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y。劉秀枝的投圓人生

Episode 5:認識謎樣大腦

----------------------------------

主 講 人:失智症權威劉秀枝醫師

      前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

      國立陽明大學臨床兼任教授

      《聯合報》「元氣周報」專欄作家

      《康健雜誌》專欄作家

 

一、Joy筆記|醫療邊緣 2019.05.16.

沒醉倒,怎麼腦子一片空白?

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blog/587588625

酒量很好的50歲男士和同事們痛快喝春酒,並不覺得喝醉,第二天醒來卻發現皮夾裡的千元大鈔都不翼而飛,查看手機,發覺前晚是叫Uber車回家,難道是被洗劫?打電話給同事才知道原來是餐廳只收現金,所以把大鈔都拿出來付帳了,但他腦子一片空白,怎麼想都想不起來。

這是個「酒後暫時失憶」(alcoholic-related amnesia, 俗稱alcohol blackout)的例子,通常是在豪飲(binge drinking)時不知不覺發生,人看起來清醒,言談舉止正常,但事後本人對這段期間發生的事卻不記得,少數人是完全失憶一點也想不起來,大多數人經過提醒,可依稀記得點滴片段。因為大都是在一覺醒來後才驚覺到不對勁,所以這段空白時間持續多久無法推斷。

酒後失憶是因為酒精特別作用於大腦海馬區與額葉的神經細胞,尤其是與記憶有關的神經傳導素如GABA與NMDA等的接受體,使得短期記憶無法經由海馬區貯存於大腦,既沒留下記憶,當然無法存取回想。但當下的立即記憶不受影響,甚至可維持到1分鐘,所以還能與人有意義的對話,讓對方沒察覺有異樣,只是自己說過就忘了。

而且額葉與海馬區周圍的腦部也受到影響,比較無法控制情緒,因此在失憶期間可能會與人爭吵打架、開車肇事等悔之莫及的事。醫學文獻曾報導嫌犯以酒後失憶為辯護理由,但法官認為嫌犯在失憶時的其他認知功能仍正常,而且飲酒是自願,不若因病服藥的副作用,所以嫌犯是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的。

醫界一向認為少量飲酒有益健康,但豪飲不僅可能導致失憶,更可能誘發腸胃炎、胰臟炎和心律不整等。而且根據「芬蘭雙胞胎研究」,中年時常豪飲或酒後失憶者會增加失智症的風險。此研究追蹤554位平均49歲的參加者,一開始以問卷調查其飲酒狀況,追蹤25年後,103位被診斷失智症,發現原先每個月至少一次豪飲(每次飲酒一瓶葡萄酒或相當酒量)得到失智症的比率是非豪飲者的3倍;而一年內至少兩次酒後失憶者,得到失智症的比率為沒有酒後失憶者的10倍。

國外資料顯示約三分之一的男性曾有過酒後失憶,有人經歷過一次酒後失憶後,會被嚇到而不敢再豪飲;但如果不得不喝酒時,該如何因應?

1. 知道自己的酒量:酒量與基因有關。酒入口後經腸胃吸收,之後被肝臟的乙醇去氫酶(ADH)氧化成乙醛,接著被乙醛去氫酶(ALDH)氧化為乙酸,最後分解為二氧化碳及水而排出。這兩個酵素具多型性,某些型態能促進酒精代謝而比較不易喝醉,所以不要逞強硬拚,而且覺得喝得差不多或有點陶陶然時,最好在一小時左右回到家。

2. 赴宴半小時前先吃點食物墊底:可以延緩酒精在腸胃道的吸收。

3. 酒慢慢喝,多喝湯水來沖淡濃度:猛然狂飲,血中酒精濃度快速上升是酒後失憶最主要的原因。

4. 朋友很重要,喝酒時互相關照,必要時護送回家。

(本文刊登於2019.3.17聯合報 元氣周報 劉秀枝專欄,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7392/3701456

 

二、Joy筆記|阿茲海默症 2018.09.01.

