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信念:肝病世界權威陳定信的人生志業》

作    者:藍麗娟

出 版 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3/08/01

-------------------------------------------------------------------------

導讀: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海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臺大醫學院內科特聘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講座陳定信教授

      

 

:::簡介:::

◎內容介紹

    一個醫生,如何救最多的人?又如何一路以堅持的信念,表達對台灣最深的熱愛!

他不靠手術刀,拯救台灣800萬年輕人免受B型肝炎後遺症威脅,和肝炎搏鬥半世紀,讓全世界超過3億名C型肝炎患者得以根治。

他的堅定,是一生專注投入一個理想、做好一件事;他的信念,是每一個想讓臺灣有美好生活的人應該知道的故事。

他不只是醫生  更是帶領台灣成為防癌全球典範的科學家

    小學六年級,陳定信罹患A型急性肝炎;醫學院四年級,父親不幸罹患肝細胞癌驟逝。

兩度與肝炎病魔交手,一次懵懂無知、一次束手無策,他立下誓言,不再讓肝炎導致家破人亡的悲劇重演。

30歲那年,在臺灣醫療研究資源極度缺乏下,他用釣魚箱背著肝癌及肝炎檢體遠赴美、日,揭開慢性肝炎、肝硬化演變到肝癌的致病機轉。40年後,臺灣B型肝炎帶原率從16%降至2%,慢性肝病及肝硬化,也從十大死因第6名降到第9名。

他放棄高薪高位,留在臺灣專研肝病半世紀,他不曾放過洋、留過學,連博碩士學位都沒有,卻打破紀錄在39歲通過內科臨床教授升等,49歲時成為當時最年輕的中央研究院院士。62歲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海外院士,是臺灣醫界第一人。

陳定信,有人稱他為「臺灣肝帝」,他卻形容自己是「陳吉軻德」,義無反顧留在臺灣,窮其畢生之力對抗肝炎,他的精神,不只是臺灣醫療經驗的傳承與典範,更是啟發你找到理想、莫忘初衷的勵志故事。

◎各界重量推薦!

  ‧國際科學理事會理事長、中央研究院前院長 李遠哲─「他熱愛這塊土地,關心這裡生活的人民,不是表現在口號上,而是進一步改變台灣人的健康與福祉上。」

  ‧中央研究院院長 翁啟惠─「他是臺灣醫學領域有史上第一遭,自己培養出來的國際級學者。這表示在臺灣這種研究資源不完整、學習環境不完整的環境下,我們還是有辦法造就傑出的人才,而且他的研究成果不輸先進國家,真的是很不簡單。」

  ‧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陳建仁─「下醫醫病、中醫醫人、上醫醫國,在我看來,陳定信絕對是上醫。更重要的是,不是所有的臨床醫生,都具有這種視野,都能達到這種境界。」

  ‧國家衛生研究院前院長 伍焜玉─「他的性格有學者追根究底的本質,而且他的心中有一個核心價值,就是要做一個好醫生、好的醫師科學家,為臺灣與全人類貢獻。」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教育部前部長 黃榮村─「臺大醫學院出身的李鎮源、彭明聰、林宗義、黃崑巖、廖運範與陳定信,都是不同時代的醫界楷模,相當重視醫學教育倫理。其中,尤以陳定信,很具正義感。」

  ‧高雄醫學大學前校長 余幸司─「他是世界級的醫師科學家,領導臺大醫學院時打了地基,而非漂亮的樣品屋;這也是一位醫師科學家生命的責任,和對社會的承諾。」

  ‧臺南韓內科院長 韓良誠─「他常說:『對的事情,要義無反顧的去做!』現在很多人抱怨環境不好、條件不好、有無力感。但是陳定信在不好的條件下,還是堅持要做好研究與防治。」

  ‧臺北榮總院長 林芳郁─「如果一個人有智慧,卻不正直,那是不好的。先生(指陳定信)有智慧又正直,沒有bias(偏見),只站在對臺灣醫療有沒有幫助,對國家社會有沒有好處的角度來看事情。」

