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人我,比競爭力更重要的事:重新定義「成功人生」的學習之路》

作者:李濠仲

出版社:動文化

出版日期:2016-08-16

--------------------

導讀:作者李濠仲

◎內容簡介

  獻給追求理想生活樣貌的每個人,

從「挪威經驗」衍生出的價衝擊。

 當被「競爭力」架的亞洲思維遇上「北歐模式」,

 人生的優先順序被重新洗牌,曾經建立的價觀被狠狠地反轉。

 

 兩千多個旅居奧斯陸的日子,他親眼見證「最適合居住國家」的樣貌,

 並獲得人生旅程中珍貴的鑰匙,足以開下一個可能更美好的未來世界。

 

 北歐觀察家、暢銷作者李濠仲,挪威旅居觀察系列最終回。

 在台灣,我們汲汲追求成功、勝利、財富、地位、競爭力,卻是不斷虛耗空轉、心靈空虛;反觀挪威,雖有石油資源作重要的國家基礎經濟、民生福利支柱,但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挪威人的人格特質,每個人都可以是可靠之人,獨立思考之人,重視人權之人,造就一個穩固、安定、平等的社會。他們對於成功人生的定義,也和亞洲的普遍價觀不同,社會的整體利益大於個人的財富累積,家庭與孩童則是永遠的對優先。

 從九個切入點,分析「挪威式」的人格養成:

 【價觀】講到「成功人生」的時候,比起身分、地位、職業、薪資和權勢的成就,挪威人更看重自己是否是個「可靠的人」。

 【冷靜的社會】零死刑國家,殺人魔還可以申請念大學;監獄的作用是化,

使受刑人可順利回歸社會,並藉由掌握人格偏差者的育內容,找出導正其行更有效的步驟,避免類似犯罪再發生。

 【集體主義】這個國家的政治人物所享有的特殊權力極少,這讓他們不至於被吹捧昏頭。國會議員出國洽公或休假,一樣得乖乖排隊過機場安檢;外交部長下台赴新工作後,隨即改搭公車上下班。

 【人格獨立】挪威人並無「養兒防老」的觀念,因此無論選擇入住養老院,或甘獨居老人,皆不過是人生另一階段的生活形態。「老」或許限制了他們的行動,卻沒有遏抑了他們心靈上的自由。

 【平等】挪威的幼稚園孩童似乎成天只知道玩,但對一個現代公民所該具備的平等、反歧視修養,倒是很早就開始潛移默化、默默養成。

 【人權】挪威人有烈的企圖心,要將男女平權的發展,一路從搖籃推向墳墓,務必究竟其義,直到女人完全不再受制於生理、體能和力量上的弱勢,他們才會感到滿意。

 【成熟】挪威人從不用擔心政黨輪替會國家帶來鉅變,他們相信這個國家有機會可以更上一層;政黨之間所競逐的,不是誰能解決眼前的問題(因現在沒什問題),而是誰有可能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永續】挪威因石油所創造出的世界之最,不是一棟驚心動魄的超高摩天大樓,或是無中生有,欲圖挑戰造物者旨意的人造島礁,而是全世界最人稱羨的「全民均富」。

 【自省】「兒童至上」長期以來被視斯堪地那維亞國家的核心價,但「寬鬆管」的結果,和當初培養兒童獨立自主精神的初衷似乎有些偏離。

◎作者介紹

    李濠仲

  曾《新新聞周報》《聯合報》政治組記者,二○○九年辭去記者工作,隨任職於外交部的妻子遠赴挪威,於異國開始從事寫作。二○一五年夏天返台現網路新聞媒體《上報》主筆。著有《挪威縮影:奧斯陸觀察筆記》、《挪威,綠色驚嘆號!》、《安然無恙不比遺憾好》、《北歐超完美丈夫的秘密》、《小國的靈魂》、《挪威人我,比工作更重要的事》、《娜拉,如果在挪威長大》等書。

◎目錄

第一部分:價

01:世事多變,這就是人生

02:褓母證

03:考駕照

04:好身材

第二部分:冷靜的社會

05:媒體是民主的第一道防線

06:殺人魔

07:在Oslo唱Solo的記者

08:差勁的服務業

第三部分:集體主義

09:人權之國

10:不說挪威話

11:需要登上雪山

第四部分:人格獨立

12:獨居老人

13:特龍斯莫書店

14:咖師的夢想

第五部分:平等

15:娜拉&安娜

16:膚色是什麼顏

17:窮僻壤

18:外來者第

六部分:人權

19:休息一下

20:留白的一天

21:警察不配槍

22:勇者無懼

第七部分:成熟

23:政治文化

24:眾星拱月

25:的那雙眼

第八部分:永續

26:一百年後的出版品

27:虛假的安全感

28:中樂透

第九部分:自省

29:購物成癮症

30:被討人厭的小孩統治的國家

◎作者序

  已故法國作家馬克奧朗(Pierre Mac Orlan)曾寫過一段話,他說:一個男人的生命有兩個階段。四十五歲之前,他會吸納四周的各種元素。然後,驀地這一切會成過去,他不再吸納任何東西。自此,他的人生只會複製第一階段的生命,會設法讓之後的日子吻合早年生活的節奏和氣味。

