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死過,所以知道怎麼活:與死神相遇的11分鐘》

    者:鍾灼輝

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3/10/21

----------------------------------------------------------------------

導讀:作者鍾灼輝(香港大學心理學博士)

               

◎內容簡介

 你害怕自己活得像死了一樣,死後卻發現自己從沒活過嗎?

 從鬼門關折返者,傳授生命智慧與異能體驗!

 生有限,活有限,生活無限。

 每個人一生中都有三件必須要做的事:走一趟生命旅程、做一次自我療癒、經歷一次死亡。當我們打開心眼,便能看見人事物的本質;張開心耳,便能傾聽內心與世界的呼喚,以無染的嗅覺追蹤生命的氣味,以純然的味覺細嘗人生百味,以真誠的觸覺感受人心。

 只要真心相信,認真追尋,全世界都會合起來幫助你。潛意識跟整個宇宙將攜手合作,給你提示、為你指引,助你找到人生的答案。

 全球唯一集瀕死經驗者、心理學博士、香港警務處死亡調查官於一身的真實案例,從瀕死經驗提煉生命智慧,教你扭轉人生,開啟潛意識異能,將最深沉的恐懼化為人生最大助力,讓生命更精采。

◎療癒推薦

 作家 李欣頻/主持人、作家 吳淡如

 李欣頻──死亡逼近之際才有的智慧,現在都已經寫在此書裡了,一句不漏!感謝他從死亡那界帶回如此精彩生動的風光,讓我們不必經驗病痛死亡,就知道怎麼好好活!

◎作者介紹

鍾灼輝

 1974年生,天秤座,土生土長的香港人。香港大學心理學博士、認知心理學家,專攻犯罪心理學,亦是前香港警務處高級督察,處理過上百宗意外與自殺死亡案件。

 2004年,在紐西蘭駕駛滑翔機遇上奪命意外,大難不死後奇蹟生還,成為第1個透過夢境治療,成功啟動潛意識自癒能力的真實案例,同時從瀕死經驗和奇蹟康復的過程中,領悟到全新深刻的生命智慧。

 旅遊近40個國家,會開船、飛機,身兼滑雪高手與潛水教練,還曾在新加坡國際射擊賽奪金。在生活中是高級品酒師,也是茶藝、香道、書道、樂道、花道的專家。現任慈善團體國際書法治療學會副主席,同時結合傳統文化藝術與心理認知治療,開創出獨特的「正念認知心理療法」。

 其他著作:《做自己最好的醫生:一位心理學家的自癒實錄》(2012.8.29)、《生命迴旋:潛行生死2322天》(2011.10.302013.2.28改版)

◎目錄

    推薦序

作者序

前言

  第一部 事發當時

第一章 瀕死者

與死神對話

事發當時

人生最後的選擇?

第二章 調查者

死者經歷與動機

專案調查

從宗教靈魂學看死亡

從醫者角度看死亡

調查總結

第三章 研究者

關於瀕死的心理研究

瀕死經驗測驗

布魯斯‧葛雷森瀕死測驗量表

心理學中的瀕死解釋

心理研究總結

 第二部 案件研訊

第四章 死後的世界

靈魂的存在意義

靈魂的重量與死亡認知

死後真的有終極審判嗎?

第五章 再也不怕死亡

害怕未知

害怕錯失

害怕無常

第六章 死亡覺醒地圖

鳥瞰人生藍圖

生前輪迴

死後輪迴

  第三部 事發後

第七章 改變,死亡的延續效應

用時間衡量生命價值

人生的斷捨離

自由的本質源於心靈

夢想的價值在過程

知識不等於智慧

死亡是禮物

第八章 死後的超常異能

瀕死體驗觸發超能力

第六感應力

解讀大自然兆象之一

三步驟,釋放超感官知覺

解讀大自然兆象之二

第九章 內在自癒力:潛醫識自癒異能

建構念力金字塔

四大基石餵養負面念力

療癒金字塔的四塊基石

用夢境轉換療癒念力

第十章 外在自癒力:月禪自癒氣功

進入大自然潛意識

月禪自癒氣功

後記 以生命影響生命

人生回顧

脫離疾病輪迴

潛醫識自癒療法

做自己最好的醫生

因為相信,所以重生

結語

◎內容連載

調查者

 根據背景資料,他曾是一名警察,正確來說是前香港警務署的高級督察。他於1997年加入警隊,2012年因醫療理由離職。15年的警察生涯可分為兩個段落,2004年的墜機意外是他人生與工作的分水嶺。

  在意外發生之前,他主要擔任前線的行動與調查工作,包括處理突發案件與打擊罪犯等。除了一般預防性的反犯罪行動,大部分時間均處於待命狀態,快速應對救援與拘捕行動,既輕鬆又緊張刺激。

  有時候,可以連續35天也沒碰上任何危急求助案件,工作閒得發慌。但忙碌時,1天之內可能需要頻繁出動,連吃飯、上厠所的時間也沒有,精神長時間維持高度緊張的狀態,所以可以是一份隨時候命的好差,也可以是一份提心吊膽的苦業,他只能隨時做好最佳準備以應付無法掌控的未來。

  他的警務工作跟生命有頗多相似的特質,既無常又難以預料。

  警務工作有一定程度的危險,需要時刻保持高度的警覺性,心理長時間承受無形的壓力。儘管香港的治安普遍良好,仍會有偶發的嚴重罪行或危難事故。99次的小心謹慎不能彌補1次的疏忽大意,只要1次意外,便足以危及自己、隊員及市民的性命財產。這種壓力是一種警惕,也是一種魔咒,因為不管多精良的部隊、多細心的策畫準備,意外還是會發生,錯誤終難避免。

  這就像是人生的寫照,即使機關算盡,意外,始終在意料之外。

  很多人以為罪犯是警察唯一的敵人,其實警察還有一個看不見的天敵,那就是時間。不論在處理案件或執行任務,警察一直都在跟時間賽跑,除了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分析思考,更需要在瞬間做出多項複雜的重大決定。面對一個犯罪現場,指揮官必須在最短時間內收集最有用的情報,於同時間做出一連串的行動決定:先拯救傷者?拘捕嫌疑犯?控制現場?要求支援或保存證據?每一個決定可能都是性命攸關,可以犯錯,不可以猶豫。

多年前他曾碰上一宗嚴重的交通意外,3輛轎車在高架橋的轉角處失事追撞,造成多名司機及乘客嚴重傷亡。到達現場後,需要第一時間評估形勢,按事件的緩急做處理,把有限的資源發揮到最大效用,以減低傷亡。不但需要立刻設立交通警示,以避免發生更多交通意外,也需要盡快檢視並把傷者有效分類,即時救援生命危殆者,盡快把傷者移送醫院。也需要馬上將傷者及隊員撤離危險地點,避免燃燒中的車輛發生爆炸,造成更大的傷亡,同時趕緊跟警察電臺通報,提供詳細的現場資料,以尋求妥善的支援協助,稍有遲疑便失去了救援的黃金機會。

  同一時間,很多人需要你,但你只有一個人、一雙手與一個腦袋。

  由於每次所面對的環境都不盡相同,沒有實質的行動指引可依循,一切只得靠個人的冷靜思考與經驗判斷,這亦是工作有趣及富挑戰性的地方。得益於多年的警務工作訓練,讓他培養出臨危不亂的心理素質,使他面對自身危難能盡快回復冷靜。

  當飛機失控墜落時,他的大聲驚叫可能被大腦錯誤傳譯,變成處理危難案件時受害人的救命呼喊。這一驚叫聲不但把他從恐慌情緒中喚醒,更立即與過往的危急應變經驗連線,啟動在高壓情況下的另類慣性思維。所以他的思考並沒有被恐慌情緒癱瘓,自救反應有如拯救行動中的反射本能,讓他可以在瞬間擬訂出求生計畫。

  他就像在執行拯救他人的緊急任務,以抽離的形式克服恐懼,用專業的操守堅持行動至最後一刻。

  由於行動上的需要,他必須留心記下現場的每個環境細節。所以閱讀他的意外記憶時,有審閱行動報告的感覺,那可能是一種職業症候群。但正由於這寶貴的警務經驗,使他的瀕死回憶比別人更加細緻精確。雖然他從來沒有想過要當一個警察,然而,這個特殊身分在此次瀕死意外中卻派上用場,大大減輕了傷亡程度,否則這類高空意外的生存機率可以說是,零。

  眾多看似各自獨立的巧合,其實都是必須存在的通道。

民航處的意外調查報告顯示,這次奪命意外可能由一系列的因素引起,無法找出確實的單一意外原因。所謂的可能因素大致可歸納為三大類:駕駛員、機械與天氣。

  他是滑翔機上唯一的駕駛員,任何起飛程序的錯誤判斷或操控都會對飛行構成致命危險。當時他可能以過高的爬升角度起飛,又或沒有依據飛行速度對爬升角度做適當調整,以致飛機出現異常的失速傾側。雖然他順利通過了駕駛考核,但他對這款高性能滑翔機認識不深,缺乏該型號飛機的實際駕駛經驗,這也嚴重削弱了他在緊急狀況發生時的應變能力。

  機械方面,扣環裝置已嚴重毀損,所以無法準確評估當時堵塞的情況與原因。由於飛機的重心點非常貼近扣環位置,這種設計對繩索拉引起飛模式增添了不穩定的因素,使得操控上比較困難。此外,繩索與滾動滑輪已經運作了一段頗長的時間,裝備的老化也可能造成脫鉤裝置失靈,滾輪操作員亦可能沒有根據飛機爬升狀況進行適時的速度調節,導致出現過度拉扯。

