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綠豆粉圓爸遇見阿德勒的九堂養課:別孩子聽話,又孩子別聽話!自我發從小灌,讓爸媽自己、也讓孩子做自己》

作者:趙介亭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6-10-29

---------------------------

導讀:綠豆粉圓爸趙介亭

   人文展賦國際文事業執行長

◎內容簡介

 ★將時下顯學阿德勒心理學運用在幼兒養,翻轉台灣社會普遍的家庭養模式

 ★筆法楚易、易行,讓爸媽輕鬆將阿德勒心理學落實在日常親子互動中

 

 翻轉家庭育,融合阿德勒心理學終結養惡性循環

 以前,我們把孩子交給養專家;現在,我們要成為教養自己孩子的專家

 

 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爸媽,「究竟樣才是孩子好?」的養大哉問,

 讓現代爸媽不得不小心翼翼,甚至懷疑自己。

 

 其實,最好的方法是「讓孩子我們如何他」。

 把學習、成長的權力交還給孩子,讓他有機會選擇、作主,並承擔結果;

 尊重、平等地對待孩子,不要落入「孩子年紀小、我是為你好」的陷

 不要再比較、期望、貼標籤,改變觀看的角度,才能正接納孩子。

 

 全職奶爸「綠豆粉圓爸」勇敢翻轉傳統家庭養模式,

 結合阿德勒心理學,透過親身實踐,幫助爸媽以鼓勵、信任、協助、支持、陪伴孩子,

 取代打、罵、恐嚇、利誘、處罰與賞的傳統養法。

 讓孩子感受到自我價,自然有信心與勇氣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翻轉一:讓孩子我們如何

  每個孩子、即使是雙胞胎,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體,存在著「個體差異」,不能用「一個方法、一套公式」來養。看孩子的個體差異、了解孩子的發展需求、提供孩子合適的環境與資源;只要滿足孩子的實需求,孩子就不用變壞。

 ○翻轉二:無條件地接納孩子、愛孩子

  在「自由與承擔責任、平等與互相尊重」的情形下,無條件地愛孩子,爸媽不要在言語或行中,讓孩子覺得必須要成績好、乖乖聽話,爸媽才會愛他。擁有完全的愛的孩子,才能完全地負責、完全地獨立。

 ○翻轉三:重要的不是「」,而是「了什

  阿德勒認人類的行,是有其「目的」的,而原因並不是關鍵。要改變行,就要先了解是正向目的?還是錯誤目的?孩子若有「錯誤目的」的行(包含(1)吸引過度關注、(2)權力爭、(3)破壞報復、(4)無能放棄),首要是改變目的,對此阿德勒提出「不要指責、不要中招」兩大方法並進。

 ○翻轉四:爸媽以溫和而堅定的態度,陪伴孩子面對自然或合理的結果

  相信孩子有向上向善的趨力,給孩子機會面對行的結果、累積生活經驗,孩子才能做出好的選擇,自己負責。此外,爸媽也要以溫和而堅定的態度與孩子一起面對結果,不要放孩子獨自面對,更不要用「我早就跟說過,不聽」之類的話語落井下石。

 ○翻轉五:讚美≠鼓勵,小心變相地投射爸媽的期望

  阿德勒認「鼓勵,是養孩子最重要的一部分。如果缺了,可能就是造成不良行的根本原因」,然而,台灣的父母很會挑錯,卻很不會鼓勵孩子,或是誤將讚美當成鼓勵,「好厲害喔!」、「我知道一定可以做得更好!」看似正向的鼓勵,卻因具體而無法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能力與努力,甚至不知不覺把爸媽的期望加諸在孩子身上。

 ○翻轉六:善用「我訊息」溝通,表達、理解都容易

  「我訊息」的三元素:(1)對方的行、(2)造成的影響、(3)自己的感受。可運用在孩子做錯事時與孩子溝通,也可用在鼓勵孩子的行,或是孩子使用「我訊息」與他人溝通。例如:「打我,讓我很痛,我不喜歡被打」,而行的當事人,在聽完對方的「我訊息」後,就需要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法。例如:看看對方有沒有受傷、幫對方擦藥、說對不起等。

 

 養的路上,我都需要勇氣,

 這是一本專門現代父母書寫的育兒建議,

 讓勇敢愛孩子,放手孩子。

 

 ★綠豆粉圓爸為你解答大大小小的養難題

  想寵孩子,卻又怕寵壞孩子?