  馬克奧朗一席話,應該有些許警世意味,且不只適用於男人。而我,當然不希望自己四十五歲(本書出版當下,我個人離四十五歲其實還有一段距離)之後,就不由自主地平白讓接下來的日子成上半場人生的翻版。包括習以常的觀念、價判斷和行模式,我始終相信,除非我們沒發現自己已然停下步,否則任何人、任何年紀都該有再學習進化成長的可能,就像翻山越嶺,每攻下一座山的頂峰,便能更加寬闊我們識見的角度,然後幫助我們回過頭,以一種益發超然的姿態,重新品嘗來時路的種種酸苦辣。接著,我們又把目標放在下一個山頭。

  二○一五年夏天,結束長達兩千五百多天的挪威之旅,我回到了台灣,這才察覺,留在我心中那段難以抹滅的挪威經驗,目的就是了讓往後的自己,能藉此採取一套過往怎麼想也想不到的方式,重新開拓那一條我們以再也熟悉不過的道路,使得一切變得多地不同。

  我很慶幸,人生中有過那一場奇幻歷程,可以讓自己全然浸淫在一個用木頭和大海構成的斯堪地那維亞(Skandinavia)世界。讓我知道,因下雨而取消或延期戶外旅遊是很愚蠢的;上八點以後,偷偷掀開超市裡酒櫃的帷幕也是不智的;只有呆子才會在火車進站前半小時就在月台上等車;當徒步走在森林裡,來往擦身而過的人愈少,就表示那回的健行活動愈成功;愈是想佯裝闊綽的派頭,只會讓人愈顯得滑稽可笑⋯⋯靠著這些時而淺白,時而另具深意的挪威式作風,我得以不留戀原有的自我,而是滿心期待著前方充滿不確定感,卻又無比誘人的展望。

  因我個人主觀分門別類出的章節,並無法廣及挪威的一切,卻又不失一種快速瀏覽的方式,以此顯現東西文化的差異和衝突,從中引導我們進一步思索有別於東方社會的文明表現。尤其除掉繁雜高深,偶爾虛有其表的理論念後,我們說不定僅需透過一些日常生活小節,乃至人與人之間的止反應,便可觸及人類社會中最核心的理,且不再對諸多顯而易見的荒謬痲痹漠然,遑論試圖要以偏頗的論調去美化們。很多時候,唾手可得的瑣碎事物,投射出的正是一處社會集體的品味和格調,甚且足以轉化而一個民族的競爭力,同時抵禦外在的侵擾,而又能自我形塑出眼前令人稱羨的面貌。

  書中的意寓或許很簡單;不過,話說回來,「北歐模式」其實本來就沒那。一旦有人開其觸媒,難保不會伴隨排山倒海而來的變革。

◎內容連載

第一部分:價02:褓母證

眼前出現了一道棘手的難題。兩個孩子,一個剛滿兩歲,一個才三個月大,返抵台灣後,我們必然是緊鑼密鼓,了安頓接下來的生活忙得不可開支,勢將無暇費心照料這兩個還不足以離開視線過活的小丫頭。於是,我們決定將老大送往未來住家附近的幼稚園,另外再聘請專業褓母看顧小女兒。總之,一切只求度過初期的兵荒馬亂。

由於和台灣已脫節超過六年,要在茫茫人海中尋找合適的褓母,剛開始仿若大海撈針。幸好過去這些年解決雙薪家庭托育問題,各縣市政府已建構起「社區褓母系統」,我們得以依照預期中的托育所在地和時數要求,透過存列在這套系統中的人事檔案尋找可能的人選。

但問題來了。我們開始逐一面試有意願的褓母,希望利用當面會談的機會,確認將小孩交到對方手上的可行性。首先,我們被紊亂的市場行情攪得一頭霧水,關於托育細節,我們即便提出相同的照護需求,對方卻各有高低不一的薪資價碼,又或者請我們自行開價。有時差異甚至達數千元之譜,我們因而無法確認其間的價差,是否意味著某種不可預測的風險。

我們似乎還未從另一個截然不同的社會情境裡回過神來,以應當會有依照勞條件和托育環境所訂下的「公定價格」,避免自己顯露出一副市的模樣,暗自揣想各方褓母受託價錢有高有低,是否代表服務品質參差不齊?尤其事涉一個毫無自保能力的小嬰兒,我們當然不可能認為哪位褓母願意以較低的報酬挺身而出,會是什幸運的事。

我相信前來面試的褓母,有些人多少也是帶著姑且一試的心情。不光是我們對一無所知,對我們同樣也完全不了解。們也會擔心我們是不是一對摳門的父母,以支應薪資,就可對予取予求,或者動輒交待諸多超乎褓母職責的家務瑣事,乃至把當下人一般使喚。這種不確定感有時是雙向的,所以換個角度我們其實也是屬於「被列入考慮」的一方。

 

:::本書簡介:::引用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25096

arrow
arrow

    聽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