  根據跑道區域的天氣報告,試飛當日的風向非常不穩定,時有強勁的側風從跑道左方吹來,這對飛機的起落增加了相當的難度。同一時間,機場上空更出現湍急的氣流,因而增加了風切變的機會。風切變是大氣中不同兩點之間的風速或風向的劇烈變化,會對飛行等造成強烈的影響,甚至攘成飛機墜毀事故,對經驗不足的機師來說,會構成一定程度的危險。

  綜合而言,意外可能是人為出錯、機械故障、天氣突變,抑或三者的交叉因素所造成,但也可能是冥冥之中的安排。意外的真相在現階段還無法得知,無論成因為何,死亡是這次意外的最後結果。

死者經歷與動機

  戴上面具,穿上戲服,就必須要做好所扮演的角色,這是基本的遊戲規則,甚至是生存活命的不二法門。穿上那套工作制服後,他就變成了一個百分百的警察,那是他唯一擁有的身分,所謂的自我只能暫時消失。

  為了進一步去除個人色彩,警察組織會給予每個警員一個官階與編號,讓他不再是獨立的存在者,而是部隊的一份子。他的價值信仰要換成工作守則,處事方式要變成行動指引,演得越投入,表現就越出色專業。

  宏觀來看,這個世界好比一臺結構精密的巨大組合機器,每一個人都是機器的組成零件,不管是一顆螺絲或是一個齒輪,對整臺機器的順暢運作來說都是必要的,沒有一個零件是多餘的。如同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同樣重要,只是各自分擔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與功能。

  沒有誰比誰重要,也沒有一個人是多餘無用的。

  正因這臺機器實在巨大得不能垮下,即使沒有了其中的一個人,它依然能依照慣性運作,遺失或損壞的部分瞬間就會被替補與遺忘,機器不會因為缺少某個零件而停止運行。或許一時會出現些微的顛簸起伏,但不暢順的狀況只是極短暫及輕微的。沒有誰是無法替代的,只是被替代後,這臺機器便不再是原來的機器了。

  就像沒有了你的世界,已經不再是原來的世界。

  如果說沒有一個人是多餘的,那麼人生的體驗與經歷也一樣。無論是生老病死或悲歡離合,每一種體驗都有其必要的存在價值,都是經過千萬年的進化篩選而被刻意保留下來的,也都必定彌足珍貴。由此推論,死亡或瀕死經驗也是人類珍貴經驗的一課,正如同出生、別離、重逢、戀愛等一樣,是與生俱來的認知情感體驗,在生命中有其特定的動機與意義。

那麼,你對死亡到底認識多少?你知道死亡的動機何在嗎?

在意外發生後,他被調派到負責死因調查的工作崗位,這個職位如同扮演警隊裡的死亡判官。也許是因為管理高層認為死人既不能逃跑也不能反抗,不會對調查人員構成危險性的攻擊,算是警隊為他量身訂做的另類調查工作。在警務生涯的最後7年裡,他一共處理了上百宗自殺及意外死亡案件,恐怕警隊裡沒有比他更資深的死亡調查員了。

  嚴格來說,死亡調查是一份不受歡迎的工作,一方面要接觸死者的屍體與遺物,給人帶來不安與負面能量;另一方面要查問死者至親,那份親人逝世的哀傷悲慟會瀰漫整個空間,徘徊不散,讓調查員的心情也不自覺沉重起來。但他對於死亡調查工作並沒有抗拒或逃避,他對死亡不但沒有恐懼,甚至感到熟悉與親切。

  而在這次意外之後,他更與死亡產生了某種不尋常的關係,因為他多了一個「瀕死者」的身分。

  雖然他曾處理過上百宗的死亡案件調查,但這次的調查卻跟從前不一樣,因為案中多了一名目擊証人。如果要被歸納為死亡案件,案中的當事人必須真實地死去,成為一具不折不扣的屍體。多年以來,他曾接觸過不少屍體,遇過各式各樣的死法,有被謀殺的、自殺的、意外的、生病的……有些人是意志堅決地尋死,有些人頑強地與死神對抗,有些人卻連猶豫的機會也沒有,便突如其來地被迫結束生命。

  但無論是怎樣的死法,都總算是死亡,身體倒下了便不會再起來的那種。然而這個案子的當事人一方面已經死去,另一方面他卻又活過來了。要說他曾經是一具屍體,所以符合死亡調查資格,但現在成了活人,頓時間又失去了原來的資格。在科學上,死亡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但這裡不是科學或學術機構,警察只負責尋找真相,科學跟真相間並不必然存在關聯。

  其實,世界主要是由法律沒有明文規定之灰色地帶所構成,真正的黑白分明可謂少之又少。

但當警察成功找到了涉案的嫌疑人,所謂的「調查」就是要證明案中的每一個要素細節,缺一不可。只要有一項疑點或要素無法被證明,嫌疑人便得以無條件釋放。因為根據法治的精神,所有人都是假設無罪的,除非警方能找到超越一切合理懷疑的證明。

  也就是說,要先假設人是良善的,才能極力尋找證據來證明人其實是為惡的。

  如果拋開道德判斷,只要你懂得法律,是可能凌駕於法律規條之上的。那麼,若懂得死亡,是否同樣可以凌駕於死亡之上呢?

  如同先前所說,法律未明定的事遠比明定的多。由於他已經進入了死亡的範圍,即使他現在不具備屍體的身分,他還是保有死者的身分、死亡的經歷。所以,現在決定,把他的墜機意外列為「死亡專案」調查,也把他為案中的唯一目擊証人。

專案調查

  死亡調查與一般刑事或其他調查有何不同?除了案件本身的性質不同,所需的調查技巧也大不同。首先,由於當事人或受害者永遠不能當面說明案發狀況,所有資料線索都只是道聽途說,無法求証,因為死者已經帶著真相一併離開了這個世界。因此,要真正了解死亡的經過與真相,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死去的人重新找回來,以高超的盤問技巧取得第一手資料。

所以死亡案件調查中,最佳的目擊證人,就是先經歷過死亡後,再成功復生的當事人。

  死亡調查除了可以從死者的角度了解死亡真相,亦可讓人從生者的角度看到死亡的另一面。很多人以為死亡只會對死者造成影響,但其實這只是死亡全貌的一半。

  他扮演著兩個角色──先面對死亡,再處理自己的死亡後續。

為了更進一步了解像他這樣的瀕死案例,警察必須進行類似犯罪率調查的瀕死調查,以試圖找出瀕死者的共同人格特質及背景資料。例如,要調查連環兇殺案,就要先去了解連環殺手的普遍人格特質與背景。根據美國聯邦調查局的資料發現,連環殺手多為年約三十歲左右的白種人,身材偏瘦,有過不快樂的童年或濫用藥物的習慣,並且經常出現手震或失眠徵狀,卻具有高於常人的智商。連環殺手的性格多為冷漠、易怒,缺乏同情心、責任心及內疚感,難以與人相處或建立長久關係。

  而根據瀕死心理研究顯示,瀕死個案會出現在各種不同的文化、地域及社會階層。瀕死者的年齡從老人到小孩都有,有貧窮人,也有富裕者,東方人或西方人都有,因此完全找不到所謂的共同性格特質及人口背景。因此,瀕死經驗可能發生在任何一個人身上,而且人人機會均等,等於是一種隨機的公平現象。

  由此可斷定,瀕死經驗不會僅限於某些特殊人士,而是一種不分年齡、性別、宗教信仰或種族文化的共同人類精神體驗。

蓋洛普1994年的民調結果顯示,美國大約有1300萬人經歷過瀕死體驗,約占美國人口的5%。其他地區的研究調查也指出,世界上大約有5%的人口曾經有過不同程度的瀕死經驗。所以瀕死案例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現,而非想像中的罕見難求,只是這類的消息情報一直未被廣泛公開,使得相關資料嚴重缺乏。

 如此看來,死亡就像一個眾所周知,卻還不能說的祕密。

 或許這樣的現象與社會普遍對死亡抱持負面看法有著密切關係,一般大眾都不願高調談論或探討與死亡有關的事情。特別是對華人來說,自古就視死亡為忌諱或禁忌,公開談及死亡會被認為是不禮貌、不尊重與不吉利的行為表現,以致於華人地區的瀕死調查數據嚴重落後西方。所以5%的數字只是一個參考,確實擁有過瀕死經驗的人數恐怕難以得知,真正人數應遠不止於此。

  雖然以數字而言,5%的人口並不是少數,但能夠同時具備主觀與客觀調查條件的,可能就只有他一個。雖然往往真相已隨死者永埋黃土,無法得知,但瀕死案例卻帶來了好消息,因為隨著瀕死者的復生獲救,死亡真相將又得以重見天日。

從宗教靈魂學看死亡

  天底下光怪陸離的事情實在太多,只靠科學與常理並不足以解釋所有現象。然而,真相既沒有宗教信仰,也不迷信科學。在警方的死亡調查裡,警察需要彙整各種不同的專家報告,參考並分析專家意見,從中尋找佐證或反證,以取得最接近真相的結論。

  這世界有神鬼嗎?靈魂真的存在嗎?