  不打不罵就等於不管不

  孩子打人怎麼辦?孩子打爸媽怎麼辦?

  處罰不行,勵可以

  孩子玩太多?玩太少?樣才剛好?

  該不該上幼兒園?幾歲上幼兒園?

  孩子什時候該自己睡?

  手足怎麼辦?爸媽怎麼做才公平?

  分享究竟該不該怎麼教

  要不要給孩子零用錢?怎麼給?幾歲給?不乖可不可以扣錢?

◎名人推薦—愛孩子推薦(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親子天下》雜誌總編輯 陳雅慧

  親職成長作家&育兒諮詢顧問 陳其正(醜爸)

  親子作家 彭菊仙

  小子書坊創辦人 黃淑貞

  心靈、親子作家 黃淑文

  人文展賦育基金會創辦人兼專業總監 楊文貴

  育兒諮詢顧問 趙崇甫(大樹老師)

  數學作家&數感實驗室共同創辦人 賴以威

  親職育講師 魏瑋志(澤爸)

  親職溝通作家 羅怡君

◎作者介紹

  趙介亭(綠豆粉圓爸)

  育有兩子,綠豆、粉圓,因此人稱「綠豆粉圓爸」。現任展賦養團隊執行長,成立展賦優幼團、展賦自學團、展賦父母學堂,協助孩子與父母調育性格、開展天賦。

  從2006年放棄新創事業,回家擔任全職奶爸至今,將育兒、家庭、生活與事業合而一。於2010年成立愛兒思親子玩學家族、2012年轉型創辦展賦養團隊,推動人類發展信念、實踐有機體適性育。

  資歷:

  *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

  *環宇廣播電台爸爸同學會專訪來賓

  *爸媽冏很大全職奶爸主題來賓

  *IBABY愛寶貝親子網新知大眼睛駐站作家

  *士林親子館親職課程講師

  *桃園小子書坊親職課程講師

  *雅德賽思育協會親職課程講師

  *未來Family數位專欄作家

  *TVBS讚聲大國民來賓

  綠豆粉圓爸

  www.facebook.com/jetinchao

  展賦養團隊官網

  www.opengift.com.tw

  展賦養團隊

  www.facebook.com/opengiftedu

◎目錄

推薦序

作者序

遇見阿德勒的第1堂課:改變孩子之前,先改變自己

●寵愛,不寵壞

●錯愛和溺愛,比不愛更傷人

●我還不是被打大的

●打罵我的人怎麼可能愛我

●別孩子聽話,又孩子別聽話

遇見阿德勒的第2堂課:讓孩子我們如何

●照書養、照豬養、不如照孩子養

●親密育兒還是百歲醫師?

●大禹治水還是治水?

●不催熟的自然獨立

遇見阿德勒的第3堂課:了解孩子的行

●別問孩子「」,而是觀察「了什

●孩子不是故意的,只是陷在錯誤目標裡

●滿足孩子的實需求,孩子就不用變壞

●課題分離,練習作主、然後負責

●孩子做錯事,父母基本的三個步驟

遇見阿德勒的第4堂課:看見孩子的亮點

●睡前的窩窩心和暖暖抱

●孩子最需要被傾聽和鼓勵

●翻轉負面標籤

遇見阿德勒的第5堂課:優質的幼年經驗

●陪伴還是陪絆?陪玩還是陪完?

●「小敏,我載去!」異性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從「五歲以下,台北捷運上可以吃東西」談需要和想要

遇見阿德勒的第6堂課:共好的親子關係

●「我好、也好」的親子關係

和孩子是合夥人?還是敵人?

