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文撞到鄉民:走跳江湖欲練神功的國學秘笈》

作者:祁立峰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6-12-30

------------------------

導讀: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祁立峰

◎內容簡介

 

孔子壯遊團 vs. 莊子我夢到

小農文青陶淵明 vs. 都更覺青杜甫

宋詞溫拿 vs. 元曲魯蛇

 

  嘴砲戰神大亂鬥,我的國文課業障重啊!

  從古籍穿越網路,點評歷代聖賢,句句宅氣干雲,字字酸民本色!

  一本沒有最狂只有更狂的文化基本教材!

  網路熱門專欄【祁立峰讀古文撞到鄉民】結集,鄉民讀者瘋狂轉貼點閱

 

  熱門陸劇「瑯琊榜」解析者祁立峰,

  在《讀古文撞到鄉民:走跳江湖欲練神功的國學秘笈》中,

  談古論今、夾議夾敘,剖析義理、縱論世間眾生百態,

  以網路鄉民的嘲諷嘻笑方式,

  通過每一章的書寫把古往今來的人事物通通抓來評比,

  將現實與理想、古人與今人、典籍與網路的愛恨情仇,

  表現出盡付淋漓的悲傷與同情!

 

  古典時期看似遙遠,但是古人們的機鋒與嘴砲,一點也不遜於今日的網路鄉民。

  我們所遭遇的困境,歷代鄉民可能早已經歷過一輪了。

  他們或抵抗或妥協,歷史上有過萬人響應的壯舉,也有過無人到場的噤聲。

  而我們的文明也正因如此,終於成了如今的模樣。

  坊間有不少推廣古典文學的著作,但《讀古文撞到鄉民》不僅是概論的介紹。有教學的體會,有研究的心得,有近年學術界的成果,也有近年來面對時代與議題的回應。

  《讀古文撞到鄉民》共分成四輯,從先秦兩漢思想家,漢魏六朝的詩人或筆記,一路談到唐詩宋詞元曲。尤其精采的是作者近年來面對小時代大議題的回應。

  ‧在這被鄉民悲摧戲稱的「鬼島」,讀者經歷了學運、後太陽花、覺醒青年們虎虎洶洶。世代、階級、勞資、地域,各種身分認同交混而對立,天河撩亂、光影散射。

  ‧書中談到了儒家對死刑存廢的看法,談江南士族面對北方強國的心態與認同,或杜甫身經喪亂後對居住正義的辯證。當代網路鄉民喜歡戰男女或戰南北,發文酸訕冷峭,但這不是鬼島鄉民特有的習性或身世。千百年來的詩人墨客早已面對過這些問題,而他們的這些作品,摒除了中學課本裡文謅謅的教材教法,那可能才是真正的、應該放進括弧裡的「經典」。

 

  縱觀文學史流變,作者祁立峰認為可能需要一些無聊無謂的人,認真地去寫那些看似無意義的廢文廢詩,因為雖然看似無意義,也可能真的毫無意義。然而總有一天,這些無意義將成為所有象徵的象徵。

  ○鼎力推薦

  臥斧(文字工作者)

  徐國能(知名作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廖玉蕙(知名作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系退休教授)

  謝金魚(知名作家、故事網站共同創辦人)~~(排序按照姓氏筆劃)

◎作者介紹

    祁立峰

  1981年生,現任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為六朝文學、文學理論,著有學術論著若干。另從事文藝創作,曾獲臺北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國藝會創作及出版補助。著有散文集《偏安臺北》、長篇小說《臺北逃亡地圖》,並於FHM雜誌、《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三少四壯集」、「udn讀書人」以及「Readmoo閱讀最前線」擔任專欄作者。

◎目錄

推薦序

以今人眼光諦視先人生活(廖玉蕙)

和鄉民認真你就輸了(徐國能)