  生與死之間似有一道無形的分隔線,越過了便無法回頭。人在瀕死之際是否真的可以選擇去留?因為這點都是留下來的人所做的片面之詞,從證據的角度來看,還有待商榷。能否找到已經「選擇」離去的人提供證詞呢?然而,如果把已死的人再次拉回人間,死亡還能算是死亡嗎?

  自古以來,死亡這件事便與宗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不同的信仰理念與生命價值,讓每個宗教都對死亡或死後世界提出了各自的描述與詮釋。即使任何宗教對死亡的看法都尚未在科學層面得到證實,但千年以來,這卻是人類認識死亡的唯一途徑。

  與他類似的瀕死經驗在歷史中都曾經有所記載,但往往還是跟宗教靈魂學說有關,甚至有時被認為是一種精神錯亂。直到18世紀才出現系統性的科學研究,醫學及心理學則是主要研究瀕死經驗的兩大科學流派。

  宗教靈魂學說為他在瀕死經驗中的歷程提供了合理的解釋與印證,但沒有單一教派的描述可以完全符合他的經歷。宗教之間是無法融合為一的,不僅因為每個教派對於生命的基本理念不同,某些教義更是互相矛盾或排斥,這也是宗教有時會引起流血衝突或戰爭的原因。

  唯有死生之謎真正被破解,因宗教而起的紛爭矛盾才有平息的一天。

  由於宗教靈魂學說暫時無法得到全面考證,現今的科技無法証明或否定靈魂與死後世界的存在,如要進一步找出真相,依舊只能從像他這樣的瀕死經歷者提供的相關資料來挖掘。

從醫者角度看死亡

  在死亡案件調查中,醫學專家的報告是必要參考。除了非科學的角度之外,科學的判斷更是不可欠缺。所謂的調查,就是遊走在可信與不可信之間,因為真相如同混在泥沙中的微小金粒,等待發掘。

  以醫學研究結果而言,可發現大腦神經與瀕死現象的關係極為密切。近年腦神經醫學越發重視大腦對應心靈的相關研究,對瀕死經驗提供了不少值得參考的理論。

  根據腦神經醫生指出,人類的死亡可由三種主要生理特徵作為判定:一、心臟停止跳動,血液不再循環;二、肺部停止呼吸,氧氣不再輸送和三、腦幹停止活動,意識消失並且對外界刺激不再有反應,這也是警方檢查屍體時認定死亡的參考指標

  當身體進入臨床醫學所認定的死亡後,其他器官也會隨即開始衰竭壞死,每個器官的存活時限不盡相同,例如肝臟、腸胃可維持半個小時,皮膚肌腱可維持8-12個小時。而腦細胞卻只能維持3分鐘左右,過了這時限,即使心肺功能恢復正常,腦細胞卻已經受到不可逆轉的永久性傷害,腦功能不再運作,患者進入了所謂「腦死」的醫學狀態。當身體所有的器官都壞死後,人便進入永久死亡或生物死亡

  臨床醫學上的死亡並不是發生在單一的時點上,而是一個生理機能逐步衰退的過程,差別只在於衰退的速度快或慢。瀕死經驗主要出現在臨床死亡開始到腦死亡發生之前的短暫幾分鐘內。

  腦神經醫學家指出,大部份的瀕死經驗都跟腦神經系統有莫大關係,腦神經活動一直被認為是許多異常精神或心理現象產生的緣由。臨床上看來,腦顳葉的活動幾乎可以肯定與瀕死經驗有所關連,如果患者的顳葉受到直接刺激或損害,出現靈魂出體、記憶回顧或視覺幻象等典型瀕死體驗的發生機率就會變高。而在經歷臨床死亡時,腦部所出現的缺氧與缺血等極端生理狀況,也能引發與經歷瀕死時相似的精神及心理體驗,例如看見亮光、靈魂出體與記憶回溯等

瀕死經驗被認為是腦部缺氧及缺血情況下的一種衍生性神經現象,但缺氧狀況會使人的意識及思想模糊,而瀕死者卻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意識清晰。不少瀕死者只是生命受到極大威脅,身體未曾受到損傷,大腦也未出現任何缺血或缺氧跡象

  另外,腦神經學者也發現一種因為身處過度加速環境而引發的意識喪失症(G-LOC SYNDROMEG-LOC),其徵狀與瀕死經驗十分相似。例如,當戰鬥機飛行員在進行某些加速的飛行模式時,極端的瞬間加速度會導致腦部出現短暫缺血,部分飛行員會出現隧道視野、看見亮光、感到飄浮、自見幻覺、靈魂離體與感覺莫名愉悅等異常精神現象,這些現象跟瀕死經驗的描述十分相似。

  然而,瀕死者從瀕死經驗中所得到的人生洞見與啟示,或是日後所產生的長期人生觀念正面轉變的情況,則未發生在G-LOC 症狀的患者上。

  除了腦神經醫學,藥理研究也發現某些藥物可以誘發與經歷瀕死相似的精神及心理現象,所以也有科學家把瀕死經驗歸責於使用急救藥物所產生的副作用。例如麻醉用的氯胺酮(Ketamine)或環已酮(Cyclohexanone),都能產生身體抽離的感覺與視覺幻象。一些精神藥物例如麥角酸二乙胺(LSD)或安非他命(Amphetamine)也會影響神經物質傳導,從而製造出幻覺,或其他與瀕死經歷相似的精神體驗。

  許多瀕死個案是在未使用精神藥物的情況下,感覺經歷到到各種瀕死現象。

調查總結

  雖然他的身體出現多處嚴重骨折及割傷,但其腦部及內臟器官均未受到重大創傷,意外發生當時的出血情況也不算嚴重,應該不至出現腦缺氧或缺血的情況,所以可以推斷他所經歷的瀕死經驗並非由異常的腦神經活動所引起。

  同時,救援人員是在意外發生後11分鐘才抵達現場,他在意外發生前並未服食或注射任何神經類藥物,所以他的瀕死經驗不可能是這類藥物的副作用所導致。

  由此可見,醫學科學只能提供部份瀕死經驗的合理生理性原因,但不適用所有的瀕死經歷現象。

 

 

《做自己最好的醫生:一位心理學家的自癒實錄》

作    者:鍾灼輝

出 版 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2/08/29

-------------------------------------------------------------------

◎內容簡介

 「其實每個傷病背後,都隱藏著內心想要傳達的重要訊息,只是我們不曾認真聆聽內心的訴求而已。傷病只不過是潛意識的一個訊息載體,訊息如果沒被成功解讀,傷病便會一直抓緊我們不放。

 我追尋的奇蹟治療,其實正是自我療癒的能力,這並不是什麼神祕魔法,也不是哪裡修來的神通異能,它其實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一種生存本能。

 這奇蹟不只屬於我,也不只屬於少數的幸運兒,而是平等地屬於地球上每一個生命。奇蹟就寫在每個細胞的遺傳密碼上,深藏在我們的潛意識裡。」──鍾灼輝

 ‧催眠術是什麼?催眠術和潛意識有什麼關係?

 ‧如何進行自我催眠?

 ‧個性是如何決定他∕她所罹患的疾病類型?

 ‧如何與「憂鬱症」告別?「內觀放鬆療法」和「正念意象療法」是什麼?

 ‧如何透過傳統藝術文化進行另類的精神治療?

 ‧「心五道」又是什麼?如何以「茶道」與「痛」同行?

 ‧如何利用生命元素的放鬆導入法進入潛意識治療室?又如何進行夢境治療?

  本書特色

 ‧鍾灼輝,香港大學認知心理學博士。8年前他自駕滑翔機失事,從50層樓的高度墜落,瀕死獲救奇蹟生還後,年僅30歲的他被醫生宣布右腳必須截肢才能活下來,他拒絕自己的未來成為殘障的命運。

 ‧本書記錄了作者以絕大的生存意志力、中醫心理學知識、潛意識夢境療法等,以絕大的生存意志力克服劇痛與憂鬱症,保住了自己的右腳,並已完全康復!

 ‧37歲的他現在可以登山、開船、潛水、滑雪、跳舞、射擊、旅遊30多國,還會茶道、香道、取得潛水教練、催眠治療師、品酒師專業執照。現在他以過去康復的奇蹟經驗,以及心理諮商師的專業,幫助許多目前正面臨絕望的身心靈病患扭轉人生!

 ‧大家經常會接觸到誤診的新聞,這種事情可以發生在任何人身上。本書要給讀者重要的提醒是,當被醫生「宣判」治療無效後,這並不代表沒有其他可以治癒的選擇,不要輕言放棄。

 ‧本書內容有如電影《全面啟動》的真實版,可說是一本專家自救的真人真事示範。

◎作者簡介

  鍾灼輝

 1974年生,天秤座,土生土長的香港人。香港大學心理學博士、認知心理學家,專攻犯罪心理學,碩士畢業論文是研究如何運用催眠術,幫助刑案目擊証人回到案發現場重拾重要記憶。曾於香港、台灣、北京、日本、義大利學術會議上發表博士研究論文,是種族差異與臉孔辨認的專家,亦是前香港警務處高級督察,處理過上百宗意外與自殺的死亡案件。

 2004年,他在紐西蘭自駕滑翔機遇上奪命意外,大難不死的他奇蹟生還,從瀕死經驗和奇蹟康復過程中,對於生命夢想有了新的深刻領悟。他把經歷寫成自傳《生命迴旋:潛行生死2322天》,並接受過中港台多家報紙雜誌、電視電台專訪,分享神奇宛如電影《全面啟動》般的親身經歷。

 鍾灼輝是首位透過夢境治療,成功啟動潛意識自癒能力的真實範例。曾為許多的企業領導者和知名人士提供心理和靈性的指導,善於啟發個人潛能,協助恢復身心靈的整體健康。他的專長在於將「傳統文化藝術」結合「心理認知治療」,開創出一套獨特的「正念認知心理療法」。

 鍾灼輝旅遊近40個國家,會開船、飛機,是滑雪高手與潛水教練,也曾在新加坡國際射擊賽中奪金。在生活上他是高級品酒師,也是茶藝、香道、書道、樂道、花道的專家。鍾灼輝亦是慈善團體國際書法治療學會的副主席。

◎目錄

  推薦序

〈心的力量 身的奇蹟〉──洪啟嵩

〈最有勇氣的造夢大師〉──李欣頻

  自序:〈文字的治療力量〉

 前言

 chapter 1 做自己的心理學家

     .第一課 意識與記憶的架構

.第二課 何謂催眠術?

