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惠林財金識讀課

《大掠奪:華爾街的擴張和美國企業的沒落》

Makers and Takers: The Rise of Finance and the Fall of American Business

作者:拉娜福洛荷

原文作者: Rana Foroohar

譯者:林麗雪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7-07-11

------------------------------

選書導讀: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三研究所特約研究員吳惠林

     世新大學兼任教授

     臺北科技大學技職所兼任教授

◎內容簡介

 

時代雜誌(Time)封面故事

金融操作如同黑洞般吞蝕著美國企業

「大到不能倒」的金融巨獸威脅著所有人的生活,

金融化正一步步危及美國夢的未來!

 

  2008年美國的次貸危機導致雷曼兄弟倒閉,造成世界金融海嘯,台灣也在不少人和企業在當中受創甚深。很多人也許都知道,金融海嘯造成台灣許多企業巨大損失、股票崩盤,但很少人知道,這場全球性的經濟災難已經滲透到所有的各行各業,並把我們帶向另一個災難性崩盤之路。

  《時代》雜誌助理主編與經濟專欄作家拉娜福洛荷(Rana Foroohar)根據長期對金融市場的觀察,在和華爾街與華府最高層人士進行深度訪談與現場採訪後,撰寫了《大掠奪:華爾街的擴張和美國企業的沒落》這本書,探討「美國的金融化」現象及影響,她在書中直指金融業以及金融業的思考方式如何凌駕一切產業的趨勢,讓華爾街繼續支配著各行各業,拉大貧富差距,其不僅威脅著美國夢的未來,也威脅著世界經濟的未來。

  《大掠奪:華爾街的擴張和美國企業的沒落》一書深入探討美國企業轉向偏好財務操作而不再是著力於實體生產製造;而當企業不再重視創新、生產,反造就出財務管理人領導生產製造的現象。企業不再追求實質獲利與員工分享利潤,而是以股票市場價格和股東獲利掛帥;企業不再創造就業機會與背後所帶來的社會力量,而是不斷想著如何縮減成本、創造短期巨額收益。種種作為縮減了員工就業機會、剝奪職場創造力,如何解決產品和員工問題已經不再重要,重心轉為可以快速整合拆解出售的空殼公司。過度金融操作導致了像是通用汽車產生「沒有人擁有任何決定權」這類的的不負責任文化;再進一步,則造成生產出點火開關可能會熄滅、然後鎖住輪胎,並讓安全氣囊失效的汽車,導致124個人死亡、數百人受傷的重大傷亡事件。

  透過各種生動觀察與深度分析,拉娜福洛荷指出複雜的金融市場其實如黑洞般的空無一物,但它吸取了各種以手續費為名的高額報酬,而華爾街創造了一個世代的高階經理人與富裕的繁華表象,但現在它卻已經成為「大到不能倒」的存在,威脅著所有人的基礎生活:當中有你我在銀行裡的存款、證券市場裡的投資、浮動利率的房貸信貸車貸,甚至是工作與公司。但這不是任何人的錯,錯在制度讓華爾街上的經理人和非洲正在收割的農民一樣走投無路。作者在書中不只劃破粉紅氣泡,更透過書中內容向所有人指出如何把制度改革成更永續、讓更多人分享經濟成果的未來方針。

【各方評價】

  福洛荷揭露了美國經濟的衰退之謎,指出美國的競爭威脅不是來自外部的移民或中國,而是來自國內。她說明了金融業如何滲透到我們經濟與政治生活的每一個層面,以及造成金融危機的人如何從中獲利。—約瑟夫史蒂格里茲(Joseph E. Stiglitz),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前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

  這是一個節奏快速、令人激動、研究充分的離奇故事,生動揭露出一直是最近金融業(掠奪者)崛起故事中的一環──黑幕交易。華爾街享受了無法估算的榮華富貴,因為它消耗掉太多實體經濟(生產者)創造的價值了。讀者一定會被書中披露的花招嚇到,也會熱切地想幫忙解決被破壞到如此嚴重的制度。這真的要靠我們所有人了。—約翰柏格(John C. Bogle) 先鋒集團創辦人與前執行長

  在這本寫作優異、別具一格,又具有啟發性的書中,福洛荷分析到華爾街如何從促進繁榮的幫手,逆勢成長為財富不均的推手。在吸引人的分析中,她找出5個可以成為辯論主題的關鍵政策領域,並希望能引起政治行動。對於想知道財務工程如何、為什麼、何時變得這麼離譜,以及該如何整頓的人來說,這是一本必讀之作。—穆罕默德埃爾-埃利安(Mohamed A. El-Erian) 安聯首席經濟顧問、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前執行長