自序:歷代的鄉民們

輯一 先秦兩漢的嘴砲部隊

1連飯都沒得吃了還在撫琴吟詩──孔子周遊團「陳蔡絕糧」

2被孔老師討厭的酸民──孔子與他的劣徒們

3一下廢死一下判死,老師搞得我好亂啊──儒家對死刑的主張

4我只想當一個好人──孟子與他的性善論

5文青vs.小農──孟子與農家的爭鋒

6想我嘴砲的兄弟──莊子和惠施

7鴛鴦蝴蝶夢──莊子的全面啟動世界

8正妹偷窺我三年,你說我好色?──宋玉〈登徒子好色賦〉

9原來這就是翻雲覆雨──宋玉〈神女賦〉

10古代最狂行車紀錄器──漢樂府〈相逢行〉

輯二 魏晉南北朝的酸民們

11古代鄉民戰南北──《世說新語》中的陸機

12八卦版「我夢到」的始祖──《文心雕龍》與劉勰的兩個夢

13江南腔為什麼那麼娘?──《顏氏家訓》〈言語〉篇

14古代爸爸叮嚀:要小心公主病啊──《顏氏家訓》〈治家〉篇

15煙花易冷有點冷──方文山與《洛陽伽藍記》

16有沒有好詩都在西斯版的八卦──南朝宮體詩

17他很笨他是我兒子──陶淵明及其形象

18每天累到喝阿比,還能裝網充嗎?──田園詩人陶淵明

19正妹邀回家,忘了免錢的最貴──陶淵明〈桃花源記〉與〈劉晨阮肇〉

20亡國前夕的覺醒青年們──在南朝滅亡之前

21亡國結果怪我嘍?──庾信與〈哀江南賦〉

輯三 唐朝的魯蛇與勝利組

22一切都是幻覺,嚇不倒我的──唐傳奇〈杜子春〉

23居住正義──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24原來你也在這裡──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25因為錯過這輩子,所以我才那麼愛你──元稹〈遣悲懷〉

26昨日鄉民酸語,今日感傷詩篇──劉禹錫〈烏衣巷〉

27曹操,快放開我的志玲姊姊──杜牧〈赤壁〉

28唐朝蘇美戰神──李商隱〈北齊〉、〈齊宮詞〉

29一片歌手現在在幹嘛?──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輯四 宋元的小確幸與大格局

30在不平靜的新年遙想太平年代──《東京夢華錄》

31翠蓮,我不要聽一個受害者的版本──宋元話本〈快嘴李翠蓮〉

32安安給虧嗎?──宋朝灑花版《花間集》

33我做叫高雅,你做叫低俗──晏殊

34昔日紅酒趴,今日苦哈哈──晏幾道

35這是最後一次分離了,但你卻渾然未覺──柳永〈雨霖鈴〉

36表現最豁達的人,常常最放不下──東坡與歪腰郵筒

37東坡啊,詞不是這樣寫地──宋詞豪放派

38反串最高境界──元曲裡的酸民們

鄉民小辭典

◎序

○推薦序:〈以今人眼光諦視先人生活〉─廖玉蕙(知名作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系退休教授)

 作者不但是學術界的新銳,也是優秀的作家。本書結合他學術研究、教學成果與文學創作經驗,用今人眼光諦視先人生活;用現代手法還原遠古情境;用嶄新思維詮釋古老思想;用過往的故事對照現代人的經驗。

  作者為拓展讀者更寬廣的視野,甚至避開一般人耳熟能詳的內容,再披沙揀金,進行重組及再創作的工程,因此不落入俗套;因深諳新世代的語境與語彙,充分掌握普及傳播的要訣,所以不淪於深奧板滯,是一本既豐富深入、幽默有趣又容易親近的書。

 ○推薦序:〈和鄉民認真你就輸了〉─徐國能(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祁立峰馳電向你邀稿,正是秋天向晚,世局零落的時節。點開檔案,淵博而又機智的的祁立峰不改本色,全書又是古文又是鄉民的,似諛似諷之間若有深意。翻了幾篇,像觸電一樣,忽然你想起二十多年前在大學裡念書時對知識與理論的熱切渴望,急忙從電腦前起身,從特力屋買來的資料箱裡,找到了一份竟然還沒資源回收的泛黃講義:「當代文學理論與批評」,啊,你想到了那是多麼遙遠的學生年代,還來不及理解《都柏林人》到《臺北人》的現代主義是怎麼一回事,「後現代」的浪潮便撲面而來。

  當時你坐在兩旁都塞滿《明儒學案》、《冊府元龜》、《四庫全書薈要》、《大本原版精印四部叢刊一二三四五編》研究室,讀著夏宇拼貼而成的怪詩,想著黃凡讓人摸不著頭緒的後設小說,試圖理解卡爾維諾《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的經典究竟何謂?也思索著賴聲川《暗戀桃花源》背後是不是有什麼創作意圖。你想起當時學院氣氛,同學話頭之間是總要來點:顛覆、遊戲、拼貼、去歷史化、諧擬或解構等靈妙術語;寫報告時如果不先抄一段阿多諾、伽達默爾或德希達,簡直不知如何開始。