.第三課 催眠術與潛意識

.第四課 如何進行自我催眠

 chapter 2 做自己的心理催眠師

     .玩轉時間的魔術師

.催眠記憶回溯

.如看電影般的死亡筆記

chapter 3 做自己的心理分析師

      .行為解密的讀心術

.性格決定遇上的意外

.性格決定患上的疾病

.患者孤絕的康復之路

.尋訪另類治療

.精神分析學:夢的分析

  chapter 4 做自己的心理治療師

.患者的絕望宣言

.可怕的憂鬱症

.告別憂鬱的治療

.內觀放鬆法

.正念意象法

.發現一個重大的祕密

  chapter 5 做自己的痛症治療師

.與痛同行

.痛楚的真面目

.切斷身體痛楚的病態思維

.切斷內心痛楚的病態思維

.正念認知療法:心茶道篇

chapter 6 潛意識裡的治療室

          .專家們的圓桌會診

.尋找潛意識治療室

.遇見潛意識醫生

.二度催眠的夢中夢

.解構潛意識治療

  chapter 7 潛意識的夢境治療

.第一次夢境治療

.第二次夢境治療

.整合後的夢境療法

.第一階段:清理暨修補工

.第二階段:接骨的建築師

.第三階段:灌溉大地的農夫

.十道傷疤、十個夢想

結語

◎自序:〈文字的治療力量〉

 曾經有人說,看一本書等於經歷了別人的一生。寫一本自己的故事,就好像又活了一遍自己的人生。2011年我寫了《生命迴旋》,重溫我人生最重要的7年,讓我在尋找智慧與自由的奇幻旅程上再走一回,帶著的是一顆旅者的心。2012年我寫下這本《做自己最好的醫生》,重新經歷自己的傷痛與療癒的過程,裝載的卻是一顆病者與醫者的心。

 於我來說,書好看的地方在於它的感染力,文字承載著訊息的同時,也在散播情感,讓人讀來感覺像活在別人的生命裡一樣。但這也變成了寫書可怕的地方,要讓文字重現生命,需要的並不是華麗的詞藻和技巧,而是寫作人赤裸的心。所以作者必須真實地再活一次,重新經歷當時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這是一個詛咒,同時也是一種祝福,其本質就像生死的關係一樣。坦白說,這對我是一次艱巨的挑戰。每當寫到傷痛處,身體上的十道傷疤便跟著燃燒,足踝患處也隱隱作痛。有很多個深夜,內心一直被當時的憂鬱情緒所纏擾,徹夜揮之不去。

 如果你在書裡聞到了血腥,感受到疼痛,請不要訝異,因為那來自我的身體 ; 如果你嘗到愁苦,變得憂鬱,請不要害怕,因為那來自我的內心。但你一定不要錯過文字裡的治療力量,那是來自我已被療癒的身心,是我用生命換取的,這亦是你最後需要帶走的東西。

 如果說每個大難不死的人,都是帶著某些使命而重返人世,那我的使命又是什麼?我相信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和大家分享我的奇蹟康復故事,因為這個奇蹟不是屬於我個人的,我不過是一個被挑選出來說故事的人。

 我很喜歡雨果的一段話:「出版一本書,就像在荒島上向大海丟出一只求救瓶,隨著天候潮汐,隨著命運,瓶中的稿子會漂向何處,何時落到何人手裡,我一無所知,正因為一無所知,所以充滿希望。」我永遠不知道,這個裝了書稿的瓶子會漂流到何方,在何時、何地、被何人撿到,不管撿到的人得到的是治療的啟發,或是單純的支持與鼓勵,只要有個人撿到了希望,這個世界便因我的經歷而變得有些不一樣。謝謝你,成為這個打開瓶中信的人。

 在此我要謝謝無條件愛我、支持我的媽媽,把重傷的我帶回家的哥哥!最後我更要謝謝正在讀這本書的你們,讓我的人生故事有了共鳴的聽眾!

◎內容連載

第一章 做自己的心理學教授

  他是一名認知心理學家,香港大學的心理學博士,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因為生命的特殊經歷,他一直從事另類的心靈工作,書寫心靈小說與參與生命教育工作。他開設了一所綜合心理服務中心,主要提供教學、催眠、心理分析、心理治療等專業服務。他是這所中心的主管,亦是中心的顧問兼心理學教授1。

  我按了一下門鈴,聽到「叮噹!叮噹!」的兩下鈴聲,我耐心地在外等候著。

  過了大約一分鐘,並沒有任何人應門,我只好再按一次門鈴,但還是沒有任何回應。我輕輕轉動門上的把手,門並沒有上鎖,我輕易地推開了大門,走進中心裡去,那裡一個人也沒有。

  大門後面是一條深而長的白色走廊,兩旁鋪上潔白的瓷磚牆,天花板是一排排的白色燈管。地面是灰白的合成塑膠地板,地上還留有清潔後的消毒藥水氣味,這跟我在現實生活中進出的醫院有點相像。我沿著走廊慢慢向前行,跟從牆壁上箭頭指示的方向,然後在走廊左邊的第一間房間停下,門上寫著「心理課講堂」。我禮貌地輕輕敲門,敲門聲在安靜的走廊回響著,門梁上有一盞綠色的燈亮著,代表我可以進入。

  房間的中央有一張寬大的辦公桌,辦公桌的椅子上坐著一位老男人,他的兩鬢斑白,看上去已是個7 、 80歲的老頭。他的雙眼炯炯有神,戴著一副金框眼鏡,面容顯得十分祥和。他的身後是一排寬大的書櫃,上面整齊的擺放著各類心理學教科書,他就像是一名充滿智慧的大學教授。

  第一課:意識與記憶的架構

  「歡迎你到來,等你很久了。」教授跟我握手表示歡迎。

  「你好,我是專程來請教有關心理學知識的。雖然從前我也是念心理學的,但出了意外以後,我的腦袋像空了一樣,那些曾經擁有的專業知識全都不見了。我變成了一個完全的病患,不論思想、情緒與行為,都跟悲劇裡的病患一模一樣。」我對教授道明來意。

  「你不用擔心,這是很正常的。人總是不斷進行著角色扮演,有時候同一時間分演幾個不同的角色,有時候不斷的在轉換角色,有時候不小心的掉進某個角色,被困著掙脫不出來。」教授半帶安慰地說。

  「我需要取回我的知識與智慧,變回一個心理學專家,唯有如此,我才可以走出患者的角色。」我請求教授幫忙。

  「這很簡單,這全都是你原本擁有的知識,我只是替你找回來而已。我在這裡的唯一角色,是再次教授你所需要知道的心理學知識。我將用四堂課的時間,替你重新記起這些知識與智慧。」教授讓我想起大學課堂的情境。

  「只要能重拾這些知識,我便能找到救回我自己的方法。」我堅定的相信。

  「什麼是心理學?」這是在大學第1次上心理課時教授的問題。

  「心理學(Psychology)是專門研究人類行為與思想的科學,涉及人類經驗的所有方面,包括認知、情緒、性格、知覺、行為、人際關係等許多範疇。在眾多心理現象中,我們只集中討論人類的意識與記憶架構,這是你必須要知道的部分。」教授好像提示學生考試的必讀部分。

  「你有否想過人的意識是如何形成,為什麼清醒跟做夢時的自己竟有如此分別?你有否想過記憶又是如何存在,為什麼有些事情總是忘記,但有些事情想忘記卻偏偏記起?為此心理學家對人的意識與記憶做了長年的深入研究,簡單地把人的意識分為3部分:顯意識、前意識與潛意識,並把記憶劃分為短暫記憶與長期記憶。」

‧顯意識

  「我記得精神心理分析大師佛洛伊德,曾經把人的意識架構比喻為一座水中的巨型冰山,浮出水面的峰頂稱為顯意識,即是我們平常清醒時的意識狀態。這包括了我們身體的感知覺,透過五官五感所接收到的感官刺激。此外,我們當下思想與周遭經歴的認知,也屬於顯意識的管轄範疇。」我回答。

  「回答得很好。總括來說,顯意識負責處理人類清醒時的日常生活工作,它喜歡運用邏輯性思考,擅長從事分析工作,為我們做出各項現實生活的選擇與判斷。雖然顯意識看似是我們所知的內心全部,但其實它只佔整個內在意識極小的部分。」