從商業新聞的頂尖位置中,福洛荷寫出了一本很有份量的書,探討金融業的操控手法如何遍布在整個金融圈,並染指了美國經濟,最後大大危害了實體的生產活動。藉著描繪金融化的出現與後果,福洛荷清楚解釋了我們現在看見的每一件事,包括財富不均、總統政治到美國的全球競爭力,真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查爾斯弗格森(Charles Ferguson) 《監守自盜》製作人

      下一次美國大選熱時,選民該問的最重要問題是,美國經濟出了什麼狀況,以及問題該怎麼解決。為了這個理由,福洛荷的書一定要讀。藉著熟練的說故事技巧以及清楚的分析,她解釋了美國經濟為什麼悄悄金融化了,以及這個過程為什麼對美國的成長造成這麼大的傷害,更不要說一般人的生活。但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是事情還沒結束的一個信號。福洛荷不只主張,美國一定要解決這個困境,也提出了符合常識的解決方法。政治人物與選民都應該一讀。—吉蓮邰蒂(Gillian Tett)、美國《金融時報》執行主編、《穀倉效應》作者

      福洛荷是當代最好的經濟評論家之一,能夠用清楚而生動的方式寫出複雜的經濟議題。在書中,她以引人入勝的方式描寫了規模過大、權力過大的金融業,因不正常激勵、阻礙創新、擴大貧富差距,並造成其他所有人傷害的各種方式。任何關心美國未來經濟健康的人,都應該讀這本極有說服力,也非常令人憂心的書。—利亞卡特艾哈邁德(Liaquat Ahamed)、《金融之王》(Lords of Finance)作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拉娜福洛荷(Rana Foroohar

  《時代》雜誌商業專欄作家、CNN全球經濟分析家。紐約公共廣播電台(WNYC)的經濟與政治新聞的撰稿人,也是國家公共電台(NPR)、哥倫比亞廣播電台(CBS)、美國廣播公司(ABC)、微軟全國廣播公司(MSNBC)與英國廣播公司(BBC)的評論員。經常出現在Real Time with Bill Maher、Face the Nation、This Week with George Stephanopoulos、Fareed Zakaria GPS與微軟全國廣播公司的Morning Joe節目中。

  譯者簡介

    林麗雪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畢業。現為專職譯者,曾任職國會助理、記者與編輯。喜歡有生命力的人、事、物,熱愛文字工作。譯有《我用死薪水,讓錢替我賺錢》、《數位口碑經濟時代》、《政治秩序的起源》(下卷)、《攻擊者優勢》、《當收入只夠填飽肚子》、《史丹佛最強創業成真四堂課》、《英雄:大屠殺、自殺與現代人精神困境》、《三隻小豬養出下一個巴菲特》、《巴菲特的勝券在握之道》、《自由的選擇:芝加哥自由市場經濟學派演變史》、《誰買走我的個資》、《拯救水資源危機》,合譯有《虛擬貨幣經濟學》、《如何打造營收上億的App》等書。

◎目錄

作者序

導言

第一章    金融業的崛起

第二章    企業的沒落――數豆子的人和汽車達人

第三章    企管課沒教的事――企管教育如何敗壞美國企業界

第四章    門口的野蠻人――蘋果、卡爾伊坎,以及股東維權主義的興起

第五章    我們現在都是銀行家了――奇異與美國企業如何仿效金融業的故事

第六章    大規模毀滅性的金融武器――商品、衍生性金融工具與華爾街如何導致糧食危機

第七章    當華爾街擁有房市――私募股權、影子銀行以及金融業,如何收割房市復甦的利潤

第八章    退休族末路――華爾街如何吞噬我們的老本

第九章    狡猾的避稅人――我們的稅法如何獎勵掠奪者而非生產者

第十章    旋轉門――華府為何偏袒華爾街而不幫助一般大眾

第十一章    如何讓金融業回頭為企業與社會服務致謝詞

 

◎內容連載

這絕對不是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會做的事。

2013年春天,賈伯斯在蘋果(Apple Inc.)的執行長接班人提姆庫克(Tim Cook)決定,公司要借170億美元的債務。是的,借貸。即使蘋果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企業,而且到目前為止已經銷售超過10億個科技裝置,銀行裡已經有1450億美元的存款,每個月還不斷流進30億美元的獲利。