  ‧中央研究院院士、臺大醫學院內科教授 陳培哲─「一個醫師要從實驗室走出來,以研究成果去說服政府實施肝炎防治政策,把干擾素等治療藥物爭取放入健保,過程有多辛苦、要克服多少困難!我們必須說,讓研究要變成國家政策,可能有很多人幫忙,但是他的貢獻最大。」

 

:::推薦序:::

〈追求真理,也敢向權勢說不!〉─李遠哲 作者為國際科學理事會理事長/中央研究院前院長

1980年,自我當選中研院院士起,對國內的科學與教育參與較多。當時,我就聽過定信,知道他在宋瑞樓院士的領導下,在肝炎方面的研究與防治有很大的突破與成就。

任中研院院長後,我在院士會議與其他重要的委員會議等場合常常見到定信,也聽取不少對學界,醫界與社會各方面的高見,覺得他是典型的好教授-研究深入、關心下一代的教育、從事很多社會服務並關懷社會-覺得他是很好的教育典範。

我非常尊敬定信,因為,他熱愛這塊土地並關心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民,不是表現在口號上,而是進一步在社會的實踐上,例如在B型肝炎病毒的研究,疫苗接種,非常投入肝炎防治,改變了臺灣人的健康與福祉。而且,他不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的人;他追求真理,也敢向權勢說不。

曾有研究指出,臺灣在國際學術界發展不錯的學者,父母親很多曾經是學校的老師,而且都有一些堅持。我覺得滿有意思的。他們的父母親希望他們成為有用的人,對社會有貢獻,也希望兒女誠實、負責、刻苦耐勞,他們沒有要子女賺錢。我覺得,定信與我都是如此。

我跟定信還有一點相似,就是年幼時都在大自然中成長,跟大自然很接近。事實上,我認為,當前世界發生無數天災,都因人與大自然太過疏遠而起。

定信出生在日治末期,物資缺乏,習慣自己動手做,有問題就想辦法解決。他小時候跟同伴在鄉下玩泥巴,跟隨父親寫生而觀察大自然,在田地放牛而欣賞水牛默默一步一腳印耕耘,這些都啟發了做研究的想像力與創造力。而他的母親是童養媳,教育他平等待人,使他有著做醫生最基本的同理心。

他讀臺大醫科時,因李鎮源教授、宋瑞樓教授等學者的風範而見賢思齊,激發了研究心。他大四時父親因肝細胞癌過世,而後在病房也看到許多肝病患者受苦,都埋下他投入研究的種子。他當醫生之後不計名利專注於研究,終於找出臺灣人母親將B型肝炎傳染給新生兒,日後變成肝細胞癌的證據,於是,他隨宋瑞樓教授遊說政府防治肝炎並推動,還身兼行政院科技顧問組研究員協助執行。多年之後,他也成為行政院科技顧問,繼續參與肝炎研究與防治造福了這塊土地上的人們,也成為世界各國的防治借鏡;此外,他首創的慢性C型肝炎合併療法也根治許多患者,貢獻人類。

我回臺灣,就是希望對這塊土地有貢獻。我和定信都比較關心這塊土地上成長的人,對撫育我們的土地很認同,我們看法相近:要創造一個比較公平,合理的社會。

他雖然邁向70歲,但在我來看,還很年輕,還要繼續努力。他把B型肝炎和肝細胞癌去除掉,但是,我們的社會仍需要更大的改變。我希望未來他能多多醫治社會,改革,努力,奮鬥,讓這塊土地的一切更好。

這本書記述了定信從年幼到成為世界級學者的心路歷程,穿插了許多場景,非常生動的把定信各階段的成長和蛻變呈現出來,每個階段都隱含著深層的意義,非常值得一讀。

 

:::目錄:::

推薦序〈追求真理,也敢向權勢說不!〉─李遠哲

〈寫在前面〉─陳定信

〈楔子:和佃農一樣窮的地主之子〉

第一篇   求知與求真

               第一章  野孩子真性情/第二章  好奇少年的城市探險

               第三章  以圖書館為書房/第四章  不當乖乖牌

               第五章  不隨主流起舞/給青少年的一封信:你適合讀醫學系嗎?