老小、老小─老年失智症的退化

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blog/585188995

清明節回家,請了父母、二個姪女和三個姪孫到鎮上一家新開張的大飯店吃歐式自助餐。88歲的父親患有輕度的阿茲海默症(老年失智症),一年前跌斷了左腿和左手,有點不良於行。到了明亮的餐廳,看到擺得滿滿的各式餐點,父親堅持要自己去拿菜。他把手杖交給不太靈活的左手,很認真的用右手去夾菜,我替他端著盤子,看他興高采烈的把盤子堆得滿滿的菜。

坐了下來,我替他把培根、香腸以及鬆餅切成一塊塊,他用叉子很快的就吃完了。猛抬頭,看見7歲大的姪孫高高興興的剛好坐在長桌的一頭,與父親面對面,他的母親也正在幫他切香腸及鬆餅。這一畫面多麼相似啊!一邊是女兒替父親切香腸,一邊是母親替小男孩切鬆餅。只是兩人年紀差了81歲,一個吃完後就靠在椅子上休息,另一個則吃飽後由椅子上溜下,精力充沛地去大廳,蹦蹦跳跳。

父親的飲食習慣這幾年有點改變。在家裡嫂嫂雖然每餐都做了滿桌子的菜餚,父親都是只吃一點就說飽了。過一會兒自己卻到冰箱去拿各式各樣的零食。到外面餐廳吃飯時,更是胃口大開。他喜歡到麥當勞及肯德基吃炸雞,有次特地替他買了玉米濃湯,因為我們想玉米濃湯比較像中國菜,誰知父親看了隔桌小孩喝的飲料,卻說「我要可樂」。於是玉米濃湯只好我自己喝了。我們慶幸父親越來越開明,竟然能接受西方食物了。想想,這些飲食習慣不就像六、七歲的小孩?

有位患阿茲海默症的老太太在我的門診追蹤多年,眼看著她由中度逐漸變為重度。最近她女兒帶著3歲的小兒子陪老太太回診,老太太坐在輪椅上無法行走,手腳均已僵硬,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講,但是眼珠子卻亮著,跟著小男孩的身影轉。小男孩被母親調教得活潑而有教養,不時的過來拉拉祖母僵硬的手,說是替祖母運動。對著祖母吹口哨或做鳥叫聲,祖母也鼓起嘴巴試著吹口哨,發出一些聲音,更伸出手去摸摸小男孩。這固然是祖母疼小孫子的動作,但豈不更像是一個小孩子看見了另一個小孩子,感覺到有了「同伴」般的興奮快樂?

這位老太太的女兒把母親照顧的無微不至。她感嘆說:「父親生前常抱怨照顧母親多麼辛苦,現在我才深深體會。」可想像這位年輕的母親要照顧的不只是一個三歲小男孩,而是兩個小孩,只是其中一位身體較大,不良於行,且肌肉萎縮僵硬了,其辛苦可想而知。

俗話說的「老小、老小」,應用於阿茲海默症患者腦力的退化情形還真是恰當。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的瑞芝柏(Barry Reisberg)醫師,1999年8月於加拿大溫哥華舉行的國際老年精神學大會,發表了一篇有關阿茲海默症患者的症狀退化演變情形。他把阿茲海默症的嚴重度分為七大時期,第一期是正常的,第七期代表最嚴重。每一時期又分為幾個小階段,總共有十六個小階段。根據他的觀察,最嚴重的第七期相當於嬰兒,有時會大叫大喊,完全需人照顧。第六期的患者如同二到五歲的小孩。第五期的猶似五到七歲小孩,第四期就像八歲到青春期。第三期相同於青春期後段的青少年。

病患在每一時期所需的照顧就等於那個階段的孩童所需的照顧一樣。所以當患者事事煩人,需人照顧,無端發脾氣,或毫不講理時,把他(她)當成是嬰兒或小孩子看待,親屬等照顧者就較能包容,較能接受了。

例如最近有位嚴重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太太來看門診時,就提到她的先生已退化得像個二、三歲的小孩。沒生病前先生就跟著孩子們叫她「媽媽」,現在叫「媽媽」的語調、聲音、表情更是完全像個小孩子,還會說「要抱抱」。每次稱讚他很乖時,他就顯得高興。