所以,為什麼要借錢?很明顯地,並不是因為公司資金短缺,或無法動用現金,而是因為蘋果的財務主管決定,借貸是取得資金更好、更具成本效益的方法。不管一般貸款的成本有多少,由於有一種只對績優公司發行的低利率債券,蘋果就能因此大幅節省成本。更棒的是,蘋果不必真的動用它的銀行帳戶,它不像我們,帳戶就開在街口某個銀行,而是散布在全球各個不同地點,包括境外的金融機構(公司對這些細節很保密)。如果這些資金回流到美國,蘋果就得為這筆錢付出很高的稅率,雖然一家正宗的美國公司逃避大筆稅金不太好看,但這的確是它一直細心規劃在避免的事。

因此蘋果借了170億美元。

這絕對不是賈伯斯的行事風格。賈伯斯專注在不斷創造讓人無法抗拒並能改變生活的產品,並且對產品成功之後,錢就會跟著進來深具信心。相較之下,庫克密切關注的是資金,對資金的操控手法也越來越複雜。為什麼呢?部分原因是自從2011年賈伯斯過世後,即使公司仍然銷售出數量驚人的產品,但蘋果已經開發不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科技。有時候,這件事會讓股價受挫,也讓人擔心公司未來的長期發展。當然,這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循環,當一家公司更聚焦在財務工程而不是實質工程時,就會更相信這是必須繼續做下去的事。但現在,蘋果有的就是現金。

那麼,是什麼原因需要這170億美元?原來,蘋果不是要用這筆錢來蓋新的工廠,或開發新的生產線,而是拿這筆資金來回購股票、豐厚股利,以收買投資人,這樣做可以刺激公司低迷的股價。而且至少在短期內,這個策略的確奏效。股價一上揚,就能為同意這種操作手法的董事會成員,以及公司的股東們產出數億美元的紙上財富,而庫克本人也是公司最大的股東之一。這對他們來說很棒,但並沒有為蘋果帶來光采。對沖基金經理人戴維安霍恩(David Einhorn)長久以來一直在抱怨,這家公司的儲備現金,股東分得還不夠,他不經意地說出,蘋果也應該把和製造創新產品「相同水準的創意」應用在資產負債表上。對他和美國現在企業界的很多人來說,這種創意和另一個創意,都是一樣好。

但我在本書有不同的論點。

蘋果大概是世界上最廣為人知的公司,當然也是最受喜愛的公司之一,現在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思考,要如何從財務工程而不是傳統工程來賺錢,這告訴我們,美國最大企業的優先要務已經徹底翻轉,更別提鼓勵這一切行為的稅務制度背後的政治因素。這個小插曲也清楚說明,很多美國最大型的企業已經背離自己顧客的需求和欲望,以及整體國民的情感和理智。

因為沒有犯錯,蘋果也不構成違法行為。因此,蘋果回購股票和發放股利,已經成為稀鬆平常的事。這個策略讓公司的高階主管和最大股東變得更富有,但長期下來經常扼殺了創新的能量,也削減了創造就業的機會,並慢慢侵蝕了它的競爭地位。從2005-2014年之間,標準普爾500指數(S&P 500)的500家公司,在這類支出總共花了超過6兆美元的金額,即使他們裁減工作又減少投資,依然刺激了股價與市場。像蘋果這樣的企業金庫滿溢,因此美國頂尖公司今年分給股東的現金,很可能會創下新高。

但在同一時期,我們的經濟卻在「復甦」之路上步履蹣跚,簡直是兩個世界。薪資停止成長,就業領域成長最快的前十種類別當中,有6種時薪是15美元,而且勞動參與率是1970年代晚期以來的最低值。在過去,美國企業的財富增加,一般美國民眾的財富也會跟著增加,但現在,這種關係卻被什麼東西打斷了。

這個什麼東西就是華爾街。就在蘋果宣布將用170億美元回報投資人的幾個星期後,鯊魚開始環伺。企業狙擊手(按:指惡意收購)卡爾伊坎(Carl Icahn)是在門口守候的原始野蠻人之一。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之間,遭受他襲擊的公司包括環球航空(TWA)和納貝斯克公司(RJR Nabisco)。伊坎開始火速收購蘋果股票,並要求庫克花更多錢回購股票。每次他一要求,蘋果股價就跟著攀升。到了2015年5月,伊坎的股權暴增了330%,超過650億美元。而且蘋果也宣布,到2017年3月為止,總計將花2千億美元在發放股利和回購股票上。同時,這家公司的研發支出占銷售金額的百分比,從2001年開始就持續下滑,現在更是下滑到有史以來的更低點。這好比食用大量的糖分後所造成的興奮感,所有人都在猜,這對蘋果長期的未來意味著什麼。但有一件事是很清楚的:美國的生意已經不再是商業了,而是金融業。今天,從「維權股東」(activist investors)到投資銀行,從管理顧問到資產經理人,從高頻交易商(high-frequency traders)到保險公司,是金融家在對美國企業發號施令,而不是反其道而行。在金融市場創造財富已經變成目的,而不是把金融市場當成工具,以達成共享經濟繁榮的目的。這完全是本末倒置。