第二篇   良醫的條件

      第六章  探索自我/第七章  站在前人肩上/第八章  畢生的遺憾

               第九章  熱衷於研究/第十章  臨床實做教我的事

               給大一新生的一封信:先做人,再做專業人

               給醫學生的一封信:主動鍛練基本功

第三篇   先做人,再做醫師

      第十一章  人生而平等/第十二章  看病的原則

               第十三章 病人是醫生的老師/第十四章  救命如作戰

               第十五章  如果你是病人家屬

               給住院醫師的一封信:決定你一生的志業

第四篇   獻身肝炎研究

      第十六章  不計較收入與職位/第十七章  名師與高徒

               第十八章  取經日本開眼界/第十九章  成功畫出國病航海圖

               給主治醫師的一封信:醫病要醫人,醫人要醫心

第五篇   風雨中的劃時代創舉

      第廿章  先進科技的重要性/第廿一章  走出實驗室,推動肝炎防治

      第廿二章  夫妻同心,打造世界第一

               給醫師科學家的一封信:理念與使命感

第六篇   領導與傳承

      第廿三章  伯樂與千里馬/第廿四章  適合臺灣的研究題目

      第廿五章  做研究只有第一,沒有第二/第廿六章  給年輕人發揮空間

      第廿七章  跨領域合作典範/第廿八章  世代交替,青出於藍

      第廿九章  研究的終極後盾:家庭

第七篇   醫學院的改革與挑戰

      第卅章  領導醫界,堅守崗位/第卅一章  訂定原則,貫徹實行

      第卅二章  培育良醫,改革醫學教育/第卅三章  健全師資,促進研究

第八篇   國際舞臺發光發熱

      第卅四章  國際初試啼聲/第卅五章  借鏡臺灣經驗

               第卅六章  國際桂冠加冕

第九篇   期許與追尋

      第卅七章 良醫的身教/第卅八章  唐吉軻德的使命感

               第卅九章  肝炎研究的學術重鎮與傳承

我眼中的陳院士

陳定信大事記

 

:::前言:::

〈寫在前面〉─陳定信(臺大醫學院內科特聘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講座)

2012年初接到臺灣大學的通知,告訴我2013年7月底,我應屆齡退休,回首一算,我在臺大醫學院/臺大醫院一共工作了44年,若由1961年進入臺大醫科求學起算,則已超過50年了。

    當時有一股衝動,想把這一段時間的心路歷程交待清楚,說不定對有些人有些參考價值。正好有機會和《天下雜誌》殷允芃董事長聯絡,想不到「天下」對我的人生志業有興趣,旋即由吳韻儀總編輯選定自由作家藍麗娟小姐執筆,由2012年4月到2013年6月,一共花了1年多的時間,才完成這本書。

    開始之前藍小姐問我出這本書的目的,我說我希望由我小時在鄉下成長寫起,一個自由自在的小孩,直到現在成為一個肝病的專家,其間每一段的經過應該都有其意涵,或許有可供處在各階段的其他人借鏡的地方。

    藍小姐也很同意這樣的看法,隨即由時光隧道進入我的世界,由我的父母親,寫到我的童年、遷居臺北就讀小學、進入建國中學、再到臺大醫學院、服役,而後任住院醫師、赴日美進修、投入肝病研究、致力肝炎防治,然後寫到我忝獲國內外肯定的許多往事。

    藍小姐是學養及文筆俱佳、經驗豐富而且極為投入的作家,她思路縝密,很快的就擬出大綱,預備由我父母在日治時期寫起,之後依序漸進。她還認為最後應該有一章是我對年輕一代的高中生、醫學生、住院醫師和主治醫師,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訴他們我對他們的期望。

    同時她也告訴我她的寫作風格(style),就是每次要表達什麼就要先有一個場景(scenario),然後把主角融入其中。為了建構場景,她還特別去造訪我兒時常出入的地方,鶯歌國小、西比亞溪、鶯歌老街、中壢月眉、臺北永康街、連雲街、新生南路、幸安國小。

    為了讓我所活動最常最久的臺大醫院能讓她獲得靈感,還要我帶她作一趟舊的臺大醫院之旅,由大門經中央走廊,到舊的四西病房、現在腫瘤科3樓辦公室和實驗室、舊的實習醫師宿舍、住院醫師宿舍、舊的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醫院的舊鍋爐房及附近的磨工房,以及靠中山南路地下室的舊急診室……。