然而阿茲海默症患者與小孩基本上是不同的。患者常常是年老力衰,有許多慢性疾病,手腳僵硬或萎縮,最後常不良於行,需用輪椅代步,甚至臥病在床。不若小孩子粉嫩,唇紅齒白,蹦蹦跳跳,惹人疼愛。阿茲海默症患者常是我們的長輩,在病程初期時常放不下身段,還是有他的威嚴存在,我們不可能像對小孩子般,用教訓的語氣,只能連哄帶騙,婉言相告。而且其中最大的差別是患者症狀一天天的嚴重,小孩子則一天天茁壯長大,兩者截然不同的結果,真是無可奈何。

(本文刊登於2000年4月20日的聯合報,並收錄於《當父母變老:關心失智症、中風及其他神經疾病》,天下文化2001.2.15出版)

 

三、Joy筆記|阿茲海默症 2019.02.01.

長期壓力大,當心失智危機

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blog/586680124

30年前,有位罹患阿茲海默症的70多歲女士,出院時抱著病房的棉被不放,說是她花錢買的,堅持要帶回家,讓我印象深刻。她的兒子問我:「母親生活在鄉下舊式家庭裡,長年勞苦,婆婆又非常嚴厲,導致精神壓力很大,是否因此而得了失智症?」我雖然同情,但婆媳不合並不少見,因此回答說長年的精神壓力應該與失智症無關。

的確,佔所有失智症六成的阿茲海默症,不到5%是基因突變所造成,真正致病原因至今不明,但有些已知的危險因子,如高齡、低教育或不動腦、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老年憂鬱症、載脂蛋白基因E第四型、直系親屬有阿茲海默症等,其中並不包含精神壓力。然而,近20年來,精神壓力卻逐漸受到重視。

壓力事件恐讓認知功能衰退

面對壓力,人類會啟動體內兩大生理系統,一是腦幹的交感神經,分泌腎上腺素,主要是因應對身體有威脅的急性壓力,如感染、氣溫驟變等, 以提供要打鬥或快速逃走時所需之生理變化。二是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系統,分泌類固醇,主要是因應急性和慢性精神壓力,如上台演講、長期失業或家庭破碎等;而且身體許多系統也會也會跟著動起來,例如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血液中的白血球跑到需要的部位等。如此,壓力來了,生理系統迅速反應;壓力解除,生理反應跟著恢復正常,這是適當的、有益的壓力反應。

但當精神壓力反覆發生或變為慢性,身體生理系統疲於奔命或長期處於備戰緊張狀態,血中類固醇濃度持續偏高,大腦掌管記憶的海馬區與司管情緒的杏仁核的神經細胞有類固醇接受器,因而會受到影響,出現焦慮、失眠和記憶減退等症狀。

許多動物實驗都發現,反覆或慢性壓力會讓老鼠海馬區神經細胞的樹突變短、突觸數目減少、抑制神經細胞的再生,並且會在大腦出現類澱粉斑塊與神經纖維纏結的阿茲海默症大腦病變。

近20年來,不少流行病學研究也顯示精神壓力與阿茲海默症有所關聯。例如發表於2003年神經學(Neurology)期刊的一篇論文,追蹤806位平均75歲的美國神職人員,每年接受心智測試,並且在一開始即填寫「神經質量表(neuroticism scale)」問卷,共有12道題,如「我常覺得緊張不安」,分數愈高表示愈有精神壓力的傾向。追蹤4.9年後,有140位罹患阿茲海默症,發現當初神經質量表分數位於最高的10%的參加者,之後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為量表分數位於最低10%者的兩倍,顯示慢性精神壓力可能是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之一。

另一個來自希臘發表於2010 年精神病學研究(Psychiatric Research)期刊的論文,發現1271位平均74歲的失智症患者中(其中六成是阿茲海默症),78%在失智症發病之前都有嚴重精神壓力,依序為重大疾病如手術、家庭問題、配偶死亡、手足死亡等;而140位年齡性別相當無失智的對照組,則只有55%有嚴重精神壓力,因而推論精神壓力事件可能誘發認知功能減退。

