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習慣洞察人心:學會識人術,解決人際關係的所有煩惱》

作者:林萃芬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0-04-14

------------------------------

導讀:諮商心理師林萃芬|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媒體公關主任

您曾經感慨「識人不明」嗎?經常覺得自己與人格格不入?身旁伴侶為何無法貼心相伴?總是搞不懂孩子在想些什麼?甚至不明白自己的過度反應?心理諮商師林萃芬今天上節目分享新書《從習慣洞察人心》。

一個貌似溫和的人,讓家裡的毛小孩罰站在魚缸的四個角角上?個性怯懦的同事,突然咆嘯全身濕淋淋的流浪動物?這樣的作為,反映出什麼樣的心理轉折與性格呢?溝通時會習慣性抱胸、頻頻搓腿、或者抱著包包等隨身物品不放,又反映出什麼樣的心理狀態呢?

以上動作都是「身體語言」,悄然無聲地訴說著許多弦外之音。除了某些情境突然出現的動作或是作為;日積月累型塑而成的「條條皺紋」或是「種種喜好」,當然也有參考意義。

書裡有個例子,一對夫婦尋求諮商,太太覺得先生很兇、很難溝通;諮商後發現,原來先生跟太太講話時,總是用力揉眼睛而且眉頭緊鎖......,這小小的動作經年累月下來,造成了太太的過度解讀。幸好,最後夫妻倆冰釋前嫌。

再者,父母「教養的情緒習慣」,對不同年齡的孩子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譬如,過度保護孩子的父母,在對孩子下禁令時如果常常伴隨高壓的語言,久而久之容易讓孩子對外在世界產生不安全感與不信任感,嚴重者日後甚至導致抗拒上學、抗拒就業。

讓孩子有安全感向外探索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從習慣洞察人心》指出,「嬰兒的情緒要透過撫摸擁抱、身體接觸、溫柔悅耳的聲音來獲得安全感,才能產生對世界的信任感。這個時候,若任由孩子哭到聲嘶力竭,就可能會導致孩子慢慢形成情緒退縮、情緒隔離,對人冷漠、缺乏溫暖,表現出不在乎的情緒習慣。」(p.96)

而父母總是過度擔心、焦慮或限制、要求,也會感染、干擾、阻斷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應該養成的性格。林萃芬受訪時說,『三~五歲是孩子「學習探索世界奧妙」、「練習用語言表達內心感受」的階段,要讓他有安全感、有好奇心、有勇氣去探索,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在這個階段因為父母的擔心而制止了孩子的發展,日後可能造成長大的孩子對什麼都沒有興趣、什麼都不想探索,只想留在家裡;這樣的孩子沒有安全感也沒有信賴感,既不信任自己也不信任別人!』

林萃芬說,『「從習慣洞察人心」,一則可以幫助自己覺察;二來可以學習如何印證、澄清;想要了解一個人,就要從觀察開始。在人與人的互動交流之中,會產生很多「無聲的訊息」,但如果不懂得觀察或總是錯誤解讀,這些訊息就全部掉到地上了。』

想接住這些悄然無聲的訊息嗎?請聽心理諮商師林萃芬談《從習慣洞察人心》。

==============

◎內容簡介

  在人際互動的過程,需要敏銳的觀察力來解讀對方心意,從「習慣」就能看穿一個人的性格

  你一定要懂得看人「眼色」,才能成功突破他人心防、達到深入人心的境界。

 

  當社會快速變動,我們每個人的心理狀態都會變得比較複雜,經歷

  想要深入了解一個人,最寶貴的線索就是觀察對方的各種習慣,再探索的心理轉折也會比較多,這個時候,如果懂得如何洞察人心,便能幫助自己跟對方相處時,快速又安全的找到適合彼此的相處之道。這些習慣背後,隱藏哪些重要訊息,可以準確評估對方的心理健康程度。