●孩子打爸媽,該怎麼辦?

遇見阿德勒的第7堂課:溫和而堅定的態度

養只有溫柔是不

你清楚自己的養界線

●有常規的民主

●從親子時間表,建立孩子的時間常規

●從玩具角,建立孩子的地點和物品常規

遇見阿德勒的第8堂課:自然或合理的結果

●讓孩子從「行結果法」學會負責任

勵,和處罰一樣有害

遇見阿德勒的第9堂課:面對孩子的挑戰

●情挑戰

(一)孩子哭了該不該抱?

(二)帶孩子出遊,孩子卻大發脾氣?

(三)「都是害的!」孩子愛怪別人?

(四)怎麼可以生氣罵人!

(五)陪伴孩子學會好好生氣

●人際挑戰

(一)對、也對,讓孩子面對自己的行

(二)分享不是用

(三)孩子動手打人該怎麼辦?

(四)說對不起,是選項之一、不是唯一

(五)父母要捍衛孩子遊戲的自主權

●學習挑戰

(一)玩不的孩子

(二)不是玩太多,而是學習風格不同

(三)別了這些原因,把孩子送進幼兒園

(四)和孩子一起跟大自然做朋友

(五)十歲學會騎踏車的

●金錢挑戰

(一)從零用錢動理財

(二)從壓歲錢建立長期財務計畫

●手足挑戰

(一)當哥哥姐姐好辛苦?當弟弟妹妹好幸福?

(二)讓父母頭疼的哥哥和心疼的妹妹

(三)和孩子單獨約會

◎推薦序:〈阿德勒養之新代言人〉

  趙介亭先生的出現,翻轉了台灣社會普遍的家庭養模式,也改變了傳統父親角色的樣

  30多年來,因工作,我接觸了許多努力提升親職效能的家庭,但大部分的主角都是媽媽。即或有爸爸的身影,多數也僅停留在陪伴媽媽的位置。介亭則是極其少數,不但專注投入,且主導著整個家庭養的爸爸。甚至是脫穎而出,憑藉著他晰的思慮、流利的口才、順輰的文筆,加上深具幼專業溫柔貼心的太太王文伶小姐的支持,養出成熟健康的兩兄弟,同時也成新一代父母成長帶領人的新秀。

  介亭的出現,對我也是驚喜。

  2008年,因弟弟過世,在其好友的協助下,我頂下板橋明德街的奇奇補習班,請弟媳管理以轉移傷痛。同時,我也把人文展賦育理念帶進了課後育領域。這期間,剛好介亭成了家庭主夫並主導一個相當規模的PG(play group)。他了讓團隊的爸媽們增進養知能,找上了我;而我,也找到了得以傳承理念的大將。

  2011年,海南島台灣企業家林先生讓三個女兒就讀人文無學籍行動高中及人文國中,有機會認識人文展賦育的系統後,他應我之邀,爽快地提供了資金,協助成立「人文展賦國際文事業股有限公司」。自然而然,介亭成了首任的執行長。從此,因介亭,人文展賦育得以走進社會企業的領域。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建立在介亭執行長經營展賦育文創的「優幼方案」及小學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育中,來回於理論與實務的對話經驗。

  「優幼方案」的出現,是介亭所帶領的PG給了機會。

  2、30年的實務經驗,加上十幾年的育、諮商及心理治療的國內外碩博士學程,我楚地看到幼年經驗對於個體性格成長及天賦開展的關鍵影響,同時也找到了相對的養策略,所以開發了「優幼方案」。