  秋日將盡氣息讓你煩惱、困惑,你不知道這二十幾年是怎麼過去的,那些尊偉的傳統忽焉崩塌、道德離散、威權解體、價值混淆、邊陲反撲、體系瓦解……,連巴布・狄倫都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新的世界品味愈發怪異,而這不正是當年言說後現代時最想看到的情狀?當眾人合力掀翻了巴別塔,你是不是也有暗中推了一把了喜悅?但你不懂為何在君父城邦潰敗之際,自己會從法蘭克福學派又踱回《杜詩叢刊》和《清詩話續編》;不明白自己在大學講堂討論張衡〈四愁詩〉時,忽然要引出魯迅的名言:「愛人贈我百蝶巾;回她什麼:貓頭鷹。從此翻臉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驚」,面對困惑的青年眼睛說這就是後現代呀!

  你於是喝完一杯半冷的咖啡,回了兩則FB留言,再重新看一次祁立峰的文章,在一張論文審查意見書的背面空白處,寫下:

  1.這是一本後現代主義思潮下的作品

  2.透過諧擬的反逆嘲諷世事

  3.網路與全球化

  4.後天記得小組開會要準備瓷杯不能用紙杯

  5.下午需匯錢2500

  6.經典導讀?

  7.還書

  不對不對,你心裡警覺了起來,後現代的諧擬,是透過對經典文本的遊戲仿擬,從而解構其原先的威權地位與單一意義,而使之成為更開放的文本,不過這是二十年前的筆記了,現在不知道還是不是這樣?趕快估狗一下,甚麼嘛!居然舉《大話西遊》當例子,但你心中說這也不能算錯,至少《西遊記》是一部漢人中心的經典,出了唐土盡是想吞吃唐人的妖魔鬼怪,經過周星馳這麼一攪和,至尊寶與白骨精都成了另一種經典,老西遊反而不西遊了。

  然而祁立峰卻反過來,以一個研究六朝詩賦的學者來諧擬當代網路語言

  「在蕭鋼筆下的孌童還不只是小鮮肉,他眼神帶笑,玉手攀花的情態,基本上又是一個偽娘了(有點不蘇湖)。但君不見當前的演藝圈,有薰愛有鵝叔,還有什麼深蹲下去撿肥皂的,要說寫詩歌頌美少年,就是什麼情色墮落,那現代人豈不都要下地獄了?(有沒有好詩都在西斯版的八卦)」

  但是在這嘻笑的筆下,他隨即正經地說:「說起來守舊與開放是一相對而變動不居的疆界,其實《禮記》裡早有疏導情慾的論述,只是爾後宋明理學的視角下編出的《四書》,將這一部份給屏蔽了。」語言就是思想,守舊和開放的變動不居,不也正是祁立峰這部書的精要所在?你這時忽然想起了「文以載道」的故事,中學時老師都說韓夫子重視道統,以弘揚道統為己任,為文宗旨在於存道;但多少年後才有人為你揭破,韓夫子文章論道,其實是想藉道存文,在道統的掩護下,讓自己的文字與聲名流傳千古,而是事實也證明韓愈這個計策成功了,就因為「傳道」一句,中學生便非得讀〈師說〉不可。

  因此你明白了,祁立峰原是想透過這些滑稽的諧擬,傳達他精妙的文化解釋,可你想多少年以後,他這種富於才思的語言創造與時代腔調,也會隨著這樣深闊的文化理解而流傳下去,甚至成為未來註解這個時代重要文獻。

  於是你必須新開一個word檔來為祁立峰寫下一些文字,你想寫下:這是第一本由網路語言寫作的散文集,裡面匯通古今觀念,弭平時間距離的一本超譯之作;你也想寫下這是一本純粹的文字實驗品,既已完成,又未完成的世說新語。你還想寫下,這是當代儒生的學案筆記,更幽微地反映了這個時代知識分子的處境與心思。但你更想說這是一部才子憤世淺薄的無聊搞笑之書,裡面卻夾藏著一顆惜護文化、弘揚藝境的幽心。

  但你覺得這本書還有太多不可言說的妙味,語言就是思想,但語言總是無法完全表述思想,那些夾藏在鄉民語言中的憤世嫉俗、百無聊賴、自以為是與中二心態,在祁教授的諧擬下已經清楚現形,你想也許祁教授要逼你思考當代網路語言深層的心理哲學,一如《愛麗絲夢遊仙境》本來不是一本兒童文學,而是一座語言的迷宮。

  也許多年後你的作品都要消失,但祁立峰的文字卻會留下來,念及此處,你不禁悲從中來,全漢賦中多殘篇,你隨手又把全部打好的字給刪除掉了。但各位讀者,你現在正讀到的又是什麼呢?