  ◆從生活習慣洞察人心

  ◆從人際習慣洞察人心

  ◆從金錢習慣洞察人心

  ◆從飲食習慣洞察人心   

  ◆從特殊性偏好洞察人心

  ◆從不良習慣洞察人心

○本書特色

  ◆依據每個人不同的生活習慣,從食物、用餐、車子、娛樂、休閒、潔癖,可以更了解自己跟別人的生活型態,也能更清楚自己跟別人的「心理定位」,讓生活更符合自己的價值觀。

  ◆洞察人心不只是消極的趨吉避凶,而是積極的看懂對方的心理需求,以及心理轉折,書中深入淺出從戀愛對象看內在需求、從寵物洞察心理需求、從飲食習慣看心理需求,輕輕鬆鬆就能走進對方的內心世界,找對方法跟對方建立關係。

  ◆超準心理測驗 看出隱藏的性格。從你喝的咖啡、做的運動、吃飯的地點、逛街的態度、自拍……,窺探到隱藏的祕密。

  ○真誠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林文雄( 1111人力銀行總裁)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徐西森(高雄師範大學 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鄧惠文(榮格分析師/精神科醫師)

作者介紹

       林萃芬     

  擁有專業諮商心理師的證書,多年來推廣心理學不遺餘力,除了「洞察人心」系列書籍獲得數十萬讀者的熱烈迴響外,更為企業界量身設計「員工心理諮商與輔導」、「員工心理健康管理師」的課程,協助企業界提振員工的自我效能。為什麼她可以橫跨企業界與心理諮商界?事實上她曾經擔任文化及服務業顧問近十年,她表示,這是個心理學時代,人與人的接觸越來越短暫,如果缺乏辨別他人意圖的讀心技巧,不僅人際溝通常會面臨尷尬挫折,更會導致生涯發展錯失良機。有鑒於此,她致力於融合各個心理諮商學派的精華,活用於生活、人際、工作,輕鬆掌握人際優勢。

  現任: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媒體公關主任、「中華人事主管協會」講師、「松德精神科診所」諮商心理師、「聯合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東吳大學兼任講師

  著作:鍛鍊心理肌力:15項心理鍛鍊,擺脫那些職場與人際間的控制、害怕、停滯、危機與焦慮

 林萃芬諮商心理師的生活EQ樂園 www.fannyeq.com.tw

◎目錄

推薦序一 從生活各個層面解析人格特質  林文雄

推薦序二 洞察人心有方法       徐西森

自序 從習慣洞察人心

前言 洞察人心教戰守則

「習慣」自然形成「面相」

測驗:你的觀察力敏銳嗎?

第一章從生活習慣洞察人心

從車品透視人品

到KTV觀察做事態度

從運動習慣透視人際關係及自我管理

從慣用右手或左手觀察應對困難的方式

從自拍行為看人格特質

從夢境了解潛意識

分析:如何解讀夢境?

從潔癖看焦慮指數

測驗:你的潔癖指數有多高?

分析:「強迫症」與「強迫型人格障礙」有什麼不同?

第二章從人際習慣洞察人心

從排行看人格特質

從情緒習慣洞察人心

分析:爸媽情感衝突、離異對孩子情緒及人格的影響

分析:重大創傷事件影響情緒習慣

分析:青少年的情緒習慣

從戀愛對象看內在需求

從寵物洞察心理需求  

容易心軟的人格特質

第三章從金錢習慣洞察人心

從購物了解對方的心理需求及個性特質

測驗:你的衝動購物指數有多高?

分析:卡債族的人格特質

測驗:你的錢都用到哪裡?

第四章從飲食習慣洞察人心

分析:暴食與厭食的心理特質與不當補償行為

從咖啡研磨人生哲學

從吃飯地點測量人際深度

從吃東西看生活型態

測驗:從飲食習慣看你的心理需求?

到喝酒場合看人性真面目

分析:酗酒者的特質

第五章從特殊「性偏好」洞察人心

性心理發展歷程

從男人欣賞女性的部位看其個性

從床鋪習慣看性愛滿意度

測驗:你有性愛成癮症嗎?

