼來的?我試著去想這個問題。
於是,我把大家提到煩惱時說的話想了一遍,也把相關的書查了一遍。
更把出家前(可說是煩惱不盡)自己的體驗重新溫習了一遍。
結果,我「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
「煩惱,共有五種!」
具體來說是哪五種,留待本文再詳述。總之,煩惱有五種,先掌握這個原則,再以此為基礎,根據煩惱的類別,想出相應的解決之道。如此一來,不就可以擺脫煩惱了嗎?——我是這麼盤算的。
藉由層層演繹,竟然可以想出這種方法,連我自己都很驚訝。先將眾生各自不同的煩惱釐清,然後再從中找出解脫之道。
「無論怎樣的煩惱,都有解決的方法。煩惱令人痛苦,那是因為沒有找對方法。」我得到這樣的體悟。
一開始先將煩惱分類,弄清楚這個煩惱「生成的機制(理由)」,再依煩惱的類別,「轉變想法,擺脫煩惱」——這是我悟得的方法。
我認為,只要運用這個方法,不管怎樣的人、怎樣的狀況、怎樣的煩惱,都可以得到解答。
於是,這本書就這樣誕生了。
我希望它是本確實可行的書,就像食譜一樣,只要按照步驟操作下去,不管天大的煩惱都可以解決。
當你感到焦慮不安、悶悶不樂的時候,請翻開這本書。你應該可以從中找到直接、有效的解決對策。
本書的特色
在這裡,我想稍微提一下本書的「賣點」——這樣講好像降低了出家人的格調,那姑且稱之為吸引人的魅力好了。
其一,當然是「佛陀的教誨」。它並非古老艱深的佛教,也不是經書、墓碑那種讓人看了會頭大的古書,而是在古印度廣為流傳的「解放心靈的方法」。
本書大幅引用了其中的論述,務使沒接觸過佛教的人也能看得懂,並能獲得助益。此外,在〈禪練習〉裡,也介紹了「培養不煩惱的心」的練習方法。
此外,就是作者自身的背景。說老實話,我本身就是個煩惱很多的人。在此順便做一下自我介紹。我國中讀到一半便自動退學,16歲那年離開故鄉,前往東京,懷抱著夢想進入大學,卻覺得格格不入(就是覺得「哪裡不對勁」)。出社會後也不時產生「難道就沒有其他生存方式了嗎?」的疑問,結果,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我在35歲之後出了家。而且還不是在日本,是在印度出家的。
徘徊、徬徨了半輩子,終於在遇見佛陀的教誨後,我產生「這樣很好」的堅定自信。
我心想,只要對「煩惱」的消除有幫助,就算把自己過去不堪回首的往事(可能好笑甚於慘烈)說出來,又有何妨?只要讀者看了可以轉換心情就好了。
我希望它讀起來就像電影一樣精采,更希望讀完它之後,正朝擺脫煩惱之路邁進的你,能見到一道曙光。至於能否達成目標,就交由諸位來評斷了。
好,那我們要開始了。
2011年7月 草薙龍瞬
:::本書簡介:::引用自【博客來網路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