  「優幼方案」有兩大任務:優化性格結構及拓展感官潛能。這兩項任務的執行,必須在類似介亭帶領的PG、有父母參與的親子團體,才有可能完成。因唯有觀察親子互動的模式,才能判當事者家庭所提供的孩子性格發展的架構如何?是否可以再優化?以及孩子的感官發展,有沒有被父母養觀念局限了?因此,最早優幼方案的進行,平日由介亭夫婦以PG的形態,帶領親子活動,並同時觀察與記錄親子間的行互動模式。我則於每週固定一個時段和父母們見面,提供講座及諮詢,並透過雲端對於父母及介亭夫婦所做的紀錄,給予回饋。

  除了持續精益求精、不斷提高「優幼方案」的品質外,隨著綠豆粉圓長大,介亭夫婦更將自己的專業領域,跨進了小學及國中階段的親子養。例如:本書所談到「大禹治水」及「異性親子關係在春期前後的調整」,都是展賦育提醒人文國中小的學生家長應該特別掌握的養要領,介亭用了非常正確的說法及具體帶領共學團的親身經驗,將分享給讀者。顯現,任何人,即使不是育與心理本科出身,只要像介亭一樣專心投入育工作,都可以成具有實力的育專業人員。我相信以介亭夫婦的努力和雄心,他們的專業將會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持續地往高年段前進。

  更欣喜的是,30幾年前,我是國內第1位以阿德勒理論完成團體諮商碩士論文的究生,甚至,在10幾年後,我也將落實在人文國中小的經營之中。沒想到,現在,在台彎,阿德勒已經成顯學之一。介亭投入這方面的究心得也非常深,透過他優雅的文筆,使得阿德勒在本書中成一位親初的學者,可以讓每位讀者安心地和他對話。尤其,以溫和而堅定的態度,陪伴孩子面對行的自然或合理結果的阿德勒養模式,介亭講述得非常楚易、易行,可以說是國內相關領域的佳代表作。

  最後,非常希望讀者們,有信心地將本書內容落實在日常的親子互動中。因不僅是介亭幾年來實有效的實務經驗及鑽阿德勒理論的分享。更有我將近40年的專業經驗做後盾。保證,幸運的,讀了本書,認執行您絕對不會後悔。

─文/人文展賦育基金會創辦人兼專業總監 楊文貴

◎內容連載

陪伴還是陪絆?陪玩還是陪完?

許多全職父母很困惑地問我:「我已經陪孩子1天超過10小時,都沒有自己的時間了,孩子還是覺得我陪得不?」

也有很多上班的父母不解地問我:「好不容易安排了假期出遊,孩子不但不珍惜,還一直抱怨、發脾氣?」

網路上曾流傳一段影片,內容是一位在家工作的媽媽,身旁有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孩子。儘管媽媽已經將工作區設在客廳;儘管媽媽的周圍散落一地的玩具,但是孩子就是一直要媽媽注意他,所以想辦法擠到媽媽的懷裡、爬到媽媽的工作、撕衛生紙交給媽媽、往門口直到媽媽抱他進來、媽媽的頭髮……最後媽媽終於受不了,無奈地把電腦闔上。

父母是人不是神,也需要自己的時間與空間,因此我並不建議父母無時無刻地陪在孩子身邊,甚至過量、過度地陪著孩子,不但會讓父母自身彈性疲乏,還很容易造成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大幅降低。

因此父母必須先規畫出每天專屬於自己的兩段時間:自主時間、靜心時間。

自主時間是用來完成自己的興趣或工作。有的媽媽喜歡做手工、有的媽媽喜歡做裁縫;有的爸爸喜歡組模型、有的爸爸喜歡打電動,都可以運用自主時間進行。靜心時間則是用來放鬆、沉澱與思考,有的爸媽喜歡看書看雜誌、有的爸媽喜歡看電影、有的爸媽則覺得泡澡很適合。因是專屬於自己的時間,孩子不能打擾,所以會需要規畫一處獨立的空間或區域。

或許看到這裡,有的父母心裡已經有個大問號:「怎麼可能?孩子怎麼可能讓我有時間?一天還有兩段時間?」別急別急,很多家庭(包括我)都從孩子很小(我家是從1歲起)就開始執行,而且都可以做得到,要怎麼做到呢?