第六章從不良習慣洞察人心

分析:反社會人格的行為特徵

牌桌上摸索人的劣根性

分析:賭徒的行為模式

習慣欺騙的人格特質

分析:詐騙心理學

分析:藥物毒品成癮的行為反應

如何戒掉成癮習慣

◎內容連載

KTV觀察做事態度

曾經擔任多年的顧問工作,穿梭於數家公司之間,我觀察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不少公司同仁在熬過一段水深火熱的日子之後,譬如說:剛被促銷活動消耗掉大量腦力,或是被提案報告累得兩眼血絲,或是才剛完成一件嘔心瀝血的巨大任務,即會有人主動出來吆喝一票患難與共的同事一起去唱KTV,一方面放鬆緊繃的神經,另方面清掃屯積已久的廢氣。

而平日有問必答的顧問,這個時候便成了最佳的陪唱人選。不過,雖然我很樂於陪唱,偏偏我唱歌的聲音卻是五音不全,以前每次跟別人說:「我歌唱得很難聽」時,大家都以為我是「太過謙虛」;後來我也懶得解釋了,反正只要一開口,大家便會立刻求饒:「老天爺啊,妳的歌聲真的很難聽。」甚至還有個朋友苦著一張臉對我說:「求求妳別再唱了,好像魔音穿腦。」

沒關係,到KTV唱不成歌,卻讓我有機會欣賞每個人的唱歌姿態,久而久之發現,一個人唱歌時的表現跟他的做事態度有著某種程度的關聯性。

想知道兩者之間有什麼特殊關係嗎?下次到KTV唱歌時除了唱歌,還能靜靜觀察別人的唱歌習慣,提醒你,可別看得太用力,以免讓別人覺得渾身不自在,回來之後再對照我的觀察分析,相信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去KTV應酬的人

不少政治人物上KTV的目的不在唱歌,而在應酬,為了能快速地與別人打成一片,他們通常會在家裡練幾首主打歌,這樣不管在什麼場合都能以歌會友,很快融入不同的族群、階層中。

像我有個從政的朋友不僅歌喉屬於職業級,更令人佩服的是,他什麼語言的歌都會唱,從國語歌、臺語歌、英語歌、日語歌到廣東歌皆能朗朗上口。有一次我們一票朋友為了測試他的唱歌實力,便要他接受現瑒點歌,沒想到點什麼歌均難不倒他,實在太厲害了。

可想而知,光是為了應酬就能下這麼多苦功的人,做起事來,絕對是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工作狂。為了實現理想抱負,他們非但自己赴湯蹈火在所不惜,而且也懂得如何利用別人的力量幫自己達成理想,可說是天生的領導人才

從不練唱的人

有一種人上KTV唱歌是抱著隨便唱唱的心態,別人要他唱他就唱,可是卻從來不練唱,即使唱得結結巴巴、節拍大亂他也不在乎。好玩的是,從不練唱的人幾乎做什麼事情都不太會自我要求,唱歌時他抱著歌有唱就好的心態,管他唱得好不好;上班時則抱著事情有做就好的心態,管他做得好不好。

做什麼事都不要求的人,在交朋友的時候自然也不會太過認真,除非別人主動跟他們連絡,否則他們就像斷了線的風箏般,輕飄飄地不知道飛到哪裡去了。

注重形象的人

有些人平日非常注重形象,然而,一旦碰到有表現的機會,就會不由自主地露出內在悶騷解放的一面。

有個朋友便是屬於悶騷解放型的人,每次剛開始唱歌的時候,他都會先找一大堆藉口說自己不會唱歌,譬如:「誰的歌唱得比我好多了,應該先請他獻聲才對。」

結果推來推去,好不容易說動他拿起麥克風,這下可不得了,他可以把周杰倫的歌從第一首唱到最後一首,嘴裡還不斷強調:「我今天喉嚨不舒服唱得不好。」言下之意是,如果他沒有身體微恙,表現會更加優異。

工作的時候也一樣,每次上司交付他一件新的任務,他都會先謙讓一番:「我何德何能可以擔任這麼重要的工作,某某某的能力比我強多了,他應該比我更適合這個任務。」

等到上司費盡唇舌證明他確實是負責這個任務的最佳人選,而他自己也決定好好表現一番時,那他便會把自己苦練多年的十八般武藝一樣一樣秀出來,而且邊秀還會邊說:「小弟在下不才我,做得不好請大家多多包涵。」