更糟的是,金融思維已經在美國企業根深蒂固,即使最大和最有前景的公司也開始運作得像銀行。舉例來說,蘋果開始和金融機構一樣,用大筆多餘的現金購買企業債券。2015年彭博新聞(Bloomberg)的頭版標題為:「蘋果是新的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庫克是新的債券之王。」由於蘋果和其他科技公司持有那麼多的現金,現在他們與投資銀行一樣,鎖定新公司發行的公司債券,就不令人意外了(看來蘋果發行自己的信用卡,似乎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了)。在本質上,他們的運作就像銀行,但卻不像銀行一樣受到監管。如果科技大廠在某個時間決定拋售這些債券,市場就會受到影響,這個問題已經引起金融研究局(Office of Financial Research)專家的關注,這個組織是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財政部為了監測金融市場的穩定性而成立的。

不單單是科技大廠在效法金融業,航空公司在石油價格的避險交易上,經常比販售機位賺取更多利益,雖然下錯賭注可能造成百萬美元以上的損失。美國最早的創新家湯瑪斯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所創辦的公司,子公司奇異資本(GE Capital),直到最近,也已經變成像美國國際集團(AIG)一樣,屬於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機構(由於它所造成的風險,奇異現在已經把它賣掉)。財富500大(Fortune 500)的企業專注在複雜的打地鼠計畫,為了逃避在美國支付稅金,以及其他要收稅的國家,把現金存在各個境外銀行。但是避稅,或甚至是像大藥廠輝瑞(Pfizer)這類公司所做的「稅負倒置」(tax inversions)策略——這些公司享用了各種政府支持的好處(聯邦政府資助的研究和科技、智慧財產權保護等),卻逃避分攤國家稅收——只是冰山一角。事實上,現在的美國企業只要搬動現金,就能比以前賺到更多錢。光是從單純的金融活動,像是交易、對沖買賣、稅負優化和銷售金融服務,就能產生比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時期差不多5倍的收入。

我們現在似乎都是銀行家了。

這是一個事實,而且是我們經濟運作方式的核心,只是這個運作方式並不管用。2008年金融危機至今過了8年,我們終於邁向復甦,但這是戰後時期以來最漫長、最疲弱的復甦。原因是什麼?我們的金融體系已經無法對實體經濟發揮作用,只對其本身產生功用,前面所說的、本書將出現的其他故事,以及佐證的大量數據,將一一說明這些原因。我們的市場資本主義制度已經生病,整體性的問題,包括比平均值更慢的成長率、收入更不平等、薪資停滯、更加脆弱的市場,另外,還有許多人無力負擔如住宅、退休和教育等中產階級的基本需求,在我們整個經濟中,事實上是整個社會中,都普遍感受得到。

問題診斷

我們的經濟疾病有個名稱:金融化(financialization),這個名詞意味華爾街和它的思維趨勢已經駕馭美國,不僅滲透到金融業,也包括美國的各行各業。這種非常重視短期又高風險的想法,在2008年幾乎翻覆了全球經濟,現在還拉大了貧富差距,阻礙了經濟成長,並威脅到美國夢的未來。美國的金融化包含從金融業的規模與業務範圍的成長、經濟體系中金融活動增加,到為了投機交易而不是生產而借貸的行為增加,還有股東價值在企業治理模式當中具有支配地位,在公私部門盛行著高風險而自私的思維,金融家和因金融活動致富的執行長的政治權力擴張,以及「市場知道怎麼做最好」的意識形態,即使已經造成了75年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卻依然當道。這個轉變甚至影響了我們的語言、公民生活,以及我們彼此建立關係的方式。我們談人力或社會「資本」,並且從教育、重要的基礎建設到刑期,把一切有價證券化。這是我們快速形成「投資組合社會」(portfolio society)的一種標記。