    她也曾坐著火車模擬我以前每週到苗栗中油醫務室的旅程。甚至還曾出現在臺大醫學院502教室和4年級的醫學生一起上我「腹部的身體診察」的課,課後並且和同學互動,寫下活潑生動的篇章。

    由於她投入極深,所重建的場景說真的,還真是有那個味道,加上她特有的敏感度和筆觸把該表達的意思都表達出來了,真是了不起,令人佩服。

    在這一年多每週兩次的共處時間,讓我深深體會到一個文字工作者的執著,與認真的態度,她為了一個數據的可靠性或是場景的確實性,可以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求證,非常有科學家的精神。由於求好、求是、求完美,以致完稿時竟成了30多萬字的巨著,遠遠超過一般人物傳記的篇幅,幸而得到天下雜誌吳韻儀總編輯的理解,儘量的將文字保留下來,以原味呈現給讀者,實在感謝。

    本書耗費了藍麗娟小姐極大的心力和體力,把我從孩提時期如何演變成今天的我,詳實記述我的看法和作法,我和同學、朋友、親人、師長、同事和國際友人的互動,加上求學時和國外進修時的點點滴滴,還有我在臺大肝臟研究團隊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在國際學術舞臺上的努力。希望閱讀完各章節後,其中所隱含的意義可以引起讀者共鳴,如果有幸能被擷取其中一部份作為讀者求學或作事,甚至為人處世的參考,那就達成此書的目的了。

    此書能於我70歲時問世,要感謝的人太多了。首先當然是作者藍麗娟,沒有她的全力投入和努力,絕不可能。此外,對於接受採訪的諸位,也應該記上一筆,如果沒有你們提供材料,藍作家不論怎樣能幹也炒不出這樣好的菜來。李前院長遠哲兄在極為忙碌的行程中,能撥空接受面談甚至同意為序,銘感五內。

    另外,需要感謝的是我的雙親,沒有他們就不會有我,也得感謝內人須美和大哥俊一,以及孫麒弟和貴賓弟,沒有他們,我的人生不會這樣順遂。最後要感謝臺大的所有工作伙伴們,尤其感懷的是最近不幸辭世的宋瑞樓教授,沒有你們,我的志業不會這樣精彩。

──陳定信

 

:::內文試閱:::

第一章 給青少年的一封信:你適合讀醫學系嗎?

醫師是需要終生學習和終生訓練的行業,相當辛苦,但是目的很崇高,是一生的事。如果完成訓練卻沒做醫師,雖然是個人自由選擇,但是,我會覺得很可惜,因為養成過程中,不只受訓的醫師辛苦,老師很辛苦,被實習的病人也不輕鬆。

    身為青少年的你,究竟適不適合讀醫學系?我將分享以下幾點,供你檢驗:

第一,對人不會討厭。

有些人一看到人就閃躲,然而,醫療工作需要面對人;就像不喜歡動物的人,做獸醫並不適合。所以,讀醫學系的人,個性要比較雞婆,看到人家發生狀況會想去關心。比如一個人蹲在那裡,有人走過去卻視而不見,毫無感覺;有人會過去問:「你怎麼了?」適合讀醫學系的人,基本上要喜歡跟人接觸,關切他人感受。

第二,能與人溝通,相處。

醫學是極專業的領域,身為醫師隨時都在做決定,並且要施予必要的診斷和治療。比如要手術,必須跟病人溝通,所以,很重要的就是溝通能力。我常聽日治時期訓練出來的醫師說:「這個人沒什麼能力,只會Mundthera !」Mundthera 衍生自德文,德文的Mund 是嘴巴,Therapie 是治療,兩字相加就是Mundthera,意思是嘲諷只會用一張嘴說,不是真有實力的醫師。日治時代受訓的醫師覺得,醫師不用會講,只要能診斷,會用藥,會開刀,很有實力即可。但是,時代已經不同了,現在的醫師不只要有實力,還要有Mundthera,要講得讓病家了解病情,了解為何要做這樣的治療,讓病家願意相信醫師。