學齡前的孩子,如果按照正常的發展階段,自處的時間可以逐步增加、需要父母陪伴的時間逐步減少。除了陪伴時間的「量」之外,「質」其實更重要。當父母給予孩子的陪伴有足的量、良好的質之後,很自然地,孩子就會反饋到親子關係當中,自處的時間與能力都會增加,父母也就能擁有專屬於自己的時間了。

如果父母使用不正確的「陪」,不但會擾亂了孩子的正常發展,也會造成孩子愈來愈無法自處、愈來愈需要父母陪,但這樣的陪伴卻是無效的,造成負面循環。

欣賞鼓勵的陪伴vs.規定限制的陪絆

父母需要先安排一個符合孩子年齡的空間、協助孩子準備需要的服裝和工具,接著明確地和孩子說明與執行安全的界線、時間的規畫,接著就可以陪著孩子盡情地探索與遊戲。遊戲的過程中欣賞孩子的好奇心、鼓勵孩子的探索行動,因空間符合孩子、因服裝和工具都很適合、因安全界線與時間規畫都很明確,因此親子可以很安心、放心地互動。

然而我經常觀察到的,是空間、服裝和工具都不適合,而安全界線與時間規畫也都沒有充分說明與徹底執行。造成父母只得不斷地大喊:「安靜不要!」、「這不要,手會掉!」、「那不要摸,衣服會掉!」、「不要拿別人的東西!」、「再不走,我就不等囉!」

像我在公園撰寫這篇文章時,因早上剛下過雨,所以地上有許多的積水,但大部分的父母帶孩子出來,卻沒有協助孩子穿雨鞋或防水衣,然而2、3歲的孩子,看到滿地積水簡直就像看到遍地黃金一樣,很想要跳進去水、或是想要坐在水裡面,可惜的是父母只能一直大聲喝止,卻又不帶孩子前往別的空間。

當孩子的探索與遊戲不斷地被父母打斷,加上父母大喊的規定與限制,反而激發了孩子和父母的權力爭,而父母如果沒有覺察,就會採用威權的方式壓抑孩子的自主性,結果成了孩子發展的「絆」石,失去了陪伴最珍貴的互動了。

全心投入的陪玩vs.心不在焉的陪完

父母需要和孩子一起討論一天的計畫,如果孩子比較小,可以在前一確認隔天的行程,等到孩子大一點,就可以利用假日確認1週的行程。

父母的自主時間與靜心時間,也可以是孩子的自主時間與靜心時間,而在分開之前,一定要先進行有品質的「親子時間」。此時的父母要放掉父母的身分,找到自己內在的童心,像個孩子般地全心投入與孩子一起玩、一起瘋、一起快樂。時間截止之前,提前預告孩子下一個時段,然後做個情境的轉換,像是喝水、吃點心、聽故事,都是很不錯的轉換方法。

孩子天生就是很敏銳的觀察者,所以父母只要人在心不在,馬上就會被孩子發現,於是孩子只能展現生存的本能:「注意我!」將自己的焦點從遊戲和探索中移開,轉向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如果每天都是如此,孩子就只能發展出「如果沒有人注意我,我就是沒價」的錯誤目標,而要求更大量、但無意義的陪伴了。

如果過去孩子對父母不安心和信任,剛開始這做時,孩子會不願意和父母分開,但父母必須溫和而堅定地執行,同時遵守和孩子的約定,當下一段的親子時間到了,不能有任何的理由和藉口拖延,要立即再次投入親子的遊戲當中。

當時我的孩子1歲左右,我的執行方式是先安排30分鐘的親子時間,然後就是10分鐘的自主時間;靜心時間則安排在孩子午休的時間。一天一天地執行後,孩子就很楚地知道,當父母陪他的時間就是全心全意地投入,而當父母在進行自主時間時,孩子也可以安心地自己玩。然後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我的自主時間也從10分鐘一年年地增加,到孩子六歲時,他可以自己規畫半天的行程,讓我有更完整的時間可以運用。