前面描述蘋果公司卡夫卡式的故事,只是很多隨著金融化而出現的反常結果之一。金融化是學界用來描述我們本末倒置的經濟體制,一個不太可靠卻又非常貼切的字眼。在這種本末倒置的經濟體制中,生產者——我在本書使用這個名詞來描述創造實體經濟成長的人、公司和想法——已經成為掠奪者的僕人,那些人利用失能的市場制度,主要是增加自己而不是整個社會的財富。掠奪者包含許多(當然不是全部)金融家和金融機構,還有在公私部門被誤導的領導者,包括為數眾多的執行長、政治人物和監管人員,他們似乎不了解金融化是如何侵蝕經濟成長和社會穩定,甚至是我們的民主。

當然,解決金融化的第一步是要先了解它,這個非常複雜和廣泛的現象是從銀行業開始,但絕對不只發生在金融業。金融業在經濟中的傳統角色,也是我們的成長所依賴的角色,是將家庭存款轉而用於投資。但是現在我們已經失去了這個重要的連結。今天的金融業大部分致力於鍊金術,他們核發大量的貸款,將金錢輸送到金融體系的不同部門,而不是投資在平民街。前英國銀行業監管者、金融穩定專家,以及現任新經濟思維學會(Institute for New Economic Thinking)主席阿代爾特納(Adair Turner),在近作《債務和魔鬼》(Between Debt and the Devi,)一書中詳細說明這個現象:「這個趨勢在不同國家有些微差異,但是大方向是清楚的:在先進的經濟體中,特別是美國和英國,資本市場和銀行業對新興投資的資助正在減少。在這體系中的大部分金錢是用來對現有資產進行借貸活動。」簡單來說,特納要說的是,金融業沒有資助創造工作和提高薪資的新想法和計畫,卻轉而專注在把現有資產證券化(例如住宅、股票、債券等),將它們轉換成可以交易的產品,可以結合,然後分割,而且銷售的次數越多越好,這就是他們在2008年事件爆發前一直在做的事。特納估計,現在只有15%的融資流量投入到實體的經濟計畫,其餘都留在金融體系內,使得金融家、企業大亨和最富裕的少數頂層人口變得更富有,他們在美國,甚至在全世界,擁有絕大部分的金融資產。

金融業未受管制的影響,是在數十年來已經以各種方式呈現的現象,為什麼現在會有急迫性呢?一個原因是,即使從2008年以來,政府已經在貨幣和財政刺激方案支付了數兆美元,但我們仍處於二次大戰戰後時期以來,一次最漫長、最疲弱的經濟復甦,這表示,我們的經濟模式已經崩壞。藉由低利率、更多的消費信用貸款、提供企業債務融資延後繳稅,以及讓我們感覺比實際更有錢的資產泡沫,直到泡沫破滅,我們貢獻給表面成長的能力,已經沒戲唱了。我們需要的不是金融帶來的虛擬成長,而是帶給平民街實質與永續的成長。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需要了解的主要問題其實很簡單:為什麼只占經濟產值的7%,以及只創造4%工作機會的金融業,在美國房地產鼎盛時期,卻能在所有企業獲利中占了將近1/3,比25年前的占比增加了10%?為什麼這個曾經為了幫助企業成長的行業,現在變成了阻礙?這是本書努力要回答的問題,特別是檢視金融業的崛起如何導致美國企業的衰敗,把這兩者拿來比對是一個很少被拿來探討的主題。伴隨金融化而來的很多反常趨勢,例如貧富差距拉大、薪資停滯、金融市場脆弱不堪,以及經濟的龜步成長,經常(理所當然地)被以社會的術語和高度政治化的方式探討,例如1%對比99%的兩極化討論,以及大到不能倒的銀行對比揮霍的消費者和貪婪的投資人。事實上,在2012年美國選舉期間,保守政客用生產者和掠奪者這兩個名詞來詆毀半數的美國人(我希望藉由重新定義這兩個名詞,本書可以在某種程度上修正這個問題)。

這一切都是故事的一部分,但針對金融體系為什麼變成支配而不是刺激實體經濟,這個你我實際生活與工作其中的實體經濟,以上沒有一個說法可以掌握到問題的全貌。經由檢視失能的金融體系對企業本身的影響,這也是我23年來擔任記者期間採訪的領域,針對這個問題,我除了短評,也有實質的分析,也會清楚說明金融化趨勢如何傷害我們經濟的真正核心,並因此危及我們所有人的繁榮機會。