青少年最常互動的是同儕,最好自我訓練講話和溝通,把事情講得非常清楚。溝通技巧如此重要,該怎麼培養?我建議多參加課外活動。

我跟人相處與溝通的能力,可能跟小時候去月眉鄉下和同伴一起玩,在學校打躲避球、登山,在鶯歌西比亞溪戲水有關。如此培養溝通和表達。

現在的青少年要學的是讀書和功課以外的很多事,不要整天玩電腦、手機、或是關在房間裡。多和人互動,才會發現你自己喜歡什麼?討厭什麼?幫助了解自己。

我成長的時代物資非常匱乏,有時候鄉下戲院歌仔戲在結束前十分鐘免票入場,我們就去「撿戲尾」。因為幾乎沒有休閒活動,所以最常做的就是跟人互動。

現在電視上的互動方式太誇張、太戲劇化,應該多看國家地理頻道、Discovery頻道、旅遊頻道、動物星球等。但是,如果藉由看戲劇來學習人和人的互動,畢竟不是反映真正的人生;所以,要養成人格,人與人之間的真實互動非常重要。我當醫學院院長時,儘量鼓勵同學參加社團活動,運動或比賽,賽前練習時,隊員之間的互動與溝通是自然而然的,一定有同學在裡面聯繫、穿梭,甚至領導,這也是經驗和學習;就算是敗了,也是一種學習。

第三,時間管理能力。

醫師的職業特質是時間被病人綁住,所以時間管理特別重要。當醫師時,你可能要馬上中斷手上在做的事情,因為病人已經在吐血了,或者呼吸困難甚至休克。比如你正在看電影,手機震動起來,你要趕去救病人。醫師的日常事務就很多,再加上緊急事務插進來,時間管理格外重要。建議你養成有效率運用時間。比如,下星期要考試,預先計劃該怎麼分配讀書時間;更厲害的是連運動或休閒時段都規劃出來。

現在網際網路甚為方便,常常無須到圖書館借閱書籍找資料,但是,網路資料不一定正確;如何有效率找到正確資料還要避免沉迷網海,更需要時間管理。

第四,有同理心。

病人一定是有病痛才會來看你,你必須儘量將其痛苦當作你的感受來體會。

我體會痛苦的能力可能有一部分是天生的;如同小朋友看到小動物的痛苦常常會有惻隱之心,我自己也比較能體會人家的痛苦。

我跟哥哥小時候寒暑假去月眉,就覺得鄰居失學同伴清早要耕作謀生實在很辛苦;反過來會覺得,我們怎麼不必像他們這麼辛苦?他們很認份,生活很簡單,要的也很簡單。還有,鄉下有乞丐,往往是手、腳有殘缺,或聾或啞,或精神有問題;媽媽會給他們錢,有時也會拿一碗飯給他們吃。

然而,在醫學院和醫院比較不會看到底層的、赤裸裸在惡劣生存條件下的、或是沒有錢的人,看到較多的是一個人怎樣被病痛折磨,有時真是不忍。

所以要病人聽進你的話,一定要把他的病痛當一回事,放在心裡。要傾聽病人的主訴;即使他是裝病也會有主訴。要讓他接受你的意見,覺得醫師了解他。先學做人,再學做醫師。不只做人,還要能體會你的病人,與家屬的感受。

第五,有耐心。

有同理心還不夠,因為病人的主訴不會消失,尤其是慢性病,通常不會藥到病除,所以不可不耐煩。我對病人會很耐煩,因為我知道病人不是找我來開玩笑的。比如和病人討論事情,病人不斷重複一件事;對某事有爭執,我不會馬上跳起來。還有,醫療的過程不僅單調,而且,往往是持續的。比如說,這個病人你處置好了,下一個病人也是同樣的病情,同樣的情形可能一直重複。

耐煩是可以訓練的。試著觀察空服員的專業態度,難道他們天生都友善?我們是健康照顧者(healthcare giver),是在服務病人,也一樣要有類似的友善態度。

現在很多人都在虛擬網路環境中,自己聽i-Pod,玩線上遊戲。建議青少年時期多交朋友,進醫學系以後參加社團,從中,你自然能觀察自己,別人一直重複講一件事,你能不能耐煩。

我媽媽有潔癖,衣服每天都要換洗,每件都是白涮涮;她能耐煩是因為農家生活,早上起來,每天都做一樣的事。耐煩是能訓練的。

第六,體能和體力。

醫護工作的時間長,有時候會超時工作。所以,體力不好,病人可能會救不起來。試想,假如醫師自己先垮了,還能救人嗎?特別是外科醫師,如果一個病人進來,你所在之處只有你會開這個刀,但是,你卻已經體力不濟,萬一病人出事了,你不會覺得很內疚嗎?