‧前意識

  「顯意識下面一層稱為前意識或半潛意識,它就像在水中載浮載沉的冰山一部分,很多時候擔任顯意識與潛意識的中介橋梁。前意識主要承載短暫記憶,像是一些清醒時不以為意,但一下子便能想起的事情,例如昨天所發生過的人和事。只是短暫記憶的容量極為有限,心理學研究指出,其容量中位數大概平均為7項,有正負兩項的誤差值。假設你現在要記下一連串無關聯的數字,你大概只能記取5-9個數字。短期記憶要不就被瞬間遺忘,要不就需透過複述練習,被儲存到潛意識作為長期記憶。」

「就像是電話號碼的長度。」我比喻說。

‧潛意識

  「深入水下的冰山主體,便是所謂的潛意識。潛意識好比一個容量無限的儲存倉庫,人類所有的記憶均永久保存在這裡,並沒有所謂的儲存期限。這些長期記憶被潛意識有系統地劃分成不同類別,可以透過不同的索引途徑把它們找出來,如時間、人物、地點等,就如圖書館裡的資料搜尋系統一樣。

  「長期記憶很少單獨存在,通常是被一些特定的關係串連,以相關的記憶同時出現,例如說到大學畢業典禮時,你腦海裡會出現當時出席的家人朋友、典禮的場景布置、學生代表的畢業致詞,以及之後的謝師宴等等。」

  「所以,潛意識的記憶庫好比一部容量無限的實時攝錄機,那裡完整地保存了我們自出娘胎起的記憶,只要能找到有效的索引與路徑,我們便能尋回所有自己曾經經歷過的片刻,那些我們以為已經忘記的過去,都巨細靡遺地記錄在潛意識層裡。」我回想起瀕死時所看到的無數鏡頭影像。

  「除長期記憶外,潛意識亦蘊藏了人的原始本能慾念與情緒。人的價值觀、信念和信仰也是這裡的產物。潛意識一直被認為是人類思想的幕後黑手,真正主宰著我們的外在行為與內在情感。這裡是人類的智慧所在,是所有問題的答案,也是所有問題的根源。心理學家認為潛意識智慧的開發,現今還不到5%,而且我們對潛意識的了解還是非常有限。

  「潛意識就像神祕的內心聖殿,一般情況下是難以進入,無法深究探索。在潛意識的世界裡,事物常以象徵性的意義存在,例如戲劇的情節和隱喻的圖像,這好比是一種文字以外的獨特溝通語言。」

  「正因如此,夢境被視作通往潛意識的大道,只要透過分析夢境,我們便可以得知潛意識在想些什麼、在渴望些什麼。」我補充說。

‧標準催眠程序

  「雖然每位催眠師使用的催眠手法不同,但大致上催眠可分成3個重要步驟:催眠導入、催眠狀態後暗示,與清醒導出。依照受催眠者的習性與催眠目的,催眠師會採用相應的催眠技巧,以達到最佳的效果。」

  「將下步驟你要好好記著。」

  教授詳細講解這些步驟,我的抄錄如下:

一、催眠導入

催眠導入可分為放鬆與專注兩部分:

放鬆導入法。放鬆導入不單只有身體,還有內心也需要一起放鬆。現代人生活緊張,節奏急速,身體時時刻刻處於高戒備的戰鬥狀態。你是否注意到自己的身體繃緊無彈性、雙肩高聳、肩頸僵直?除了身體之外,內心對外在世界充滿懷疑恐懼,於是身心皆處在高度警覺與防備受傷害的狀態。

  催眠的首要步驟就是要解除身心的壓力,讓身體得到放鬆,讓內心得到寧靜。只有在身心感到安全放鬆的時候,意識的控制才會減退,其防衛銅牆才能拆除,如此潛意識的大門就可以輕鬆打開。

  放鬆的技巧種類繁多,有呼吸放鬆法 2,肌肉指令法 3,投身想像法 4 等等。催眠時的放鬆只要有效,就是最好的放鬆法。

  專注導入法。完成放鬆導入後,接著進行專注導入法:把內在意識重新聚焦集中。專注力不足是十分常見的現象,因為日常有太多事務要處理。注意力經常被分散到不同的人事物上,這樣才能在同一時間處理多項問題──這種被稱為有效率的生活方式,不知不覺變成了一種慣性的精神模式,使專注力難以集中或長時間維持。

  為什麼我們總是難以一心一意的好好活在當下,要不被鎖在過去的記憶中,要不被未知的將來所佔據,心思難以專注地安頓於現在。試著回想你上一次集中精神做的是什麼事情?還記得專注的感覺是什麼嗎?當人在高度專注時,身體的感官會突然變得敏銳,思考變得更清晰敏捷,身體內外的控制能力亦同步增強。

  專注導入的技巧,主要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某個感官上,可以是視覺、嗅覺或觸覺。由於感官敏銳度因人而異,所以應根據自己的習性與喜好,選擇適合你的專注方法。一般而言,人主要透過視覺感官來認識世界,所以催眠暗示也多以視覺想像為主。催眠師利用視覺意象,召喚你分散的注意力,讓你精神重新集中。

二、催眠狀態後的暗示

催眠導入後,你將進入催眠狀態,身心繼續保持放鬆,內在意識維持高度的專注集中。在這種特殊狀態下,人的顯意識會變得安靜,潛意識大門順利被打開,這便是給予暗示的大好時機。根據催眠的目的,給予合適有效的暗示,讓改變在最根源的潛意識裡發生。但運用催眠暗示時,必須注意一些基本原則,這樣暗示才能順利被潛意識解讀,並發揮其理想效果。

  顯意識和潛意識是兩個不同的世界,雖然有邦交,但文化背景卻是截然不同,各自擁有其獨特的思維及語言模式。顯意識喜歡以語言做思考,愛好推理分析與邏輯思維,跟左腦比較親近。相反的,潛意識喜愛以圖像做思考,喜歡說隱喻,愛聽故事,把事物拆解成象徵意義,這跟右腦比較相似。

三、暗示的技巧

盡量簡單易懂。潛意識就像小孩,不喜歡成人世界的溝通方式。想像你在跟小孩說話時的模樣,運用簡明易懂的用語,耐心地一再重複訊息的重點,盡量說好話,不要以威嚇或強迫的語氣,這樣暗示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催眠師都是會說故事的人,擅長以比喻與夢話的方式傳達訊息。

  盡量以和受催眠者相近的價值觀與信念來溝通。催眠師所給予的暗示須與接受者的信仰相符合,若暗示中的價值觀與其現存的信念相違背,潛意識會對該暗示產生抗拒及排斥,暗示將難以發揮效用。如一個人渴望得到快樂,任何符合接受者認可的價值暗示都是可行的,但若這快樂是建基於別人的痛苦上,這種傷害別人而得到快樂的做法得不到接受者的認同,最終只會拒絕此暗示。

  須帶有強烈的正面情緒。清醒時的行為與判斷常受到情緒影響,正面的情緒能增加人的行為取向,相反的,負面情緒則會阻礙人的選擇。潛意識一般愛聽好話,喜歡正面的暗示,想像美好的事物。例如催眠師實行戒菸的暗示,以健康與快樂生活的正面暗示,會比破壞健康與家庭和諧的負面說法來得有效。

  實際可行的目標。催眠暗示所包含的目標,必須是在接受者的能力範圍內,並在一段合理的時間內所能完成的,這樣才能使接受者產生積極的動力去執行。例如規定接受者在一星期內完全戒掉吸菸習慣,是個難以接受、不切實際的做法。但若把目標降低成減半的要求,如一個月減少一半的吸菸量,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達成戒除的最終目標,這可讓接受者看到進步與成果,從而增強信心與決心。

四、催眠完成後,導出至清醒狀態 (催眠導出清醒)

當順利給予暗示或達到催眠目的後,接下來便是如何安靜地離開潛意識,把自己帶回清醒的狀態。催眠的導出技巧相對簡單,只要把內在意識慢慢從潛意識中抽離,帶著暗示的作用重回清醒狀態,感覺就像帶著夢的訊息醒來一樣。在一次完整的催眠旅程中,催眠導出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只是常常被忽略或輕視。如果以運動來比喻催眠,導入就像熱身,而導出就如同運動後的cool down,把意識帶回日常的清醒狀態。

  「如果沒做適當的導出,或是催眠途中給驚醒了,會留下任何不良的後果嗎?」我問。

  「如之前所說的,你可從催眠的任何一個過程中自主地醒來或離開,這並不會對你的身心健康構成任何不良影響,但卻可能影響催眠的成效,或增加往後催眠的困難。也許突然的醒來會為你帶來短暫的精神恍惚,情況就如同夢中突然驚醒一樣,只需一下子,精神便能回復過來。」教授回答說。「當你熟悉了催眠的過程與導入技巧,你將更容易進入催眠狀態,順利接受催眠暗示,而導出時更像睡飽醒來一樣,能量充沛並精神飽滿。」

「今天就到這裡下課吧。」教授結束了今天的課程。

第七章:潛意識夢境治療

‧整合後的夢境療法

  我把這兩次潛意識治療的經驗整合,編出了一個完整的治療程序,作為以後的療程藍本。一次完整的夢境治療,包括了三個不可或缺的催眠階段,分別為:潛意識導入、夢境治療,與潛意識導出。

  在催眠導入的階段,我把中醫的東方哲學思維,加進西方心理學的放鬆指令法裡,將人體拆解為基本的生命元素,讓我們重新閱讀人體,重新理解生命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透過身心放鬆的方法,把身體再一次整合昇華,然後以富象徵意義的遠古圖騰,把自我的專注力集中在治療的意念上,讓自己順利導進潛意識的療癒世界。

