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食品安全專家教你安心買,健康吃︰9個基本觀念、17種食物陷阱、5大飲食原則,一次告訴你!》
作 者:文長安
出 版:平安文化有限公司
初版日期:2013/09/06
--------------------------------------------------------------------------------
導讀:食品安全專家文長安
:::關於作者:::
文長安,美國德州理工大學食品營養研究所餐飲組碩士,營養師專技高考、特考及格。
過去25年來任職於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衛生處,擔任食品藥物管理局技正。期間遍訪國內各大小食品工廠與餐廳,進行相關查驗,是國內餐飲衛生、食品安全的第一把交椅,並曾編訂《餐飲從業人員衛生操作指引手冊》,成為餐飲科學生、從業人員必讀的聖經。在深厚的專業經驗之下,使他對於各類食品的製成研究、添加物的來龍去脈皆瞭若指掌,任何不當成分或廠商魚目混珠的不實內容,都難逃法眼!
他曾任文化大學食品營養學系講師,目前則是輔仁大學餐旅管理學系講師,自食品藥物管理局退休後,並仍繼續擔任志工,他也是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志工,經常受邀於各廣播電台、社團演講,持續推廣正確的食品觀念,幫助一般民眾擁有健康、無毒的飲食生活。
他自己也身體力行簡單清淡的飲食,固定爬山、健行和打坐,並盡量維持晚上11點前入睡、早上6點起床,長時間下來不但改善了過敏狀況,也從此不需要再吃藥,甚至長達七年不曾感冒。
:::關於本書:::
毒澱粉、塑化劑、瘦肉精……
我們究竟還有什麼東西可以吃?
台灣食品安檢第一把交椅,25年「挑食」經驗首度大公開!
當黑心食品以假亂真,法令混沌不清,守護最重要的健康,只能由我們自己來!
從學習辨別偽食物、遠離化學毒素,到選擇低碳天然飲食、幫助身體代謝排毒,
跟著台灣第一食品安檢專家,練就百毒不侵的健康防護罩!
你知道每天吃進肚子裡的化學食品添加物就有上百種?
塑化劑風暴、瘦肉精事件、毒澱粉恐慌……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爆出黑心食品問題,而即使是合法的添加物,吃多了也會使味蕾慢慢退化,身體代謝失衡,造成肝腎的負擔,破壞免疫力,進而導致生病!
國內最權威的食品安全專家文長安說,要避免誤吃這些毒素,就必須先學會分辨!例如掉到地上不會破的豆腐,或許摻了過量消泡劑;天然蜂蜜搖一搖有很多泡沫,合成蜂蜜的泡沫卻會在5秒內消失;蝦仁汆燙後不會縮起來,可能是加了容易引發氣喘的亞硫酸鹽!還有以礦物質濃縮液調配的「人工」礦泉水、添加黏稠劑的各種火鍋料,就連喝咖啡常用的奶球都摻了過度的添加物!
這麼可怕,那我們究竟還有什麼東西可以吃呢?不要擔心,想要擁有真正的健康,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正確的飲食觀念,只要運用「均衡飲食、新鮮食物、適當運動、充足睡眠、代謝正常、愉快心情」這24字秘訣,不但讓文長安自己連續七年都沒有生病,也將幫助大家一起重新找回天然、安心的無毒生活!
:::名家推薦:::
各界名人強力推薦!
【生機飲食專家】王明勇、
【綠色食材專欄作家】朱慧芳、
【財團法人佛教慈濟綜合醫院主治醫師】許瑞云◎安心推薦(依姓名筆劃序排列)
:::搶先讀樂:::
●無所不在的食品添加物安全嗎?
廣義的食品添加物包括:一般食品添加物、人工化學合成添加物、天然食品添加物,以及天然食品添加物的加工品。不過,現代的食品製作技術真的很厲害,不管什麼口味的食品,包括食物中的各種香味、口感、色澤,全部都可以用化學物質調製出來,完全不需要從真正的食材中萃取或提煉。
食品添加物可以被合理地用來縮短加工製造時間,簡化製造過程。像是以香精、香料就可以取代過去八角、肉桂、五香、花椒、蔥、薑、香菜爆香或熬煮。人工甘味劑輕輕鬆鬆就能取代糖帶來的甜度。加點色素,馬上就可以增加色澤,或是以溶劑取代手工榨油的萃取方式……真是太方便了。
然而,過度便利所帶來的結果,就是食品添加物變得無所不在,讓天然食物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危機。
你會不會覺得在外面吃東西時,越是鮮、香、甜的口感,越會使人覺得口渴?那就表示太多「美食」都加了添加物。就連火鍋店的各種湯頭或拉麵的高湯,都可以用調味粉泡出來。甚至無論是傳統或超級市場賣的生猛海鮮、新鮮蔬果,都有可能加入了保鮮劑或漂白劑以提高賣相。
食品添加物的使用範圍可說是包羅萬象,超乎神技,因為單單一項食品中,就可能同時加入數種不同的添加物。以夏天最受歡迎的冰淇淋來說,在製造過程中可能加入了香味劑、調味劑、乳化劑、著色劑、黏稠劑、抗氧化劑、品質改良劑等等。正派經營的業者必須使用合法的種類、品級和用量,更不能故意藉用其他種類的食品添加物來以假亂真,或企圖掩飾劣質原料、降低營養,以致對人體健康有不良影響。
更何況,目前仍有合法但安全上還存有疑慮的食品添加物,如:殺菌劑類的雙氧水,或是保色劑類中的亞硝酸鹽,以及合成色素等等,在選購時還是得留意為妙。
●廣告明明宣稱無防腐劑,為什麼食品卻不會變壞?