 ○自序

歷代的鄉民們

  「讀古文撞到鄉民」原本是我在Readmoo「閱讀最前線」專欄的題目,其實接寫這專欄一切都歪打正著。印象中是2015年的凜冷寒冬,我逛書展時巧遇臉友、也是Readmoo的龐文真執行長,她說他們正在考慮推廣古籍電子書,並向我邀稿。草率談完悠忽又忙碌了大半年,遲至那年暑假我才真正將寫的幾篇稿給當時Readmoo的副總編輯臥斧,確定下這個專欄的走向。

  貌似我本來取了個更高冷、假鬼假怪的專欄名稱,什麼「古典時光」還「古文時間」之類的,真的要感謝臥斧替我想了這個「讀古文撞到鄉民」如此貼切、直指肯綮的題目。

  我正職在學院內任教,但寫作始終是我業餘之外、最執拗也最不忍割捨的興趣,某些程度或時空截面它甚至越界進入到我的研究領域或日常生活。一開始我在報章上寫些雜文,旁敲新聞時事或學術隨筆之礦脈,美其名曰知識型散文好了,但其實以學術圈或專業論文審查的角度來看,這些文章實在稱不上入流。

  不只一次我真心想以專職寫作為業,直到我出版了長篇小說。這事說來很恥,即便我自認寫出盡所能的流暢好讀故事了,但那小說之銷量實在淒冷。當時小說的編輯、時報李國祥主編在酒筵歌席鬧著玩說:既然我專長是六朝文學,何不如交一本《六朝豔談》之類的能創造利潤的作品。惟我當時初入學術界,姑且不說此等古典文學普及著作對升等研究績效無益,一弄不好成了歪書淫書,不但不必提其他科系嚷嚷的「產學合作」、「異業結盟」,還從此貼了個不務正業之標籤。

  但恐怕就在那一瞬,我有了朝向古典文學普及寫作的志向。開始專欄後,經過一年多的慢燉細熬,如今終於交出《讀古文撞到鄉民》這部作品,它或許沒那麼正經卻不完全是戲謔,沒那麼考究卻不至於在瞎掰,認真地悲傷,同情地理解,這也是我寫作之初衷。

  本書共分成四輯,從先秦兩漢思想家,漢魏六朝的詩人或筆記,一路談到唐詩宋詞元曲。坊間普及推廣或概論介紹古典文學的著作很多,但本書收錄的許多篇章不僅是概論的介紹。有些我日常教學的體貼,有些我近年研究的心得,更多的是這幾年面對小時代大議題的回應。在這被鄉民悲摧戲稱的「鬼島」,我們經歷了學運、後太陽花、覺醒青年們虎虎洶洶。世代、階級、勞資、地域,各種身份認同交混而對立,天河撩亂、光影散射。所謂的古典文學——尤其是背後牽涉過度的意識形態和強國想像,到底還有沒有足以回應現代議題的可能性,是我始終在思考的。

  因此,書中談到了儒家對死刑存廢的看法,談江南士族面對北方強國的心態與認同,或杜甫身經喪亂後對居住正義的辯證。當代網路鄉民喜歡戰男女或戰南北,發文酸訕冷峭,但這不是我島鄉民特有的習性或身世。千百年來的詩人墨客早已面對過這些問題,而他們的這些作品,摒除了中學課本裡文謅謅的教材教法,那可能才是真正的、應該放進括弧裡的「經典」。