運動、玩樂,紓壓有益大腦

透過這些研究告訴我們,精神壓力,尤其是慢性精神壓力,可能誘發失智症,是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之一。雖然有此危險因子也不一定會發病,但這是可以預防或因應調適的。每個人承受壓力的能力不同,受到年齡、性別、基因、個性、成長背景等的影響。每個人也都可以找出適合自己的紓壓方式,如運動、散步、旅遊、美食、唱歌、聽音樂、看電影或連續劇、與好友聊天、放空或冥想等,甚至有人戴上琥珀的飾品就覺得很放鬆愉快。

醫療不斷進步,醫學觀念也常常改變,甚至會讓人覺得今是而昨非,做為一位現代人,唯有保持開放的心胸,既不執著,但也不照單全收。因此最近有位朋友被診斷出輕度阿茲海默症,他的家人問我,是不是與他最近幾年來和事業夥伴的經濟糾紛有關,這次我就不敢斷言說完全沒有關係了。

(本文刊登於2018年11月康健雜誌的劉秀枝專欄)

 

四、天天一顆橘子,能降低23%的失智率?失智症權威劉秀枝:最有說服力的防失智飲食法是...

非讀BOOK 非讀BOOK About 撰文者劉秀枝 2019.01.10.

https://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Article.aspx?id=ARTL000126822

橘子能不能預防失智?

★ 食物與失智症,不是100%相關 ★

每天吃一顆橘子,能降低失智率嗎?

朋友從LINE轉來一則動畫:「愛吃橘子有福啦」,影片中說天天一顆柑橘,能降低23%的失智率。朋友問我是否真的如此,我決定用一篇文章來回答她。

來自日本的研究

我先是上網查詢,讀到日本東北大學發表於2017年4月《英國營養學期刊》的論文:追蹤大崎市13,373位65歲以上的居民,5年7個月後,發現與每個星期吃得不足2次者相比,每天吃柑橘的人得失智症的機率少了23%。

日本盛產柑橘,所以有柑橘研究,而其他就地取材、類似的觀察性流行病學研究,以及小規模的臨床試驗也不少,例如:綠茶、紅酒、咖哩、蕈菇、葡萄、草莓、櫻桃汁、藍莓汁和巧克力等,理論基礎主要是這些食物都含有具抗氧化與抗發炎作用的「類黃酮」(flavonoids)。

類黃酮有許多種類,比如:柑橘的果皮有川陳皮素(nobiletin)、櫻桃和藍莓有花青素(anthocyanin)、咖哩有薑黃素(curcumin)、綠茶有兒茶素(EGCG),以及紅酒與葡萄有白藜蘆醇(resveratrol),這些都是富含類黃酮的水果。

也有研究者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川陳皮素、薑黃素能增強老鼠的記憶力,並減少老鼠的腦內類澱粉的含量,而「腦內類澱粉斑塊的堆積」是阿茲海默症的主要病變之一。

食物與失智症,不是100%相關

然而,流行病學的研究只能說柑橘等食物與失智症有所相關,但不是100%的絕對相關,也不能直接解釋為因果關係。而且,關於參加者對該項食物的攝取量都是採用問卷方式,全靠參加者的記憶和研究者的推估,難以精確。

此外,即使動物實驗顯示某種食物能強化老鼠的記憶,或者降低老鼠腦內的類澱粉含量,但是人畢竟與其他動物不同,在人身上不見得有相同的功效。

薑黃素防失智?沒定論

要證明一種藥物有預防某種疾病的療效,必須採用隨機雙盲、有安慰劑做對照組的第3期臨床試驗,但食物很難做到。

所謂「雙盲」,是參加者與評估者(常常是醫師)都不曉得參加者是服用藥物或安慰劑。在藥物試驗中,很容易做出與藥物外觀相同的安慰劑,但食物一看就知道,很難設計出外表與滋味都與食物相同的安慰劑。而且,要求參加者在試驗期間的幾個月中,天天都吃定量的某種食物,不僅在倫理上講不過去,大概也沒有人會參加。

但是,如果能把食物的有效成分萃取出來,做成膠囊,臨床試驗就可行。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發表於2018年《美國老年精神病學期刊》的一篇論文,把40位51歲至84歲、有輕度認知障礙或無失智症的參加者,隨機分配為兩組:一組是每天服用180毫克活性的薑黃素,另一組是每天服用安慰劑。一年半後,服用薑黃素組的記憶力和專注力明顯地進步,安慰劑組則沒有改變。然而,這項研究的受試者人數很少,因此還不能下定論。