食品安全事件層出不窮,讓消費者懂得要注意產品的說明,以為防腐劑是最大問題,所以大家一定看過店家或食品包裝上大大地寫著:「保證不含防腐劑」、「絕不加添加物」等強調掛保證的字眼。奇怪的是,如果沒有用防腐劑,食物卻不會很快就變壞,這未免太神奇了吧?
原來「魔鬼藏在細節裡」!沒有防腐劑標示的食物,我們反而更需要提高警覺。
台灣的氣候本來就比較潮濕,很多東西不易保存,特別是全麥和穀類的麵包、點心製品,擺在正常室溫下幾天應該就會開始發霉。那不會長霉或酸腐的原因在哪裡呢?最大嫌疑就是加了防腐劑的「替代物」。
幾乎所有的添加物都有防腐的效果,如:抗氧化劑、漂白劑、殺菌劑、調味劑、結著劑等。而且這些添加物都以鈉鹽型態存在,鈉鹽具有高水合性,可以吸收水分,就可以使食物不易敗壞,自然具有防腐效果。
乾燥劑也經常被拿來當成防腐劑使用,尤其是二氧化矽(SiO2)、矽酸鈣和氯化鈣(CaCl2)。因為這類矽樹脂有很好的保脆效果,因此被大量運用在包裝食品、進口餅乾和休閒零食等,甚至有業者就直接加在食物中。
看到這些專有名詞,有些人可能已經頭昏了。矽樹脂是什麼?大家應該都聽過矽膠(Silicon,又稱矽利控),沒錯,就是裝潢建材中拿來當成防水、補土的材料,又稱塑化鋼。矽膠的吸水性強,利用土水原理,當沙子(矽)+水泥(鈣)+水混合起來,隨著時間越久,水分吸得越多,就會變得越硬、越脆。
這也是現代結石病那麼多的因素之一吧!吃進太多含矽添加物的結果,影響代謝又來不及被排出體外,就在身體裡形成結石了。
無論防腐劑或具有防腐性的添加劑,多是人工合成的,使用不當會有一定的副作用,長期而過量攝入對身體健康更會造成影響。不過另一方面,防腐劑除了預防食品腐爛變質外,也可以防止食物中毒。做香腸、火腿時加入的亞硝酸鹽,主要不是用來防腐,卻有比防腐劑更強的功能,可以預防最毒的病原菌──肉毒桿菌滋生,因此只要用對防腐劑和劑量,或許沒有想像的那麼可怕。
可是,如果政府單位或消費者一直將防腐劑做為重點,你是業者的話,下列兩種做法,你會選擇A還是B呢?
A:改用其他威力更強,又有防腐效果的添加物。
B:會做個良心廠商,誠實標示。
真相:國內許多食品廠的倉庫內早已沒有貯存防腐劑了,卻有更多比防腐劑更強的化學添加劑!
●到底是化工廠?還是食品添加物工廠?!