  從某些意識形態的對極面來看,這些古典文學作品當然可能仍然是廢文,是舊中國封建遺毒,是崇古蔑今的守舊派幽靈。但我仍希望讀者能從書中體會到一些什麼,面對一些什麼。那不一定是充滿正能量的格言。我只想告訴各位──當前我們遭遇的悖論、困境或難題,歷代的鄉民們可能早已經歷過一輪了。他們身處暴亂的年代,面對憂患的不安,或酸諷或反串,或抵抗或妥協。他們或許有異於我們的執著與風骨,也有與我們一樣的猶豫和懦弱。歷史上有過萬人響應的壯舉,也有過無人到場的噤聲。而文明正因經歷了這樣層層的演變與積累,終於成了如今的模樣。

  相較其他科系領域與產業界的合作,那種將學術成果專利推廣以為幾千萬鎂,進而運用於改善人類生活與建構未來世界的革命,我覺得自己的科系同樣可以也應然如此。只是無端身是眼中人,升等與評鑑所需要的專書和論文點數,東塗西抹,又如此栩栩如真地糾纏著我輩。但我總覺得縱觀文學史流變,可能就是需要一些無聊無謂的人,認真地去寫那些看似無意義廢文廢詩的人,它們看似無意義,也可能真的毫無意義。然而總有一天,這些無意義成了所有象徵的象徵。

  對我而言這只是一個開端。像元好問那首很狂的詩,蚍蜉撼樹,書生技癢,本書有些用詞乃鄉民用語,並非諧音錯字,除此外若有什麼曲解歪讀了的段落或謬誤,完全是屬於作者自己的責任。真心感謝給我這樣園地寫作專欄的Readmoo同仁。文真、臥斧,也感謝聯經出版的金倫學長、芳瑜主編,因為你們,一切的無意義在此現世之一瞬也就有了熠熠光芒。

◎內容連載

8古代龍騎士參見──宋玉〈登徒子好色賦〉

說起來辭賦一直是古典文學裡很重要的文類,雖然這體類可以上溯到《詩經》,但更多時候賦其實是拿來當成遊戲的題材,像射燈謎或繞口令那一類。且漢代之後賦的寫作者即便有限,但它很容易與當時流行的文類結合,因此六朝駢文風行時有了駢賦,唐朝格律詩流行就有了律賦,宋朝古文復興於是有了散賦……有沒有一種明天早自習國文要小考的港覺?

說起中學時代,印象中我的少男時代之國文課本,是選過幾篇古文八大家的賦,像〈赤壁賦〉、〈秋聲賦〉那一類。但我向來對八大家那種文謅謅的,奢言宇宙人間萬化冥合的文章有些意見,比起八大家還比較想要收服寶可夢裡的巴大蝴,所以說那些賦之大旨,現在都忘得差不多了。

由於辭賦的「賦」本來是鋪排的意思,它在先秦被視為《詩經》寫作的其中一種技巧,楚辭與賦的關係更密切一點,但真正要到宋玉,才算得上第一個認真寫作辭賦,並以賦來取悅君王(聽起來怪怪的,還有諷諫啦)的專業賦家。

由於先秦古籍散佚嚴重,有幾篇掛名宋玉的賦,都被考據認為是魏晉所偽造的,比較確定出於宋玉之手的大概是〈風賦〉、〈高唐賦〉、〈神女賦〉和本次介紹的〈登徒子好色賦〉。我們現在常用「登徒子」一詞來指稱淫魔變態色狼,當然日文的「癡漢」更傳神精準,若說慾望是一種貪嗔癡妄,那麼淫邪之心當然是一種過度執迷。

但登徒子當真好色嗎?這事件得從登徒子與宋玉同事間的爆料中傷說起。登徒子先找楚王告御狀,說宋玉「體貌嫻麗,口多微辭,又性好色,願王勿與出入後宮」,若稍有不慎宋玉大大跑去楚王後宮開後宮,那楚王綠綠的還得了。接著宋玉對他所受的三點抹黑,昭昭大動作開澄清記者會,說「體貌嫻麗,所受於天也;口多微辭,所學於師也。至於好色,臣無有也」,翻譯就是說人帥是天生的、祖師爺賞飯吃,有才是從小功課好棒棒噠、考試都考一百分,至於好色則洩洩指教。

楚王接著問宋玉,要怎麼證明自己不好色呢?於是乎宋玉唬爛了一段如今讀來仍然覺得非常白爛的嘴砲文: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國;楚國之麗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東家之子。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然此女登牆窺臣三年,至今未許也。