這種悶騷型的表現方式,可害苦了其他能力不及他的同事,試問:擁有十八般武藝的人都謙虛成這樣,那其他人該如何自處,無形中讓同仁陷入「表現焦慮」而不自知。

只唱某一類型歌的人

我認識一個朋友每次到KTV都只唱某種類型的歌,而且唱的時候全神投入,彷彿旁若無人,那種專注的模樣,真的讓人感動得想立刻頒一座最佳演唱獎給他。

通常,只唱自己喜歡的歌的人,工作時亦傾向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雖然唱歌時他們可以百分之百掌握主控權,愛唱誰的歌就唱誰的歌;不過,工作的時候可沒這麼自主,任他再堅持,依然得向現實妥協。

專挑高難度歌唱的人

即使只是到KTV唱歌娛樂一下,也不是參加什麼唱歌比賽,他們也堅持要挑高難度或高水準的歌唱不可。

有一陣子有個很愛唱歌的朋友常常邀我去 PIANO BAR聽他唱歌,這個朋友不僅專挑高難度的歌唱,而且對唱歌的地點亦很挑剔。他覺得歌要唱得盡興,感覺要對才行,所以,他最痛恨在有人聊天、吃東西的KTV獻唱,那對他來說簡直是自找苦吃。

除此之外,這個朋友也很注意自己的台風,每次唱歌,他從咬字發音、臉部表情到肢體動作都配合得完美無缺,每每一曲唱罷,台下立刻響起如雷的掌聲。

專挑高難度歌唱的人,在做事的時候往往也喜歡挑困難度比較高的工作,他們最討厭做沒有表現空間的例行性公事。就像唱歌時,他們喜歡強調自己的品味出眾一樣,工作時他們也喜歡凸顯自己的能力,希望每完成一件工作都能獲得如雷的讚美聲,否則的話,他們就會覺得工作缺乏成就感,會越做越沒力氣。

選空檔唱歌的人

一大票人到KTV唱歌,有的人會緊握著麥克風不放,一曲接一曲,非唱到喉痛聲啞才肯放下麥克風;也有的人從不跟別人搶麥克風,只選在別人不唱的空檔唱首自己喜歡的歌,自得其樂一下。

通常會選在別人不唱的空檔唱歌的人,多半不擅於表現自己,唱歌的時候默默旁聽,工作的時候默默耕耘。這種型的人儘管做事腳踏實地,只可惜太過被動,萬一碰到大家興致高昂,完全沒有讓他表現的空檔,那他就只好從頭坐到底了。

覺得自己唱得最棒的人

有次應朋友之邀,擔任他們公司舉辦的KTV大賽的評審。原本我只是因為好玩而答應評分,不料到了現場,卻發現每個參賽者都全副武裝,每個人的臉上皆露出「我唱得最好」的表情。

其中有個自認長得很像某明星的帥哥,更在比賽前跑來跟我說「等下好好看我表現」我想,這麼有自信,大概有職業水準,沒想到他的歌聲只比我唱得好一點點。

比賽結束之後,這位帥哥的同事告訴我,不管做什麼事情他都認為「別人做得沒他好」,只有他最厲害,若事實如此那也就罷了,偏偏事與願違,這個自負的帥哥還好為人師,喜歡指導別人做這做那的,大家都很想知道,碰到這種自戀的人,要怎麼相處才不會被他搶光鋒頭。

義務幫別人點歌的人

幾乎每次到KTV都會碰到一個義務幫別人點歌的人,他們會不厭其煩地頻頻問每個人:「你要唱什麼歌?」然後自動輸入電腦,一個人從頭到尾忙得不亦樂乎。

一般而言,這種點歌服務型的人,做起事來也多半會面面俱到,希望能在自己的職責範圍內照顧到每個人。有些時候,他們甚至會為了顧全大局,不願破壞團隊的氣氛而犧牲自己的利益。

或許有人會覺得,到KTV唱歌不過是為了娛樂,何必看得那麼嚴重,可是,如果連玩樂都提不起勁來,那就不道做什麼事情會充滿活力。

:::本書簡介:::引用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3961

arrow
arrow

    聽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