大家對美食的基本要求是什麼?是健康,還是好吃?或者「俗擱大碗」,便宜最好?你一定會納悶:難道這三者不能兼顧嗎?名廚阿基師就曾經指出,好吃的菜不養生,養生的菜不好吃!但是現在大家的味蕾都已經被「香、濃、很鮮甜、超Q、超細綿……」的形容所俘虜,似乎已無法接受所謂的「食物的自然原味」了。為了滿足現代人這種虛華的感官心態,廠商只能仰賴更多的食品添加物。
舉例來說,怕胖的女生大多喜歡選擇低脂牛奶來喝,心理上覺得少一點脂肪,可以少一點熱量。但是,如果牛奶的脂肪都去除了,卻還要保有濃醇奶香味,不加點合成香料怎麼會順口呢?小朋友喜歡的布丁想要吃起來ㄉㄨㄞ一點、滑溜一點,多加點食用膠或黏稠劑就搞定了。吃起來稠稠的八寶粥或是罐頭湯汁,光靠糊料調整就能做到濃稠合宜、老少咸宜。
還記得曾經在國內掀起食品安全巨大風波,甚至引來國際關注的「塑化劑」及「毒澱粉」事件」嗎?其實就是業者為了滿足消費者對於食慾和食品賣相的追求,但又貪圖便宜,於是讓上游原料供應商有了以假亂真的空間,把工業用原料代替食用原料,將塑化劑取代了起雲劑,而把順丁烯二酸混入化製澱粉之中使用。
化工業的技術運用與食品添加物的理論之間,本來就是一線之隔,可以相通的。擔任衛生福利部(前衛生署)公職,負責餐飲衛生、食品衛生和管理長達25年以來,我確實發現台灣的食品添加物業有這五大獨特現象:
1.食品添加物業大多具有「化工原料行」或「化學原料進口製造銷售業」的名稱,而且大多數是公司、工廠(倉庫)分開二地。
2.這些公司、工廠平常都不會開放參觀,外人無法知道廠內的生產情形。
3.所有進口資料大多存放在公司裡,工廠內幾乎沒有進口資料可以提供衛生稽查員稽查,增加了稽查員稽查的時間及困難度。
4.工廠內的員工幾乎不知道添加物的組成成分,通常員工只負責攪拌、包裝和販售作業,至於調配方法和配方相關的know-how幾乎都 掌握在公司的少數高層主管或者只有老闆手上。
5.每次進入這些食品添加物工廠裡,就會看見廠內存放的物品幾乎無中文標示,儼然是來到了外國工廠。四周堆放著沒有品名的原物料,如果不是負責人,根本無法知道包裝袋內或桶內裝的物品是什麼?
長期的工作經驗讓我知道要嚴格控管這些上游廠商其實很困難,毒澱粉事件中的上下游關係就是一例,上游是工業原料廠商,下游是食品經銷商,等於左手買進順丁烯二酸,右手混入澱粉以「食品原料」賣出;明明製造的是非法食品添加物,卻仍以「食品原料」名義販售。但台灣目前卻沒有任何單位追蹤化工原料的流向,也未限制購買化工原料的資格。因此身為消費者也只能力求自保。
奉勸大家還是盡量選擇吃食物的原味,少吃添加食品,只要舌頭恢復了原本的味覺,你就會發現還是天然的食材最好吃!
●化學果糖是危害健康的隱形殺手?!
許多怕胖的人會從卡路里的熱量控制來吃東西,因此,聰明的廠商抓住消費者想吃又怕胖的心態,順勢推出低卡食品和飲料,加上明星、名人的代言廣告宣傳,帶動了產品的熱銷風潮,這些標榜零卡、低卡或無糖的食品,就成了廠商積極主打的商品。但是,天底下真有這麼好的事情嗎?吃這些食品就能維持身材,或是減輕身體的負擔嗎?
無糖不等於沒有糖,更不代表無熱量!尤其,那些以化學合成的人工果糖代替天然糖製造的食品,過度濫用的結果將危害我們的健康,並且產生許多後遺症。
雖然近來有不少醫學報告都提出「少吃糖抗老化」的觀點,然而,糖在我們的日常飲食中卻是無所不在,舉凡果醬、果凍、果汁、冰淇淋、汽水與各式點心等,幾乎少了糖,生活就少了一點滋味,所以,選用真正的好糖很重要。
主要的食用糖是以蔗為原料,俗稱「蔗糖」,經過多層的提煉,並依粗細分成不同等級的糖製品。就跟糙米一樣,粗糖的營養成分比精製糖高。經過漂白的白砂糖算是精緻糖,只會增加卡路里,但營養素較少。黑糖是沒有精煉的食用糖,顏色較深,且營養價值相對較高。
天然水果、根莖類食物本身就含有果糖,但甜度不一,有的甜度還比蔗糖高,所以要控制飲食的人,特別是糖尿病患者必須格外小心。然而,滿街市售的含糖飲料大多是用一種利用澱粉強酸水解的人工果糖,亦即高果糖玉米糖漿(HFCS)製成,這也是食品製造商經常用的甜味劑,尤以零食、碳酸飲料和果汁調味飲料居多。因為成本低、甜度穩定,又不會像天然食用糖若保存不當會生蟲、潮解,自然就成了飲料店的首選。
這種人工果糖的單糖成分,會抑制「胰島素」及「瘦體素」產生,而這兩種荷爾蒙正是調節人體「攝食量」與「體重」的關鍵因子。換句話說,這種不受身體調節的果糖,會促使人體增加對熱量的攝取,造成肥胖,甚至誘發其他疾病的產生,成為危害健康的隱形殺手。
此外,還有包括人工代糖、阿斯巴甜、醋磺內酯鉀、糖精等在內的人工乾味劑(蔗糖素),也要盡量少用。有的人甚至以人工代糖來取代蔗糖減肥,甜味的味蕾滿足了,但當身體發現代糖沒有卡路里時,將會觸發其想找更多卡路里來補充,反而有增胖的風險。
:::本書簡介:::引用自【皇冠讀樂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