這段前半部實在很像天橋底下說書的口吻,簡單來說就是有一枚天下無雙宇宙超級正妹,人稱「東家之子」(我們現在說的「鄰家女孩」就是典出於此)。她身材穠纖合度,脂粉不施素顏就已無敵,回眸嫣然一笑足以拔城毀國,整個三重新莊板橋都一瞬間淪陷那種正度。而這種表特百推的神正美女,就這麼站在兩家的牆垣、以逆癡漢的形式刷存在感,偷窺了宋玉三年,宋玉大大竟然沒報警,而且連看都沒看過她一眼。

這個故事雖然有點伊藤潤二風,但我們姑且先當真好了,只是它還有個對照組,就是那個衰小的登徒子了。宋玉接著嗆說:

登徒子則不然。其妻蓬頭攣耳,齞唇歷齒,旁行踽僂,又疥且痔。登徒子悅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誰為好色者矣。

話說楚王是問宋玉他本人好不好色,他去扯人家老婆美醜,這基本上已經歧視了,要在當前,大概就像某臉書名人在高鐵上亂拍人家大腿照這般,還不給覺醒青年譙到翻過去?更驚人的還是宋玉對登徒子他老婆的觀察超細膩,說人家某什麼蓬頭垢面,兔唇暴牙,走路外八,連人家老婆有疥瘡和痔瘡宋玉竟然都知道……該說登徒子雖然老婆很龍,還是說他也已經是綠綠的了……總之宋玉辯證出的結論即是──正妹我不要,龍妹他不挑;我人帥真好,他人醜吃草。

但先不要談說龍騎士是一個多麼壯烈、有愛心、累積好運的積積陰陰、我是說積陰德的行為好了,「好色」本身就是一尚待辯證的課題。是球來就打龍來就騎的登徒子比較好色?還是一開始就對色之美惡有其先驗價值判斷的宋玉比較好色?

不過撇開這樣的好色與美醜,因為此賦之詼諧戲謔與流傳甚廣,「登徒子」三字從此就成了好色變態的代稱,這實在很冤。但若從學術角度來論,登徒子這個人物虛構的成份很高,看過《羋月傳》就知道,襄王當時任用宋玉、景差、唐勒為其言語侍從,主要工作就是謳詩獻賦,娛樂君主。這篇〈登徒子好色賦〉用語甚淺顯,敘述意象也頗有趣味,很有可能是宋玉即席創作用來表演的段子,類似相聲或落語那樣的舞台小劇場。

到了賦的最後一段,第三個角色章華大夫登場了,藉由章華大夫的詮釋,論述了發乎情止乎禮的情慾宣洩,看得出來這一大篇搞笑白爛的賦,最後的主旨在於勸諫楚王克己復禮、戒之在色。

而這也就是辭賦特有的諷諫功能。近幾年覺醒青年對國文課本教忠教孝、動輒講什麼文章大旨頗有忿怒,也確實,古文講體旨講題解,那是因為這些文章很大成份都有政治功能,望能規諫君王。事實上大多數君王一如我們是平凡人,與其讀聖賢書不如打電動玩手遊,所以作家設計了更多吸睛搶流量的橋段,「賦」這個文體就是其中最具現代感的一種。

18每天累到喝阿比,還能裝網充嗎?──田園詩人陶淵明

上篇我們介紹了東晉作家、被譽為「千古隱逸詩人之宗」的陶淵明,他雖沒像網路文寫的家暴虐兒致死,但確實有著多重而複雜的性格。

日本網友創了一個詞叫「現充」,意思是「現實生活充實」,舉凡那些花樣校園核心組男女,四界走跳,每天夜衝夜唱,跑趴狂歡,大抵就是現充男女的具象化。步入網路時代,又相對有了個詞叫「網充」,顧名思義,即便真實生活宛如荒漠般孤單又乾涸,卻也得在社交軟體上盡所能展現琳琅美食、旅遊美照之癡幻人生。只有被旁人欽羨妒愛,被按下讚的一刻,自己變成了本來不是的樣子。從這樣的定義來說,陶淵明所吟詠的田居樂事,就有點網充成份。