有的父母會問我:「有自主時間和靜心時間很好,但家事怎麼辦?我做家事的時候,就是孩子一直盧我的時候呀!」

父母要先有一個基本念:家事,是全家人的事。而全家人也包括孩子在內,因此家事時間也是親子時間的一環喔。當親子時間、自主時間、靜心時間在每天都順暢地運作後,家庭自然和樂融融、父母和孩子自然性格穩定

滿足孩子的實需求,孩子就不用變壞

以前總認,最孩子的人應該就是孩子的爸媽。然而這6年的親子團體歷程,讓我驚覺,原來有很多的爸媽,並不自己的孩子。

當孩子感覺自己不被、不被理解,這樣的親子關係,就會逼得孩子用很多的行求救或抗議。然而也因父母不孩子,自然也就難以理解孩子的行,誤以孩子在找麻煩、不聽話、不乖,然後用父母與生俱來的地位與資源,壓抑掉孩子的求救訊號和抗議行

打、罵、威脅、恐嚇、賞、處罰,是我們歸納出最常見的壓抑方式。其實孩子很爸媽,他們很楚做什事情會讓爸媽生氣、憤怒、爆炸。但孩子不是故意要讓爸媽生氣、憤怒、爆炸的,他們的小小願望,只是爸媽可以他們的「實需求」,如此而已。

相對於孩子行的四項錯誤目標,我們也整理出了孩子內心的4項實需求,並且邀請家長,藉由每天記錄,將這4項實需求落實在生活當中。

一、有能力:成長的能力

孩子與生俱來就有烈的成長趨力,回想當孩子開始練習爬行、練習走路時,如果大人想要制止孩子,就算放了再多的障礙物在孩子面前,孩子依舊會排除萬難繼續向前。當孩子再長大一些後,他們對於興趣的追求、遊戲與玩具的投入、好奇心的展現,都是他們成長的能力。此時父母要做的,是提供孩子想要的環境和資源,讓孩子得以發揮與提升自己的能力。

孩子時間有限,當他們想要接觸各種不同的面向、嘗試各種不同的可能,就很容易讓大人誤以孩子「3分鐘熱度」,擔心孩子不專注、容易半途而廢。但事實上,父母要在意的,不是3分鐘(或幾分鐘),而是孩子在當下有沒有「熱度」,如果孩子是投入其中的,那無論時間長短,都是得鼓勵的。

而父母也必須理解兒童發展,對孩子當時的能力要有基礎的認識和判斷,最怕父母高估或低估孩子的能力。高估孩子的能力,會讓孩子怎麼做都做不到、做不好,如果父母沒有即時覺察,然後調整給予孩子的期望,就會讓孩子累積大量的挫敗感,最後走向無能放棄。低估孩子的能力,則會讓孩子無法盡情施展能力,甚至必須生活在父母的陰影或照顧之下,久而久之,一樣會養成無能放棄的性格。

「讓孩子教你如何他」,觀察孩子的現況,適時、適度、適量地提供孩子一些生活挑戰,讓孩子在每次的挑戰中累積成就感,就能大幅提升成長的能力。

二、有價:貢獻的價

人是社會的動物,每個人都想對自己、對別人、對團體生貢獻,然後從貢獻中得到自己的價感和歸屬感。我們不難發現,很多兩、三歲的孩子,很希望能幫大人的忙,幫忙提東西、幫忙掃地、幫忙洗菜、幫忙曬衣服……得孩子實需求的家庭,就會在此時提供適合孩子能力的事情讓孩子幫忙,像是準備一個小提籃或小推車,把孩子的零食或重量較輕的物品請孩子幫忙拿;準備小掃把讓孩子理較大的紙屑圾;讓孩子邊玩水邊洗菜葉;讓孩子將衣服裝進衣架或從衣架拿下來……願意這做的家庭,也會讓孩子在長大之後,仍然願意藉由家事家庭生貢獻,因做家事不是外在的要求,而是內發的價展現。