地中海飲食防失智,最具說服力

治療與預防阿茲海默症的藥物研發雖然一直都很蓬勃,但尚未有突破,所以有許多人轉而從飲食上尋求解決之道。其實,最具說服力和實際可行的還是均衡的「地中海飲食」,也就是:多吃蔬果、豆科植物、五穀雜糧、堅果與橄欖油,適量地吃魚、乳製品、紅酒和少量肉製品。

飲食不僅是為了健康,也是一種享受,吃到喜歡的食物,那有多滿足和快樂!至於我們一開始討論的「類黃酮」,其實,具抗氧化作用的類黃酮廣泛存在於蔬果中,所以只要你喜歡,吃什麼都可以,當地、當季產的更好。

 

五、Joy筆記|閒閒看書 2019.05.08.

薩克斯自傳(On the Move. A life)─《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作者

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blog/587009184

這是一本內容豐富,充滿人生經驗與疾病探索的神經科醫師作家奧利佛.薩克斯(Oliver Sacks)的自傳,非常值得閱讀。

享年82歲的薩克斯醫師(1933-2015)出生於英國倫敦,父母親都是醫師。他從牛津大學醫學院畢業,在美國加州接受神經內科住院醫師訓練,於1965年到紐約行醫,直到因眼睛黑素瘤轉移而去世。

薩克斯醫師著作等身,除了在台灣最為人知的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其中一本睡人(Awakening)還排成賣座電影,由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與勞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演活了書中主角,令人印象深刻。我曾讀過他的看得見的盲人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twblog1/123205234),也非常喜歡。

自傳非常真誠,除了求學過程、專業知識和精彩的臨床故事,他不諱言本身是同性戀,18歲時向父親坦承他喜歡男生,曾到荷蘭阿姆斯特丹找尋性伴侶,經過幾次失戀,終於在75歲時遇到了真愛。

薩克斯年輕時放蕩不羈,非常喜愛摩托車,夜晚脫下白袍後,會換上摩托車皮衣,騎車街頭、山路或到海灣。他並且親身體驗各種藥物的副作用,例如吞食20顆阿丹錠(artane)造成幻覺,又如在週末時抽大麻、使用LSD和安非他命等,非常冒險,以致於他那時的朋友從不認為他能活到35歲。幸好,他於1966年在紐約遇到了精神分析師申戈爾德醫師,從此戒掉毒品,而且每週看申戈爾德醫師兩次,50年來一直都如此,才會有後來的成就。

 

六、Joy筆記|閒閒看書 2019.05.12.

莫泊桑短篇小說選集

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blog/587079441

我一向喜歡讀短篇小說,在短短的閱讀時間可以享受如長篇小說的故事精華,法國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說最為經典。

莫泊桑短篇小說選集收集了27篇故事,篇篇精彩,都發人深省。

一開始翁振盛博士的導讀和分析非常具啟發性。他指出本書的特色:1. 寫作格式:圍繞單一事件,調度時空。2. 首尾呼應:結局出乎意料,卻合情合理。3. 敘事觀點:第一或第三人稱,切換自如。4. 推動故事的左手:人物的對話、細密的描繪。5. 推動故事的右手::平易的用字、不俗的譬喻。6. 筆下人物所從事的職業涵蓋各行各業,描繪人物相當濃纖適度,三言兩語即生動勾勒出人物形貌與特徵。

「脂肪球」這篇最為廣為人知(https://blog.xuite.net/hcliujoy/blog/585337553),善良、樂於助人的妓女與自私、偽善的貴族和富商成明顯對比。

「在鄉下」淡淡的筆觸與敘述,卻是對人性與抉擇有深刻的探討。

「首飾」裡的貧富懸殊、對奢華虛榮的渴望與命運的捉弄,令人感嘆。

「復仇」裡一位痛心的母親為了替被謀殺的兒子復仇,處心積慮的訓練忠狗來報仇的方式非常震撼。

「巧計」裡老醫師的鎮定和計謀有種幽默與喜劇感。

我喜歡這本書。

arrow
arrow

    聽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