這是一本以美國大眾為對象的書,關於過去幾年經濟上發生的事(更別提過去數十年來),以及緊跟著2008年的危機之後,很多已經承諾我們的金融條例卻未能通過,他們需要得到一個完整與可以理解的解釋。但是本書也以政策制定者為對象,特別是明年即將取得政權的政府,他們仍然有機會改正我們的體系,這是在後金融危機時期早已錯過的機會。必須把握這個罕有的良機,如同我將在本書探討的,過去幾十年下來,我們的金融機器已經被它本身的重量壓垮很多次,但我們的制度卻沒有任何改變、展望未來,再次崩盤並拖累所有人,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金融業的命脈

在本質上,我們的體制變成以金融為目的,而不是協助平民街的幫手,而且因為金融服務業裡的很多改變而越演越烈。其中的一個改變是貸款減少,另一個是交易增加,特別是快速的電腦化交易,現在已經占到美國股市活動的一半。目前紐約證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的整個價值,每隔19個月就會周轉1次,速度是1970年代以來的3倍。因此,1980年到2000年代中期,證券業的規模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例成長了5倍,一般銀行存款從GDP的70%縮減到50%,也就不足為奇。

有價證券和交易占整個行業的比例提升,公部門和私部門的各種債務也跟著增加。債務是金融的命脈,是金融業賺錢的來源。同時,大量的學術研究顯示,債務和信用等級增加,會引起金融的不穩定。另外,由於金融占全國經濟的比重越來越高,從戰後時期的美國經濟占比到現在已經增加3倍,因此,一個非常反常的現象是,像美國這樣有70%的經濟產出是靠消費支出的先進經濟體,任何的成長不可避免地都必須靠債務支撐。停滯的薪資和創歷史新低的經濟成長使不上力,所以債務驅動的金融活動,變成實體活動的代糖,這是一種只會越來越惡化的癮頭。經濟學家拉古拉姆拉詹(Raghuram Rajan)是最有先見之明的2008年金融危機觀察家之一,他在著作《金融斷層線》(Fault Lines)一書中提到,中產階級為了紓緩因向下沉淪而產生的焦慮感,已經把信用貸款當成治標不治本的手段。他一針見血地總結,在經濟崩潰前,「讓他們吃信用卡吧」是繁榮時代人人唱誦的咒語。

從那之後,債務和信用就一直膨脹。如同我們大多數人所知道的,私人債務到了2008年大幅增加,另外,為了因應危機後的經濟餘波,政府實施了刺激消費方案,如今公部門債務也達到歷史新高(並且因此造成稅收減少)。從1980年代以來,提供美國消費者的信用貸款金額成長了2倍,消費者付給銀行的費用也是一樣,一個連帶的事實是,其中一些最大的銀行正持有史無前例的高額資產,這一切完全可以證明這個產業的壟斷勢力。總而言之,即使金融效率下降,金融服務費用依然持續增加。市場效率也不過如此。

竊取孕育未來的種子

雖然信用貸款和費用的增加勢不可擋,但對企業的貸款,尤其是小型企業,卻逐漸減少。在1980年代早期,當時金融化開始蓬勃發展,美國商業銀行提供給工業和商業公司的貸款金額,幾乎和不動產與消費貸款一樣,貸款比例是80%。但在1990年代,比例降到52%;到了2005年,只剩28%。尤其是小型企業貸款,下降得特別劇烈,新創公司的數量也是如此。在1980年代早期,新公司占所有美國企業的一半,到了2011年,只剩1/3。許多學者,甚至投資人士和企業人士都認為,這和金融業將焦點從提供貸款轉到投機交易的改變有關。企業家精神的衰退代表經濟不再活絡,因為新公司是國家創造就業機會和GDP成長最重要的來源。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有一次以他一派輕鬆的語氣對我作出總結,他說,這是「民眾寧可去賭場,也不要去餐廳」類型的資本主義。

金融業為了遊說短期刺激股價的經營方式,導致美國企業大幅削減研究和開發經費,完全不顧這類投資是孕育未來的種子。的確,如果將股票回購逐漸增加的經費,和企業對生產投資例如研發活動逐漸下降的金額,繪製成圖表,兩條線將交叉成一個完美的黃金交叉。前者自1980年代開始上揚,標準普爾指數的500家公司,1年花費1兆美元回購股票和支付股利,相當於他們淨利的95%以上,而不是將錢投資在研究、產品開發,或是任何有利於公司長期成長的事。

 

:::本書簡介:::引用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6963

arrow
arrow

    聽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