  我的潛意識治療主要是在「預設的內在醫療室」裡發生,這是一個重要的導入後暗示,象徵著治療的重要場景。若要做任何形式的治療,我只需要回到這個醫療室裡,便可找到我信賴的潛意識醫生。在我的個案裡,我的治療暗示是以夢境形式進行,透過二度催眠回到受傷的足踝,在那裡做最直接的象徵性療癒工作,藉以喚醒自癒能力。

  在潛意識的世界,一切皆以象徵意義呈現,不論是療傷或是治病,都如夢境電影般刺激自己潛藏的療癒能力。我雖然把治療的時間限制在一個小時裡,但其實在潛意識的世界,時間是以不一樣的流速運行著。這時間的長短也可以自由調整。

‧第一階段:清理暨修補工

  今天是2005年5月29日,是治療的第29天,地面的清理與修復工作大致完成,整個大地換上新的景象,而這個進展與改變都是自然形成的,這正好象徵了治療的效果。這裡不再是慘不忍睹的災後戰場,地面的障礙物能移除的已經移除,地上的坑洞能填滿的都已盡量填上。雖然地面還留下許多凹凸不平的痕跡,但已經恢復到原來的面貌了,至少不像最初:只要一不小心便會失足絆倒一樣。

  「你已經做得很好了。」潛意識醫生鼓勵地說。

「但還是有很多無法還原的地方。」我回答。

「有些經歷總會留下一些痕跡,用這些不完美的傷疤繪畫生命,才是曾經活著的最好證明。」

「就像痛一樣,痛是活著的另一證明。」我補充說。

‧第二階段:接骨的建築師

  今天是2005年5月30日。

  「也許是該做進一步治療的時候了。」潛意識醫生亮起牆上的燈箱,換上新的X光底片,底片是我3天前在醫院 3 裡拍的,跟數月前的相比並沒有絲毫的分別。

  「你現在要處理的問題,是如何把斷裂的骨頭重新接合。意外發生時,你的距骨因受到強大的衝撞力斷成兩截,雖然當時醫院裡的醫生立刻替你進行外科手術,以兩根長鋼釘把斷裂的距骨焊接鎖緊,但由於缺乏血液與養分的供應,骨頭間的裂縫久久未能癒合。要是在正常的情況下,斷裂的部分早就縫合自癒了。」醫生指著足踝關節裡那道長長的白色裂痕說。

  「這就是為什麼6個月過去了,但骨頭還沒有縫合的原因嗎?」我追問。

  「或許應該說,這就是在3個月前就停止癒合的原因。很抱歉對你說,不管再等多久,這道裂縫永遠也不能癒合了。」潛意識醫生坦白說出實情。

  「怪不得這道裂痕完全沒有消退的跡象,醫院裡的醫生只是一直叫我耐心等候,解釋說是因為年紀大了,加上傷勢特別嚴重,所以癒合時間比預期的長,但從沒有跟我說這癒合早在3個月前就已經停止了。」我驚訝地說。

「或許再過6個月,他們便會發現這狀況。但你也不能責怪這些醫生,因為你只是他們千百個病人裡的其中之一,他們每個月也只能配給10-15分鐘時間替你診治,醫院交付到他們手上的生命太多了,所以如果你企圖把治療與健康的責任推給醫生們,這其實跟慢性自殺沒有兩樣,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生命盡心盡責,作為自己最大的守護者。」潛意識醫生再一次提醒我。

  這次意外讓我明白到:我對自己的身體有多陌生,就連照顧它的責任也往外推給別人,以為花大錢找專業人士,便是最聰明、最負責任的做法,其實這只是一廂情願。身體需要的根本不是這些,它要的是我們最基本的關懷與溝通,不用安排你認為的「最好」,只需聆聽它真實的聲音與渴求,生病時多給它休息與營養,不要對它焦慮生氣,不要對它忽略濫用,這樣身體便能忠誠地為你服務一輩子。

  「我會謹記的,作為自己生命的主人,我會好好地守護我的身體健康。」我同意說。

  「回到你的第2階段治療,你現在要做的就是把割裂大地的裂縫接合,那道裂縫正是X光裡顯示骨骼斷裂處,剛好把整個足踝關節一分為二。 很可惜你身體的自然癒合功能已經停止運作了。你需要重新進入那裡,以你的力量把兩片大地重新接上。有了這些新的連接點,自癒能力便可重新啟動,把分隔兩地的深谷填滿。」醫生解釋接骨的步驟。

  「所以我要做的是建立新的連接點,像在裂縫上架起無數的橋梁,讓人可以自由無阻地通行大地。」

  「有了新的連接點,大地的土壤便可依附生長,就像大樹的根跨越裂縫,最後兩片土地便可再一次縫合。記著,這是一片活著的大地,它具有頑強的生命力,但現在需要你的幫忙,全力協助它癒合。」

  「我明白了,我就像一個建築工人,為自己的骨骼搭橋接骨。」

  我們開始進行2度催眠。我回到了大地,發現今天的裝扮跟之前的有點不一樣,我換上了一套像車房工人的維修服,褲子上附有多個大小不一的口袋,方便攜帶不同的手作工具:手上戴著厚重的建築用手套保護雙手,頭上原來的斗笠,此刻換上了工地的塑膠安全頭盔,我好像從一個農夫徹底變成一個建築工人。不只是我,連原來的農舍也改變了,變成了一座像倉庫的小木屋,裡面放置了各式各樣的建築材料與工具。

  在潛意識的世界裡,我有著無限的資源可以運用,可是這裡的工作都是靠勞力進行的,任何的治療成果都是一點一滴努力換來,這裡並不存在「不勞而獲」的幸運。或許某些宗教上的祈禱所產生的自癒能力,就是這樣運作的,全看你願意為你的身體健康付出多少時間與努力。正因為這樣,才稱得上是人人平等,不分種族信仰,無分貧富貴賤。

  我走到大地中央的裂縫,仔細地評估考量:裂縫的平均距離大約有10米之多,有的比較寬,有的比較窄,活像是一道不規則的長蛇峽谷。我俯臥在地上探頭觀看裂縫的深度,只見裡面漆黑一片,有深不見底的感覺。

  我盤算如何建造連接的橋梁,倉庫裡並沒有任何大型機械,人手只有我一個。我想到小時候的我曾經是個童子軍,學習過很多野外的基本求生技能。記得有一次野外訓練,就是要以最簡單的材料,編紮出一艘木筏然後橫渡一條小河流,當時我有的材料也只是繩索、木材,跟一些空桶子而已,但最後我成功地製成木筏,順利地橫渡小河。我突然領悟到,小時候都能完成的事,現在的我應該不會被難倒。

我在倉庫裡找來了繩索、木板、釘子等材料,再把要用的工具,如鐵鎚、木鋸、 小刀等放進背包,然後開始動工,在裂縫的一方搭建木橋。我首先在岸邊建造樁柱,把兩根粗壯的木頭牢牢釘死在地上,光是弄這木樁就已經耗上半天的時間。接著我繞一個大圈走到崖的另一端,立起兩根同樣的樁柱,完成這些工作後,下班的音樂剛好響正是X光裡顯示骨骼斷裂處,剛好把整個足踝關節一分為二。 很可惜你身體的自然癒合功能已經停止運作了。你需要重新進入那裡,以你的力量把兩片大地重新接上。有了這些新的連接點,自癒能力便可重新啟動,把分隔兩地的深谷填滿。」醫生解釋接骨的步驟。

  「所以我要做的是建立新的連接點,像在裂縫上架起無數的橋梁,讓人可以自由無阻地通行大地。」

  「有了新的連接點,大地的土壤便可依附生長,就像大樹的根跨越裂縫,最後兩片土地便可再一次縫合。記著,這是一片活著的大地,它具有頑強的生命力,但現在需要你的幫忙,全力協助它癒合。」

  「我明白了,我就像一個建築工人,為自己的骨骼搭橋接骨。」

  我們開始進行2度催眠。我回到了大地,發現今天的裝扮跟之前的有點不一樣,我換上了一套像車房工人的維修服,褲子上附有多個大小不一的口袋,方便攜帶不同的手作工具:手上戴著厚重的建築用手套保護雙手,頭上原來的斗笠,此刻換上了工地的塑膠安全頭盔,我好像從一個農夫徹底變成一個建築工人。不只是我,連原來的農舍也改變了,變成了一座像倉庫的小木屋,裡面放置了各式各樣的建築材料與工具。

  在潛意識的世界裡,我有著無限的資源可以運用,可是這裡的工作都是靠勞力進行的,任何的治療成果都是一點一滴努力換來,這裡並不存在「不勞而獲」的幸運。或許某些宗教上的祈禱所產生的自癒能力,就是這樣運作的,全看你願意為你的身體健康付出多少時間與努力。正因為這樣,才稱得上是人人平等,不分種族信仰,無分貧富貴賤。

  我走到大地中央的裂縫,仔細地評估考量:裂縫的平均距離大約有10米之多,有的比較寬,有的比較窄,活像是一道不規則的長蛇峽谷。我俯臥在地上探頭觀看裂縫的深度,只見裡面漆黑一片,有深不見底的感覺。

  我盤算如何建造連接的橋梁,倉庫裡並沒有任何大型機械,人手只有我一個。我想到小時候的我曾經是個童子軍,學習過很多野外的基本求生技能。記得有一次野外訓練,就是要以最簡單的材料,編紮出一艘木筏然後橫渡一條小河流,當時我有的材料也只是繩索、木材,跟一些空桶子而已,但最後我成功地製成木筏,順利地橫渡小河。我突然領悟到,小時候都能完成的事,現在的我應該不會被難倒。

  我在倉庫裡找來了繩索、木板、釘子等材料,再把要用的工具,如鐵鎚、木鋸、 小刀等放進背包,然後開始動工,在裂縫的一方搭建木橋。我首先在岸邊建造樁柱,把兩根粗壯的木頭牢牢釘死在地上,光是弄這木樁就已經耗上半天的時間。接著我繞一個大圈走到崖的另一端,立起兩根同樣的樁柱,完成這些工作後,下班的音樂剛好響起,我脫下手套與安全帽,回到升降機重返清醒的狀態。

 

 

《生命迴旋:潛行生死2322天》(新版)

作    者:鍾灼輝

出 版 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3/02/28

-----------------------------------------------------

◎內容簡介

 一場墜機意外,從50層樓高的空中摔到地面……已經粉身碎骨的他,

 靠自己的心理催眠專業救回自己,從輪椅的傷殘命運中重新站了起來!