文學史所呈現的陶淵明,除了擅長詩歌,同時也兼善雜文、祭文與辭賦,但說起他的田園詩,上過中學國文課的我們大概都能默背個幾句,什麼「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或「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此外,陶淵明最有名的就是充滿自傳色彩的〈五柳先生傳〉,文章掰了些「閑靜少言,不慕榮利」、「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的關鍵詞,加上他那樁著名卻早被學術圈質疑的「不為五斗米折腰」軼事,我們心目中與想像裡的陶淵明,就成為了一個率性任真、脫俗豪放,自由不羈的詩人形象。眾所周知在低薪少假的鬼島,養成許多罔顧勞工權益的慣老闆,但縱觀大歷史,真正敢拍桌嗆聲說「老子不幹了」的逆襲魯蛇,還真的少之又少。於是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掛冠解纓,歸隱田園的率性抉擇,成了爾後世世代代魯蛇嚮往的對象。

但就現存可信之文獻來說,我們只能判斷陶淵明確實有過田園生活,也確實好讀書博讀書,尤其喜歡《山海經》這類志怪故事,所以有了〈桃花源記〉這種架空幻夢的仙境傳說Online。

在田曉菲《塵几錄》認為,陶淵明這些豁達率性的形象,其實跟古典時期詩歌的手抄本文化有關,簡單來說在沒有複製技術的年代,用手抄難免字太亂太醜而難以辨識,這時候讀者就會用自己亂掰,改成自以為對的字填進去。就像肥宅被學妹回Line說去洗澡,就覺得對方對自己有意思一樣。

我們姑且拋開那些國文課本題解作者裡講的,那些自然豁達、田園農家樂事的敘述,現實世界的勞動可是勞筋傷骨,氣力放盡才得以完成的事業。尤其在那樣一個尚無機械工業的前近代,無論開荒屯墾都必須耗費大量勞動力。案牘勞形之餘我們可能一時羨慕起打零工生活,但人家累到要喝阿比了,還能否裝得很愜意悠哉呢?

我無意詆毀歷代隱逸詩人宗師的地位與美學,也不是說陶詩每一首都在唬爛,但很多面向來說,陶淵明以網充邏輯將田園農事作了些美化了,像打卡傳照到IG(Instagram)的農村體驗營紀實。若再加上那些手抄本改動過的異文,恬淡的山居樂事、農家勝景,就都顯得有點怪怪的,看破手腳: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裏,復/安得返自然。(〈歸園田居〉之一)

〈歸園田居〉這組詩共五首,我們中學讀過的「草盛豆苗稀」是第三首。第一首非常著名,大抵也很白話,說他本性愛自然,只是在滾滾塵世消磨三十年,終於可以返鄉,在遠離人村之處經營自己的莊園。但最末句的另一版本是「久在樊籠裏,安得返自然?」若這個版本才對,表現出老陶對自己是否能真正適應田園生活,充滿了疑慮與不安。

這組詩的第二首同樣因異文而有了全然迥異的意思: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桑麻日已長,我土/志日已廣,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歸園田居〉之二)

這首詩意思也不難懂,說自己回到窮鄉僻壤,也不用跟人家Social了,平常莊稼漢會面沒別的話說,只問對方桑麻長得如何。但若是按照被改動前的版本「我志日已廣」,意思就是說作者的願望太多無以完成,又擔心霜霰與野草的反噬。陶淵明經常描寫雜草,什麼晨興理荒廢或道狹草木長。那是現實世界最原始的樣貌,也是最真實的勞動者才感受到的荒蕪與頹業,一切勞作與開墾稍有不甚就功虧一簣,回到原點。

農事勞作的疲累與重複,猶如推石頭上山的薛西佛斯,詩人以迂迴微婉的方式呈顯出來,那是炫耀田園樂活生活外的硬幣另外一面,必須留心才得以發現。而另一方面,由於此後陶淵明代表的是歷代魯蛇們的大確幸,於是他只能是一個豁達自然的人,他的詩只能是渾然天成,不能有多餘的雕飾與造作,他不能懷疑田園的快樂,也不能還有多餘的志向或慾望。

這樣的改動與建構聽起來有點變態,但這就是文學流變,就是典律生成,作家有時候必須被讀成他本來不是的樣子,才得以成就其偉大。但我有時會想像那個真實的陶淵明,習慣當上班族,種田累得半死卻還要唬爛自己好棒棒的陶淵明,對於田園生活,對於真實的自然雖然期待,卻又充滿疑慮與恐慌的陶淵明。那可能才是一個真正的詩人,疲憊,焦慮,嚮往自然卻又充滿不安。這可能才是一個與你我身處共通的真實世界。

 

:::本書簡介:::引用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9349

arrow
arrow

    聽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