我當R2時的某個晚上,西門圓環新生戲院大樓發生火災,連內科醫師都必須緊急支援外科,照顧送來的傷患。醫護人員隨時都會碰到突發事件,所以體能要強。

我建議從小就多運動,練就能持續長時間工作的體能。比如:打球,慢跑,快走,游泳也不錯。而且,當了醫護人員以後,工作的活動範圍很小,如果打好運動的基礎,養成運動習慣,以後還可以活久一點。

我讀高中三年級時,每天下課回家以前,在建中操場跑二十到三十分鐘,增加腦內啡,這是一種安多酚(endorphin)。運動有很多好處,至少比較容易集中精神。

我認為最能結合運動和與人互動的就是球隊,或運動團隊。而且,打球有輸贏,贏了可以享受榮譽感,輸了,怎麼處理挫折感也很重要,人生不可能一切都順遂;如果你已經認真做,盡全力了,就是已經對自己負責任了。所以,球隊或運動團體既在做活動,又能達到運動目的。我讀中學時,能盡情打球打到天黑,月光下還在師大本部籃球場打球。求學時跟我打球的洪朝和醫師,體力也一直很好,他前幾年參加臺大校園馬拉松賽,還是常青組冠軍呢!

第七,手巧。

以前選外科系(外科、婦科、泌尿科、耳鼻喉科、眼科)的醫師或牙醫,手要很巧,現在外科有不少要借用機器人手臂開刀,更需要眼睛和雙手的協調。尤有甚者,現在連內科也有很多手術,用內視鏡做微創手術。比如淺層的胃癌以前要開腹把胃切掉,現在可用內視鏡做微創手術;小型肝細胞癌,內科用注射絕對酒精或通

電加熱來做局部治療;又比如心臟內科,從心導管放支架進去,把阻塞的冠狀動脈打通,效果立見;或是X光科要放東西把腦內的出血止住,手都要很巧。

所以,學生如果喜歡動手勞作,家長或師長要鼓勵。比如一項勞作,人家一小時會做得很漂亮,你要三小時,就能觀察自己手巧與否。小時候,鄉下農家會做一種火籠,外殼是竹編的,裡面燒木炭,冬天烤火來取暖,都是用手做。用竹子可以編製很多東西,很有創意的。不過,手巧也要有天分,我孫女讀幼稚園,老師會教他們做東西,教育他們多動手。如果手很愛摸東摸西,很可能就有天分。

第八,記憶力。

念醫學系時,第一堂和人體有關,而且最需要記憶的課程就是解剖學,手上的肌肉叫什麼名字? 每一條都不一樣。醫學確實有太多需要記憶,結構、人名、藥名、劑量一定要死記。即使沒有興趣,也必須記得。比如一個骨頭凹的,凸的地方都有不一樣的名字,每個名字都有其用意,將來開刀到這裡就是要找到這個凸起,

才能繼續往下開。你若不記得,怎樣學下去?沒辦法,你就是要記得。

記憶力好,容易強記的人,就比較有優勢。過目不忘,就真是如魚得水。我們讀醫科時很龜毛,還去記拉丁名,我覺得既然解剖學是古老的科學,所以就記拉丁文去還原它。

醫學發展日新月異,常常產生許多新東西,醫師要終生學習,都需要記憶。雖然記憶力好比較適合讀醫,但是如果沒有好記性,後天也可以訓練,無須擔心。別人念一遍就記起來,如果你念五遍才能夠記得,這也是可以。

以醫生為天職的陳定信

 

:::本書簡介:::引用自【天下網路書店】

http://www.cwbook.com.tw/product/ProductAction.shtml?prodId=0000010851

arrow
arrow

    聽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