 他的真實故事,比電影《浩劫奇蹟》、《扭轉人生》還震撼!

 彷彿一部不可思議的奇幻小說!卻是一個真實的親身經歷……

 華人地區最奇幻的死後重生旅程,改寫命運的真實記錄!

 2004年鍾灼輝自駕滑翔飛機失事,從5、60層樓高的天空摔落,瀕死獲救奇蹟生還後,當時年僅30歲的他,被醫生宣布右腳必須截肢才能活下來。

  他拒絕自己的未來成為殘障的命運,以絕大的生存意志力克服劇痛與憂鬱症,以中醫心理學知識、潛意識夢境療法等,保住了自己的右腳,並已完全康復!

 現在他以過去奇蹟康復的經驗,及他首創的潛醫識自癒療法,幫助許多目前正面臨絕望的身心靈病患扭轉人生!

 「意外後的我像重生一樣,我離開輪椅的世界,再一次學會以雙腳走路。我摘下有色的太陽眼鏡,再一次學習以小孩的高度看事物,以老人的速度過生活。我以重啟的十個夢想,展開一段追尋自由與智慧的人生奇幻旅程,在旅程完結前必須找到人生的最後答案。

 「旅程中發生許多不可思議的事。原來,只要真心相信,認真追尋,全世界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

 「我永遠不知道,這個故事會漂流到何方,在何時、何地、落入何人手裡,不管撿到的人得到的是對人生的啟發,或是對生命的共鳴,只要有一個人撿到了希望,這個世界便因我的經歷而變得不再一樣。」

 死亡只是一道重生的門,讓我再次扭轉人生!

 我的使命──不過是個說故事的人。

◎作者簡介

  鍾灼輝(Bell C.F. Chung)

 1974年生,天秤座,土生土長的香港人。香港大學心理學博士、認知心理學家,專攻犯罪心理學,碩士畢業論文是研究如何運用催眠術,幫助刑案目擊證人回到案發現場重拾重要記憶。曾於香港、台灣、北京、日本、義大利學術會議上發表博士研究論文,是種族差異與臉孔辨認的專家,亦是前香港警務署高級督察、屍體死因調查專家,處理過上百宗意外與自殺的案件。

 2004年,他在紐西蘭自駕滑翔機遇上奪命意外,從5、60層樓高的天空摔落,瀕死獲救奇蹟生還,從瀕死經驗和奇蹟康復中,對於生命有了新的深刻啟發與領悟。

 他曾為許多的企業領導者和知名人士提供心理和靈性的指導,協助恢復身心靈的整體健康。他的專長在於啟動潛意識潛能,並致力將「傳統文化藝術」結合「西方心理治療」,開創出一套獨特的「正念認知心理療法——心五道」。

 他是首位透過夢境意象,成功啟動潛意識自癒能力的真實範例。他把治療過程寫成《做自己最好的醫生:一位心理學家的自癒實錄》,並接受過中港台多家報紙雜誌、電視電台專訪,分享神奇宛如電影《全面啟動》(INCEPTION)般的親身經歷。

 他酷愛自由,曾旅遊40多個國家,會開船、飛機,是滑雪高手與潛水教練,也曾在新加坡國際射擊賽中奪金。在生活上,他是高級品酒師、咖啡達人,喜愛傳統文化藝術,是茶道、香道、書道、樂道、花道的五道專家。

 臉書粉絲頁:www.facebook.com/drbellchung

 新浪微博:www.weibo.com/chungbell

 騰訊微博:t.qq.com/ChungBell

 個人信箱:bellreaders@gmail.com

◎目錄

  【推薦序】活出生命的真諦 單國璽

【推薦序】跨越生死長河 周進華

【推薦序】生命的恩寵 趙翠慧

【推薦序】用生命活出大智慧 顏嘉琪

【推薦序】人生真實版的《小王子》 何玉美

【作者序】讓心靈的翅膀,自由飛翔

前言

第一章 時間之流/第二章 回家/第三章 輪椅上的世界/第四章 太陽雨/第五章 埋藏的寶藏/第六章 星月之矢

第七章 太陽的影子/第八章 十三根蘆葦/第九章 智慧之鑰/第十章 天地之心/第十一章 影子的分離/第十二章 天使與魔鬼

第十三章 魔鬼的手鐲/第十四章 黑暗之心/第十五章 最後的印記/第十六章 宇宙壇城/第十七章 道

◎序

  ‧推薦序一:〈活出生命的真諦〉──天主教樞機主教∕單國璽

  生命是天主所賜的禮物,我們今生的課題,就是如何讓這份禮物散發出光與熱。本書作者鍾博士灼輝弟兄經歷瀕死經驗及康復歷程,從中重新認識了生命;他以開放誠摯的心靈,一步步地探索天地人的關係,體悟了人性與生死的真諦。期許這本書的問世,能啟發浮躁忙碌的現代人們,向內沉潛自省,向外敬天愛人惜物,活出生命的真諦,達到人生的目的。

‧推薦序二:〈跨越生死長河〉──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創辦人∕周進華

  香港大學認知心理學博士鍾灼輝,完成了第一本香港生死書《生命迴旋:潛行生死2322天》,鍾灼輝現身說法分享自己「死裡活來」的生命故事,不愧為「生命勇士」,大家應該人手一冊,從中讀出勇氣、讀出希望、讀出愛。

  達賴喇嘛說:「死亡就像脫掉破舊的衣服...獲得死亡淨光的證悟,就如同找到一把開啟寶藏的鑰匙一樣。」泰戈爾也說:「大地的幻想之花,是由死亡來永保鮮艷的。」川端康成更說:「佛雖常在,卻不存在現實,可嘆的是,佛在闐寂無人喧鬧的破曉前,朦朧地在夢中隱現。」

  無論如何,研究瀕死經驗的目的,並不是要向世人證明一定有「來生」,而是要告訴大家如何面對「今生」。絕大多數的人,未必有機緣遭逢這種經驗,可是,我們一定能從鍾灼輝等瀕死經驗者所得到的啟示中獲益。

  本書所描述的,都是鍾灼輝走過死亡核心地帶的真實體驗,他為什麼能徹底消除對死亡的恐懼,活出熱烈的生命、去照亮更多人? 從書中字裡行間,去分享他的生命內涵,相信您也可以穿透生死的迷思,找到生命的反射、折射後的繽紛。

  2001年5月18日,在擁有多次瀕死經驗的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副董事長兼總執行長趙翠慧主導下,我們動員3萬5千人次義工,在台灣街頭巷尾訪談,推估台灣應有12萬人曾有瀕死經驗。因此,周大觀文教基金會與遠流出版公司合作,出版發行台灣第1本生死書《重新活回來》,8位瀕死經驗者挺身而出,生命終點的訊息,一一見證、歷歷在目...除深獲台灣生死學界權威人士一致肯定,各界電話、信件也如雪片般湧入周大觀文教基金會,隨即於2002年7月17日日催生了「台灣瀕死經驗研究中心」:全球關懷生命走透透分享活動,迄今已橫跨歐、亞、非、澳、美五大洲395場次,引起了國內外極大的迴響。

  我們為內外各界喝采,台灣生命天使趙翠慧重新活回來,香港生命勇士鍾灼輝跨越生死長河,號召大家一起航向熱愛生命、關心別人的彼岸。

‧推薦序三:〈生命的恩寵〉──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北區協會會長∕趙翠慧

  承蒙星雲大師慈悲教導,勉我以三種力量來面對病苦。首先要相信「藥力」:聽醫師的話,好好看病吃藥;第二要相信「法力」:佛法無邊,堅定的信仰是最好的依靠;第三要相信「願力」:願力無窮,發願在自己病好後能服務別人。我更深刻體會大師勉勵佛光會員的四句偈:

  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

  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

  1999年,我在重病6年之後,經歷了一場可遇而不可求的「瀕死體驗」。感激佛菩薩的垂憐,在我幾乎奄奄一息的時候,讓我浸浴在溫暖的強光中,享受著恩賜的「天衣」,聽著只應天上有的「天樂」,我是那麼被寵愛著、無比的幸福,正被眼前的景象感動著,腦中突然閃出一個念頭:這裡如此美好,我多想和大家分享啊! 於是我就回到了我氣若游絲的身體裡了。

  第2天,大師來看我,聽我的敘述後,慈祥的叮嚀我,有機會去和大家說說妳的經歷吧!於是我發願,走遍世界和大家分享我的生命經驗。我終於明白了大師的愛,正如研究瀕死經驗的專家學者一致認為:只要親耳聽過瀕死經驗的人述說,不需要親身經歷瀕死,一樣會有如瀕死過的人帶回來的正向人生觀,像是被注射了良性病毒,懂得:熱愛自己的生命、尊重別人的生命、維護地球的生命。

  很感謝灼輝鉅細靡遺的寫出了他的生命故事,每次聽他很認真的敘說時,其實,我很喜歡聽他的廣東國語,那麼真誠而生動。他有時為了加強語氣,用上一些諺語,常常讓我們笑倒了,他也跟著笑翻了,從來不以為意的直率個性、很可愛。

  收到書稿時人剛到紐約,由於時差,日夜顛倒,夜深人靜時,打開小電腦看看吧!不看還好,一看就被灼輝精采的生命故事,深深吸引住了,欲罷不能,只能一路讀下去了...