我們也發現有很多家庭,因覺得孩子會愈幫愈忙,或是讓大人更麻煩,而在當下拒了孩子的請求。孩子無法提供家庭貢獻,也就很難找到自己的價感和歸屬感。長期下來,孩子對家事更加無感,之後父母想要孩子幫忙,就變得更加困難了。

因此大量地讓孩子參與各項家事,經常鼓勵與回饋孩子讓家庭更好的行,就能提升孩子對家庭貢獻的價,朝向正面的循環發展。

三、有權力:作主的權力

父母都想要培訓孩子的責任感,但不少父母誤以負責任,是要孩子做到父母要求的事項。我們則認所謂負責任,是孩子要自己的行、自己的決定,承擔起後續而來的結果。因此我們談到的「有權力」,並不是要孩子去決定父母的行、家庭的作息,而是先從自己的生活、食衣住行,做出合情合理、符合發展的決定,並且自己的決定負起責任。

例如:孩子決定不吃飯,父母就要思考會不會對自己生影響,如果不會,就可以尊重孩子不吃飯的決定,但當孩子餓的時候,就要由孩子自己想出解決方法,或是承擔自己肚子餓的自然結果。

或是孩子決定不睡覺,如果父母以過去的事實判斷,孩子會因為晚起而影響到父母的上班時間,此時就需要與孩子利用家庭會議進行討論,以事實提出孩子的決定會造成的影響,然後尋求彼此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法。如果找不出解決方法,就必須先擱置這件事,暫時不能做孩子作主的事項。但同時也要提供其他的面向讓孩子展現作主的權力。

我們覺得讓孩子安排一段家庭旅遊行程,要去裡、要玩什、要吃什……都交由孩子決定,這樣的方式除了提升權力之外,也能同時讓孩子展現能力和貢獻的價,一三得。大量地讓孩子面對行和決定的「自然結果」,而不是大人去介入或干涉,孩子才能學習作主、學習負責、學習成自己的主人。

四、有人愛:無條件的愛

多數的父母都認自己很愛孩子,但卻也有很多孩子覺得父母沒有那愛他。原因往往來自於父母對孩子有著外在的標準和期望,如果孩子可以達到,父母當然不吝於表現自己對孩子的愛。但當孩子沒有符合父母的標準和期望時,父母輕則變、對孩子不理不,重則責罰孩子、對孩子冷嘲熱諷。

像是孩子學鋼琴,一開始其實也是呼應父母的期望和想像,過了1、2年孩子不想學了,父母又認孩子半途而廢、不負責任(負責任的對象是誰呢?)。孩子感受到的,就是父母對他的愛是「有條件的」,剛開始孩子可能會了得到父母的愛,而逼迫自己去滿足這個條件。但偏偏父母的條件會提高,一開始可能要孩子願意練琴,再來要孩子會彈巴哈的曲子,接著再要求孩子參加比賽,最後還要孩子拿個盃回來。就算孩子運氣和能力都不錯,一路符合父母的期望,但所花費的時間,都不是了自己的興趣和夢想,而只是滿足了父母的要求而已。更多的孩子是到了半途,發現自己怎麼做都達不到父母的條件,因此放棄再努力,父母卻又沒有覺察到孩子的挫敗,在此時落井下石,讓親子關係生許多裂痕。

沒有人完美,也不需要追求完美,孩子的行都是需要練習和調整的,因此父母不應該將孩子的外在行,做自己給予愛、或收回愛的標準。愛,必須是無條件的,無論孩子的外貌、行、言語、決定如何,都不應該影響父母對孩子的愛。唯有體會這一點,讓孩子知道父母是無條件愛著他們的,父母才擁有了養孩子的影響力,孩子也才願意聆聽與接納父母的建議。

有了無條件的愛,孩子就不需要變壞、更無需叛逆了。

 

:::本書簡介:::引用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2800

arrow
arrow

    聽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