  灼輝在平靜溫暖的「光海」中,竟然還可以「與神對話」,這真叫人羨慕極了...他那段「人生回顧」尤其令人感動,他神智清醒地檢視了他30年的人生,偉大的存在讓他選擇去留,完全尊重他的自由意志,那不是用語言溝通的溝通,到底是光的意識?是心靈感應? 是神? 是佛菩薩? 這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那無盡至愛的召喚,給予灼輝重返人間後,面對辛苦艱難的療癒過程時,最大的支持。

  如果不是經歷了瀕死,灼輝怎麼熬得過那些身心上的嚴酷考驗呢?瀕死為他帶來了全新的人生方向,充滿了愛與感謝的去做全新的生涯規畫,透過重生的夢想,他體悟到人生最珍貴的寶藏--智慧,智慧讓心靈生出翅膀,海闊天空的任意飛翔。

  更難能可貴的是,灼輝在瀕死之後回到港大修得「認知心理學博士」,熱心助人,以西方現代心理治療結合東方傳統文化之道,聽他廣泛引用「香道」、「茶道」、「書道」的療癒方法□□看著他充滿了熱情地面對求助於他的人,看到他雖然年紀輕輕卻如此慈悲、智慧,我更加深信:瀕死經驗是可貴的。能與大家很理性地分享我們的生命經驗,已是幸福的事,如果能因此而帶給大家一些啟示或力量,就更是感恩了。

  瀕死經驗絕對是生命的恩寵。

  ‧推薦序四:〈用生命活出大智慧〉──密西根大學心理諮商學博士∕顏嘉琪

  這個瀕臨死亡回來的人,和死亡打過照面,又和我們分享死亡剎那的情景和感受,逼著我們正視死亡焦慮。都說這些人是有使命的,乍聽起來好像神祕又浪漫。沒想到他們歷劫歸來,日復一日輾轉病榻,康復過程是那樣痛不欲生,重生的考驗是那麼的嚴峻和冷酷。

  鍾博士終於選擇以「放慢腳步」來面對他新的人生。他用心聆聽宇宙萬物的訊息,他用心傾聽內在的聲音,他用心擁抱自己的陰暗面,他也用心活在生命的每一個細節中。真心、願力和努力,讓他不僅活著,還奇蹟式的從殘廢的身軀站起來、走出去,更善巧的取得開啟人生智慧的鑰匙。

  作者邂逅了我們與生俱來的純然本心和天地之心,找到了重回光之海的途徑。這是個用生命寫成的故事,是一個用生命活出大智慧的故事。讀完以後,內心震撼、感動久久不已。

  ‧推薦序五:〈人生真實版的《小王子》〉──港澳台灣同鄉會名譽會長∕何玉美

 獲邀寫序時,心裡甚為惶恐,因為記不得多久沒有提筆寫文章了。想到這幾年有幸參與Bell(作者鍾灼輝)親身體悟人生智慧的過程,不由然地希望與讀者分享朋友眼中的Bell。

  認識Bell之初, 很難想像眼前開朗健碩、帥氣慧黠的陽光男孩,曾經瀕臨死亡──自駕滑翔飛機自5、600層樓高度失事墜下,其後奇蹟性的存活與康復。如果不是他身上多道如蜈蚣般深長的疤痕,及當年的失事報導,令人難以相信能跑、能跳、會潛水、跳舞□□的他,曾有如此驚人的遭遇。

  重新活回來的Bell 是一個善良、誠懇、自在、純真、好學又多才多藝的人,除了擁有心理學博士及資深執法人員的「正職」之外,他也精於茶道、香道、音樂、園藝、風水、卜卦、咖啡□□還擁有專業品酒師的執照,可謂十八般武藝皆曉,朋友也戲稱他的超班(港人「超水準」之意),是「摔機症候群」。身為朋友的我們雖羡慕,但沒有人想嘗試。

  Bell對朋友最大的影響,應該是顛覆大家的固有思維,重新接受並相信以前不知道的存在。因為發生在他身上奇怪的事情太多了,雖不可思議卻又如此真實。

  記得青藏之旅時,我對自己是否要成行,一直反反覆覆、猶豫不決。但Bell 自始至終都非常堅定,因為「2年前就有『聲音』要他去一趟」。從西寧到玉樹途中,因為Bell 有輕微的地中海型貧血,所以是車上第1位有高山症反應的人,他沒吃藥,但不知為何,他很快地就適應高山稀薄的空氣環境。我一直有疑問,直到看到本書才了解箇中的奧祕。

  另外,海地大地震的前一晚,Bell通知Ann 趕快關窗,因為「空中有死亡之氣」。還有日本海嘯前一晚,Bell 在睡夢中因感受到強烈的震動,竟然被震下床。朋友們都開玩笑,說他有昆蟲預知地震的能力,可以加入「蟑螂一族」。

  朋友們選擇輕鬆帶過,就是不希望這些事情被貼上「怪力亂神」的標籤。雖然每件事實,都觸動我們的興奮與好奇,但大家更神往當中對生命的啟發及體悟,而且它是如此真實的發生在Bell的日常生活中。

  對本人而言,本書猶如維基解密般,串連並解析之前親身見聞的「怪事」,因此讀來倍感親切及感動。同時,也非常感恩自己有機會,置身在這奇幻之旅當中,體會人生智慧。而擁有此書的您,一定也是幸運的!

  如果不解人生為何充滿恐懼、害怕死亡、害怕失去擁有的□□如果希望輕鬆、安全、自信、自由與自在的生活□□如果想追求純真的心靈、體認生命...相信本書將可做為您人生真實版的《小王子》。

‧作者序:〈讓心靈的翅膀,自由飛翔〉

  這是一個用生命寫成的故事。

  故事始於6年前的一個晴朗早晨,當時我正在滑翔機的駕駛艙,乘風飛向無邊的天際。突如其來的故障意外,讓飛機成了斷線的風箏。

  地面的景物在我眼前迅速逼近,死亡正向我招手。在生死的一瞬間,我看見奇異的光景,聽到無聲的訊息,更遇上人生的最後一道難題。

  我重溫了30年的人生,同一時刻陷入滿足與空虛的兩極,迷惘於夢想的起訖點之間,最後連離開或留下的決定也做不了。這時,我才驚覺自己雖然活過,但從未真正活著。

  上天給我機會重新再活一次。我返回原來的身體,曾經擁有的一切,從生命裡一一消逝,事業、健康、財富、感情無一例外,我從人生的高峰跌入了一無所有的幽谷。

  面對無常的生命,我曾經奮力掙扎,也試過消極放棄。當我不再與時間競賽,不再跟命運角力時,我才真正看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聽到大自然與內心的呼喚,認識何謂生命的流向。

  生命的力量使我奇蹟地康復,我再一次學會用雙腳走路,學懂如何用心看世界。憑藉兆象(徵兆跡象)的指引,我重回墜機之地,尋獲昔日遺下的太陽眼鏡,從此展開了一段啟迪智慧的奇幻之旅。

  旅程中發生許多不可思議的事。原來,只要真心相信,認真追尋,全世界都會聯合起來幫助你。在找到天地之心的時候,我明白到宇宙萬物本為一體,既無常幻變,又恆常有序;生命不斷循環流轉,生生不息。在尋見純然本心的時候,我認識到人性既無善惡之分,卻又神魔合一;只有面對與接納自己的黑暗,才能放下對光明的執著。

  在這趟奇幻之旅中,透過重生的十個夢想,我體悟到人生最珍貴的寶藏──智慧。從前的我能夠上天下海,卻沒有得過真正的自由;但是智慧使我的心靈生出翅膀,海闊天空地任意飛翔。在頓悉萬念皆虛幻的同時,不再為萬念所縛,自由地活在一個無生亦無死的世界。

  現今的世道充滿了迷惘與憤怨,期盼這個故事能為你帶來心靈上的啟發與安慰。慢慢地你會發現,這其實是一個活的故事,它有生命,它會流動。在不同的人眼中,會顯露不一樣的面貌;在人生不同的階段閱讀,會帶來不一樣的體悟。希望這本書成為你的朋友,陪伴你一步一步地,在智慧的道路上勇敢前行。

 

 

:::三書介紹:::引用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http://search.books.com.tw/exep/prod_search.php?key=%C1%E9%A8%60%BD%F7&f=author

arrow
arrow

    聽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